第五卷 景正之武
第769章 出使歐洲

半晌之後,湯若望放棄了,抬頭看著朱栩的側臉,道:「陛下,我並沒有要參与貴國政治的意圖,上帝也不是為官之人,我可以向您保證,教會不會參与『上帝』之外的事情。」
朱栩背著手,道:「朕也希望這樣。對了,澳門只是一個海島,並不適合居住,朕已經在南直隸開闢一塊地方,會有專門的外事部門,負責審批,只要你們歐洲之人,過去行為良好,都可以獲得兩年的居留權,每兩年審核一次,十年後,可以獲得我大明國籍,擁有永久的居留權。」
朱栩道:「朕希望能加強東西方的交往,大明與歐洲的友誼,對這個世界很重要。」
朱栩要藉助湯若望做的生意,就是與這個神聖羅馬帝國!
朱栩斷然搖頭,道:「在沒有足夠的民意基礎上,朕是不會允許的!還有,關於我國的歷史,我們漢人的來歷,起源,先生不能妄加揣測,隨意胡謅,若是朕發現,就不要怪朕言之不預。」
「先生對羅馬帝國可熟悉?」朱栩突然道。
湯若望眉頭皺了皺,他們「教友」內部確實將明人視之為猶太後裔,這樣傳播出去,有利於拉近距離,易於傳教。
「當然。」
「或許,還有更多的事情……」
湯若望不會拒絕朱栩,跟在他身側,慢了半步,神態,動作都頗為恭敬。
還能給歐洲放血,阻止他們強盛的速度!
湯若望聽著朱栩的話,只感覺大明皇帝陛下有所鬆動,卻還是沒有放開,思索著道:「陛下,建立神學院,當然可以。傳教,如果不能全面放開,www•hetubook•com.com我希望至少能在一些地方可以……」
若是湯若望能將「上帝」本土化,甚至能與歐洲的「上帝」並駕齊驅,朱栩自然樂的高興,甚至大力推動,可如果是歐洲的,明朝並不需要。
湯若望到底是知大明沒有遠洋能力的,不過朱栩手裡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可用,他要訪問的也不止是羅馬教廷,西班牙,荷蘭,現在的英格蘭都要去,若不是其他幾個帝國很快會分崩離析,不靠譜以及奧斯曼帝國太過不安全,朱栩都想讓人去走一遭,看個清楚明白。
現在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說分崩離析,可虎死不倒架,現在還有一個龐大的聯邦在撐著,也就是現在德意志以及奧地利,波蘭等廣大區域,這個帝國現在正與奧斯曼帝國對上,阻止奧斯曼的西進,兩個帝國也打了幾十年,互有勝負。
朱栩笑著點頭,道:「還要多謝先生。」
朱栩早就有計劃了,再建的那艘大艦他已經要求明年三月能遠航,到時候,將會有一支龐大的艦隊訪問歐洲,那將是怎樣的一個盛大場面!
朱栩點點頭,道:「我大明地大物博,若是有可能,朕希望邀請他們來我大明定居。」現在的猶太人,對明朝來說應該極其有幫助,尤其是在海貿,殖民拓展這一塊。最重要的是,朱栩自信,沒有漢文明同化不了的文明!
明朝的火炮,火槍,戰艦,這些都領先於歐洲,除了火炮不能出售最先進的,戰艦,火槍稍作改動都可以出售,除了利潤大,也將極大hetubook.com.com的提升明朝的礦業,冶金造船,火炮,火槍等等一系列重工業!
湯若望卻不明白朱栩所思所想,雙眼大睜,道:「陛下所言當真?」他認為,這是大明皇帝陛下要允許他們傳教的一個積極信號!
如同佛教一樣,大明需要自己的佛教,而不是印度的,所以「上帝」,大明也不需要海外的,應當是大明自己的。
這個,即便是明人自己說話之間都要相互揣摩,何況一個外國人。
湯若望有些受寵若驚,再次行禮道:「感謝陛下的仁慈,我相信所有旅途之人,都會從心底感謝陛下的慷慨與恩德。」
湯若望等傳教士寫的那些「口供」確實幫了朱栩大忙,讓他看清了歐洲,也看清了南海的虛實。
至於他們誰勝誰負,誰輸誰贏,朱栩懶得去管,任他們打出天際去!
湯若望無比的激動,向朱栩行羅馬禮節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教皇一定會極其歡迎大明的使者,我相信,這將是一個無比美妙的開端,足以閃耀史冊,光輝人類未來!」
實際上,留在澳門的西班牙,葡萄牙人,大部分都算是無家可歸之人,如果強行趕走他們,或許他們只能死在漂泊的途中。
這簡直是在從源頭上謀殺中華文化,要將儒家替代為神學!
「不錯!」
湯若望等傳教士為了迎合他們的教義,將中華民族的始祖改成了猶太人,認為中國人是從西方而來,文化也是,所以「生長子孫,家傳戶習,此時此學之在中國,必倍昌明於今之世」。
「當然。」
湯若和_圖_書望抬頭看了眼朱栩,有些詫異,還是道:「是。」言簡意賅,顯然他對歐洲驅逐猶太人持不同意見,又不能直言。
宗教如果能那麼純粹,朱栩就不會這麼遮擋,背著手,慢慢的踱著步子,忽然道:「朕也不妨與先生敞開說,你們的上帝終究是你們的,而不是大明的,你們來傳教,不管是朕,還是朝臣,都心存顧慮,你們是在對我們的思想進行挑戰,這其中的風險,你應該知道……朕不能容忍!」
朱栩的念頭湯若望肯定是猜不到的,漫步走向城裡,抬頭看了看天色,又道:「先生,聽說歐洲正在驅逐猶太人?」
同時神聖羅馬帝國內部也紛爭不休,有很多地方已經失去控制,表面上是帝國一部分,實際上變成了獨立的聯邦,包括西班牙,法蘭西等等,各有聯盟,聯姻,也在發生著綿延幾十年的戰爭,絲毫沒有停休的意思。
歐洲的「上帝」已經分裂了好幾次,也不在乎大明這一次了。
說到這裏,朱栩就轉頭看向他,道:「先生此言有理,朕明年打算派使臣前往歐洲訪問,尤其是羅馬教廷,先生可否代為轉達?」
儘管湯若望不太明白朱栩的意圖,卻對他能派使臣訪問羅馬教廷感到高興,微微躬身的道:「感謝陛下,我相信教皇對您的善意一定會無比高興,我願意代為轉達,併為您安排,帶路。」
只要安穩渡過接下來的十年,哪怕對上整個歐洲,朱栩也無懼!
湯若望不了解大明皇帝陛下話頭為什麼跳的這麼快,心思都還在大明要訪問羅馬教廷上,跟在朱栩和*圖*書身邊,道:「我將為陛下傳遞迴去。陛下,可有話要我轉達給教皇陛下?」
這一所教廷,將會是明朝的教廷,有新的教義,新的文化,新的開始!
歐洲戰亂不休,朱栩無心插手,可卻要狠狠撈上一筆,錯過這個時間段,就沒有更好的機會了!
湯若望出生在普魯士,是一個極度虔誠的神聖羅馬帝國傳教士,對於西班牙,荷蘭豆沒有什麼好感,他關心的是「上帝的榮光」。
朱栩在想著措辭,湯若望先開口道:「恭喜陛下能夠戰勝西班牙與荷蘭,我相信大明附近海域,將不會再有威脅。」
朱栩笑容越盛,道:「朕也希望能在羅馬建立一座儒家聖堂,彼此交匯,互通有無。」
湯若望心裏反省,旋即就道:「陛下,這些我會檢討,但我還是希望陛下能明白,歐洲與大明,有著非常強的互補作用,明朝文化昌盛,歐洲科技有長,傳教不止在於信仰。」
朱栩背著手,看著要落山的太陽,道:「羅馬離大明太遠了,朕希望在大明也有一所教廷,成為一個中樞,加強羅馬帝國與我大明的交往,我相信教皇陛下一定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朱栩道:「如果有可能,朕希望邀請羅馬帝國訪問大明。」
他雖然深通漢文,能講一口了流利的漢語,甚至學識超過一般的進士,只是明人的一些隱晦的話語,溝通方式,他還是無法盡數揣透。
朱栩說的就是金銀村,這是他打造的,未來的,國際性的,經濟,文化,甚至於國際政治的交匯中心,這些歐洲人聚集在這裏,最適合不過!
湯若望有和圖書些不太習慣朱栩話題的跳躍,還是接著道:「我出身在帝國,自然很熟悉,不知陛下是否也要訪問帝國?」
湯若望神色微怔,道:「陛下要派人訪問教廷?」他一時間反應不過來,不知道大明皇帝在想什麼。
可他似乎又從大明皇帝陛下的話里聽出了別樣的味道,令他捉摸不透。
湯若望在明朝多年,非常了解明人,能從朱栩的話里聽出一抹「言不由衷」,還是接著話頭道:「陛下,您能看到我的誠意,我以及我的上帝不會對明朝有半分的危害,我們希望您的百姓能生活的更好,有所寄託,這對陛下的大明,不會產生任何的威脅。」
湯若望微微皺眉,默然不語。他傳教的目的就是要將大明變成一個「灑滿上帝榮光」的國度,顯然這刺中了大明皇帝的逆鱗。
說起來,猶太人也倒霉,前些年被西班牙驅逐,現在荷蘭以及羅馬帝國等聯盟也開始驅逐,本來可以跑到奧斯曼帝國的,結果奧斯曼帝國認為他們是「姦細」也拒絕,逼迫的猶太人開始出海,從普特曼斯嘴裏朱栩知道,猶太人已經在登陸美洲,只是那裡的環境太惡劣,無法大規模移民,當然,現在的航海技術也無法做到,是以猶太人在歐洲是顛沛流離,無處安生。
朱栩見湯若望沒有明白他的意思,也不著急,微笑道:「先生,朕的意思是,傳教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操之過急,不僅是朕,整個大明都對你們不了解,朕希望能在大明建立一所神學院,研究,發展神學,包括你的傳教事業。」
顯然,這些也讓大明皇帝陛下感到不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