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乾綱獨斷
第1217章 歐洲民主之父

英諾森十世雙眼一睜,神色越發誠懇,道:「親愛的朱,請相信我,我,教廷都不會危害貴國,一絲一毫都不會,你所擔憂的,我們都可以商議出一個穩妥的辦法來……」
朱由檢平淡的點頭,隨意地說道:「陛下,我知道您的信徒遍布全世界,我國的民眾有很多出海在外,我希望他們遇到困難,能得到教廷的幫助……」
朱由檢不動聲色的點頭,繼而道:「目前歐洲的傳教士在倭國有數千之多,我們代之以如國民,未曾苛待,相信回來的人已經轉告陛下。」
英諾森十世對此倒是無不可,慈祥的笑著道:「不管是否信仰上帝都是上帝的子民,我會囑咐教廷,不管是哪裡,明人都是我們的兄弟,當以最高的禮節接待……」
朱由檢目光微閃,道:「如果陛下在我國,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從容解決,畢竟你我兩國太遠了。」
基督教雖然分裂了,但他們依舊都是上帝的信徒,只不過是教義發生了衝突。現在的海外殖民者,可以說都是教徒,若是大明的海貿得到他們的幫助,哪怕只是默許,將會省去太多的麻煩與損失,獲益不可想象。
對於明朝這樣一個先進,人口眾多的國度,英諾森十世十分渴望能夠傳教,甚至恨不得親自去,這是一個「殊勛」,足以讓他死後進入天堂,成為上帝的親子!
英諾森十世神色振奮,道:「親愛的朱,我會立即召集所有人商討,我相信,一定有一個讓我們雙方都滿意的辦法!」
朱由檢再次點撥英諾森十世,道:「陛下,容我冒昧的問一句hetubook.com.com,教皇是只有一位嗎?或者說,若是在我國,你們能否派遣一個代表,全權處理教會事宜?」
這是朱由檢來見這位教皇的目的之一。
他知道他的話給英諾森十世不小的震動,但他不知道,他這些話對歐洲的影響有多大。
這是天大榮耀,沒有再可與之相比的了。
英諾森十世嘴裏低低誦著經文,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抬起頭,看著前面的雕像,道:「那位親王殿下還沒有休息好?」
朱由檢看著英諾森十世,彷彿被說動,沉吟一陣,道:「如果陛下能找出一個合適的辦法,打消我國的顧慮,傳教也可商討。」
很顯然,這位教皇陛下也知道傳教士在海外或者歐洲都干過些什麼事情,在儘可能的打消朱由檢的顧慮。
朱由檢點點頭,點到即止,道:「陛下,我國與歐洲不同,我希望教會的模式,管理方式要有所區別,我們不希望看到衝突出現,尤其是流血,人命,若是引起內閣的注意,他們有可能一紙文書將所有傳教士趕出大明……」
歐洲的傳教士,多數是葡萄牙或者西班牙,他們多數是「難民」,先是在澳門,現在在神龍府,雖然換了地方,但他們似乎更自由,也更喜歡那裡的氣氛,四處都是商人,沒有在澳門被當地官府那麼壓迫。
馬伊達爾齊尼離的有些遠,同樣在禱告,跪坐在地上,虔誠,安靜。
英諾森十世相當熱情,彷彿朱由檢是他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介紹完,又請他入桌,面上都是和煦的春風,道:「親愛的朱,希https://m•hetubook•com•com望這樣稱呼不會讓你覺得唐突,我對東方的古老國度充滿了好奇,能否給我介紹一下?」
那麼,一個堪比教皇的存在,就是必須的。
幾個大主教,尤其是馬伊達爾齊尼神色凝重的看著朱由檢,目光閃爍,拳頭不自覺的握緊。
朱由檢聽著翻譯的話,順目看去,除了馬伊達爾齊尼,其他都不認識。
朱由檢聽著英諾森十世的話,還是拒絕,道:「陛下,若是我朝億萬人成為你們上帝的信徒,對你們言聽計從,而你們卻在萬里之外,我相信,換做是陛下也不能允準的。」
朱由檢的話,概括起來就是——國君虛設,三權分立。這與歐洲正在盛行的鼓吹君權神授完全不同!
儘管東西方文化有差異,但很多地方還是相似的,比如,在正題之前也有一番旁敲側擊的前戲。
英諾森十世沒有聽出朱由檢的話外之音,語氣昂揚的道:「親愛的朱,我相信我們會獲得真誠的友誼,我將會派遣最盛大的代表團,在明年回訪貴國,面見貴國的皇帝陛下……」
馬伊達爾齊尼抬起頭,恭敬的道:「是,還沒有。」
英諾森十世毫無生氣之色,微笑著道:「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唯一代表,沒有第二個人。我可以指命一個大主教全權處置貴國甚至是亞洲的一切教務,具體的辦法,但有太多的事情離不開我,這些事情,我們需要仔細,小心,謹慎的商討……」
英諾森十世眼神里都是憂憫,默然一陣,嘆息道:「在偏庁準備好飯菜,請三位紅衣大主教陪同,我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宴請這位親王殿下,你親自去請。」
英諾森十世等人認真的聽著,可不由得皺眉,陷入沉思。
後世在討論現代民主的發展,往往認為是明朝最先進入,而朱由檢的話,是歐洲民主的開始,很多史學家甚至給他冠上了「歐洲民主之父」的頭銜。
這種事,在他們這裡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沒有國王,一個國家肯定就分崩離析,撐不了多久。
馬伊達爾齊尼抬頭看了眼英諾森十世,道:「是。」
朱由檢沒有理會他們,繼續說著:「我們的軍隊採用極簡的方式,雖然我們有億萬子民,但我們的軍隊數量並不多。我們希望國家儘可能的公平,公正,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富足,國家才能穩步進步……」
朱由檢心裏已有篤定,來者不拒,瞥了眼翻譯,道:「我國歷史悠久,承接千年,現今國土遼闊,人丁億萬,我們崇尚法度,禮數,我們建立了最為合適的制度的。我國君主垂拱天下,政務交託于內閣,內閣成員有九人,首輔一人,輔之八。為了監察百官,確保他們的廉潔奉公,設立了督政院,以保證官吏的清廉。同時我們擁有獨立的審判機構,不受內閣或者其他部門的干預。當然,還有就是法度綱紀的頒布,我們有著三百多人的議會機構,起草,修改,完善各方面法律,內閣的重大事項也需要內閣的表決……」
朱由檢已經從馮祝的嘴裏打聽到,朱栩是想要創建一個教會,一個大明的教會,用這個教會來反制歐洲教廷的滲透。
教皇英諾森十世在大堂內,默默禱告,身前https://m.hetubook.com.com偌大的十字架,耶穌的雕像很樸素,俯瞰著世人,每一處都透著悲憫。
英諾森十世看了眼馬伊達爾齊尼等人,手裡拿著十字架,默默無聲。
「親愛的親王殿下,歡迎您來到羅馬……」英諾森十世相當熱情,先是莊重的行禮,接著就要去擁抱朱由檢。
朱由檢默然片刻,道:「陛下,我國信徒,是否有可能成為繼承者,或者是教皇?」
英諾森十世自然知道這些,沒有想到的是,他只是稍作試探,朱由檢就果斷拒絕了,這讓他有些意外。從湯若望得來的消息,明朝對待基督教的態度是「模稜兩可」,既沒有禁也沒有允許,有很多地下教徒。
英諾森十世耐心聽完朱由檢的長篇大論,看了眼翻譯,依舊如沐春風地說道:「親愛的朱,上帝垂愛世人,不會有任何區別對待,我們的傳教士都是上帝的忠實信徒,對於大明的法律,我們完全尊崇,對於貴國的皇帝,朝廷我們一樣尊敬。朱,我希望貴國能夠認真的考慮,這件事對貴國來說百害無一利,我們能幫助貴國的地方很多,不論是在亞洲還是歐洲……」
朱由檢神色不動,眼神盯著英諾森十世的一舉一動,他話在繼續,從朝廷說到地方,全都是按照馮祝給的「話本」。
這些都是后話,看著滔滔不絕的朱由檢,英諾森十世不敢讓他繼續說下去,微笑著打斷道:「尊敬的朱,東方的制度真讓人羡慕,我多麼希望能親自前往傳教,播撒上帝光輝,讓大明的百姓擺脫痛苦,沐浴在聖光中,死後能得入天堂……」
哪怕是教皇國,教皇也是身兼國王!
和_圖_書諾森十世的神色沒有一絲變化,道:「我已經知道在明朝發生的事情,我對他們給貴國造成的影響與不安深表歉意,我向親王殿下保證,絕不會再出現類似事情,我們傳教是傳播上帝的福音,為了人間的美好的,而不是流血衝突……」
如果不是龐大的艦隊,只是一些人的話,完全可以從地中海出發,然後穿過埃及,坐船從紅海抵達大明,這樣的時間會大大縮短,或許只要幾個月就能做到。
英諾森十世笑著點頭,自然是知道的,道:「雖然歐洲沒有歸國之人,但我也願意劃出一塊地方,給與貴國民眾,希望貴我兩國能夠密切交流,傳播上帝的福音……」
英諾森十世對朱由檢的嘲諷彷彿沒有聽到,收回張開的雙臂,道:「親王殿下客氣了,我給你介紹一下我們的主教,他們是上帝的子民,忠誠的使者……」
朱由檢這才施施然的出現,來到偏庁。
馬伊達爾齊尼轉身出了教堂,前往朱由檢所在的小樓。
朱由檢萬分不習慣這種了解,抬著手道:「我對來到羅馬也是萬分榮幸,對陛下仰慕已久,三天前就想來拜會。」
英諾森十世老於世故,從容自如,道:「當然,所有的信徒都有可能,我們不是世俗國家,不講究血脈,只要通過紅衣主教團的認可,便可繼承教皇之位……」
大明的神話體系是沒有天堂的,更多的是下地獄,朱由檢好似沒有聽懂英諾森十世的話外之音,道:「陛下,我們不信鬼神,我們尊崇祖先,因為是他們的付出才能有我們的今天,我們敬拜先賢,因為是他們著書立說,令我們擺脫愚昧,德尊聖化……」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