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乾綱獨斷
第1295章 隊伍不好帶了

但孫傳庭說這句話,顯然是意有所指。
不止傅昌宗,朝廷高層,都有可能成為靶子,讓本就複雜的局面更加的混亂。
畢自嚴對於孫傳庭的「挑釁」似乎有不滿,道:「李幼唐,以內閣的名義給皇上寫信,請皇上儘快回京。」
今年的事情到底怎麼總結,結束,明年怎麼計劃,如何開始,都需要乾清宮掌舵,點頭。
現在雖然是千頭萬緒,內閣就是要將這些線索理清楚,抓住線頭,明年逐一清理。
孫傳庭的最後一句話,讓在座的閣老們的目光若有若無的看向畢自嚴。
按照計劃,畢自嚴會在明年的議會會議上正式致仕,孫傳庭獲得正式的任命。
在內閣,還沒人能挑釁畢自嚴的威嚴,他這句話,無人能反駁。
現在,他們肯面對,就是要著手處置了。
畢自嚴看著晚上依舊熱鬧的前門大街,道:「你說,孫白谷是想踩著我的屍體上位,還是等著我順利交接給他?」
孫承宗和-圖-書在大明轉了一大圈,見了所有軍隊高層,還二次跑去景德鎮,這顯然是有事情。
李幼唐跟在畢自嚴身後,看著他佝僂的背影,沒有說話。
眾人一怔,轉頭看向孫承宗。
晚上,畢自嚴準時下班,出了宮,漫步著走回去。
這個時候,孫傳庭突然插話,道:「我認為,內閣應該擔負起總理朝政的職責,不能所有事情等著皇上來處理,決斷。」
目前內閣的閣老們就沒有善類,傅昌宗也算特別,他看向畢自嚴,沉默片刻,道:「我也不知。」
靖王身前桌上是一杯濃茶,道:「下面的情況在轉好,但比我們預想的要複雜。山東,我在嚴州府組建督政院人選。第一天,官所就被燒了,第二天,我擬定的人在路上被山匪殺了七個,十四個還沒上任的督正使辭官……在南直隸稍好,但他們不斷的被舉報出貪腐,圈地,殺人,與匪盜勾結……」
今天的內閣會議和_圖_書他也在,靖王,汪喬年的位置誰也動不了,換了誰做「首輔」,都需要他們,倒是淡定一些。孫承宗似乎有其他心思,孫傳庭,傅昌宗以前就走得近,在會議上顯然有所保留。
畢自嚴神情似乎有些惱怒,轉頭看向孫傳庭,道:「議會現在是一個重點,你要把控好,不能出任何岔子。」
汪喬年嘆了口氣,道:「我在江西九江府組建大理寺,要求官民的案子在大理寺解決,結果沒人配合,地方上的官員看似盡心儘力,實則都有小算盤,明裡暗裡與我為難。我的奏本還在寫,會在年底之前寫完,然後部議一番,給議會審議。」
大明現在的朝局是朱栩一手建立,而且大明非常特殊,廢除丞相就是為了集權,誰又敢說獨攬朝政,撇開皇帝?
畢自嚴又環顧一圈,看向孫承宗道:「帥府那邊是否也有一些計劃?」
畢自嚴說完,又道:「你們奏本寫好后,先給幕僚司審議,確保沒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缺漏,過錯,然後內閣召開擴大會議,再審議一番,最後,再由議會討論,定稿。」
李幼唐是內閣中書,管理內閣的一切大小事務,抬手道:「遵命。」
「我這還沒致仕,人心就散了。」
畢自嚴背著手,如尋常老農漫步走著,道:「明天,我就告假,讓孫傳庭主持內閣閣務,你配合一下。」
畢自嚴面無表情,自然不會被孫承宗這句話打發,再次問道:「皇上打算什麼時候回來?」
李幼唐上前一步,道:「大人,是否有些急了?孫白谷威望到底不如您,如果他現在主持,怕是人心浮動,有些事情彈壓不住會冒頭,讓局勢混亂。」
畢自嚴聽著,沒有在這些問題討論,而是看向傅昌宗,道:「皇上什麼時候回京?」
第一個做彙報的,是靖王。
孫傳庭走的地方比較多,道:「現在問題比較多,主要集中地方,官府,士紳,盜匪,他們基本上是一群人https://m.hetubook.com.com,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對抗『新政』,我們面對的,是大明兩百多年積累下來的病灶,需要痛下決心。」
孫傳庭還摸不清畢自嚴的具體心思,試探一句就到此為止,傾身道:「是。」
幾個月前針對傅昌宗的攻勢雖然勉強被壓下去,但這就是水裡的瓢,力道合適才能按在水裡,一有偏頗就又會冒出來。
畢自嚴一直在穩定朝局,不願意太過破壞基層。
今天的議會氣氛不大對,眾人也不想繼續,便相繼散了。
李幼唐微笑,道:「老大人放心,孫白谷即便想,他也要問問皇上的意思。司禮監透風要給您爵位,榮歸故里,孫白谷不會不知道輕重亂來的。」
畢自嚴默默的喝了杯茶,沒有說話。
眾人倒是沒有異議,這是正常的程序。
京城。
大明明年開始註定是一個大變,混亂,前所未有的情況,軍隊是絕對不能亂的!
傅昌宗適時開口,道:「近年朝局一直動蕩不安,朝野流言紛紛,和-圖-書朝廷在堪堪支持。京內尚且如此,京外只會更混亂,巡撫衙門組建多年,對地方的控制可能還不如過去的三司……」
畢自嚴背著手,感慨地說道。
孫承宗沉吟一陣,道:「軍隊要做些調整,不礙大局。」
這些是大明朝廷過去不願意麵對的事情,那就是,大明舊窠太重太深,外加災情,混亂的局勢,在這些問題之上建立的新的體制,顯得異常的漂浮,甚至是空洞。
朝廷的六大閣老都已經回京,六部尚書等也陸續回返。
孫承宗坐在畢自嚴身旁,沒有補刀,如過去一樣,只是聽。
但該做的事情,還得繼續。
今年是相當特殊的一年,尤其是朱栩還不在京城,上上下下都彷彿失去了主心骨,任何事情都覺得空蕩蕩,心神難定。
畢自嚴這個還有三個月即將致仕的「首輔」,確實有些控制不住內閣了。如果再延伸到六部,怕浮動的心思更多。
大明的歷任首輔,幾乎都是踩著前任屍骨上位的,從嚴嵩以來,極少例外。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