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乾綱獨斷
第1314章 在乎帝心

就在孫傳庭宣誓的第二天,朝報發表了一片白話文文章,是給天下人看的,這篇文章充滿了火藥味,強烈的進攻性。
他面無表情,抬頭看去,果然,巷子拐拐角角不少人頭猛的縮了回去,而後閃閃爍爍。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軍,兩大營,巡防營由兵部著手,其他的,皇家軍團,騎兵,步兵,包括海軍,都在內。總兵四十六人,副總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時間,甄別他們,並進行重新調配、整肅,確保高層的純潔,乾淨,忠於皇上!」
周應秋目露冷色,道:「我在遼東呆了幾年,他們都忘了我的手段了!你待會兒去找包理游,以內閣的名義,通知所有這次遷調的人,必須在今天之類離開,否則以抗命,瀆職的罪論處!讓刑部點齊人手,準備抓人!」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貪局局長,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書四人,在內閣簽署《反貪戰書》,四部門將協力打擊貪腐,用三年時間,打造一個清廉的官場!
大堂內只有師爺的聲音,堂內椅子上坐著四十多百姓,一樣安靜。
陸正行合上卷宗,道:「既然你認罪,本庭也省事。現在本庭宣布,魯王認罪,三天後開庭,宣判。退庭!」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孫傳庭在內的新內閣,秦良玉在內的副元帥,大都督,正式在議會,對著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職!
陸正行翻閱著厚厚的卷宗,抬頭看向站在大堂內,一身枷鎖的魯王。
當初傳言秦良玉要接替孫承宗,不知道鬧出多大風波,朝野的彈劾奏本,講理進讒的人如過江之卿,數之不盡。
說的是情真意切,有理有據。
他看著已經過來的馬車,道:「好,我會在內閣會議上提一下,你安心上任吧。」
周應秋在一堆侍衛的護衛下,走向皇宮,出了巷子,確保沒有人聽到,周應秋的幕僚,幕僚司副主事,m•hetubook.com•com楚勻騎著馬,隔著窗帘,道:「東家,近來京城上下官員群青不穩,朝政多有堵塞。」
楚勻連忙抱拳,道:「學生謝東家提點!」
陸正行抬起頭,看向一臉枯槁,生無可戀的魯王,淡淡道:「朱壽鋐,關於刑部指控你的罪名,你可有辯解?」
這一次,曹文詔,熊廷弼等人也在,眾人合力,對帥府進行革新。
旋即,刑部將朱求桂從宗人府押出,送入天牢,又過一天,送入大理寺過審。
周應秋哪裡不清楚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想保住官位,賴在京城不肯走。
還有一個,就是晉王,這位幕後之人分的也不少,現在羈押在天牢,等著乾清宮下旨剝奪爵位,刑部好送審。
楚勻神色微變,道:「東家,這樣一來,得罪人的就變成我們了,與您清名有礙,在內閣的地位也會收到影響……」
這位是聲淚俱下,哭的肝腸寸斷。
楚勻頓時恍然大悟,道:「多謝東家提點,學生明白了。」
不同於以往的畢自嚴時代,那個時候,朝廷一有風吹草動,天下沸然,反應激烈。面對孫傳庭,回應的是一片安靜。
周應秋任吏部尚書多年,他的門生故吏,提拔的人,在這個時候,慢慢都進入了五品到三品的高位。
這位員外郎滿臉漸乾燥的淚水,聽著周應秋的話,差點又哭出來,衝過去想要抱緊周應秋的大腿,被侍衛擋開。
楚勻是周應秋的幕僚,掌管在他內外通訊,是一個關鍵人物,沉吟片刻,周應秋道:「我與你說一點,你心裏有個分寸。孫傳庭的這些改革,很多人都說是大勢所趨,但這『大勢』是怎麼來的,『趨』又是怎麼回事,你心裏應該明白。在這個時候,誰要是跳出來反對孫傳庭,等同於反對皇上。『新政』是皇上多年的心血,關乎功德,自不必多說。還有一點,就是,朝廷的地位,未來的升遷去留,和-圖-書不在朝野所謂的清名,而在帝心!」
秦良玉滿頭白髮,坐在眾人之間,絲毫不顯突兀,聲音堅韌又清朗,道:「我就不計較了,反正多元帥一個不多,少元帥一個也不少。」
楚勻道:「阻力不小,有很多人從中作梗,尤其是那些被調離的人,據說,還有人照常去衙門,如過去一樣處理事務,沒人能阻止。另外……一些部門大人的態度有些曖昧,在縱容。」
這自然在京城引起軒然大|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種路數都找上了門。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過,多謝副元帥。」
二月初二,這一天,大理寺開庭。
在另一邊,大元帥府同樣燈火通明,晝夜不息。
孫傳庭新內閣的開端,是以兩位親王除爵為開端!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邊六省的軍務。
孫承宗聽著幾人的話,道:「我們不同於政務,相對簡單一些。只要凌厲,果決的處置,軍隊之外,自有孫白谷去管。」
第二天,經過內閣再三上疏,乾清宮終於下旨,以晉王朱求桂「行為不軌,殊途難測」為罪名,除爵!
陸正行一拍驚堂木,沉聲道:「朱壽鋐,你要弄清楚!你是不法在前,處置在後,休要攀扯皇上!本庭再問你一次,是否認罪!」
孫承宗放下酒杯,道:「穩一段時間,明年就可以開始進行都尉一層的甄別,這一層人數相當多,又最為中堅,關鍵,要逐步推進,不要引出亂子,一到兩年是必須的,而後,就可以對下層校尉進行清查,兩年時間應該可以收尾,前前後後,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軍隊的徹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銳,強大的海陸軍!」
大明的軍制,朱栩歷來是託付給孫承宗一個人,其他人極難插手,為的就是確保軍隊牢牢控制在他一個人手裡!
熊廷弼道:「我琢磨著,除了遼東,老盧你的麻煩最大,其次就是和_圖_書我了,副元帥,明天我要登門叨擾,您可不要嫌煩?」
現在朝局已定,朱栩確實沒有讓曹文詔接替孫承宗,由此孫承宗不介意曹文詔的調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帥我也說了不少壞話。」
本以為是一場大戲的審判,以魯王的認罪,在所有人瞠目結舌中休庭。
軍隊這些人比孫傳庭等人還有緊迫性,早已經迫不及待。
這一天,周應秋剛剛出門,原吏部都水司員外郎噗通跪在他身前,大聲哭嚎道:「大人,您不能不管下官了!下官跟著您十幾年,任勞任怨,從來沒有求過您,可這一次,下官不能不來啊,下官九年五十九,還有兩年就致仕了,現在要發配我去雲南,這是要我葬骨在邊陲之地,兒孫不好抬棺啊……」
楚勻會意,道:「學生明白了。」
秦良玉以及幾位大都督點頭,這些天他們就是為這些事情在做計劃,布置,等年沐一過,他們正式宣誓,述職后,就會向皇帝辭呈,各自履職,開始執行計劃。
師爺讀完,轉頭對陸正行示意,而後坐下。
不說魯王那些舊賬,就是在宗人府,接過平王一大攤子,這些年做過的手腳,稍微一查就能連根拔起,牽累甚多。
這也標志著,內閣正式的進入孫傳庭時代。
在朝廷中,若說誰的勢力最大,無疑就是周應秋。
他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負責堂記的師爺,他拿著一張張狀紙,大聲宣讀。
文章列明了大明面臨的十大問題,內閣誓言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標,並且擺出了一系列的準備方案。
林林總總,共十六條,大多是涉及貪腐,瀆職。
但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孫傳庭穩住內閣,一道任命砸下來,內閣,六部的大部分中間官員被調整,內部調劑還好說,但大部分是被外放,明升暗降。
時過境遷,朱栩需要一個體制健全,奮發向上的多軍種軍隊,這就需要各種人才參与到管理層。
和圖書應秋沒有多耽擱,上了馬車,直奔內閣。
楚勻這會兒聽出味道了,走近一點,低聲道:「大人,真的需要這麼認真嗎?」
被關了一個多月,魯王是想的明白,心裏鬱結,面上嘆了口氣,道:「是我觸怒了皇上,才遭此一難,什麼罪民我都認了,只請你轉告皇上,魯王一脈對皇上忠心耿耿,不曾有叛心,與其他人不同。請皇上看在列祖列宗以及我這些年的苦勞上,讓魯王府有個體面……」
曹文詔年近五十,依舊壯碩,哈哈一笑,道:「元帥,你這話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沒少在皇上面前給我使絆子吧?」
秦良玉輕輕點頭,道:「四川的情況最為複雜,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馬祥麟協助,他對情況比較熟悉。」
元宵節一過,大明彷彿才邁入景正六年,一股緊繃,不安的氣息在朝野流轉。
聽著秦良玉的話,眾人都是搖頭失笑。
隨後內閣,六部一系列官員的調整上任,不斷充實著新內閣的權力與權威。
自然,清掃計劃是孫承宗等人的,切割與新建是朱栩一直以來的計劃。
周應秋漠然的「嗯」了聲,道:「你是天啟三年的進士,跟在我身邊也是屈才,等過了今年,我便安排你外放,眼下要謹慎,不要出差錯。」
這位員外郎一愣,繼而大哭道:「大人,下官不是畏懼艱遠,而是太過突然,下官沒有準備,還請大人勸說孫閣老,急政緩行,操之過急,適得其反啊……」
魯王仰天,長嘆一聲,道:「認不認又有什麼區別,你判吧,是坐牢還是流放還是戍邊?」
盧象升看著幾人談笑無忌,道:「今年或許會更多,一個總兵,背後不知道站著多少人,牽扯多少達官貴族,士紳豪門。」
這次的清理計劃,不止是為了配合「新政」,去除舊患的同時,也是要與大明舊式軍隊進行徹底的切割,打造新式軍隊!
孫承宗多喝了幾杯,朗笑著道:https://m.hetubook.com•com「不怕你們嘲笑,這幾年我日幹部支,力有不及,本想與畢景會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這一次由你們在,我發現確實是老了……」
朝野更加安靜,不知道多少人在考慮自身,想方設法的自保。
這不是第一個找周應秋說情的,但還是第一個堵門跪著的。
他們審的第一案,就是魯王的「貪贓不法,行為狂悖」。
經過多天的會議與改革,孫承宗是長鬆一口氣,將秦良玉,盧象升,曹文詔,熊廷弼,楊嗣昌幾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飯。
這是明晃晃的宣戰,粗暴直接!
朱求桂比魯王乾脆,他知道,現在再如何掙扎也無用,打錯算盤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
周應秋坐在馬車內,不動如山,道;「不用去管,新任命的那些官員到位了嗎?」
標題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場不容失敗的戰爭!
周應秋語氣平淡,道:「你不懂,按我說的去做吧,對了,告訴我們的人,嚴格按照內閣的要求行事,若是誰在這個時候拖我的後腿,休怪我不念舊情!」
周應秋坐在馬車內,神情冷然,眼神銳利,過了一陣,他又道:「你盯著朝野,不管是我的人,還是傅閣老,亦或者其他人,如果有明顯的結黨痕迹,立即告訴我,如果我不在,就告訴畢閣老,孫閣老,不能耽擱分毫,知道嗎?」
周應秋神色毫無波動,道:「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打個報告去吏部,我說個情,讓你提前致仕,在京城養老。」
新改革的大理寺,審判庭有一個主審,四個陪審。
主審的名叫陸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員,是汪喬年從政院調來的眾多學生之一。
京城是什麼地方,天下首善之地,誰不擠破腦袋往京城來,若不是放到肥缺,那都是妥妥的流放性質,將來沒有機會再回去了。
秦良玉已經從孫承宗手裡接過帥府的日常管理權,領導者九處二局,對帥府的架構,人事,進行重新的調整,梳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