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國號年號

所以,依得還是水泊梁山的舊規矩。
可以說,下面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肚子事等著李衍來拿主意,畢竟,新朝才開張,事情繁多。
王時雍聽言,道:「那用『魯』當我朝的國號如何?陛下是山東人,又起家在山東,以『魯』為國號,可以追根溯源。」
……
唐恪、李光等人還未對李衍完全放心。
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讓李衍有些意動。
所以,在趙鼎的帶領下,唐恪、李光等人趕緊同其他文武百官一同拜道:「願天佑我大中,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衍盯著李光看了一會,然後微笑道:「愛卿此言也有些道理,嗯……中者,不偏也,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務本,本立道生;庸者,不易也,萬物之根基,故君子固本,本固速成;和者,樂業也,天下之達道,故君子樂本,天健中節。如今我朝既為中國,那就用『中』為國號好了。」
接下來,就該不該用李衍的名字當國號,新加入的原宋臣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而原水泊梁山的官員則全都看著不插嘴。
國號,是行使國家主權的政權名字,是代表一個國家法定統治政權的官方名稱,因此,歷朝建國者第一要事即確立國號。
不過——
為了敲打一下唐恪、李光等人,李衍也不跟臣子商量,直接就又道:「至於年號,就定為『大統』吧。」
從昨天見過李衍開始,王時雍一直忙到現在,實在是沒有精力再溜須李衍了,只能道:「臣愚鈍。」
臣權太大,就會誕生權臣。
阮小七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捂嘴一笑。
再者說,不少新附之人也和*圖*書打心底里接受不了「水泊梁山」這個不倫不類的名字。
所以,王時雍說「迫在眉睫」,一點都不誇張。
李衍一步步走到如今,靠得可不僅僅是後世的知識和自己天下無敵的武力,還有他在無形當中練就的一雙慧眼——現如今的李衍,可以說是,明察秋毫,對人心的把握相當透徹,有時候,李衍清醒得自己都害怕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變成妖怪了,怎麼好像能看透人心?
這種情況下,李衍若是不自控,還真就沒有人能約束李衍。
王時雍道:「請陛下定下新朝的國號和年號。」
不待李衍說話,就有人道:「史上已有『梁』和『後梁』,我朝若是再用『梁』當國號,後人該如何稱呼我朝?」
還有劉豫的國號,弄不好,也是王時雍手下的人幫著起的。
李衍見狀,就讓孫覿先退到一邊,並沒有攆著實說了不少有用東西的孫覿出去。
所以,李衍又道:「沒有其它的了嗎?」
從水泊梁山建立,李衍的威望就高到任何人都挑戰不了,可能,開國君主當中,唯一不擔心手下大將率兵造反的就只有李衍,因為,水泊梁山如今所擁有的地盤幾乎全都是李衍親自帶人打下來的,水泊梁山之所以快速良好的發展,也全都是李衍親自帶人創造的,毫不誇張的話,在水泊梁山,李衍甚至已經被神話了。
自從有皇權以來,皇權和臣權就一直在鬥爭。
李衍沉吟了一下,然後問王時雍:「禮部有甚麼建議?」
可剛才李衍問完孫覿話,趙鼎就領著文武百官來朝見。
開國第一日,怎麼可能沒事m.hetubook.com.com
李衍親自出來維護阮小七,誰還敢再笑阮小七粗鄙?一眾笑話阮小七粗鄙的大臣,連忙收起笑容,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李衍示意王時雍退下,然後看向其他文武大臣,問道:「你們有甚麼好的提議?」
在此基礎之上,孫覿自然要拚命表現他自己。
孫覿心裏非常清楚,就憑他起草了降表,他在趙宋的仕途,基本上就算是完了,所以,他才冒險來投李衍,希望在李衍這裏,能得到重用。
……
所以,李衍連想都沒想,就問:「還有沒有別的?」
李衍取「中」為國號,除了紀念自己是中國人以外,還因為李衍想起一事:
首先,李衍根本就不是山東人。
一聽李衍所起的年號,一眾文武,尤其是原水泊梁山一系的文武,哪還能不知道,李衍這是希望在大統年間能完成天下大一統?
被帶來問話的孫覿,目前在李衍這裏其實甚麼職務都沒有。
實際上,不只新附之人接受不了,就連李衍他們這個政權內部的人,也多不叫自己「水泊梁山」了,大多都叫自己「遼東」,只有李衍和一些水泊梁山的老人還喜歡叫自己「水泊梁山」。
可就在這時,李光卻出列道:「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用君主的尊名當國號的,此舉怕是不妥。」
王時雍道:「楚,齊,皆可用做我朝的國號。」
那樣,國家才能安穩,才能有良好的發展。
不用想了,張邦昌的國號,一定是王時雍幫著起的。
阮小七道:「用『水』怎麼樣?好像沒聽說有哪個朝代叫過水朝。」
好得王朝,皇權和臣www.hetubook.com.com權要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所以,文武百官一齊拜道:「願吾皇天下大一統,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也是文武百官共同的心愿。
如今,也是時候跟「水泊梁山」徹底道別,換一個正規一點的國號了。
此次上朝,雖然多了唐恪、李光、王時雍、徐秉哲、陳希真等不少新面孔,但主要成員還都是水泊梁山的老人。
所以,李衍讓了一步,道:「大哉乾元,以『元』為國號如何?」——李衍這也是想走蒙元的路,讓蒙元無路可走。
如今,百官未齊。
王時雍最先越眾而出,道:「啟奏陛下,臣這裡有一件迫在眉睫之事,需要陛下儘快定下。」
就比如現在,李衍清楚的看到,支持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的大臣,全都是在溜須自己,而反對用自己的名字當國號的大臣,則大多是怕自己的聲望太大,沒有約束,進而會變成昏君。
唐恪道:「陛下之功德,無需以國號之形式宣揚,史書定會給陛下一個公斷,何需我等畫蛇添足?」
朱元璋建明朝時,建國號意在「中」,可後來考慮到,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可以示其在明教中的正統地位,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才將國號改為「明」。
李衍見狀,道:「朕起家靠水,打天下靠水,治理天下也靠水,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水是萬物的本原,按說用『水』當國號再適合不過,可這『水』字,雖然合適,但卻有些不太好聽……你們再說說看,還有沒有其它合適的?」
李衍問:「何事如此急切?」
https://www•hetubook.com.com見別人說的幾個國號,李衍都不滿意,孫覿出言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為定數。也是變數。大道無形。天道無為。緣也命也,是為定也!陛下之尊名『衍』字,乃水流入海、富足之意,用之為國號,最為大善不過。」
所以,李衍也就沒搞大朝會,只叫宰執和現有的大臣來到垂拱殿視朝。
聽了王時雍所湊請的是定國號年號一事,不僅滿朝文武,就連李衍也覺得,此事不可不定了,總不能自己這個政權一直叫「水泊梁山」這個不倫不類的名字吧?
見李衍讓步了,唐恪、李光等人心下一松,暗道:「陛下果然有明君的氣度。」
王時雍一聽,就知道,李衍也不喜歡「魯」這個國號。
因此,李光又進一步試探,道:「『元』為國號,本是極好的,只可惜,十年前勃海人高永昌叛遼起義,自稱大渤海皇帝,已經用『元』當國號了,我朝再用『元』當國號,是不是有拾人牙慧之嫌?」
其實,這也正常,說到底,水泊梁山只是一個小水窪、一個小山頭,根本不能代表一國,更別提代表一個大國了。
而原水泊梁山一系的人則知道,李衍雖然說一不二,但李衍很「懶」,不喜歡把權,因此唐恪、李光他們爭得毫無意義,而且他們也知道,李衍是不屑於也沒必要用一個名號來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才沒有摻和其中。
朱貴道:「用『梁』如何?」
一聽王時雍給自己選的這兩個國號,李衍的嘴就忍不住一抽,偽楚?偽齊?
總結一下,孫覿這個人,其實就是一個文采出眾的小人。
唐恪、李光等和-圖-書人雖然沒有得到他們最想要的結果,可他們也知道,李衍這位馬上開國君主,是絕不可能像宋仁宗那樣對大臣言聽計從的,能連讓兩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這兩個破名,李衍一丁點都不喜歡。
李衍又讓了一步,已經給足了唐恪、李光等人面子,再讓,可就不是李衍的性格了,所以,李衍也不再問,直接就將國號定下了。
徐秉哲反駁道:「凡事都有先例,陛下乃千古一帝,冠蓋宇內,有陛下,才有新朝,無陛下,就無新朝,用陛下之尊名當國號,有何不妥?」
所以,唐恪、李光等人才以此事試探一下李衍的態度。
唐恪、李光等人不禁苦笑,心道:「這位爺,還真是睚眥必報……還好,這位爺並不固執聽不進去勸,只要注意一下方法,還是能溝通的。」
孫覿此人,善屬文,尤長四六,就連趙宋的降表,都是他草擬的,金人都對他的文筆讚不絕口。
李衍雖然不喜歡唐恪、李光等人行事的方式,但理解他們的初衷,也覺得應該給唐恪、李光這類人一些信心,畢竟,現在是建國之初,他們君臣才開始接觸,需要好好磨合。
關鍵是,李衍畢竟還沒有登基。
而且,孫覿此人,依違無操——後來,他入南宋為官,先附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后復阿諛万俟卨,謗毀岳飛。
其次,李衍也不喜歡「魯」這個國號。
李衍沒有朱元璋的顧忌,所以,就以「中」為國號。
而皇權如果太大,則很容易釀成昏君。
趙鼎領著文武百官拜完李衍,內侍項春,就像以往一樣,唱道:「有事早湊,無事退朝。」
這也是唐恪、李光等人最擔心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