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凌厲:連續的進攻
第043章 Z計劃(3)

第三張圖紙是日本改雲龍級航空母艦的德國版,原設計排水量1.75萬噸,不過採用的是開放式艦首,德國海軍設計局擬將其改為大西洋艦首,其餘內部設計大體參照,並按設計師要求對部分結構進行合理加固(德國人總覺得日本船不夠牢),這兩處改動直接讓排水量增加了3500噸。由於艦首修改的緣故,德版載機數量會減少,在排水量增加到2.1萬噸,增加了20%的前提下,艦載機預計仍只有49架常用+6架後備(日本是57+8)。
「很好,8月份必須開始新型號生產,其他型號一律停工,爭取將同時開工水平提升到25條以上,時間可以放慢一點,但必須保證質量。」
「我管這種高射炮叫密集陣,是以毛瑟公司轉膛MG213航空機炮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艦載版,雖然目前飛機上搭載還沒有完全成功,但由於艦載版在體積和重量上可以放大,因此技術運用不像航空機槍這麼受限,身管也可以更長,考慮將6門或8門MG213組合在一起當一座密集陣炮塔,利用電力驅動,單門射速預計高達1400-1500發/分,炮口初速預計1050米/秒,組合後足以拉起一場金屬風暴……」
「大約1900萬馬克一條,大規模建造可壓低到1600萬以內。」
「要求從3月份起依次開始建造工程,每月一艘,3、4兩月本土開工,5月份開始斯特拉塞www.hetubook.com.com號建造工程、月份讓義大利船廠完成基建后開始建造。」霍夫曼拍板道,「這是關係帝國最後能否取勝的核心軍艦,必須完成,所需材料和人工由施佩爾負責調度,艦員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培養了。」
雷德爾感覺自己要昏過去了,光這批驅逐艦就要9.6億馬克,按3年均攤,一年也要3.2億。他不知道的是,霍夫曼其實還提出了刺蝟級的放大版——開發5500噸級輕巡洋艦,但不論是設計還是船台都支撐不住了,只能暫緩。
「這款驅逐艦偏重於高射火力,遠程防空是6座三組雙聯裝共計12門的88mm高平兩用炮,中程防空是多達16門的40mm博福斯高群,近距離就是12座元首開發的密集陣,至於魚雷發射管原考慮取消,最後決定每艦隻保留2具魚雷發射管。」舒伯特解釋道,「遠程防空時88mm高射炮將用雷達進行指揮,而中近程防空全部利用密集彈幕殺傷——當俯衝轟炸機強行撲下來時,有多少能頂得住如此熾烈的火力?」
但元首並沒有提數量,只問道:「我非常關心開工時間。另外,我認為剩下的那門20mm高射炮也可以取消——與飛機戰鬥不是潛艇的任務,您應當指望航空戰列艦。」
兩年完工,等於又是每年2.1億沒了……
「1億。」
「該設計擬定為XXI級,它改進了舊有電池容量,能www.hetubook.com.com達到VIIC型的3倍,增加了水下航程並縮短了所需浮出水面的時間。該級最大優點是僅僅只需5小時的通氣管充電時間就可擁有以5節速度連續潛航2-3天而不必重新充電,完全具備了高超的隱蔽特性,較難被追蹤而摧毀。其水面最高航速超過16節,高於各類型運輸艦或商船,續航力高達1.5萬海里,可用於全球戰場。」鄧尼茨對各項性能如數家珍,「該艦同時還擁有特別的液壓魚雷系統,能讓裝配魚雷的時間變得很短,足以在20分鐘里發射18條魚雷,如果配合新研製的G9氧氣魚雷(93魚雷德國改進版)效果會更好。他同時還擁有目前最先進的聲納系統,在發射魚雷時不需藉由潛望鏡就能瞄準,大大增加了隱蔽性。」
施佩爾搖搖頭:「不出,甚至義大利船厂部分設施改建和擴容還要我們掏錢,總體您按4.2億算吧。」
第四張設計圖上場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那上面密密麻麻布置了幾十門高射炮。
最後終於講到了潛艇,由於VII級潛艇進入最成熟的建造期,價格大約壓到了800萬馬克一條,體積略大的IX級潛艇建造價格大約是1100萬馬克一條——這是德國為數不多的、價格低於世界水平的海軍裝備。但雷德爾從設計圖上看到的顯然不是VII或者IX級,那是一種全新的潛艇設計,相比較以往,新潛艇流https://www.hetubook.com.com線型的外觀更簡化,有利於減少潛航阻力。從數據得知可攜帶23枚魚雷或17枚魚雷加12枚水雷的組合,艇首有6座魚雷發射管,火力水平也不低。
但現在「超級機密」提前被摧毀,德國嚴格遵循了6-9個月更換密碼的規定,英美無法通過密碼破譯佔便宜,只能靠雷達、聲吶和護航航母體系來提升反潛能力,U艇損失率上升是一定的,但不會出現歷史上大幅上升的結果,同時英美空襲也初步受到遏制,不如歷史上一樣為所欲為,各製造廠的水平與效率也強於歷史。
「日本建成了秋月級防空驅逐艦,從防空性能來講勉強令人滿意,但元首希望我們更進一步,並親自提出一種火炮設計理念用於近距離防空。」舒伯特換了一張新圖片,上面的造型很獨特,截面圖看上去密密麻麻像蜂巢,對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講心理壓力很大。
「這艘軍艦的反潛性能也比較突出,我們將安裝最新的對海搜索雷達、聲吶和水中聽音器——這些已在其他艦艇上試驗過了,發現我們的U艇效率提高了5-7倍,同時還將搭載數量高達128枚的深水炸彈……速度會比Z級略慢一些,最高航速35節,續航力大約6000海里/18節。」
「哈!」眾人一陣哄堂大笑,元首的俏皮話太形象不過了:那上面林立的高射炮群可不就像一頭將背刺全豎起來的刺蝟?看得人頭皮都要發麻。
霍夫曼和*圖*書對XXI級的優點甚至比鄧尼茨還清楚,歷史上這款潛艇就被稱為第三帝國最好的潛艇,但建造過程因為兩個原因被耽誤以至於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一,為彌補1943年春開始的大量潛艇損失而拖延了新潛艇建造時間;第二,因英美轟炸加重,迫使鄧尼茨採用分段建造再組裝的流程,各廠水平不一,組件經常有組裝不上需彌補的毛病,耽誤了建造時間。
「義大利人出錢么?」
雷德爾心裏很緊張,他還不知道鄧尼茨要多少,如果開口要100條,那直接就20億沒有了。
「另外還有一種很好的創新,空軍軍備部折騰出了無線電近炸引信,正在做定型驗收前的最後測試,如果順利7月份就可以用上新引信,當然目前只能塞進88mm炮彈中,但即便這樣也夠敵人轟炸機好好享受了。」無論近炸引信、密集陣還是雷達火控都是霍夫曼基於現狀而提出來的新點子,空軍對此也急不可待——如果艦載防空有了成效,那地面防空塔對付重型轟炸機也會有更大把握。
「一條要多少錢?」雷德爾緊張地問。
「數量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我已找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
「價格怎麼樣?」
「新型驅逐艦元首要求至少建24艘,初步打算兩邊同時開工。」威澤爾介紹道,「其中德國本土建造14艘,義大利方向10艘,目前在船台上的Z級驅逐艦如能改就改成新設計,不能改就儘可能參照該設計進行建造,無論www.hetubook.com.comZ級修改與否,24艘數量不變。單艦建造工期要求不多於15個月,全部建造工程在3年內完成,至於價格……」
聽完舒伯特的介紹,眾人立即轉過頭去看鄧尼茨,他露出了尷尬的笑容:「這個……上次用的都是舊型號潛艇,新型號不會如此。」
雷德爾明白了,這是一艘徹頭徹尾的防空反潛型驅逐艦,雖然標準排水量足有3200噸,但幾乎沒什麼噸位用於傳統艦隊交戰和破交,完全是配合航母編隊使用的,那點88mm口徑高平兩用火炮連一些萬噸級貨輪的火力都趕不上,至少人家都開始裝備105mm火炮了。
「是,元首。我預計7月定型,然後可以投入生產,單條建造時間預計50-60天,我們可以同時開工15-18條。」
「預計4000萬馬克一條。」
「先生們,這是我插手設計的新型驅逐艦,我管他叫刺蝟級……」霍夫曼笑眯眯地說道。
雷德爾心裏「咯噔」一下,連忙問道:「多少錢?」
鄧尼茨有些著急:「這恐怕不行,新潛艇建造速度比較慢,如其他全部型號基本停工,下半年艦隊數量會補不上,畢竟我們的作戰範圍已擴大到了印度洋,規模缺口很大……」
霍夫曼開了口:「這款中型航母我考慮建4艘,北海方向2艘,地中海與印度洋方向2艘。至於工期,我希望竣工時間是20個月,最晚不超過24個月。」
「是什麼?」鄧尼茨和眾人一樣迷惑不解,難道元首還能變出潛艇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