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熾烈:全球的戰爭
第102章 新戰場(3)

大家都笑了起來,為元首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叫好,比用政治意義、軍事意義等論點更有說服力,會議最終統一了思想,規定由約德爾和施尼溫德共同制定作戰計劃,名稱就叫做——跳板。
施尼溫德立即盤算起兵力來:如以7月15日為戰役發起日,義大利海軍的鷂鷹號應該會已服役並完成海試,齊柏林號航母也能修復並投入使用,加勒比海戰役中受輕傷的戰列艦將基本修復完畢,霞飛號補充航母差不多也能投入使用,即便帝國號戰列艦屆時還不能服役,德意聯合艦隊依然可集結包括3艘航母,7艘戰列艦(戰巡)——義大利3艘(維內托級3艘),德國4艘(提爾匹茨、黎塞留、斯特拉斯堡和格奈森瑙)在內的強大兵力。
看著手下人信心不足,霍夫曼拚命給他們打氣:「你們不要被美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嚇倒,美國在那裡的影響力更多是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唯獨軍事影響力最差,越往南軍事存在越少,英國人在馬爾維納斯島上的防禦力量少得可憐——只有馬達加斯加一個零頭。從西班牙出發到馬島比從美國出發到那裡遠不了多少。巴西雖然號稱南美第一強國,但軍事實力很不充足,常備陸軍只有10萬,後備陸軍30萬,即便美國人援助了一堆軍火,充其量也就只有微弱優勢。」
最高統帥部普遍認為該計劃即便有所損失了也不會https://www•hetubook•com•com太大,比這更冒險的昆古尼爾計劃、巴拿馬計劃都已執行完畢,損失些陸戰旅和裝備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馬爾維納斯群島目前被英國佔領,我們將奪下來並歸於阿根廷,不過戰時要成為我們的軍事基地。那地方和平時期戰略意義不大,阿根廷人卻看得很重,承認他們對馬島擁有主權是鞏固兩國關係的基石,阿根廷人會死心塌地地跟我們走。如果有這樣一個基地,再加阿根廷人的協助,足夠將南美洲攪得天翻地覆。」霍夫曼笑道,「我們的教官水平和美國的教官水平絕不是一個檔次的,被我們武裝起來的阿根廷人能輕鬆對付巴西人,除非美國人派大量陸軍去巴西。」
「如果美國人來了不打,只部署在巴西並和我們對峙怎麼辦?豈不是兵力都被牽制住了?」
「讓他們出來,跟他們打,大家好好較量較量,不能給美國人從容不迫蹲在家裡積攢軍艦的機會。」霍夫曼笑了起來,「現在我們在海權上佔有一些優勢,必須經常給他們放放血……除非羅斯福願意當縮頭烏龜。不要老覺得我們獨自抵擋美國,不讓美國海軍分流去太平洋就吃了虧。德國未來是歐洲聯盟火車頭,是領袖,連獨立抵抗美國的勇氣和決心都沒有,其他國家怎麼想?一旦美國海軍在兩洋間不能調動,日本人只會更和_圖_書加瘋狂在印度展開進攻,歸根到底有利於我們。」
「元首,您剛才說要支持這位胡安·庇隆,還說他很快會發動政變,7月份再出發來得及?」
目前阿根廷海軍擁有2艘無畏艦,3艘重巡洋艦和2艘裝甲巡洋艦,巴西海軍只擁有2艘更舊的無畏艦和2艘輕巡洋艦,且主要精力都放在護航上,別說根本不夠德國海軍打,連與阿根廷單挑也不夠格。本來上次馬沙爾率艦隊去南美破交就有這個打算,最後是被斯普魯恩斯的艦隊硬生生打斷——後者也付出了足夠慘重的代價。
「美國工業很厲害,也許比軸心三國加起來都發達,但工業發達並不必然等於勝利。否則,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國有最發達的工業,最強大的海軍,最完備的軍隊,為什麼讓美國這群土著造反成功;又比如拿破崙時期,拿破崙擁有全歐優勢與工業,為什麼又在莫斯科折戟沉沙?美國不是為了人民,是為了資本家和政客的利益才投入這場戰爭,他們都在等待回報,只有付出沒有收益,只有犧牲沒有勝利,他們還能堅持多久?我們不能讓美國從容不迫地形成優勢,必須持續不斷消耗他的力量。哪怕暫時做不到打擊美國本土與核心,但可以打擊他的外圍,削弱他的羽翼。」
約德爾追問道:「如果美國人不出來應戰呢?」
「那就太好了,美國從門羅主義積累下來的那點hetubook.com.com威望就要徹底掃地出門了——莫非羅斯福不想連任了?不想把這個任期好好乾完了?」霍夫曼大笑起來,「美國自有他的國情,不是羅斯福一個人就能輕易扭轉的……」
這次霍夫曼決心派出強大力量,德意聯合艦隊加在一起出動的話,別說巴西,整個南美洲海軍加一起都不夠打。
「政變?」霍夫曼微微一笑,「那是阿根廷人自己的事,我們看看就好、不必參与,這個人如果連場政變都搞不好,扶植他有何用?」
霍夫曼對英阿馬島戰役記憶猶新:這個島就是阿根廷民族主義者的命|根|子,誰能幫阿根廷拿到,誰就是阿根廷人的永世之友,只要德國能辦到,阿根廷人會豁出命來幫忙。
「那很好啊!艦隊就近依靠阿根廷獲得補給,馬島也能有從容不迫的建設時間,巴西以南的航線美國人就不用想了,智利和阿根廷的物資能源源不斷運往馬達加斯加,並以該島為中轉運回歐洲——印度洋航線比大西洋航線安全得多,而且……」霍夫曼補充道,「我和堀悌吉將軍約好了,印度攻略告一段落之際,聯合艦隊會再次西行,那會兒就該是對大英帝國總攻之時,沒有美國幫忙,丘吉爾沒幾條船的皇家海軍能守住英倫三島?如果美國的力量被我們牽制在南大西洋,北大西洋他就管不住了。」
「這兩個世敵的戰鬥沒那麼快分出勝負……」霍夫曼意味深長地說m•hetubook.com•com道,「即便阿根廷抵擋不足最終失敗,又與我們有何相關?美國贏了是正常,輸了大丟面子,而我們損失不了什麼!這就好比在敵人家裡打架,大家互相打鬥砸東西,只要我們全身而退,最後是誰比較吃虧?」
霍夫曼洋洋洒洒列舉了好處:「只要佔領該島,就會如亞速爾一樣成為我們在南大西洋的前哨陣地——聯合攻擊機和特種雷會再次提醒美國人有關空襲的慘痛記憶。馬島比亞速爾更有利的是距阿根廷本土非常近,運輸建築物資到該島遠比從西班牙輸送物資到亞速爾方便,阿根廷陸基機場能順利掩護該島,我們會擁有完全可靠的後方,而阿根廷人迸發的民族激|情是加快建設該島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對於眾人擔心和美國人打成消耗戰,然後被美國碾壓的狀況,霍夫曼也有自己的解釋。
「那……美國海軍呢?」
這理由真強大,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不說話,空軍總參謀長耶順內克和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一直插不上嘴,現在更徹底不說話,施尼溫德雖還想說什麼,但被凱特爾用眼神阻止了,示意他先聽元首講下去。
「至於時間和部隊,先生們,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不會很倉促。」霍夫曼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打算給你們2個月準備時間,7月15日從義大利出發,這次不走直布羅陀和亞速爾,而是走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道,擺出要攻打南https://www.hetubook.com.com非或協攻印度的架勢,實際上虛晃一槍,繞過南非南部直撲馬爾維納斯群島。屆時哪怕美國人以最快速度做出反應也要一個月才能抵達戰區,那時候我們早就佔領該島並鞏固防禦了。再不順利頂多也就損失1個陸戰旅和一些裝備,海軍不會有大礙。可一旦成功,回報會非常可觀。」
「這點軍事實力如果放在歐洲,羅馬尼亞或者匈牙利人都能輕鬆解決他們。我們要全面佔領南美當然不太現實,但打敗巴西陸軍卻輕而易舉——5個師就夠推平他們。不過我不會派這麼多部隊,弄1個最多2個陸戰旅去馬島和阿根廷,再派出飛機和教官團,等把阿根廷武裝起來就足夠壓倒巴西人那點可憐的軍事力量。」
這一點眾人都沒異議:即便巴西人口比阿根廷多,但巴西族裔很複雜,裏面有大量的日本裔、德裔,遠不如阿根廷純粹——93%都是白人,而且十分親歐洲,特別是義大利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與阿根廷都有密切聯繫,因此巴西這點人口優勢很容易抵消。相反,多族裔的巴西一旦遭遇重擊,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眾人點點頭,不安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整件事的邏輯很清晰,先有阿根廷內部權力更迭、政策變更,然後再有德國力量投放,配合得天衣無縫。看來元首的計劃雖然天馬行空,但並不缺乏謹慎。
凱特爾補充道:「我想,美國人最大的可能是向巴西提供軍事物資,讓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去打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