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歧路:堅持與放棄!
第031章 捷號作戰(1)

到22日傍晚,冢原艦隊距珍珠港-西海岸航線只有4000多公里,充其量也就6天時間,甚至不用6天,從第5天開始就可進入艦載機打擊範圍,而TF50距離西海岸卻有近3000公里,需至少4天。即便不考慮日軍破交艦隊的威懾,冒險讓運輸艦隊前出500公里(該距離範圍內可得到陸航有效掩護),時間也只能壓縮到3天。
南非戰役完成後軍隊規模也會調整,總體是裁軍,其中陸軍比重將下降、海空軍提升。這次參加南非戰役的部隊戰後很多將留在非洲充當軍事存在,在美洲的部隊也同樣如此……按霍夫曼的想法,今後德國需至少保留300萬左右國防軍,其中150-180萬納入歐盟聯軍範疇,由歐洲財政統一供養(當然德國也出部分經費),50-70萬用於保護德國海外利益,美洲、非洲、亞洲、中東四大區域都要派兵駐守;剩餘部隊留在本土充當後備。
接下去幾天,黨衛軍「雷神之錘」裝甲集團軍和國防軍第6集團軍部分部隊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展開了實戰演習,為順利完成南非戰役,霍夫曼一共準備了將50餘萬精兵強將,不但黨衛軍最能打的部隊全囊括在內(包括歐根親王師),第6集團軍也進行了全面整補,大量1944型步兵師、裝甲擲彈兵師、山地師都按新要求完成補充(純步兵集團軍不派裝甲師,但步兵師、擲彈和圖書兵師內編入了裝甲部隊),以「獅子搏兔用全力」的姿態碾壓過來。
老資格的龍德施泰德是軍官團領袖,年事已高,本來放在西線就有供起來的意思,現在讓其退休並無不可,今後軍官團領袖位置讓給曼施坦因做,容克們自己也認可了,但曼施坦因對元首的態度可不敢有龍德施泰特那種倨傲;屈希勒爾也是軍官團成員,但在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任上一直讓霍夫曼很不滿意,讓他退休回國擔任榮譽職務,眾人同樣無話可說。
經一定程度複員后,德國還擁有近800萬左右的國防力量,一下子削減到300萬不可能,統帥部準備在5-8年內慢慢完成該節奏;至於將來科技進步,進入信息化和高科技戰爭階段,霍夫曼認為連300萬都不必保留,或許200萬就能完成任務,但那是20甚至30年後的事,完全不必著急。
目前大部分兵力已在莫三比克-南非一線展開,後備兵力留在馬達加斯加演習。
在演習若火如荼開展的同時,冢原艦隊沿著中美洲北上,一路襲擾。
隱含潛台詞只有一句:TF50不出門挑戰是等死,出門挑戰日軍主力是找死。
在中生代主要軍官中,紹肯今後留在美洲共和國幫助保盧斯統帥地面部隊;曼陀菲爾回西歐幫隆美爾統帥聯軍中的德國部隊(高斯已提前預定西歐司令部參謀長職務),溫克將放在非洲m.hetubook.com.com或中東歷練。等老一代淡出江湖后,這批年輕人便能頂上,至於第三代軍官核心團體是將來要考慮的事——不但要考慮戰績,也要看能不能順應新軍事革命潮流。
21日上午,艦隊空襲哥斯大黎加美軍航空基地;
基於美軍在後勤補給上優良作風,他們很快腦補出日軍的交替補給體系:先是冢原艦隊封鎖,角田去補給;45天後,冢原艦隊剩餘燃油不多,這時候角田艦隊接替封鎖任務,冢原只要把多餘燃油注入大鳳號、信濃號,讓這兩艘軍艦臨時加入角田部隊即可完美「壓制」TF50,然後其他部隊再去秘魯或加拉帕戈斯島加油。
在軍官年齡結構與政治取向上霍夫曼是有自身考慮的,目前德軍將領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且新生代不斷湧現(美軍新生代不行,蘇軍新生代雖然較多,但太快),只需略微優化一點。但政治取向上要考慮的就很多,對容克集團的限制將一如既往。
「那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堀悌吉知道角田採取無線電靜默肯定在謀划什麼,吩咐再次發電,「告訴角田注意安全,明天開始,本艦隊也要進入無線電靜默。」
這不是斯普魯恩斯本人一拍腦門的衝動,而是華盛頓參謀們在沙盤上進行詳細推演后得出的結論:如果日軍主力艦隊返回並封鎖航線,考慮到他們在利馬補充了足夠燃油,即便有三打巴拿馬的消耗,依和-圖-書然可在海上支持45天以上,這時間足夠角田艦隊去利馬補給並返回。
另外還有30萬左右的黨衛軍——這是黨的軍隊,保留相當於國防軍十分之一的標準他認為比較合理;三分之二是德國士兵,另外三分之一將招募全歐自願者,黨衛軍在短期內還擔任戰略核力量的監管者——到目前為止,所有核計劃都在黨衛軍監管下展開。
但斯普魯恩斯的建議又讓英格拉姆的命令沒有落實,後者直言不諱地指出:TF50艦隊必須放出去。
本來想得挺好,但冢原艦隊一路襲擾中美洲並北上的舉動傳來后,哈爾西鬱悶異常,認為這兩個目標不可能同時完成了,理由很簡單,時間完全來不及。
日軍潛艇勘探到的正是哈爾西率領的TF50艦隊。21日凌晨,他登上富蘭克林號,迫不及待地帶著全部主力艦(包括剛修復的黃蜂號)外出,他和英格拉姆商議的目標有兩個:一方面試圖圍剿角田艦隊,另一方面希望儘快把西海岸運輸船隊護送回夏威夷。
在今後至關重要的帶兵崗位上,東線放了莫德爾和萊因哈特兩個防禦大師,搭配很合理;西線準備放隆美爾,這是平法鎮英的人物,沒人敢質疑什麼;本土今後由舍爾納獨當一面,忠誠而有魄力。保盧斯一貫是心腹,去美洲;勞斯是元首的奧地利同鄉,去非洲;古德里安不是容克,安排出任機動力、實戰能力最強的快速反應部和圖書隊指揮官……等於霍夫曼在不動聲色間已對高層將領完成初步調整與篩選。
22日傍晚,堀悌吉收到潛艇部隊發來的消息,告知珍珠港有大艦隊出港,數量、型號不詳。
「角田現在哪裡?」
同日下午,艦隊空襲尼加拉瓜;
「如無意外,就是3天了。」
「長官,看來美國人終於按捺不住去追逐角田艦隊了……」
像勃洛姆堡這樣受軍官團排擠的老資格人物,霍夫曼給他留了陸軍總顧問,看上去和雷德爾的海軍總顧問差不多。但前者有實際地位,後者真就是虛職。
「已有28個小時未聯繫了,最近一次聯繫時他通報正在北上。」
雷神之錘一共30餘萬,分左右兩個集群,由豪塞爾和迪特里希統帶;第6集團軍近20萬,表面兵力比保盧斯最初統帶時下降不少,但戰鬥力只強不弱。該集團軍新任司令官溫克上將是德國目前最年輕的集團軍司令官,年僅44歲,與年僅47歲的曼陀菲爾被霍夫曼視為最重要的後起之秀。
等死不是哈爾西的風格,所以他出門找死去了……
TF50雖有2艘戰列艦、2艘艦隊航母與12艘護航航母,但如不依靠陸航兵力配合,單獨從兵棋推演來看依然不是日軍「2+1」(戰列艦2+1,艦隊航母也2+1)編製的對手。
滿打滿算之下,哈爾西即便一切順利也要8天,而日軍趕到並破壞這條運輸線只要6天。要想安然無恙地將船隊和圖書接應回夏威夷,要麼日軍放慢速度,要麼敵人根本沒發現自己,這兩個變數英格拉姆都不敢賭,得知日軍艦隊已北上后,他心急火燎地拍了「迴轉」的電報,希望哈爾西帶TF50返航,這命令頓時把後者鬱悶壞了。
「再不出來,等冢原從中美洲回來,美國人便沒有任何機會。」堀悌吉看了看海圖,問道,「我軍大概還要3天才能抵達指定位置?」
更不妙的是,在這種推演下,夏威夷戰略態勢將變得越來越惡劣,庫存燃油目前經嚴密控制后消耗量已大大減少,但即這樣,庫存總數也減少到不足45萬噸。以該消耗速度計算,明年3月底前所有燃油全會消耗殆盡,那時候不用日本人進攻,夏威夷首先就完蛋了。
22日,艦隊甚至派遣部分輕、重巡洋艦隨同長門號在戰鬥機掩護下炮擊瓜地馬拉……
這3天只是TF50與運輸艦隊的碰頭時間,接應后馬上調頭回珍珠港還需在路上行駛3000多公里才能進入珍珠港防空圈。鑒於運輸船那慢吞吞的速度,至少又是5天。
參謀們在推演中得出一個結論:日軍兩支艦隊完全可輪流換崗、交替補給,將西海岸封鎖得死死的。TF50現在不出去,將來連出門的機會都沒有!
珍珠港事變后,這些中美洲小國全部跟隨美國對日本宣戰,現在終於自食其果,被襲擾得苦不堪言偏偏又沒地方訴苦,美國陸航幾乎是送「瘟神」一樣把日本艦隊送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