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彷徨:戰爭與和平
第132章 和戰之間(23)

東久邇宮稔彥王擺擺手:「你們別勸我,我一直覺得堀君比我高明,以前是因為要打仗而抽不開身,現在他既然不用親臨前線去督戰,大戰役也打得差不多了,自然可騰出手來解決政治上的問題,我也很想看看,他是準備怎麼解決日本面臨的問題。」
「唉!」多田駿一拳頭砸在桌子上,什麼視察,分明又要和岡村去串聯了。
「那就不知道了,應該不會去,去了幹嘛?考察北樺太戰備情況?」山本淡淡一笑,「我這位老同學是去談生意去了,只是不知道這次的生意規模有多大。」
就在堀悌吉四下活動、拚命把水攪渾時,東京大本營的氣氛卻是凝重而壓抑。
當然,寧渝合流在形式上暫時還不可能統一,只能在立場與關係上取得協調。
第六,重組財閥、鼓勵競爭、限制壟斷,對所謂的國有企業(如滿鐵)進行股份化改造;
第一,放鬆輿論管制、實現政府引導下的言論自由、允許私人控制媒體;
山本五十六嘆了口氣:「你們真想同舟共濟?」
「這隻是他的一部分想法,最近這段時間,他每隔幾天就有電報發給我,通報他的最新心得體會。」山本五十六面無表情地說道,「你們都是過來人,說說看,這些綱領像什麼?」
第四,新控制區進行土地改革,部分以撫恤、獎勵發放給官兵,一部分用於安置本土過剩的人口;
「5月10日前是不可能回來了,他今天給我發了電報,要去上海,視察海軍剩餘物資發賣情況並考察經濟區建設……」
山下奉文如何不知道堀悌吉的意思:到那時派駐在外的總督真和*圖*書就成了一方諸侯,用日本特色的政治術語解釋就是——大名!
「這次回國我還打算再去上海轉一轉,海軍從美國弄來的東西都交給中國派遣軍在發賣,據說成效是不錯的,如果這個渠道可以,今後印度軍、南方軍的產出也可以上海為中心進行輻射……」
還沒等山下奉文表示什麼意見,堀悌吉甩出了第三顆炸彈:「我還和中國派遣軍的岡村君聯繫過一次,目前他在中國沿海搞了很多工業區,收效良好,不過運輸和技術上還有一點點問題,運輸的事情海軍包圓了,至於技術嘛,用市場和資源來換,我認為日本還是有潛力的,現在東亞可是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聚集區。一旦我們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事情就好辦多了。」
「報告,夏威夷方面發來電報。」
「殿下……」
「那倒不是,不過比天誅國賊更可怕……」山本五十六苦笑著說出了一串話,「堀君考慮對日本進行改造,並提出了模糊的綱領,在我看來心驚肉跳。」
大家都無奈地搖頭:不是他們不清楚,而是他們太清楚了,這根本就是9年前226兵變時昭和維新的口號——雖然很多地方經過了改良,沒看上去那麼偏激,但還是足夠令人心驚肉跳的。光是削弱皇室影響那一句,就夠犯上作亂謀大逆的罪名了。不過,他們現在可不能把堀悌吉怎麼樣,對方手裡捏著大和號呢!當初天誅國賊的時候連伏見宮博恭王都敢殺,區區一條削弱皇室影響算什麼,逼急了他是敢換人的。
「如果不是他署了名,我差點以為這是北一輝在給我發電和-圖-書報。」山本五十六苦笑道,「9年前,海軍把長門號開進了東京灣,差點炮轟犯上作亂的陸軍馬鹿,9年後,海軍自己提出了這些口號,然後堀悌吉帶著大和號回到東京灣……這不是報應是什麼?」
「這話你等他來和他再說吧,反正我說沒什麼用。」山本五十六搖搖頭,「喏,你們不是要打仗、打勝仗么,現在能打仗,能打勝仗的人要回來了,你們準備怎麼辦吧?」
「具體說什麼不清楚,也沒人能打聽到,不過形勢不好是真的。」石原莞爾苦笑,「殿下,今村均和山下都發來了電報,認為目前局勢微妙,人事不能變動,特別是武田攻,破格提拔中將師團長才不過1年,再行提拔不妥,如果覺得他不稱職,讓他回印度吧。」
「他不會還要去新京和朝鮮吧?」
「板載!」
心驚肉跳的何止是山本五十六,他淺略的一說,在座眾人無不心驚肉跳:
他瞪著眼睛,不甘心地說道:「堀君好手段啊,人還沒到東京,招數是一招又一招壓過來了……山本君,他究竟什麼時候回東京?」
「這真是……這真是……」
東久邇宮稔彥王剛站起來振臂高呼了一嗓子,忽然發現其他人都坐著沒動,臉上只閃過一絲喜悅之情就迅速被陰霾壓倒了。
第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和救濟制度。
「只怕我說了你們不敢。」
「欠德國債是要還的,不過德國也有資本和工業輸出的願望,我們可以抓住這點引進,在印度、馬來亞、婆羅洲搞一些經濟特區,供歐洲資本運作,幫助他們獲得足夠的產業縱深和原料來源,我和*圖*書們可以藉此獲得一些技術,另外還能提升各屬國的實力,加速他們的現代化進程,什麼貸款、修鐵路、造電廠都可以實施,只要我們控制著這個區域,他們就只有經濟上的利益而不會有政治上優勢,另外對解甲歸田的官兵也有一個交代——印度派遣軍不可能總是維持80萬兵力吧?這樣下去財政遲早被拖垮,如果有一天屬國提供的財力、他們這裏的裝備和物資供應直接就能滿足派遣軍需要,您覺得……」
「我……」石原莞爾滿嘴苦澀,他本身不是統制派的人物,但在鎮壓226時手段很嚴厲,深得上頭賞識,否則也不會被東條搞下台後依然還有東久邇宮稔彥王來保他。現在再鎮壓該怎麼辦?
「念!」
第九,削弱皇室影響;
山下奉文心裏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夠狠!
「夏威夷時間4月27日傍晚17時,我軍佔領瓦胡島……敵陸軍中將肖特以下38000餘名官兵並4萬余名平民投降,守軍最高司令官杜立特自殺……另擊斃美軍1萬餘人。我軍損失尚可,累計損失飛機126架,陸軍官兵傷亡近4000人,海軍官兵傷亡1000餘人,軍艦、貨輪損失噸位3萬余噸……此戰繳獲大量軍需、物資、裝備、船舶、艦艇,數量極其龐大,目前仍在清點,清單容后再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冢原二四三,陸軍夏威夷方面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
「為什麼不呢?仗是差不多了,可事還沒有結束呢。」
第七,削減軍備,減少軍隊數目;
另外兩人都不是傻子,堀悌吉明著是在說生意,實際上是把海軍和中國派和圖書遣軍的合作明白無誤地說明了:第一,海軍支持岡村關於寧渝合流的設想,這是中國派遣軍的根本利益;第二,關於東南沿海經濟區的技術、設備引入,海軍會牽線搭橋;第三,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海軍不會染指,相反還會利用這個渠道發賣其他歐美貨,並幫助印度軍、南方軍同樣利用這個渠道,實現四方利益共享。
石原莞爾對山本五十六道:「能不能請您再發一封電報給堀君,告訴他中樞沒有和他作對的想法,他有什麼主張,不管是政治的還是軍事的,人士的還是財政的,只要能辦,我們都可以商量著吧,日本好不容易有了這個局面,為什麼不能同舟共濟呢。」
他馬上明白了眾人這個複雜的情緒:大家不是不為這個消息感到高興,而是在高興的背後有很大的隱患,只要消息一公開,過兩天堀悌吉一回國,保證全國轟動,到時候對方要幹什麼,中樞這邊半點兒掙扎餘地都沒有——攻佔夏威夷那是何等顯赫的戰績,如果這時候騰出手去對付堀悌吉,那眾人奸臣的帽子還不戴定了?
「算了……」東久邇宮稔彥王意興闌珊地說道,「這種大功,無論如何論功行賞都不在話下,堀君的事我不管了,等他回國就推動內閣改組,請他出任首相吧。」
第八,減弱軍隊影響,廢除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
「媒體開動,宣傳夏威夷大捷吧……」東久邇宮稔彥王冥思苦想了好一會,擠出風馬牛不相及的一句話,「準備盛大的迎接典禮,恭祝堀悌吉樞密使得勝歸來,我會請陛下親去東京港迎接……嗯,宣傳時少突出個人,要突出祖宗m•hetubook.com.com庇佑、陛下英明、眾將士萬眾一心、不畏艱苦!先這麼辦吧,不管我們和堀君有什麼分歧,他打下夏威夷總歸是大功勞一件,決不能無動於衷。」
歸根到底一句話,海軍會保證並擴大中國軍的商業利益,有這些條件在,對堀悌吉的維新岡村寧次不說表態支持,不來拆台是肯定的。
東久邇宮稔彥王臉孔一陣抽搐,怎麼可能放回印度,放回印度就說明中樞徹底和印度派撕破臉了,這還不讓海軍撿便宜?
「這麼弄下去會天下大亂啊……」多田駿提醒道,「有些改革措施我也是贊同的,由堀君來主持說不定也不錯,可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全盤推進。」
第二,大力推進公立教育、擴大高等教育普及面,實現免費(以前只有軍校免費,師範類減免一部分費用);
第五,恢復政黨體制,建立普選制度,凡小學文化程度者均有投票權;
「最後,仗也打得差不多了,國內也用不著保留這麼強大的總軍力量,應該削減國防為民眾謀福利了,日本民眾過得可不容易啊……」
「山本君說說看嘛,總不至於再天誅國賊吧?」
所謂中國關係正常化,是指岡村主持推動的寧漢合流,在汪精衛死後,南京政府就沒有能夠與重慶對抗的領頭人物,橫在其中的一根刺就沒有了;而隨著中國派遣軍逐步收縮,重慶當局控制了中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之後,在實力上遠遠壓倒了南京當局,更何況兩家有著利益一致的敵方——控制著北方9省、與兩派連續交手、地盤不斷擴大的中共當局。
第三,廢除華族特權;
「堀君會見了今村和山下,都談了些什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