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061章 世界和平(16)

火控雷達幾年前就出現了,最初因為體積龐大隻能裝載在大型軍艦上,現在德國廣泛採用以晶體管技術為核心的新電子體系,使雷達體積大大縮小,功率大幅度提升,從而使得普通炮兵團大規模裝備火控雷達的成本和難度都降低了,雷達車承擔火控任務不但可行而且可以普及。
因此,在閱兵儀式上E-45並不是主角,當然也不是虎3或豹2,而是各式各樣的火箭部隊。
E-45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複合裝甲的坦克,內襯了幾層玻璃纖維用於加強傳統裝甲的防禦能力,等效防禦能力基本和虎3一個級別,但無論重量還是造價都要比虎3低不少,發動機採用的是900匹馬力的HL234+發動機,車速可以達到60公里以上。
當然,有些鏡頭免不了要放,這對於德國未來在歐洲的形象和霸權展示有突出效用,比如德國在南非試驗的閃電戰2.0——反正美國人看不到這部片子!再比如原子彈爆炸的鏡頭——現在不僅有陸基爆炸,還有空投和水中爆炸的鏡頭,光從蘑菇雲的威力來看就知道一枚比一枚巨大了。
考慮到晶體管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加上楚澤主管一個公司越來越吃力,在霍夫曼撮合下,楚澤公司、西門子、德律風根公司聯合組建了德國計算機公司,日常管理由西門子派遣職業經理人負責日常管理和生產,楚澤是技術領袖,而德律風根公司則抓緊探www.hetubook.com.com索晶體管的集成化。
至於生存力更強的電子管——專家們說得確實不算錯,不過霍夫曼知道這是條邪路,全世界現在就只有德國掌握核武器,德國不用,哪來的核衝擊環境?就算將來其他國家有原子彈,也不敢在德國面前比劃,雙方技術代差差距太大,德國已初步建立了六位一體的核打擊體系,還有了洲際導彈,使原子彈具備了初步實戰能力,其他國家都還在黑暗中摸索。
隨著解說員一聲亢奮的聲音:「下面通過檢閱台的是歐洲聯合武裝力量火箭旅」,整個會場都轟動了,人群紛紛開始張望,在最前面是利用虎2、虎式地盤改進的V2\V3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系統,跟在後面的火箭卡車這是V4\V5中程彈道導彈和用裝甲車改造的防空導彈、反輻射導彈。
霍夫曼已秘密下達給施佩爾指令,在外表繼續用虎3甚至獅式、鼠式重型坦克項目引誘其他國家進入誤區的同時,準備全力優化E-45的設計與裝配並最後全面裝備。
雙方還在就這個問題繼續洽談,達成協議希望不小,鐵托等游擊隊領導其實也不太想打下去了——整個歐洲都是軸心天下,連美國和蘇聯都服了軟,靠小小的塞爾維亞還能翻盤不成?不過7月15日簽署協議顯然是來不及了,很可能還要來回再扯皮。
這句話一說,本來就覺得鄂木斯克距離哈和-圖-書薩克共和國太近的東俄當局立即籌劃著遷都,打算將首都從鄂木斯克搬遷到阿穆爾共青城。
基於炮兵雷達和火控雷達可通過觀察炮彈落點從而校準並控制火力的原理,德國科學家還研究了反炮兵雷達——依靠炮彈落點來反向測定對手火炮的精確位置,不過進展相對緩慢,因為運算速度的制約使機械信號掃描根本跟不上炮彈速度,哪怕最簡單、最容易測定的迫擊炮炮彈彈道也比較麻煩。但霍夫曼認為這方向是對的,等開發出新一代高速計算機后就可以看到曙光。
在坦克、裝甲車、火箭后是各類型自行火炮和輪式突擊炮,不過火炮現在顯然不是戰爭焦點,所以眾人只驚嘆于自行火炮的發展使拖曳式火炮空間越來越小,卻忽視了跟在自行火炮方陣中的保障車輛,這些外表看起來像彈藥車的保障車輛可不是一般的後勤車,全是根據達姆施塔特系統進一步進化發展的炮瞄雷達系統,換而言之,以前炮擊靠人工指引和定位,今後將完全依賴火控雷達。
「下面通過檢閱台的是歐洲聯合武裝力量快速反應部隊,他們擁有全新的武器裝備……」
他指出不僅電子計算機系統要在未來幾年內用晶體管完整替代目前的混用電路,所有雷達系統也要加速換裝——這沒有商量餘地。
而且原子彈並不是德國的終極武器,上個月專家開會時保證,研究進度一切良好,最早在1947年和圖書中旬,最晚不超過1948年年底,核聚變炸彈將會面世,起步當量80萬噸TNT級。
「V8導彈是第三帝國開發的最新彈道導彈,也可以稱呼為洲際導彈,最大有效射程6000公里,可直接從柏林打到伊爾庫茨克……如果斯大林再敢亂說亂動,我們不介意通過V8火箭把原子彈送給他……」
目前,楚澤教授領銜的團隊最新開發的Z7型計算機運算速度已突破了每秒1萬次,Z8\Z9型電子計算機的規劃速度分別是10萬次和30萬次,同時要求體積和能耗縮小到晶體管和電子管混用電路的Z7的一半和三分之一,不普及晶體管根本不可想象。
在設計上,除發動機後置並引入渦輪增壓和新式冷卻技術外,德國標誌性的傳家寶雙重甚至三重交錯重疊負重輪終於被取消了,這不但減輕了分量,也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維修與生產難度,更重要的是E-45設計者們還就如何使坦克內部空間分配更趨合理展開了探討,得出的黃金比例是動力和傳動裝置佔38%;乘員和內部物品(包括燃油)佔48%;彈藥佔6%;火炮活動空間佔8%,而E-45最後生產出來的預備生產型基本接近。
霍夫曼只可惜美共不肯流竄到西雅圖去,不然借這個機會一口氣把波音公司也端了豈不美滋滋?
在電子發展領域,晶體管是霍夫曼一再強調的未來電子設備發展途徑,儘管也有專家認為hetubook•com.com電子管比晶體管更可靠、更耐得住惡劣環境,特別是面對核爆衝擊時,晶體管生存性低得多,但霍夫曼還是堅持加快發展晶體管。
打頭的依然是虎3坦克和豹2坦克,不過霍夫曼最為看重的E-45主戰坦克最初型也在隊伍之中佔據了一個營的規模。
在慶典儀式舉行前,戈培爾部長親自主抓的電影《勝利》進行了隆重的首映儀式,這部電影突出展現了軸心盟國特別是歐洲軸心盟國攜手並進,共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偉大勝利:出於可理解的原因,諸如法國六周投降、英國遭遇火箭襲擊、北非席捲而下的鏡頭幾乎就沒有,有的只是軸心盟軍在東線狂飆突進,拯救東方民族的鏡頭,有的是歐洲各國黨衛軍部隊,包括西班牙長槍黨、比利時雷克斯運動、法國軍團、俄羅斯解放軍等盟友並肩作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另外還加了一點SS亞美利加集團軍平叛的鏡頭,不過分量不大。
「首先通過檢閱台的是榮譽方陣,這是全部由騎士十字以上級別勳章獲得者代表組成的方針……」
最拉風、最吸引眼球的是隨後進入會場的超級卡車,上面裝著碩大無朋的V6\V8導彈。
霍夫曼自己在這個公司中擁有12%的股份,是三大公司后第四大股東,據說估值已超過了6億馬克,哪怕不考慮石油基金,光這筆錢就足夠他躋身德國富豪榜。
E-45是霍夫曼最為自豪的新產品,車高2.6米,比虎3和-圖-書、豹2都要矮,因為這一代坦克的傳動裝置進行了重新設計,擺脫了虎豹系列的傳動配置方式進行後置,再與動力裝置結合在一起緊湊化。整車分量在48噸,火炮裝備的是試驗型105mm/L56火炮,這算是英國方面首先立項,然後德國介入同步研究的產品,目前威力並不比88mm/L71大多少,比起虎3上那門強大的128mm坦克炮則略見遜色,但霍夫曼相信L7的105線膛炮成熟后潛力不可小覷,而且能比128mm坦克炮更為綜合平衡。
基於電子技術發展領先這個理由,霍夫曼在斯坦因納出發前親自圈定了破壞目標,除匹茨堡的鋼鐵廠、底特律的汽車公司外,設在匹茨堡的西屋公司(美國首屈一指的電氣設備製造商)同樣在美國內戰中變為一片廢墟,所有實驗室、試驗資料包括很多重要的工程師都完蛋了——當然,幹壞事的只能是美國布爾什維克。
換而言之,虎3、豹2都是過渡期間的產品,生產線基本可以關停並轉。
晶體管大力推廣還引發了雷達革命:原本德國採用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只有5-10公里左右,即便裝備專用雷達的夜彩雲也不過50公里。晶體管一搬上機載雷達,立即引發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普通戰鬥機機載雷達探測距離達到25公里以上,且分量縮小到塞入機頭而不會影響氣動結構,專用雷達探測偵察機則可達到100公里以上,體積也進一步縮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