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掀開新時代
第437章 誰被嗶了,誰心痛得難以呼吸?

雖然燧石科技給出的測試總時長還遠遠不及X86這些指令集,但它的穩定性……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DDR4,架構設計上,就是為22納米製程工藝下CPU的新架構設計的,它的特性,也決定了現在最需要考慮它應用的,是英特爾、IBM這些巨頭主導的伺服器領域。
只是苦在,這裏面涉及到的具體工藝參數和配比,那就可能需要純粹燒錢去得出結論了。
經此一役,漫遊者不僅牢牢坐穩了華國U盤老大的位置,還迅速走向全球市場。
成功的指令集,也是很多年下來,通過非常多的CPU進行測試、不斷改進的。
長談了一個中午的喬布斯、馬斯克和凱文·卡爾,彼此不斷地對視著。
他們充分體會了顧松上午說的那句話:我只是想專註在知識分享的領域。
三星的朴總裁就想到了這一點。
喬布斯心痛得難以呼吸。
研發的道路,為什麼如此艱難呢?
還在擴大快閃記憶體晶元產能的三星東芝根本無https://www.hetubook.com.com法滿足當時迅速擴充的快閃記憶體市場,又因為3D快閃記憶體調整了產能布局,導致當初那兩代快閃記憶體晶元價格不斷走高。
而採用系統級封裝的嵌入式晶元微架構設計,則像是一個精巧的藝術。
還有時間!
現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戰鬥,除了操作系統,漫遊者已經從晶元、零部件甚至產能方面都開始布局了。
當時的漫遊者,大量囤積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同時,還向華國的代工廠大量下訂單,簽足了後面兩年內的代工合同。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燧石科技的這一套精簡指令集,是怎麼樣進化到這種成熟的狀態的。
而其他搞軟體的來賓們,則興奮不已。
就是為了做個智能手機,你至於從材料到晶元,從硬體到軟體,來一個全方位的研發嗎?
而像這樣的一枚晶元,給一直與燧石科技合作的灣積電帶來的工藝能力提升,也令人難以想象。
至少要評和圖書估一下,現在被拉開的距離有多遠。
不信一眼看過去,諾基亞他們的高管臉上簡直一副被嗶了的表情。
怎麼能讓喬布斯不驚心?
達到這個工藝水平的晶元要代工,得去找誰?只要2年內灣積電在這個工藝水平下的產能被漫遊者擠滿了,蘋果手機就將再無翻身之日。
「在過去一年中,燧石科技對3D存儲單元的堆疊層數,有效地推進到了48層,並在向72層和96層邁進。同時,封裝層數也能夠穩定達到了9層,下一步目標是12層和18層。這裏面的工藝思路,等試驗完成之後也並不複雜,我願意分享給大家。」
ARM架構的晶元要追上這個水平,在工藝上能落後很多嗎?不可能!
在一款集成了諸多感測器的優秀智能手機上,通過應用程序可以怎麼發揮這些感測器件的能力。
而燧石集團的重心,顯然是LPDDR4,因為它將與漫遊者的智能手機一同應用起來,畢竟它已經有了專門研發出來和圖書的新CPU。
因為這位天才,他真的擁有太多奇思妙想了啊。
好痛苦,又不得不聽下去。
實際上,怎麼通過最有效的指令集,讓CPU的門路運算更有效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為啥指令集領域一共也就那麼幾個成功者?
這都是連鎖反應。
東芝、三星、鎂光、海力士,幾家快閃記憶體巨頭的工程師看著屏幕上呈現出來的示意圖,搭配上顧松的解說,恨不得立刻到實驗室開始驗證。
但一項項成果,聽在懂的人耳中,那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的感測器就不好用了?連陀螺儀的性能精度指標都要往上拔一個層次,考慮過其他手機廠商的感受嗎?
就像有非常多的珍寶在他面前,他只選擇了他最喜歡的幾個。
事後復盤起來,早在2002年,漫遊者就玩過這一招。
記者們感覺腦子不夠用,基本上都聽不懂,只能儘力記錄。對照屏幕上的名詞別出錯,還得努力聽出顧松介紹當中闡述的意義和應用。
「說完了3D快閃和圖書記憶體,再另外介紹一批感測器件吧。」顧松讓開了一點大屏幕,笑著說,「大家應該看得出來,這都是燧石科技為了智能手機計劃,進行的全面研發。從鏡頭模組,到麥克風陣列,到揚聲器,還有陀螺儀,包括屏幕玻璃等等。通過這些東西,我想大家是不是可以更期待一下漫遊者智能手機的未來,也期待一下漫遊者移動智能平台的未來?」
尤其是已經拿到授權的三家,見到幾年來自己苦苦鑽研無法快速突破的工藝方法,就這樣輕輕鬆鬆擺到了面前,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因為想要在這個領域提升,需要試驗、測試、改進的規模大龐大了。
顧松繼續下一個話題到3D快閃記憶體的新工藝:「大家不必懷疑燧石科技合作3D快閃記憶體新工藝的用心。因為,相信大家也有判斷,智能手機會迅速爆發,其他領域對大容量快閃記憶體的需求也會極速擴大。所以,哪怕是漫遊者自己,也需要足夠大的3D快閃記憶體產能製程。」
你娘www.hetubook.com•com誒!
從這個技術開始,顧松一項項地列舉介紹出來。
簡直是一場思維和靈感的盛宴啊。
極致的布局,一定是為了給其他的部件留下足夠的空間,也最大限度的節省能耗。
其他的,他現在用著非常溫和的笑容在說:「朋友們,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是不是足夠精彩?我非常期待能和大家展開合作,大家一起挖掘這個新產業的財富!我想,新時代來臨了,我非常嚮往,一個人人擁有智能手機的世界,那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因為顧松一邊解說各種感測器件的性能指標,一邊做提示。
講到全新的精簡指令集和晶元微架構之後,英特爾和ARM的專家,都像是進入了開始上課的節奏。
英特爾和ARM的工程師如同心中撓癢,明知道這裏面有很多的演算法和技巧來進行支撐,但這些關鍵的東西卻不可能在這樣的發布會上公布。
所以,DDR4的授權和轉讓,有非常大的談判空間!
為什麼人家像是坐著反重力飛車,而我們像穿著鐵鞋子過草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