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全資收購

羅南針對奈飛做過長期的調查,當然知道奈飛的股份除了馬克·倫道夫握有極少的部分之外,其餘幾乎全部集中在里德·哈斯廷斯的手中。
這也意味著相對論娛樂與奈飛之間的談判可以進入實質操作階段了。
以未來發展的眼光來看,5000萬美元的交易價格非常划算。
里德·哈斯廷斯聽到這話,心中一陣抽痛,想到了上一次面談時的情況,奈飛在相對論娛樂的眼裡,不過是用來頂替原有計劃的替代品。
里德·哈斯廷斯面色陰沉了一下,瞬間又恢復正常:「這樣的話,管理團隊的穩定性將無從談起。」
里德·哈斯廷斯還在儘可能爭取:「這種方式的合作,可能導致奈飛管理層不穩,出現一段混亂時期,這是貴我雙方都不想看到的。」
里德·哈斯廷斯也不例外,他根本沒考慮過給相對論娛樂打工的事。
雖然後面不是沒有其他辦法,但他不想讓這次收購案無限複雜化。
「我們在這方面有著完全一致的觀點。」里德·哈斯廷斯趁機說道:「相對論娛樂投資奈飛,會是雙贏的結果。」
說到底,在里德·哈斯廷斯同意相對論娛樂全資收購奈飛之後,真正影響到談論的關鍵因素只有一個。
跟所有公司併購談判一樣,談判進行的速度並不快,第一次談判雙方僅僅在收購方式上面達成了共識。
里德·哈斯廷斯直接說道:「百分之四十。」他強調道:「為了公司的穩定和_圖_書性以及管理團隊的決策權,管理團隊需要控股權。」
伯班克商務會所裏面,雙方也開始了第一輪談判。
「相對論娛樂以注資的方式與奈飛合作,最為合適。」
如果按照前世的節奏發展,用不了幾年,里德·哈斯廷斯同馬克·倫道夫的友情與合作就會走到盡頭,就在馬克·倫道夫為奈飛未來打拚的時候,里德·哈斯廷斯為了徹底掌控奈飛,聯合董事會成員解除了馬克·倫道夫的職務,並將他趕出了公司。
但羅南·安德森這個年輕人非常果斷,看樣子根本不給他機會。
竭盡全力為奈飛輸血多年,他也不好過啊!
羅南也做足了準備工作,里德·哈斯廷斯之前想要作價5000萬美元將奈飛賣給百事達,這件事已經漸漸流傳出來,以他的預估,里德·哈斯廷斯的要價不可能高於5000萬美元。
羅南淡淡地回道:「以相對論娛樂在電影行業的發展,管理一條周邊渠道並不難。」
里德·哈斯廷斯當然想要把奈飛賣出一個好價錢。
他強調道:「這是先決條件!」
馬克·倫道夫看向里德·哈斯廷斯,想要讓里德·哈斯廷斯再爭取一下。
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
甚至,奈飛從創業發展到今天,耗費的資金遠遠超過5000萬美元,以評估團隊的估算,奈飛除了自身收入之外,實際上的投入最少也有8000萬美元。
和_圖_書羅南也想要繼續嘗試留下里德·哈斯廷斯,雖然馬克·倫道夫才是奈飛前期最為重要的運營人員,但前世里德·哈斯廷斯對於奈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沒有控股權,注資的事情根本不用談。
自己手中的珍寶,在別人眼中並非無可替代。
在馬克·倫道夫略帶吃驚的目光中,里德·哈斯廷斯說道:「我可以接受貴方全資收購奈飛公司。」
這一點,在被百事達拒絕,並且當場遭遇譏諷時,里德·哈斯廷斯就有了明悟。
如果里德·哈斯廷斯願意給相對論娛樂打工,再好不過了。
羅南最為擔心的,還是里德·哈斯廷斯死咬著不鬆口。
既然有可能以更低的價格拿下奈飛,不壓價才叫有問題。
根據奈飛內部的說法,創辦奈飛最早是馬克·倫道夫的主意,在奈飛成立的初期,馬克·倫道夫一直擔任首席執行官,是他規劃了奈飛的未來,並推動公司成長。
作為一名商人,當然要用最低的價格買下最理想的貨物,奈飛的未來還沒有發生,如今普遍不被認可,羅南當然不會為所謂未來無限的發展買單。
而且他也不想由一個公司頂級的管理者,變成被管理者。
剛剛的這番話,既可以說是里德·哈斯廷斯想要保證奈飛管理團隊的穩定性,也可以說是里德·哈斯廷斯想要繼續擁有奈飛的絕對控制權。
其實奈飛公司內部,更多人認可的是負責公司運營的馬克·倫道夫,和圖書而不是後來強勢介入公司業務的里德·哈斯廷斯。
羅南只是稍作思考,就說道:「哈斯廷斯先生,我之前就說過,如果相對論娛樂以注資的方式與貴方合作,那麼絕對控股權是必須的。」
加西亞看了羅南一眼,插話道:「哈斯廷斯先生這是想把所有好處吞掉,而把所有風險推給相對論娛樂!」
大部分都認為是里德·哈斯廷斯一手創建了奈飛,並且帶領奈飛渡過了前中期創業發展階段的重重艱難險阻,根本不清楚是另有其人。
但里德·哈斯廷斯終歸是個商人,首先考慮的還是利益得失。
「相對論娛樂注資的話,貴方能夠讓出多少股份?」羅南問及了關鍵。
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去給人打工。
羅南點頭,顯然認可里德·哈斯廷斯的話:「無論我們以哪種方式合作,相對論娛樂都會盡一切可能保證奈飛管理團隊的穩定性。」
在錢面前,其他的都是虛的。
對於羅南來說,投資奈飛與投資蘋果完全不同,後者純粹是為了資產保值和升值,前者則是公司未來發展極其重要的一環,他不可能讓相對論娛樂跟在里德·哈斯廷斯屁股後面打醬油。
奈飛能賣出一大筆錢,還清貸款之後,足以保證他手中還有錢繼續創業。
但羅南依然做好了壓價的準備,因為現在的奈飛不值這個價。
有些大規模的收購案,談上一兩年乃至更長時間也是常有的事。
羅南很清楚,和*圖*書以奈飛現在的情況,失去控股權之後,里德·哈斯廷斯九成九會離開奈飛,但管理團隊其他人就很難說了。
有之前收購使館影業的經驗在先,羅南迅速召集了一個由專業律師、會計師以及時第三方代理公司組成的多達近三十人的收購評估團隊,協助相對論娛樂儘快完成與里德·哈斯廷斯之間關於奈飛的談判和交易。
羅南徹底放棄了注資的想法,也在心中放棄了未來挽留里德·哈斯廷斯的可能,直接說道:「注資的事不用再談了。哈斯廷斯先生,相對論娛樂全資收購奈飛公司。」
羅南依舊沉穩,說道:「很好,我們現在有了繼續談下去的基礎。」
那就是價錢。
里德·哈斯廷斯根本就不知道,他已經為奈飛做了數年的準備。
比如前世華特迪士尼收購二十世紀福克斯。
聽到這話,里德·哈斯廷斯心中閃過了一絲失望和無奈,如果相對論娛樂只是註冊,並且他還能控股,後面總有辦法將相對論娛樂邊緣化,繼續掌控奈飛,甚至運氣好的話,既能利用相對論娛樂的資金與電影平台發展奈飛,未來還能踢相對論娛樂出局。
後來,馬克·倫道夫這個名字,在奈飛都成為了禁忌,里德·哈斯廷斯禁止任何人提起。
談判之初,就能夠在收購方式上達成共識,已經讓羅南相當滿意了。
保持相對論娛樂的話語權相當重要。
這樣長期去馬克·倫道夫化的效果很明顯,比馬克·扎克伯格之hetubook.com.com於臉書更甚,到2010年之後,所有人提起奈飛的創始人,只知道里德·哈斯廷斯。
他看了對面的羅南一眼:「安德森先生,奈飛的管理團隊才是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寧願當公雞的腦袋,也不去做鳳凰的尾巴。
對於奈飛公司的內部情況,羅南了解的比里德·哈斯廷斯想象的多得多。
羅南平靜地說道:「以注資的方式合作未嘗不可。」他笑了笑:「我也想哈斯廷斯先生繼續擔任奈飛的首席執行官,倫道夫先生繼續擔任首席運營官,整個管理團隊保持穩定。」
但里德·哈斯廷斯已經看到了對方的決心,相對論娛樂未來關於奈飛的計劃,根本沒有自己存在的必要。
里德·哈斯廷斯不動聲色,緊跟著問道:「這麼說來,貴方同意以資金注入的方式合作?」
幸好奈飛的業務較為單調,公司結構也不複雜,相對論娛樂的評估團隊動作非常迅速,加上羅南之前已經做足了準備,到十一月中旬的時候,評估團隊就向羅南提交了奈飛的評估報告。
幾乎每一個做到過公司頂端的管理人員,都會產生類似的想法。
長條會議桌的一邊,里德·哈斯廷斯極力為自己爭取有利條件:「這樣可以保證奈飛的穩定性,能讓奈飛管理團隊協助貴方平穩過渡。」
而里德·哈斯廷斯最早扮演的是出資人以及拉投資的角色。
優渥的生活需要保持,貸款需要償還,下一筆創業基金還沒有著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