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求學不易

都邑商丘的學術環境還是相對包容的,燕人只要肯掏錢,學到點先進的算學知識不難,難的是怎麼受宋國算學大家的賞識,然後登堂,然後入室。
從江陰邑來的土鱉們看到這些求學盛況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他們在文盲時期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授課模式。
在隨後的求學過程中,學館往往會進行二次篩選,因為能開學館的老東西,最次也做過圖書管理員,要不然就是不用閹褲襠里的二兩肉就能入宮伺候君王。
商丘的貿易極為發達,和宋國大多數城邑一樣,它有兩個官方市場,除此之外,商丘還有民間自行發起的自由市場。
老闆表示我怎麼不地道了?
挑夫說你這個價錢算得不對,你收多了逼陽老鐵的錢。
去年那場仗,實在是丟人丟到家。
所以商丘的市場極多,掛職的市掾令有五個,其中四個是有正經辦公場所,每天都要忙得腳不沾地的那種。
李解很熱情,但也很無情,他只給「百沙」的文盲們一次機會,總算大多數文盲們知道好歹,僅有的一次和圖書機會,絕大多數都抓住了。
黃河南北兩岸,最成功的人工水庫,就在宋國境內,雖然規模談不上多大,但一個小山谷的小型水庫,灌溉幾萬畝地不成問題。
好在錢不是問題,能夠獲得學生身份的人,從來不擔心錢,反而往往缺錢的那種人,會成為名人。
這些老傢伙收錢辦事遠沒有吳國的太宰來得爽快,因為他們還有別的追求,所以篩選那些能夠領會他們思想知識意圖的人才,是個人主觀意願非常強烈的事情。
宋國這幾個月來,就是中原列國中的談資笑柄。
發達的商業環境,自然會有比較特殊的學術環境,比如說算學,商丘的籌算學館是最正式也是最強的。
所以當江陰邑的商隊抵達宋國,還沒有到商丘,僅僅是在夏城出現的時候,居然引起了驚人的轟動,連商丘的大小學館,都忙著派出學子,前往夏城。
只有他們,才會受學館最深的重視,因為只有他們有資格進入圖書館看書。學館的每一卷竹簡木牘,都是不外借的,想和-圖-書要抄錄,可以,先登堂,再入室。
很噁心,但有用。
當然也可以拒絕被李縣長強制學習,結果就是被李縣長拋棄,然後死於荒野。
所以宋國的土地利用率,每年的優質耕地增長率,都要比傳統大國要強。像東北的燕國,一直想要利用特殊的山谷地形來修建水庫,但兩個難題制約了燕國君臣。
也因此燕人南下貿易,主要還是前往宋國,一是宋國貿易發達,二是可以求學于宋國諸城。
等到自己受教育,完全是被李縣長用鞭子抽著學,填鴨式教育的好處就在於效率高,甭管有用沒用,先塞進去再說,什麼時候需要用了,再吐出來咀嚼消化然後二次吞咽二次消化,最終吸收。
那些沒有抓住的,有的墳頭草三尺,有的墳頭都沒有。
燕國甚至連模仿齊國圍沼澤以增田都做不到,哪怕是清淤排水填土,這非常簡單的工程,也涉及到計算。
挑夫撿了一個樹枝,在地上划拉了兩下,然後表示你算得就是不對,同時挑夫還摸出了一把刀,表示你不退https://m•hetubook•com•com錢咱們這事兒沒完……
如果說入學之後,傳授基本功的是卿大夫之家的二狗子,那麼此時,可能就是卿大夫的兄弟或者朋友,最少也是在某個縣邑給縣邑大夫擦過屁股的。
因為在百萬富翁眼中,萬元戶為了讀書而不得不勤工儉學掙每個月千幾百塊的生活費,簡直是令人感動……
不聰明無法迅速領會知識要領,而如果沒有超群的記憶力……知識要領沒有多少次機會讓你去記住的。
如此複雜、艱難、痛苦的求學過程,是江陰邑那些曾經的文盲們體會不到的,他們以為填鴨式教育很痛苦,李解的毆打很痛苦,但和中原列國的頂級精英殘酷廝殺比起來,就是毛毛雨,小兒科。
遊歷的過程中,找到這個學館以前畢業的前輩,然後就能從前輩那裡獲得知識,背下來記下來,滾瓜爛熟之後,再去參加第二次的招生,這時候就比新生蛋子強得多,老師講的題目興許就是遊歷時候聽過的。
剩下的一個,也要專門在白天的會議上,直接面向國君彙報收入支和*圖*書出。
一是勞力不足,二是無人精通計算。
在計算土方量、人員管理、工程設計上,宋國的建樹極多。
普通的有錢,是無法支撐出國求學的。至少要做到家鄉城邑中的前三有錢,才有可能出國到中原強國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
登堂者,寥寥無幾。
能夠出國求學的人,大多數都是貴族,最不濟,也是家中非常非常有錢。
但是,有錢和有身份,僅僅是基本要求,還有一個隱形的基本素質,那就是聰明和記憶超群。
僅此,就篩選掉了絕大多數人。被淘汰的這些人也並非沒有了機會,他們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來獲得二次招生入學機會,那就是遊歷。
所有大國之中,只有燕國的土地人口增長非常有限,每年開墾需要用到的勞力,都是通過對外掠奪,尤其是搶劫南北地區的遊牧部落,才能維持全年的收支平衡。
老闆表示你個土鱉懂個籃子的算賬?
中原列國之中,最優秀的學館,往往在招生的時候,只講一遍。沒有書本,沒有筆記,老師在講壇上講一遍,記住的留下,記不和-圖-書住的滾。
完成入學之後,要掏一大筆錢,學費是不會少的,至於日常的豬肉蔬菜禽蛋,都要想辦法湊齊,還有房屋宿舍服裝出行等等等等,甚至連某些老師的喪葬費,也是要湊錢出的。
中原列國只要是涉及到水利工程,大多都願意從宋國來請精於算學的大家。
在這個階段,能夠從學習基本知識,到某項專精,傳授知識的老師層次也會發生巨大的不同。
而從登堂者之中,再最後篩選出一兩個頂級精英,這種人,無一例外,都有著超強的記憶力,還有驚人的悟性。
名人傳授知識,顯然不可能天為穹廬地為鋪,得有專門的講堂,但想要進這個講堂,得拔尖,得超群。
往來商丘和逼陽的商人,又一次感覺到氣氛的不同之處。宋人毫無疑問在忙著再干一場,去年卸甲的蒙武也偶爾亮了相,只是顯然宋君不會再用他為將。
也就是說,此時傳授知識的,是名人。
一切事情的起因,都是因為江陰邑來的一個挑夫,給逼陽城的老鐵仗義執言,說某個賣東西給逼陽城老鐵的夏城商鋪老闆不地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