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登高處
第1245章 倒春寒

但是李藎忱相信,一旦意識到這東西的威力,吳惠覺他們會愛上它的。槍炮和病菌,從來都是人們征服敵人的最好手段。
「臣參見陛下!」看到已經在等候的身影,宇文神舉急忙說道。
畢竟這還不是一個工業已經發達到可以影響甚至是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的時代,戰爭制勝的關鍵因素還是人。
不過現在既然是陛下親自說出口,那就說明工部這一次應該真的弄出來了什麼靠譜的東西。當然了,吳惠覺他們也清楚,工部的那些器械終究只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大戰一旦真的拉開帷幕,依靠的還是每一個將士。
……
自從和南方的合作事宜確定下來之後,宇文神舉和宇文贇會面的地方也就自然而然的從原來的大殿轉移到了更加偏僻的一處藏書閣。畢竟宇文贇如此頻繁的召見宇文神舉,未免過於張揚。
宇文神舉步履匆匆,穿過曲折的宮中迴廊,越是著急的時候,就越是覺得這平日里www.hetubook.com.com動輒就能走完的道路變得如此曲折漫長。
「漢人的死士已經有三十人成功潛入長安城,另外還有三十人左右正在趕來的路上。」宇文神舉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沾了點茶水在桌子上畫出來一張大致的地圖。
「南邊又有什麼消息?」宇文贇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對於宇文神舉這種把他從溫柔鄉之中拽出來的舉動非常不滿。
料峭春寒,再加上城下和淮水對岸蕭瑟的景象,令人甚至懷疑這裡是不是還算淮南。
吳明徹等人更是喜出望外,工部雖然時不時的會帶來一些驚喜,但是這些驚喜在很多時候都是驚嚇。
這也導致他們對於李藎忱所說的這個東西一時提起了一些興趣之後便不再在乎,而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到底忽略了什麼可以改變歷史和整個戰爭進程的東西。
自己來到這裏,甚至就連看一眼那魂牽夢縈之地的能力都沒有。
所以相比于寄希hetubook.com.com望于工部的「奇思妙想」,如何把手頭上的兵馬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起來,才是吳惠覺他們現在重點要考慮的。
南陳這麼長時間來,擁有北方混亂而自己作壁上觀的絕對戰略優勢,但是卻遲遲打不開局面,和人這個因素有很大的關聯。所以等到李藎忱繼位之後,幾乎是在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大漢的人口,這其中包括將巴人、南蠻各部、嶺南各部等等都化為己用,這才勉強形成現在的局面。
剎那間李藎忱甚至覺得,此時此刻自己所在的鍾離城才是真正的最北面,不僅僅是大漢的最北面,也是他心中的最北面。
淮水兩岸,一名名名垂青史的人物來往匆匆,就只有這淮水,依舊見證著歷史的潮起潮落。
在北方,倒春寒來得更猛烈。
這淮南的十萬大軍可以說是李藎忱費勁千辛萬苦湊出來的,再加上襄陽、漢中和西北的兵馬,大漢的可用之兵也就是五十萬上下,而相和圖書比之下僅僅擁有河北和淮北等地的宇文憲就有這麼多的兵馬,而擁有關中的楊堅同樣有著二十萬大軍,雙方在人數上的差距雖然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彌補,但是並非已經平等。
城下淮水悠悠,在寒風中蕩漾著層層波瀾,三百年來,多少南方的仁人志士、多少北方的英雄豪傑,都想要跨越這條淮水,實現天下一統,可是冷酷的現實總是如海浪把他們狠狠的拍打在礁石上。
淮水上並非沒有行人,來自南北的客商雖然因為春耕沒有什麼生意的緣故而少了很多,但是總有一些想要趁著這一段大家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尋覓到一些商機。
或許是人煙稀少的原因,又或許是因為這裏更靠近北方,李藎忱走在鍾離的城頭上,能夠感受到風中依舊帶著刺骨的寒意。
不過早晚有一天自己要跨越這山和這水……
但是宇文贇對於能夠解決掉楊堅這個現在來看最大的敵人又充滿了期待,長期以來把這個秘密憋在m•hetubook.com•com心裏,更是讓他很是煩躁,希望能夠從宇文神舉這裏儘快聽到好消息。
畢竟現在有了李藎忱的支持,很多工匠也就開始嘗試著把自己之前的一些奇思妙想意圖付諸實際,但是很多設想終歸是沒有依據的,所以變為現實之後,的確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岔子,令人啼笑皆非。
冬天剛過,所以淮水的水量也算不得大,甚至水師的一些大型戰船都得停泊在靠近河心的位置——只要有大漢的水師在,整個淮水實際上都在大漢的掌控之中。而正是這看上去劃一葉扁舟就能夠橫跨的淮水,三百年來卻像是一堵高牆,把整個華夏阻隔為南北。
李藎忱把吳惠覺等人的神情盡收眼底,他當然也沒有指望著這些根本沒有見試過火藥的威力的將領們能夠多麼重視,不說別的,甚至當初工部在研製火藥的時候,都沒有把火藥的優先順序放在前面,只不過後來火藥實驗的時候,那一聲「石破天驚」的怒吼,才讓工部的官員和工匠們意和_圖_書識到自己釋放出來了怎樣的魔鬼。
李藎忱下意識的踮起腳尖,想要極目遠眺,可惜遠方有一層朦朧霧氣,遮擋了淮北更遠處的風光,而李藎忱心裏清楚,在那朦朧的霧氣之中,有清江口,也有呂梁山。
現在輪到李藎忱站在這淮水南岸了。
尤其是軍中常常是工部試驗這些東西的地方,所以大家在見識過一些驚嚇之後,現在見到工部的人,更多的是退避三舍。
呼嘯的寒風在街道上縱橫肆虐,甚至池塘水面上都結了一層薄冰,讓人懷疑這到底是春天還是新的冬天。
因此在北方王朝一向具有的強大兵力優勢面前,南方王朝就算是加強軍隊的訓練、盡最大可能提升單兵素質,卻也無計可施,畢竟數量上的碾壓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彌補的,更何況對方也並非缺少一些可以砥柱中流的名將,而且南朝的軍隊也不可能和日後蒙古的「上帝之鞭」那樣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等到吳惠覺等人告退之後,李藎忱只帶著幾名親衛登上了城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