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

可偏偏魏軍敗的太慘,吳軍拙劣的陸地行軍能力都決定了此刻無法干預曹休所部的行動。
劉協又看看拱手請令的楊俊,問:「卿既有備,何不攜朕歸荊州?」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諸葛誕來時,漢軍新得鷹山之捷,有席捲天下之勢,各方惶惶無措,四州之地多有擁護陛下者,無不視陛下為奇貨。更有孫權多方遣使,欲促成陛下復立一事。」
就在劉封下定決心準備順應人心接受這一切時,楊俊、顏斐帶著劉協三個兒子連夜出奔。
「後漢軍撤歸,燕王殿下浮出水面,為世人所知,故棄舊迎新,爭相獻媚于燕王殿下。」
作為東郡郡守,楊俊沿途都有安排。
所以很難將東漢這桿大旗重新立起來,沒有這桿大旗,就沒有漢天子詔令、大義這類東西,自然不可能用漢天子詔令分化、瓦解劉備陣營內的野心分子。
畢竟是投奔如日中天的漢軍,親騎凝聚力極高,沒有發生部隊半路潰散,斬下楊俊首級而去的常見現象。
不過這也是一個機會,正式給劉備方面詔書,讚揚楊俊、顏斐的回護之功,開脫他們的罪行,由https://m•hetubook.com•com他們護送幾個孩子去荊州,帶著自己對劉備的正式承認詔書,可謂各取所需。
有些摸不著楊俊的底氣,到底是誰給了楊俊信心,讓楊俊敢去面對漢軍?
劉協微微皺眉:「曹丕身邊多有智者,怎會使諸葛誕為使?」
當劉協目光落在顏斐身上時,顏斐踏前一步拱手:「不敢有瞞陛下,當時軍中確有謀害陛下栽贓漢軍之議,皆賴楊公斡旋,才使陛下家室得以保全。」
「諸葛氏徐州名門,諸葛誕可聯合徐州之眾,故為曹丕倚賴。」
可漢軍方面會保留信任,楊俊、顏斐也勉強能保住命,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幾乎不可能。
支持也是有限度的支持,更想拿劉協做一個跟漢軍談判的籌碼。鷹山之戰後,中原士族這種傾向更明顯……相比劉協這個談判時的籌碼,劉封則是一張王牌。
劉協暫時想不明白,也別無選擇,只能依照楊俊的意思,親自起草發給劉備的詔書、私信,就連貼身攜帶的私印都交給了楊俊。
由這兩位忠義之臣護送自己子孫去荊州和*圖*書,他們自然會拿到他們想要的。
襲擊劉封等於自絕於天下,也打不過曹休……
五個兒子不可能跟著楊俊一起去荊州,為了保本,劉協只選了三個兒子去賭運氣。
劉協認同,目光移向顏斐,不知道這位顏回二十三代孫是個什麼想法,顏斐弟弟顏盛是此時的青州刺史。
順帶洗掉楊俊、顏斐的罪責,只是順帶而已。
惹出這麼大一個笑話、爛攤子,楊俊、顏斐一個帶頭人,一個執行者,就這麼想置身事外……
而重組后的兗州軍一分為二,一部分駐屯延津抵禦可能從清水口渡河的河北魏軍;一部分隨楊俊屯在濮陽津……因為劉協在這裏,此刻就握在楊俊手裡。
就見楊俊輕咳兩聲說:「陛下,臣河內人也,領東郡之守。逢邵陵軍敗,退軍之際兗州群獠欲害陛下嫁禍漢軍,是臣出面斡旋,以詭言相欺,才保全陛下家室百余口人于亂軍中。」
自己詔書增加劉備正統性,換來自己子孫的富貴……劉備連三恪家族都這麼大方,沒道理對自己的子孫小氣。
最為理想的各方大聯合,不是孫權努力,曹植願意犧牲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能達成的,這存在太多價值觀念的衝突。
楊俊垂手恭立,頭微微抬起:「陛下,臣聽聞魏臣諸葛誕近日走訪燕王殿下。」
楊俊軍營,楊俊正領顏斐一同檢閱馬廄,形勢越發嚴峻,恐嚇劉協夫婦向曹植寫信的作用越來越低,曹植都已自身難保,已經顧不上曹節姐妹、劉協的安危狀況。
顏斐也跟著開口:「臣亦乞活,別無所圖。」
劉協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兩個較大的女兒嫁給了曹丕,最小的女兒劉曼是曹丕的外甥女。
劉協出入自有虎賁護衛,薑黃傘蓋下,劉協披一領熊裘雙手交錯在袖筒里,接受楊俊的跪拜,笑吟吟詢問:「楊卿今日所為何事?」
比如馬超之流,各方聯合樹立漢天子大旗,詔封馬超做楚王,這是來自關隴、河北、中原、江東各方勢力認可的詔令……馬超會怎麼選?
楊俊臉上露出一縷笑意:「臣乃貳臣,不知此身所屬。也不曾想到一時莽撞之舉,引出天下笑柄。」
曹休所部大軍屯駐濮陽津一帶,有就近接受青州河運糧秣補給的用意。
這兩個人攪動這麼大動靜,就這麼輕飄飄拍手和_圖_書離開?
只要劉封下定決心,向曹休做出相關承諾,曹休大軍向東,臧霸自會響應,青徐二州官吏要掉一茬腦袋。
這是一封措辭內疚,又慶幸劉備能橫空出世三興炎漢的詔書。
劉協一家子包括曹節、曹憲三姐妹都被楊俊控制在手裡,這是兗州軍的底牌,也算肉票。
劉協越發感覺老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人心的發展速度。
只是楊俊巡視馬廄時不疾不徐,彷彿只是正常的檢閱,隨後領著顏斐來見劉協。
這種情況下楊俊能有什麼選擇?
這兩個人一個五十歲,一個四十歲,正是仕途黃金年齡,這麼放棄掙扎,奔波兩千里去漢軍那裡碰個運氣,未免有些冒險。
劉協靜靜看著楊俊,楊俊面不改色:「軍中紛紛擾擾,外人多不知實情。臣願請陛下詔書,護送諸位殿下往投荊州。」
魏軍、吳軍想要干預,遠水難解近渴。
馬超與劉備、關羽之間的信任破產,不管馬超反不反,漢軍將自斷一臂;馬超如此,那田信呢?
令人窒息的壓力下,兗州軍營壘更顯肅然。
劉協問:「二卿走歸荊州,置中原之眾於何地?」
誠然,自己的詔書能洗脫楊俊、顏和圖書斐的罪責,有闢謠的效果,能恢復他們的清白。
楊俊冷靜分析:「魏吳虎狼之國,渾無信義,彼此猜疑,焉能傾力合攻青徐?且四州士民屬意燕王殿下,勝兵十萬。」
劉協不解,靜靜等待下話。
劉協禪位后本身就使用天子儀仗,所謂復辟也只是恢復建安年號,進而獲得各方支持、承認。
「確系一樁笑談,可流傳千古。」
顏斐氣度沉穩,也不見一絲慌亂,難道這兩個人還有別的退路不成?
劉協頗為無語,他當時也稀里糊塗被劫走,不清楚這幫人發什麼瘋。
「陛下,此去奔波兩千里,必受賊軍劫殺。陛下在濮陽,安穩如泰山,無人敢犯。若是與臣出奔,則有不測之險。」
什麼風浪沒見過,這幫兗州人也就能通過孩子嚇唬曹節三姐妹,劉協始終雲淡風輕模樣。
之前吳軍使者連續拜會劉封,現在魏軍使者也拜訪劉封,劉封隨時可能向青徐進兵。
運作的好,可以通過劉封直接變身為漢軍,不需要談判。
楊俊口吻沉靜:「臣大仇得報,今奔荊州,為乞活而已。」
「陛下,燕王殿下自能護衛陛下退守青徐,以青徐百萬人口,足以抗衡魏吳聯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