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衛軍

割讓十幾個營或二十幾個營,並不算意外,自己底線是帶走一半的北府兵遷往關中,餘下北府兵都是要拋棄的。
這個事情也不複雜,關羽一道命令,不管六個營還是九個營,就能撥給趙雲,其他人沒有敢誹議、抗令的。
這樣一來,趙雲幾乎很難統合這部分北府兵;鑒於衛軍的特殊性,這種強行拼湊是不行的。
江都北門外,趙雲衛軍軍營。
首先要明確衛軍的用途,絕非衝鋒陷陣,而是近衛軍。
衛軍的軍吏應該來自五湖四海,來自方方面面,應該是個大雜燴。
與禁軍往往合併稱呼為禁衛軍,禁衛軍實際是兩個指揮層面的軍隊。沒有意外或特殊因素,這兩支軍隊不能交給同一陣營的人節制,這是基本的常識,無須細說。
一個崗位待兩三年,軍吏勢必懈怠,滋生不滿、懶惰等負面情緒;唯有放開晉陞通道,不管本性貪婪還是精明強幹,都將爆發出工作熱情,本分于職守。
北府留守長史陸議由主持與夏侯氏的走私貿易,六月上旬時北府終於編立第四支騎營。
所以這支未來京畿衛戍軍隊的組成應該來源豐富,能維持內部平衡,和*圖*書讓衛軍無法對任何一方造成威脅。
起碼,趙雲就任衛將軍期間,他答應的條件是能作數的。
除非執行戰場軍紀,否則趙雲不能越過北府;然後人事權也在北府,趙雲只有調度的權力。
張飛手裡的騎兵一分為三,算不得威風。
還是如前軍這樣直接切割編製,讓出十幾個,或二十幾個營併入衛軍,徹底由衛軍管理。
不設立軍校,那衛軍始終無法站穩腳,養不出源源不絕的軍吏團隊。
田信細細研究趙雲的解決辦法,趙雲要親自考核吏士,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退回北府。
田信微微頷首,這個答覆勉強能接受,就說:「子龍將軍欲要二十營兵,我皆能割讓,只是軍吏去留要聽認自便。另,夏侯老將軍即將調任湘州,所部七營,我能分出五營歸入衛軍。這前後二十五營兵,子龍將軍覺得如何?」
這也是北府、衛軍之間的第一次會面,將奠立兩支軍系未來長遠的關係走向。
所以荊湘二州抽選郡兵充入衛軍,是應有之意;今後也將執行,用不著趙雲親自操持,他只負責接收兵員,檢閱合格驗收即可完事。hetubook•com•com
被拋棄的這部分北府兵籍貫多在中原,沒必要跟著自己跋山涉水去荒蕪的關中,隨著軍隊重返中原或收復河北,這些府兵帶著家屬回歸鄉土,或跟家人團聚也是不錯的歸宿。
就騎兵力量來說,如今田信手裡四個營,走私若持續發展,或許能攢到六個營……再多的話,就養不起了。
唯一複雜的就是北府兵。
普通大頭兵怎麼都好安置,當府兵還是當衛士,對這些大頭兵來說眼前沒什麼區別。
如何分割,田信說了不算,趙雲說了不算,要協商。
北府軍吏上升渠道必須保持暢通,就軍吏來說,必須保持活性。
「善。」
「不。」
無疑,擁有百營編製的龐大北府兵到了分割的時候。
現在北府正處於良性運轉、擴張狀態,底層吏士好學,中級軍吏心懷希望有幹勁,高級軍吏更是摩拳擦掌等著撈一票更大的。
北府騎兵擴充,又依靠相對穩定的南陽軍屯獲取補給,說一說兵強馬壯也是恰當的。
從秦漢軍制來看,衛士由地方適齡的郡兵番上組成,這些郡兵往往都是地方完成新兵訓練的青年士兵。他們服更役和_圖_書,就是輪番到京畿編入禁軍、衛軍,充任衛士;如果去邊塞服更役,那就是戍卒,屬於邊軍。
難的是軍吏安置,軍吏團隊是否調入衛軍?還是說裁退這些軍吏,由北府另做安置?
田信斷然阻止,說:「事在軍吏留任,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不必延後。」
整個大漢各軍,騎軍規模最多的是關羽,掌握有三支騎營;就連劉備也只有羽林左監、羽林右監兩支騎營;餘下馬超兄弟有兩千余騎,但多駑騎,精騎不足一半。
給出的不僅是一個營的器械裝備、兵員,還有這個營的編製,以及編製占走的軍事預算。
與趙雲同系列坐的衛尉卿輔匡也做笑緩解氣氛:「理應如此,是我等怠慢陳公了。」
這個問題關係內部均衡,關係自然是長遠的,任何一個細節,都將影響深遠。
前軍、右軍、左軍也好說話,少了割兩個營意思意思,要麼給三個營也行。
從個人品德、操守來說,趙雲是過硬的,田信身邊人自然敬佩趙雲;兩家又有淵源,趙雲的屬吏也對田信、北府持有敬意。
而衛軍的軍士,可以稱之為衛士,負責京畿戍守、防守。
于公于私來和-圖-書看,田信登門拜訪是一件必須莊重對待的事情。
軍營大帳里,趙雲細細打量赤巾包頭的田信,田信則鋪開趙雲書寫的改編計劃書,他細心閱讀,與自己這邊的預案做對比。
現在田信威勢正盛,這些北府軍吏相對來說作風過硬,又流入南陽、鄧國、江都尹任職……已展現出對外的侵蝕、擴張。
當田信與趙雲碰面時,兩個人都沒什麼笑容,以至於兩人的屬吏、親隨面面相覷,總擔心談崩。
一個鐵一樣的事實就擺在漢朝廷公卿、重將面前……現在田信手下的北府兵是最能打的,而衛軍籌建工作離不開北府兵的割肉、放血。
籌建衛軍的兵員有三種補充來源,一個是荊湘州郡兵,一個是北府兵,一個是左軍、前軍、右軍割肉。
趙雲說出這個字,才露出一縷輕鬆笑容,田信也是隨意笑了笑,這場會面就此結束。
府兵且耕且戰的耕戰體制在今年難得的和平氣氛中顯露出猙獰的另一面……北府兵並不依賴州郡的軍費預算,反而不時有數名、十幾名的軍吏被提拔,流入地方。
軍吏的人事調動,才是這次會面的重中之重。
所以這件事情沒得選,趙雲https://www.hetubook•com.com要永久割走北府部分兵員、軍械和編製;自然也要拿走這部分吏士的人事權。
也沒什麼不合格的,北府吏士的體格基本是合格的;頂多軍吏素質不達標,降級任用,或遣歸北府。
如果是前者,北府吏士考核、選拔、晉陞權力依舊握在征北幕府;吏士犯法,也是北府負責審判。
從衛軍自身存在的使命來說,衛軍不需要自己培養軍吏。
這種情況下,趙雲來江都籌建新的衛軍……兵源哪裡來?器械哪裡來?養兵預算又從哪裡擠?
首先北府兵是以怎樣的方式併入衛軍,是繼續保持府兵編製,以輪番服役的方式,如地方郡兵那樣去衛軍服役?
趙雲面有嚮往之色,還是搖頭:「衛軍自有都試、歲考揀選幹才,至於啟蒙教學,非我能做主。」
衛軍的職責是衛戍,不是征戰。
自己可以全權處理北府的事情,沒必要與幕府僚佐商議討論;趙雲也是說話算話的人,能貫徹諾言。
龐宏見田信始終沒笑容,見對面趙雲也沒笑容,遂開口:「茲事體大,不若容后再議?」
田信稍稍猶豫,詢問:「子龍將軍,衛軍之中可能教授千字文,為軍士啟蒙,並考選吏士簡拔英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