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

作為益州老鄉,王甫詢問:「若北府鑄幣,如何分?」
田信不在,北府的人很摳,賬目做的也完善,讓朝廷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不論關羽怎樣處置,江都缺糧的客觀問題始終存在。
可田信拒絕,對鑄幣這種事情看不上;得到武當封地后,就搞了個生產農具的匠坊……這個匠坊雖不製造兵器、鎧甲,卻已經為田信打造了驚世駭俗的紅漆鏡甲,這是一套可以抵禦床弩射擊的絕世寶甲。
都知道,可沒辦法,只能這麼辦。
這種說法被張裔否決,直百錢是最後的底線,必須守住。
張裔不假思索:「職下以為三七分,較為妥善。」
比如麥城的錢糧,都是依靠織機生產交易、聚攏來的,織機產業是誰的?
現在北府手裡有糧食,有銅料,這是大家都看得見的事情。
現在把一個鑄幣權交給田信……北府留守的陸議這幫人,肯不肯接受?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曹丕、孫權乾的更差勁,導致直百錢持續外流。
而北府始終握著兩批糧食,一批是戰爭預備糧;一批是正常庫藏的糧食;和_圖_書還有北府的糧票,都能緩解目前江都的糧荒,及糧荒引發的穩定問題。
這是漢朝廷守規矩的負面代價,即享受了正面秩序帶來的福利,承受這點負面代價、約束也不算什麼。
畢竟作為負責人,田信有義務發展好這個官坊。
除了北府,還有一批人掌握糧食,這些人不怎麼好說話,關羽也不想跟這些人說話。
關羽見了張裔模樣,就說:「鑄幣之事萬不可交付孝先,孝先善於聚財,就恐他隨性施為散漫無度,若是鑄造足額五銖……屆時禍亂自生,於國無益。」
難道大家不知道直百錢含銅量降低的後果?
不跟你談條件,就是要買你的糧,你拒絕不賣,或漲價……這都是犯罪行為,正好連錢都省了。
關羽的顧慮令眾人無語,雖說銅料緊缺……可誰也不知道田信拿到鑄幣權後會不會點石成金,變出一堆堆的銅料。
一時間沒人回答這個話題,王甫、裴俊以及回來的郭睦、甘述都在觀察關羽的態度。
難道強制用直百五銖兌換足額五銖,再融了製造低質量的直百五銖?
hetubook.com.com誰想越過田信接手北府,那就要先考慮籌錢,應對北府各方面的開支。
是關姬的,那織機盈利換來的物資,自然是關姬的私產利潤;武當侯國是田信封地,別說丹陽匠坊盈利獲取的利潤,就是侯國府庫里的東西……這也是田信合法的私產。
哪怕收來的稅租就躺在南陽郡的府庫里,可這就是欠田信、關姬的藉資,大漢朝廷不能動。
現在田信不在,無法從北府徵集錢糧,那麼放開鑄幣權,由北府參与鑄幣,拿到北府所鑄的直百錢,就能採買荊湘豪強的儲糧,隨即就能緩解朝廷遷移江都引發的糧荒。
張裔提議后,是長久的沉默。
關羽肯定會算賬,任何一個能獨領一軍的將軍,肯定懂管理,懂經濟。
關羽始終在考慮這個敏感的鑄幣權,第一次東征前後,本就有給田信鑄幣權的用意。
前線漢軍主力陸續後撤,回歸各處軍屯據點,或解散與家人團聚。
關羽這麼轉了一圈,用鑄幣解決糧荒的計劃破產……恰好典滿送來關姬慰問母親的禮物,給了關羽另一個解決事情的和*圖*書思路。
鑄造的直百錢流通到境外,大漢境內缺乏流通貨幣,這怪誰?難道怪直百錢堅挺,很受大魏士民、大吳吏民信賴?
孫權、曹丕那邊已經放棄掙扎了,自己這邊還要堅守直百錢這個底線。
豪強、百姓家裡肯定儲有應急用的銅料,沒人願意拿出來跟官府置換。
郭睦沉吟考慮,分析道:「北府出工出料,拿走七成也算妥善。只是陸議頗有門戶之見,恐難說服。」
這樣的鎧甲若能量產……簡直不敢想象。
如果田信大批量製造足額五銖錢……那朝廷該怎麼辦?
這個辦法簡單,鑄造更多的直百錢,用直百錢去買豪強的糧食!
司金中郎將張裔有些抬不起頭,現在直百錢用料總量、含銅比例都持續下滑,已經不如劉焉、劉璋時期鑄造的蜀五銖。
去年是一個轉折點,為了北伐,大量鑄造直百錢,為了趕工期、生產量,所鑄直百錢第一次在含銅量上低於蜀五銖。
太多的物資名義上是武當侯國、鄧國的,跟北府、大漢郡縣沒關係;不歸大漢郡縣管理,那朝廷也就無法強行徵調。
https://m.hetubook.com•com實鑄錢的銅料是充足的,只是亂世里為了避難,太多的器具被掩藏起來;就跟現在江都糧荒,只有江都缺乏流通糧食,不是沒有儲糧,而是儲糧各有規劃,各郡堅持原則……拒絕運往江都應急。
握著銅料,又有鑄幣權,田信豈會把銅料交給朝廷來鑄幣?
這糧票,跟直百錢有區別?
如果不強制兌走足額五銖錢,那這種五銖錢會把直百錢打崩,引發的危害更大。
現在的問題更複雜,因鑄幣的銅料不足。
田信當時拒絕了朝廷劃分的鑄幣權,轉頭置辦、發展了丹陽匠坊,同時還有一套糧票。
「呃……」
現在銅料不足怎麼辦?有人提議製造鐵五銖……或類似的刀幣。
偌大的北府,養軍賬目始終是虧損的;失去田信、關姬的錢糧接濟……可能北府軍吏下個月的生活補助就沒了。
南陽郡就更簡單了,北伐撤歸時遷來那麼多百姓要安置,要恢復生產……這發給百姓的糧食、工具、器械,可都是南陽郡府從麥城、武當、鄧國賒欠來的,這是要還的!還有利息!
這讓朝廷控制力得以增強,於是關羽www.hetubook.com.com巡視鑄幣工坊,想用老辦法解決當下缺糧的問題。
對,肯定會怎麼做!
關羽眼裡,絕大多數人眼裡,這是沒有區別的。
凡事要公私分明,郡縣官倉里的東西,朝廷強勢徵調也是合法行為;可你強征私產……這個頭一開,你能征田信的,那田信轉手就能強征各郡豪強的。
讓田信負責建立荊州冶鍊官坊,成為大漢第三個鑄幣中心;既是酬謝田信的功勛,也有換取田信手裡冶鍊、鑄造技藝的用意。
百姓的銅料、糧食,都是不能強索的,這是底線;豪強的銅料、糧食……不好拿,這是要談條件的。
張裔猶豫再三,還是鼓足勇氣進言:「宋公,江都不止缺糧,更在缺錢。職下願上奏朝廷,請北府協同鑄幣。得北府鑄幣,自可採買豪右所儲米糧,緩解朝廷用度。」
張裔無語看郭睦,頓時不知該怎麼糾正其中的誤會。
可人心怎麼辦?
你連豪強的錢糧都不能隨意徵調,更別想直接徵調田信、關姬的錢糧。
南鄉郡改來的鄧國更不用說,連土地都是關姬、田信的,土地上耕作的百姓都是關姬、田信的領民,這也是不能動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