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

虞世方笑著應下,隨即斂笑:「公上,嶺南之叛,恐難速定。」
反抗的少,主要是往深山老林逃遁;哪怕一些部族接受了此前發放的工具,可依舊抵觸農耕,不願意改變生活習慣。
之前逗留象邑,觀望江都可能發生的疫情,期間積極投入字典編纂工作,倒也成績斐然。
目前最合適的字模是銅,這個成本太高了,暫時玩不轉。
偏偏又打不過漢軍,又不想終身埋頭於農耕、田野里,唯一解決辦法就是跑。
農耕生活,對習慣武力掠奪的部族武士來說,的確是很無聊,無異於一種拘束、折磨。
等重新理順嶺南,恢復、開闢、建立成熟的農耕區域,最少需要三年。
這三年時間里,自己必須寸步不離,不然嶺南部族又會出事,導致推行農耕的步驟被打亂。
可嶺南的事情再拖下去,就成了大事。
田信心中有所準備,見虞世方話說一半,就問:「世方在顧慮什麼?」
跑到一個可以繼續宣揚武力,能保證自己生存優勢的地方。
可實力不允許,悵然若失:「雕版之際,世方組織人手抄錄副冊。進獻朝廷m.hetubook.com.com十冊,餘下州郡,每郡一冊。」
跟朝廷不一樣,朝廷編寫字典,要兼顧古文繁體,甚至每個字還要有大篆、小篆的字體,更要保證每個字的完整釋義。
何況開發嶺南,席捲南洋的歷史意義遠比中原統一要重要。
灕江清澈,竹筏如似懸空而行。
流行的時疫種類來來回回就那麼多,不可能是鼠疫、天花、出血熱、瘧疾,唯一跟痢疾病症接近,有可能一起爆發的應該是霍亂。
「木雕也好,利於雕刻,耗材低廉。」
所以朝廷的字典需要三五年時間定版,定版后如果也準備印刷的話,那工序繁複,投入之大,足以讓處於戰爭時期的朝廷不得不擱置處理。
虞世方長舒一口濁氣,送行至碼頭,躬身長拜,目送田信登上竹筏。
沒有其他事情做,朝廷編錄字典也缺人手,正好光明正大拉走這批人。
自己去江都採取的措施,跟現在朝廷採取的措施應該是一樣的。
偏偏嶺南部族裡並無尊老愛幼的習慣,話語權、選擇權都握在這批部族武士手裡。
這部字典最大的意www.hetubook.com.com義是拼音排字,以及簡體,這對雕版印刷來說簡化了太多的工序;也利於推廣、教學。
中原統一是必然的事情,有沒有自己,都能完成;可大跨步開發嶺南,征服南洋,也只有自己能辦得到。
至於活字印刷術這種東西……田信從始至終就沒考慮過,泥、陶瓷、木頭之類的材質,是不適合做字模的。
田信自己心中有決斷,也不願虞世方做惡人,遂表態:「世方,我為陳國之主,自該為陳國臣民謀求福祉。」
如果接受農耕生活,那太多青壯的一身武力等於零,他們的武力,在農耕生活時,只能用在斧頭、鋤頭上,這是他們不能忍受的。
虞世方說著逐步,此處距離碼頭三十餘步,他低聲:「痢疾多發於夏秋之際,此時臨近盛夏,雖較往年燥熱,但也不該頻發痢疾。臣以為,江都疫疾,另有內情。公上縱然親臨,也束手無策。」
以目前雕工的水準、數量和銅料的緊缺情況來看,田信似乎有些無力承擔銅版印刷的支出。
字典臨近定稿,他與虞世方走在河畔即將分別,想到要用https://www.hetubook.com.com木版印刷,多少有些不甘心。
現在就剩下最後的校正、定版,定版后謄抄副冊,就能著手雕版。
中原現在才多少人口?
隨著衛軍分割出來的第三批兵員途徑象邑,也到了田信離開象邑,返回嶺南的時刻。
虞世方應下,己方字典編錄的速度很快,拿主意的田信親自參与,又有一套成熟的編纂體系。制定編寫規則后,依照規則填充、校正即可,所以工作進度很快。
副冊發到郡一級,各郡郡守看情況抄錄,想推廣就派人跟著抄錄;不想推廣,或缺乏人力,那就隨意擱置。
對許多嶺南部族來說,改變生活習慣,就等於改變部族結構,改變的力度很大,相當於大夥集體變成漢僮,只有寥寥無幾的酋長、頭人能被編為士籍,其他都是平頭百姓。
田信越想越不甘心,銅鑄了錢,才值幾個錢?
自己去不去江都,對江都的情況不會有任何的增益;頂多就是作弊,將一些重要的功勛文武、貴戚子弟的命保住,對普羅大眾來說,有沒有自己都一樣。
編纂字典不算多麼繁重的任務,最難的是字典定版m•hetubook.com.com后,雕刻印刷需要的銅版。
那點人口經不起自己折騰,南洋的人口生活環境惡劣,夠自己折騰許久。
象邑,灕江江畔。
見他期待模樣,田信就說:「量才施用,願隨夏侯獻為朝廷效力者,放任自去,不必為難;餘下人手,收羅典故,此次依時間先後為排序,編撰《成語詞典》。此外雕工稀少,軍吏多有耐心,可從軍吏中培養雕工。」
雕刻質地堅實的硬木也是可以的,各處造船基地都有陰乾的優質木材,可以用作雕版。
只要他們不主動出來,那漢軍也找不到他們……這意味著,他們暫時是無敵的。
「臣擔憂朝廷征公上治理江都之疫,嶺南本是疥癬之患,若再拖延,恐成大患。」
「是,臣明白。」
實在不行,就武力征服,先讓嶺南部族做『仆』,強迫這些戰俘從事農耕;再提高身份為『漢僮』,最後赦免為民。
開闢的荒地幾乎是爛地,產出貧瘠,幾乎不可能有盈餘。
太多的疾病擺在面前,田信也是沒辦法的,這些東西只能預防,現在不可能根治、根除。
因此,朝廷的字典想要編好、面世,可以說是遙遙無期。
嶺南和_圖_書部族大規模逃遁,田信暫時也沒辦法,只能先抵達嶺南,具體調查情況后,再做處理。
跟在田信身側,虞世方心思卻不在字典上,詢問:「以象邑抄書人手,定版后,半月時間可抄錄百余副冊,足以分發各郡。事後不知公上如何安排?若無安排,臣恐朝廷遣使來征。」
打又打不過,正好吳國也亡了,許多部族沿著東江開始逃遁。
不時有水溢出打濕田信的漆皮履,他看著前方一排排竹筏,和密集軍士,心中無比安寧。
自己尚且不忍心離開這個集體,更別說其他吏士。
比如字典編撰之一的夏侯獻,該積累的經驗已經攢滿,就等朝廷那邊徵用。
他們要帶著部族逃亡,其他部族成員又能有什麼辦法?
例如此次離開離開嶺南,就造成了嶺南部族逃亡……若自己待在嶺南,這幫傢伙能逃走幾個?
逃離漢軍活動區域,以祖祖輩輩的經驗來看,漢軍也不可能深入山林去跟他們捉迷藏。
自二月時嶺南因推廣農耕,就不斷有部族反抗、逃遁。
而且有《說文解字》珠玉在前,朝廷的字典採用說文解字的部首排序法,拼音為輔,又加重了雕版印刷的工作難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