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

比如府兵制度的優越性……雜號校尉、中郎將們並不願意這麼直接的交出兵權,多少想掙扎一下。
而府兵制度某種程度上,是變著花樣喝兵血……只是喝兵血的過程里,普通士兵和其家庭經過組織、規劃,創造了更大價值,也收穫了許多,加上也有戰爭紅利,普遍持積極態度。
一切都是錢惹得禍,這是漢軍高戰鬥力的源頭,也是如今裁減軍隊最大的阻力。
草束並不是用來取暖的燃料,是盛夏之際收割、暴晒的干青飼料。
先帝、關羽的大手筆賞賜,已經把軍吏的胃口養刁了,很多軍吏又沒有理財的習俗,所以離開軍隊,對他們來說……很虧。
「據三年降雪記錄,武關道南端降雪總厚約在三尺四寸左右;今年已降雪兩尺一寸,正月、二月還將有兩三場大、中雪。」
威望、人情、給養、軍心四個方面交疊在一起,漢軍各部只能束手待命,接受裁減。
可裁減部隊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田信給趙雲衛軍割了二十個南陽籍貫的營,這些營的軍吏不能明著反對,也平日里也沒少給趙雲製造麻煩,更www.hetubook.com.com是故意懈怠,引發了宮城投石事件。
大有一種要擊敗北府,就要變身為北府的意思。
李衡念著這份報告,翻了一頁又念:「臣等以為南山降雪風險難測,建議公上延緩出行,二月中旬氣候漸暖,山中積雪尚未消融,正好通行。」
所以漢軍裁減軍隊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不論關羽、張飛還是諸葛亮,都能壓得住局面。
「驛站、亭社皆如律令規定儲有糧秣,驛站儲糧三百石,草八百束;亭社儲糧五十石,草二百束。」
這降雪數據肯定有一定程度的誤差,還是往多了測算的誤差;因為山區降雪在風力吹刮下,許多雪會落在山谷、河谷、山坳等平窪地;而測量的觀察點則在利於避風的地方。
「不必等候,糧食本就緊缺,此次正要乘積雪之利,若等到天氣轉暖,雪橇之物反倒會多出意外變故。」
偏偏,各種理論面前,關羽很難有具體的例子去反對……府兵制度雖好,也要看人的,對此關羽很清楚。
漢軍的問題不像魏軍這麼嚴重,就是個簡單的和-圖-書財政問題。
再怎麼也要攢一筆錢,能置辦點產業再轉職才行,不然日子真的就不好過了。
所以支持府兵制度的人,遠遠不止軍吏這些能直接受關羽影響的人……朝中很多人,也對府兵制度很感興趣。
今年的冬季,依舊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季,沒有出現暖冬這種反常氣候。
就單論部隊裁減,那肯定會有一個手心手背的選擇。
可一旦涉及到具體的利益,許多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說辭。
現在北府不缺畜力,運力方面也就寬裕的多。
這種時候不需要考慮,肯定是領軍校尉、都尉、雜號校尉、中郎將、雜號將軍的番號被優先裁撤,這些人轉職地方,充任郡縣主官;或擢入中樞,充實公卿衙署,再不行也有朝議官這類清貴、有面子的崗位暫做安置。
哪怕全軍就地解除武裝,改為屯田兵也是很好的,起碼兵權、指揮權在手裡;如果離開軍隊,那就如魚兒離開了水,處處看人臉色不說,最重要的是一切收入只跟俸祿挂鉤。
田信這裏返回關中,江都的大朝會、鄴都的大朝會也如期舉行。
再說漢水、江水www•hetubook•com.com、湘水卻不會冰封,小半年的運輸,已經從湘州、江夏、武昌地區運輸了三十萬石米麥,和二十萬草束抵達南陽,又通過丹水向武關道中南部的驛站、亭社,以螞蟻搬家的接力傳遞方式運輸。
只要動員的人力、畜力維持在一定規模以來,這種運輸消耗成本反而能夠正常承受。
真的施行大面積府兵改制,肯定要出很大的亂子。
當曹操施行屯田制度的時候,就選擇了要錢,而不是要戰鬥力。
尋常官吏的合法收入,哪有領兵打仗賺的賞賜多?
可朝廷拿不出這麼豐厚、巨額的遣散、退伍金,鬧又不敢鬧,只好去跟朝廷掰扯府兵制度的優越性。
季漢帝國的軍事支出是一個巨大的財政包袱;魏帝國卻沒有軍事相關的財政包袱,正因為沒有包袱,所以魏軍的戰鬥意志薄弱,戰前容易潛逃,作戰時容易潰敗,一敗就無法再收拾。
雪橇也不是神器,許多山路還得步行,但婦孺老弱、病患倒是可以繼續乘坐雪橇,由軍士牽引馬匹,控制著馬兒拉著雪橇緩慢行進。
冬季馬匹走武關道最麻煩的就是粗飼料的補充m.hetubook.com.com,而武關道氣候又多變,倒是這種氣候嚴寒的情況下,冰層、積雪相對穩定,可以利用。
不止是主要的領軍軍官這麼想,但凡是個軍吏,吃過戰爭紅利,那麼就對正常官吏的收入……有些看不上眼。
就這樣,田信沒做停留,按著既定時間、計劃,領著家屬和大部分中高級軍吏親屬向著武關前進。
雜號將軍、校尉只能接受裁減的安排,頂多誹議幾句……除了北府自給自足外,其他軍隊失去地方撥發的給養,立馬就得餓肚子。
娶不起媳婦,絕非笑話。
到了武關,就會轉用雪橇,與另一批集結在武關要前往關中的賀齊部武昌兵一起北上,這支軍隊會跟賀景麾下的昭勇率替換,輪流服役。
這個時代,拼的就是誰休養的更快,誰發展的最好,這是為下一輪決戰做鋪墊。
鄧城宣池,田信從峴首山觀星樓歸來,剛下船登上敞篷戎車回城,隨車的李衡手裡捧著攤開的文件夾,陳述積累的公文奏報:「今歲關中大軍圍捕、狩獵獸群極多,許多猛獸向山中躲避,武關道沿途亭驛多受滋擾。不過亭驛之中多備有弓弩,又是運糧輔軍協同和_圖_書新修的牆壘,堅固高大,非猛獸能破。」
「武關道沿途亭驛已然暢通,雖有積雪,也不妨礙雪車通行。」
只要裁減野戰部隊的常備規模,就能迅速降低軍費。
配合的好,說不好下一輪開戰,重新徵發、組建部隊時,他們還能重返指揮崗位,建功立業。
魏帝國的作戰方式永遠是少量精銳部隊當尖刀,數量龐大的士家部隊跟著搖旗吶喊……所以魏軍的戰鬥力忽高忽低,原因就在精銳部隊的配比。
田信做出選擇,冬季丹水冰封,用輕型雪橇、冰車,可以小範圍的向武關道運輸糧食。
爭取將裁減現役野戰部隊,改為現役野戰部隊改製為府兵。
減掉誤差,看平均降雪量,也就能推斷冬季末尾大致的降雪量。
可以預見,今後三五年內不會再爆發決戰規模的戰鬥,所以國內太多的軍隊需要重新編製,以適應新的時代。
魏人豪強、世家、軍吏是怎麼喝兵血的……這幾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屯田制發展過程中,又選擇了向世家、豪強妥協,所以屯田士家的戰鬥力就更低了。以至於魏軍的很多戰果,都是依靠朝廷大義,聯合割據軍閥一起打出來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