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當8000多名群演在劇組工作人員脫的帶領下齊聲高呼「縫紉機」的時候,哪怕是左樂,也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眾人中,唯一淡定點的就是于老師了,這位舞台經驗豐富,上萬人的場子也經歷過不少。
不過為了更好的達到電影效果,這個錢花得還是值的,畢竟有些東西是特效做不出來的,該砸錢時,就不能扣扣索索。
忘記了為什麼,而存在
至於那些拍攝時的生疏和瑕疵,後期可以進行補拍,只要能拿到這些觀眾真實情感流露,其他都是小問題。
大吉他建造期間,《縫紉機樂隊》開機,等到建造完成,劇組馬上開始優先拍攝有完整大吉他的戲份。
因為我的故鄉叫做未來
所以,這段戲很大一段時間,都耗在整訓群演上面,一直到一周后,群演基本能夠符合拍攝要求。
大門打開,一群揮舞著彩旗和飄帶的人群衝進工地,鏡頭上移,工地外的一大片人群。
並且根據劇本設定,在後期這其中還要加一些樂隊快樂時光的閃回片段。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的主題,其實就是一群小人物實現自己搖滾夢的故事。
柵欄圍著的工地中,樂隊在破舊的大吉他下擺開架勢,周言一聲令下。
基地北邊大約幾千米外的一個空地,屹立著一個拆毀了巨大建築物,依稀能看出是一個大吉他。
之前群演到位之後,周言曾想讓樂隊表演和群演綵排幾遍,被左樂攔下了。
三下。
幾十年前,搖滾小城本土的一個搖滾樂隊爆紅,在小城掀起了搖滾浪潮。
「要特別注意,剛開始空場時和後來開始進人時,情緒轉變要飽滿自然一些。」
更不用說,于老師根本不用親自上台,心態穩得很。
他們口中的《塑料袋》的聲調也變得激昂飽滿了起來。
這次找的這8000群演,有一小部分,是長慶基地的專業群演,負責一些具體表演。
回頭這段過程,也會被剪輯放到電影正篇里。
程宮內心懷著愧疚,回京和圖書
城繼續開展自己的經紀人事業,將來如果事業成功,可能還會找機會補償,如果失敗就,沒有以後了。
兩大頂尖導演聯手,《縫紉機樂隊》劇組各部門嚴陣以待,爭取完美的拿下這段大高潮。
兩下。
為的就是怕觀眾在綵排期間就把熱情耗光,到真正開始拍攝時,達不到那種讓人驚艷的現場氛圍。
「沒錯,左導說的沒錯,重要的是情緒一定不要打斷,反正咱們也不是奔著一條過,後續可以剪輯。」
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心心念,併為之努力付出許久的這場演出得以圓滿的激動和釋然。
「沒有什麼事會為我更改
工地大門內側,在攝像頭的注視中,立刻開始顫動。
「預備,Action!」
一家房地產公司準備在搖滾小城大建地產,其中所要拆除的地段,包括了「大吉他」這個地標建築物。
還有大概一半左右,是大學生和普通市民,這些群演大部分就是湊熱鬧的,主要負責充人數。
然後周言去交代嘉賓,左樂留下繼續給主演們加油打氣。
手指輕彈懷裡的吉他,隨著旋律響起,齊彬靠著話筒,輕聲歌唱這部電影的主題曲之一《塑料袋》。
「已經記不清楚,我從哪裡來
好在這一趟拍下來,素材質量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周言非常滿意。
周言採納了左樂的建議,如今正式拍攝,觀眾現場初次聽到樂隊唱歌給予的反饋情感,震撼到了他。
這點還要歸功於左樂。
所有人笑中帶淚的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為這些來支持自己的觀眾奉獻最好的表演。
但是,《縫紉機樂隊》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搖滾勵志題材的喜劇電影。
期間他明顯發現,多次拍攝之後,群演們的熱情大幅下降,很多人都是抱著敷衍的態度,回來沒有了第一天拍攝的興奮和認真。
開玩笑,兩位圈內頂級導演聯手,再麻煩的戲也能順利啃下來……
之前《縫紉機樂隊》的劇本中,這場戲定的最後一場是3000~https://www.hetubook.com.com5000人。
「齊彬,一會你們在台上正常唱歌,不管鏡頭對不對你們,全面進入表演狀態。」
一個直率單純,一個功利算計。
否則貿貿然開拍,拍不好是小事,出亂子才是大問題。
「……」
隨著人群沖入,大吉他下正在唱歌的眾位主演情緒也發生了轉變,從之前的失望帶著落寞,轉變為驚喜和感動。
那座「大吉他」就是在此時建造的,也因此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被無數搖滾迷視為心目中的搖滾聖地。
「開始撞門!」
你們不要妄想將我掩埋
如果是現實,此事差不多就停止在這裏。
當初周言搶著親自執導這部電影,很大程度就是被最後這段劇情打動。
……」
可以說,最後的這段演唱會劇情,是《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的大高潮,也是最大淚點,升華了整部電影的層次。
飽含搖滾夢想的修車工和早已被現實磨平了稜角的經紀人。
這種真實的情感才是最難得的,也是最打動人的。
「只要周導不喊卡,哪怕出現失誤的地方,中途也不要停,盡你們可能的唱,就彷彿你們真的在開演唱會。」
先拍站位,讓群演能找到位置,在這期間,儘可能的拍攝一些全景,並且也在這個時候,向群演明確一些規矩,並且根據一些現實情況做調整。
拍攝當天,周言居中指揮,左樂親自上陣,指揮群演和客串嘉賓走位。
至於剩下的人,則是周言通過人脈找來的搖滾樂迷,這群人的作用是搞氣氛組,帶動演唱會的熱烈氛圍。
在齊彬歌唱的時候,鏡頭多角度觀察其他靜止不動的樂隊成員,以及從全景和樂隊背後,詮釋樂隊是對著空場歌唱。
現在我還不想化作塵埃
不過為了保險,第三天周言還是補拍了一些鏡頭。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搖滾小城也慢慢丟棄了昔日的夢想,漸漸被資本侵蝕。
……
在正式開拍之前,周言已經好幾天都沒睡好覺了,一天拿和圖書出十幾個小時和屬下商量拍攝計劃,一遍一遍的現場勘察,儘可能的尋找最佳拍攝點。
最後這場大高潮,戲份極重,肯定得鄭重對待,一兩遍過的可能性很低,搞不好就得打持久戰。
這個發現,讓周言對左樂產生了佩服,不愧能幹出這麼大的事業。
等這些人興奮過去,冷靜下來,精神早就進入疲憊期,到時頂多走走位,在想按流程拍一遍,恐怕根本找不好狀態。
不過這些都是值得的,只要讓群演明白了拍攝流程,清楚自己定位,綵排順利,剩下的正式拍攝必然進度飛快。
總之一句話,把氣氛使勁壓抑下去,慢慢把觀眾帶入情景當中。
這兩個月時間,劇組還專門派了一個攝影師用延遲拍攝記錄了這座大吉他從無到有的建造過程。
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所有人都保持在同一氛圍中,你是很難單獨保持冷靜的。
周言大致明白左樂的想法,但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
雖然是劇情創作的老套路,但依舊百試百靈,百試百爽……
而樂隊的其他人也各司其職,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偶爾看到關於搖滾的信息,露出一絲懷念的神情。
欲揚先抑!
程宮早年也是一個搖滾歌手,後來因故受傷,告別舞台,做起了經紀人,但事業不順,非常缺錢。
這是很必要的,將近上萬人的群演可不是鬧著玩的,必須要事先確定好職責,引導大家明白定位,各司其職。
鏡頭中,飾演胡亮的齊彬失落的看著空無一人的工地,但轉瞬眼神又堅定起來。
等左樂來到劇組后,沒清閑兩天也被拉進去開會,正兒八經的承擔了自己監製的責任。
第二天,劇組又重拍幾遍了《塑料袋》這段,結合第一天的素材,已經差不多完成了需求。
在這裏,夢想為王!
「當然,歌要是能一遍順下來就更好了。」
經過多番商討,眾人基本上確定了拍攝計劃。
特別是演員和台下觀眾互動的氣氛,非常難得,是演都演不出來的東西。
負責
和_圖_書現場調度的左樂拿起對講機通知了在工地外的執行導演。
泉城,長慶影視基地
雙男主之一的胡亮就是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他小時候親眼目睹了這股搖滾浪潮,從此就產生了自己的搖滾夢想。
於是,負責拆除大項目的房地產公司找到了程宮,威逼利誘。
現在,有左樂在這兜底,一定程度上,給周言壯了不少膽子。
面對幾個主演,左樂和周言你一句我一句的作出拍攝指示。
當然,為了能儘可能的擴大這場演唱會的影響力,胡亮需要一個精通運作的經紀人幫忙,於是他就找上了雙男主之一的程宮。
一下。
別看周言也是娛樂圈大導演,但之前還真沒搞過這麼大的場面,多多少少心機還是有點小怵的。
而偏偏這場戲又涉及這麼大的場面,將近上萬人的群演,給予劇組的壓力很大。
於是,電影里的程宮重返搖滾小城,和胡亮重歸於好,再次組建縫紉機樂隊,在已經被拆除的大吉他的舊址工地上,開了一場震撼的搖滾演唱會。
在齊彬獨唱一段后,樂隊其他人紛紛跟上節奏,先是輕輕附和,隨著齊彬的歌聲升調,也開始激烈起來。
這個階段無疑是很耗時間的,而且一直無法正式開始拍攝。
一看這架勢,左樂就知道今天拍不下去了。
這座大吉他是《縫紉機樂隊》劇組所造,高達22米,重238噸,花費了足足兩個多月的時間。
胡亮知道后,便打算在大吉他所在地辦一場轟動全城的演唱會,用實際行動來打動說服市政府,挽救大吉他。
兩個天然不對路的人在一起合作,肯定要出幺蛾子。
缺錢的程宮,就打算過來順便賺個外快。
程宮選擇收手,橫貫了大半部電影的主線大吉他被拆除,胡亮夢碎,縫紉機樂隊分崩離析。
後來周言為了更出效果,主動加碼,把人數提升到8000人以上,四捨五入就是萬人大合唱。
……
左樂這次來探班,也是有意掐著周言要拍這場戲的點來的,打算關鍵時刻,周言要是一www.hetubook•com•com個人撐不住,自己在也能幫幫忙。
說白了,借這段時間,劇組先對這群群演進行一定的整訓。
也要擺好飛翔的姿態
半個小時后,群演就位,不管主演們怎麼想,拍攝終究開始了。
總會有陣狂風帶我離開
《縫紉機樂隊》開機之後,他一邊拍著戲,一邊默默準備這個情節,決心要把這段拍成華國音樂題材的經典鏡頭。
左樂這些幕後人員還好,到底知道是拍戲,但台上的主演早就綳不住了,沉浸在現場氛圍當中,紅著臉扯著嗓子和台下的觀眾互動。
在這些戲份全部拍完后,再立刻讓建築隊把大吉他拆毀,留作劇組拍攝最後的大高潮片段。
胡亮從此不再玩搖滾,老老實實當自己的修車工。
實話實說,拍這一段戲他自己心裏也有點沒底。
從一片空地,縫紉機樂隊孤零零的歌唱,到人群湧入,最後程宮上台,萬人大合唱《不再猶豫》,完成了自我救贖。
即便後來被現實打敗,成為一名普通的修車工,也依舊把「搖滾」二字刻在自己的生命里。
人數多了,也意味著麻煩多了,上萬人聚集在一起,連山覆海,普通人光是看看都能人頭皮發麻,更別說指揮他們拍戲了。
胡亮的所謂的拯救大吉他計劃,程宮根本無感,但耐不住胡亮掏出所有積蓄拿錢砸他。
事實也是如此,電影中,經過一系列雞飛狗跳的組樂隊和宣傳路演后,程宮和胡亮組建的縫紉機樂隊在本事越來越有聲望。
左大魔王,名副其實!
沒辦法,哪怕是這幾位專業演員,也沒經歷過當著將近上萬人唱歌的事,心裏也都多多少少背負了一些壓力。
在電影里,專門虛構了一個搖滾小城,並且弄出了一個「大吉他」的地標建築物,作為搖滾夢的承載主體。
《縫紉機樂隊》才正式開始進入拍攝階段。
也正是因為,左樂才攔下了周言綵排,只讓他安排群演和樂隊走位順流程,一直沒有讓樂隊實際開唱。
連建帶拆,工期又緊,為了這座大吉他,劇組花費了將近上千萬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