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2章 越描越黑

沒法解釋!
李·艾科卡緊緊的抿著嘴,沒有回答。
「Boss,您說,通用和福特有沒有在後面推波助瀾?」米倫好奇的向陳耕問道:「我總覺得以李·艾科卡先生的能力,如果不是有一股力量在推著這件事往壞的方向發展,這件事不應該鬧的那麼大。」
怎麼解釋?
想到克萊斯勒的經營情況才剛剛開始好轉,轉眼又被一巴掌給拍在了地上,米倫還對克萊斯勒的股東們有些動情:你們上輩子這都是造了多大的孽啊。
「東瀛人?」
對啊!
不過這都跟自己沒關係,米倫話題一轉,喜滋滋的對自家老闆說道:「Boss,說起來咱們還要感謝李·艾科卡先生,藉著這股風潮,咱們的《底特律自由報》的日發行量超過了4.5萬份,只要在努力一把,讓日發行量超過5萬份,就可以實現盈虧平衡了。」
任憑你李·艾科卡再怎麼巧舌如簧,在老百姓們看來這都是一場拙劣https://www.hetubook.com.com無比的演出,讓更多的民眾對克萊斯勒失去了信心,雖然對於那些「退車」的聲音,克萊斯勒還沒有給出說法,但那些原本準備買車的潛在消費者卻用自己的腳和錢包做出了選擇:接下來的一周,克萊斯勒旗下各大品牌、各款車型的銷量再次暴跌,而與之相對的是,二手車市場上的克萊斯勒汽車的供應量卻在猛增。
當著上百家媒體的鏡頭,李·艾科卡一再向民眾保證,克萊斯勒絕對不會對自己做出的承諾進行任何形式的曲解和打折,一定會站在用戶的角度。
當場就有媒體向李·艾科卡發出了質問:「艾科卡先生,就算克萊斯勒集團的想法真的是如你你說的這樣,那您怎麼解釋你們用的超小字型大小和淺色油墨?這個做法,明顯是希望用戶忽略這條聲明。」
當米倫找上門去,說自己是AMC汽車的老闆:費爾南德和_圖_書斯·陳先生的私人助理,費爾南德斯先生有意收購你們這家報紙的時候,《底特律自由報》的老闆差點兒給米倫跪下去:他早就想要把這個賠錢貨給出手了,只是美國的媒體行業競爭異常激烈,而《底特律自由報》又不是什麼很有知名度的報紙,根本找不到買家……就算偶爾有人對《底特律自由報》有意思,開出來的報價也低的讓《底特律自由報》的股東們想要打人。
你不是說你們克萊斯勒公司是在為用戶考慮嗎?那倒是給我解釋解釋你們為什麼這麼干啊。
或許還能贏得民眾的理解。
「……」
李·艾科卡做出的解釋是克萊斯勒集團之所以會有這麼一條註釋,是因為不同的人對於這些條款會有不同的解釋,「最終解釋權歸克萊斯勒所有」的意思是以克萊斯勒的官方解釋為準,這也是全球所有大企業的通用做法。
這個解釋不能說有問題,但是……
任憑李·艾科卡以https://m•hetubook.com•com及克萊斯勒集團再怎麼巧舌如簧,可那一行用最小號的字體、最淺色的油墨印上去的「最終解釋權歸克萊斯勒所有」就如同最強大的證據,無聲的在拆李·艾科卡的台:事情不是李·艾科卡說的那樣,克萊斯勒早就已經為將來出了事情推脫責任的時候做好了準備!
如果你當真是想要「以克萊斯勒官方的解釋為準」,就應該把這一行字用加大加粗的、有別於正常的黑色油墨的其他顯眼顏色的油墨把這一行字印刷出來,讓用戶在一時間就能發現這一點,可你們是怎麼做的?唯恐用戶看到和找到了這一行,故意用來最小號的字體和最淺色的油墨……
《底特律自由報》就是米倫收購的那家報紙,之所以收購這家報紙,是因為雖然名字里有「底特律」三個字,但發行範圍卻是覆蓋了整個密歇根州,只是在收購之前,《底特律自由報》的情況有點慘:日發行量只有不到三萬https://www.hetubook.com.com份,發一期就賠一期的那種。
可克萊斯勒集團一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解釋,二沒有提前對媒體進行溝通和「公關」,等現在事情鬧到這個程度才慌慌忙忙的再刺出來發表聲明……
「少不了他們,」陳耕點點頭,想了想,他又說道:「除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應該還有東瀛人在裏面。」
「當然啊,全美每年的汽車消費能力在那裡擺著,就是430多萬輛,如果能讓克萊斯勒少買50萬輛,對其他廠家來說就意味著憑空多出來50萬輛的市場空間,哪怕每年多賣五萬輛,那也是很大的一筆利潤啊好不好,更別說因為多出來的這五萬輛的銷量而帶來的更大的溢價能力以及由此而誕生的汽車後市場利潤和金融利潤。」
如果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他就站出來這麼說、並且與媒體那邊做好溝通和「公關」工作,讓媒體幫著自己說話,告訴民眾:「大家看啊,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你的想法跟他hetubook.com.com的想法也不一樣,大家眾說紛紜,聽誰的呢?誰說的才算呢?我覺得吧,大家還是按照我們克萊斯勒的官方解釋為準,這樣好不好?」
晚了!
現在好了,大名鼎鼎的費爾南德斯·陳先生有意收購自家報紙,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消息!
米倫這才反應過來:按照老闆的這個演算法,哪怕能從克萊斯勒手裡搶來五萬輛的市場份額,由此而產生的直接和間接利潤也超過3000萬美元,而像是福特、通用這種級別的龐然大物,說不定能從克萊斯勒手裡搶走超過10萬輛的市場份額,這就是每年新增最少7000萬美元的利潤啊,他們不在後面拚命的使勁才是見鬼了。
怎麼回答?
儘管在談判之處,《底特律自由報》的股東們也不是沒想過藉著這個機會宰陳耕一刀,但米倫明確告訴他們,條件就是這樣,你們愛答應不答應,如果你們不答應,我就去找你們隔壁的《底特律新聞報》,何去何從,你們自己看著辦,我的時間不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