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9章 一切都是一齣戲

老丁同志愣了一下:「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難道不是1983年才剛剛服役的米格-29戰鬥機嗎?」
「關注了啊,這麼大的事情,我們怎麼可能不關注?」老丁同志理所當然的說到:「發生碰撞的一方,是挪威空軍第333聯隊編號為602的P-3B大型偵察機,另外一方是蘇聯第10防空軍第941聯隊第2中隊的一架編號為36的米格-29戰鬥機……」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東南方向,面對這麼一款強悍到聽陳耕話裏面的意思似乎極有可能性能還要壓美國最先進的F-15戰鬥機一頭的戰鬥機,在面對4V的F-16、幻影-III/IV一頭的時候,應該也絲毫不怵吧?
八九十年代的華夏領空,不但4V不太當一回事,連隔壁的阿三都表示「我進出西Z如入無人之境」,漏洞大的跟篩子是的。
「嗯?」
尼古拉耶維奇有點鬱悶,可面對一臉情真意切的老丁海軍,他也沒什麼辦法:都是大國,誰家還沒點兒需要緊急趕回去處理的事情了?
五天,一來一回需要兩天,也就是說,這次回去處理公務需要三天的時間。
陳耕越聽越感覺不對,當聽到老丁同志說到「雙方極有可能隨時擦槍走火」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難道你們就沒有關注過發生碰撞的飛機的具體型號?」
丁海軍終究是做了多年外交工作的頂尖外交官,雖然限於一些東西讓他沒辦法詳細的分析這件事的始末,可被陳耕這麼一提醒,他猛然意識到一件事:整個「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事件之後發生的一切,簡直就像是一幕被人精心導演的電影……
和蘇聯國家航空工業事業委員會形成的結果差不多,短時間的討論之後,國內也達成了合作意向:合作是可以合作的,但我們也要嘗試爭取更多的好處……
「倒也是……」
老丁同志重重的點頭:「我會的。」
陳耕嘆了口氣,看著老丁hetubook.com.com的表情充滿了無奈:「我都不知道你們的情報搜集工作是怎麼做的,前些日子蘇聯與北約因為巴倫支海事件搞的那麼緊張,你們就沒有好好研究一下?」
忽然意識到不對的陳耕,一拍腦袋,他終於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
這一時期的華夏空防,嘖……說起來簡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老丁同志心頭猛的一震!
「停!停!」
而在原本的時空中,也即1989年的5月份,巴喬夫訪問華夏的時候,就向華夏提議恢復軍售,並且明確表示「購買米格-29沒有政治障礙」,這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果你們要買米格-29,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
下午,老丁同志就找到蘇方的談判負責人,一臉歉意的對蘇方談判負責人尼古拉耶維奇說道:「尼古拉耶維奇同志,剛剛國內打過來的緊急電話,有個特別緊急的事情需要我回去處理一下……」
而國內,面對啟動了緊急回國程序、並且語焉不詳的丁海軍同志,已經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丁海軍這麼一號經驗豐富的老外交官都不得不緊急回國做情況彙報?
陳耕就嘿嘿的笑:「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嘛,反正這些問題也是避免不了的。」
如果是一次巧合也就罷了,但次次都巧合……
What?!
陳耕卻彷彿沒有注意到老丁同志的目光自顧自地說道:「至於蘇聯的這款-27戰鬥機,這是一台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3噸、最大武器載荷超過7噸、最大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的超級戰鬥機,也可以說是當今地球上唯二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至於蘇聯肯不肯出售蘇-27給華夏……」陳耕沖老丁同志擠眉弄眼的道:「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事在人為嘛。」
上午才到的,下午就要走,你這不是耍人玩么。
你說苦逼不苦逼?
……
老丁同志更清楚陳耕https://m•hetubook.com.com透露給華夏的這個情報有多麼重要,他其實原本不必要說這些的,而對於華夏而言,掌握了這些心思,對於華夏至關重要的地方在於,華夏可以根據這些情報,對一些對外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
「……」
在不知道蘇聯還有一款外觀類似的重型雙發戰鬥機的情況下,國內駐外機構以及情報機構將「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判斷為米格-29,仔細想想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這個真的沒辦法,領導要求我立刻回去,」丁海軍再次一臉歉意的向尼古拉耶維奇解釋道:「不過不需要太長時間,大約五天也就差不多了。」
陳耕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如果老丁同志還不明白陳耕這是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獲得蘇-27」的話,他就可以一頭撞死了。
是編號為36的米格-29戰鬥機上演了「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事件?!
老丁同志整個人都呆住了:蘇……蘇-27?
陳耕滿心的哭笑不得:那明明是蘇聯最新式的重型戰鬥機蘇-27好不好,What are you弄啥咧?!呃……
雖然老丁同志是搞外交的,但軍事本身就是外交方面的一部分,他對於軍事自然不是一點不懂,對於國內現役的各款主力戰鬥機的基本數據更是了如指掌,比如殲6的最大起飛重量是7560公斤,僅相當於蘇聯這款重型戰鬥機的最大武器攜帶量;至於殲7,也沒好到哪兒去,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655公斤的「七爺」,在蘇-27面前基本上毫無還手之力吧?
「謝謝,」深吸了一口氣,老丁同志一臉鄭重的對陳耕說道:「太感謝了。」
「五天是吧,好吧,」無奈之下,尼古拉耶維奇也只有點頭,同時,他委婉的提醒丁海軍:「如果能快點回來,還是希望丁先生您儘快回來。」
暗自搖了搖頭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甩出腦袋,陳耕hetubook.com.com反問道:「誰說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是米格-29?」
良久,他愣愣的道:「蘇聯……有這麼一款飛機?而且……蘇聯肯賣?」
「當然研究了,」老丁同志很奇怪陳耕為什麼忽然提到了「巴倫支海撞機事件」,但既然陳耕提到了這件事,他也不能不沒有什麼表示:「因為這次意外,直接導致了北約和華約一度出現了瀕臨戰爭的緊張對峙局面……」
「不用客氣,」陳耕還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樣:「如果我是你,就立刻想辦法回去……跟這件事相比,恢復外交的磋商談判耽擱個幾天真的沒關係的。」
搞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陳耕就知道該怎麼辦了,他望著老丁同志,壓低了聲音一字一頓的道:「我告訴你,那不是米格-29。」
「什麼?」
陳耕微微一笑,他心裡頭很明白老丁同志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反應:「為什麼我知道蘇聯有這麼一款戰鬥機,原因很簡單……你猜猜在『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事件之後,在整個歐洲對蘇聯全面聲討的情況下,李根總統為什麼會站出來主動幫蘇聯說話?為什麼李根總統為什麼會邀請戈巴喬夫赴美國訪問、商討削減核武器庫的問題,而蘇聯方面又迅速給與了回應?難道華夏的智庫就沒有分析過這其中的一系列不合情理的情況嗎?」
老丁同志愣住了:陳耕說「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不是米格-29?!
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3噸,最大武器彈藥攜帶量超過7噸,最大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聽著陳耕介紹的蘇-27這款戰鬥機的一些關鍵性數據,老丁同志已經傻了: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強大的戰鬥機?
卧……槽!
「要回去?」尼古拉耶維奇有些驚訝,還有些不高興:「您上午才到的莫斯科……」
「這還不是老弟你的功勞?」老丁同志一臉的感慨,邊感慨邊搖頭:「老弟你這鬧騰的也太大了,RB211、AI-25再加上和圖書聯合研發世界先進水平噴氣式教練機……嘖嘖……我算是發現了,只要有老弟你在的地方,肯定就安穩不下來,這下子好了,原本預計到明年春天能談好的,現在又不知道要拖多長時間。」
老丁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點頭:「老弟你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說了吧,上面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不過一方面蘇聯會不會賣?另一方面,上面還沒考慮好買哪一款,是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3、米格-27?還是蘇霍伊設計局的蘇-24?有些同志也考慮過買蘇聯最先進的米格-29,但是……」
「另外,」陳耕想了想,又說道:「蘇聯國內的經濟狀況很困難,尤其是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各類消費品、輕工業品更是奇缺,所以如果華夏對蘇聯的這款戰鬥機感興趣,難度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高。」
因為米格-29和蘇-27看上去實在是太像了,一樣高高聳立的大型雙垂尾,一樣的雙髮結構,一樣的整體式座艙蓋和整體式圓弧風擋……
看到陳耕,老丁同志給了陳耕一個大大的擁抱,開心的道:「哈……老弟,沒想到吧,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陳耕告訴老丁同志儘快把這個情況回去做個回報,老丁同志真的這麼做了。
不是米格-29,那是什麼?
說到這兒,陳耕心中忽然一動,向老丁同志問道:「老丁,國家有沒有想過藉著這次中蘇恢復邦交的機會,從蘇聯採購一批戰鬥機來增強國防實力?」
老丁苦笑一聲,表情無奈:「那可是米格-29啊,蘇聯人自己都裝備了沒幾年,他們怎麼可能賣?」
陳耕確實沒想到老丁同志居然會出現在莫斯科,開心的用力抱了老丁一把:「是沒想到……怎麼還是?不是說這次與蘇聯的恢復邦交的談判,只需要你遙控指揮,不需要你親自上陣嗎?」
至於現在華西和蘇聯兩國還沒有關係正常化、雙方如何合作的問題,這其實完全不是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個合作納www.hetubook.com.com入雙方關係正常化的討論範疇之內嘛!
丁海軍當然知道尼古拉耶維奇不高興,這種事情擱在誰身上誰也不會高興,但沒辦法,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事件是人為操縱的啊,蘇聯全新的重型戰鬥機啊……這麼重要的信息,他不回去親自向領導彙報,難道要用蘇聯人的國際長途線路和國內彙報嗎?不怕蘇聯人竊聽?
以二戰剛剛結束研發的米格-15的國產化版本:殲-5戰鬥機還沒有被淘汰,殲-6是華夏空軍的現役主力,殲-7已經算是「高精尖」產品,至於在若干年後被戲稱為「槍挑娘娘」的殲-8八爺?去年年初才剛剛批准生產定型呢。
蘇聯還沒有對外公布他們最新式的重型戰鬥機蘇-27,也就是說,除了美國人和北約的部分高層政治家、軍方的高層將領之外,即便是在北約國家,他們也都認為和挪威空軍602號P-3B偵察機發生碰撞的,極有可能是一架蘇聯的米格-29戰鬥機。
雖然知道陳耕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撒謊,但是……這未免也太離奇了,以華夏一個國家搜集情報的能力都不知道蘇聯有這麼一款戰鬥機的存在,陳耕又怎麼可能知道?
「那是蘇聯最新式的重型戰鬥機,」陳耕輕聲說道:「來自、蘇聯兩大戰鬥機設計單位:蘇霍伊設計局的、用來和美國的F-15戰鬥機對抗的全新一代重型戰鬥機蘇-27。」
陳耕不知道華夏和蘇聯兩國的高層、外交系統是如何溝通的,總之十多天後,當他結束了一圈的參觀回到莫斯科的時候,驚訝的發現自己的老朋友、老熟人丁海軍同志已經在莫斯科等著自己了。
越想,老丁同志看著陳耕的目光就越是震驚:最重要的是,這傢伙在這監視當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啊?
丁海軍自然是連連點頭,表示一定。
這就是這一時期的華夏,因為對自己的北方鄰居家的困難沒有足夠的了解,覺得就算咱們去跟對方買東西,也不一定能夠買到最好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