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7章 擴大規模

聶光覺得,看來董事長是準備藉著進行二期建設的機會,開始試探性的走出去了。
陳耕笑了笑,也沒隱瞞:「咱們決定建設的津門工廠的時候是什麼年代?誰想到國內航空市場的規模已經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了?如果保持現在這個速度,十年後國內航空市場對飛機的需求量又要多大?如果未來十年,國內航空市場的發展速度比現在更快呢?」
現在的商飛集團,年產福克F100飛機24架,這個產能冠絕國內,哪怕是西飛的運7客運型也達不到這麼大的產能,而按照此前的規劃,二期的產能是年產F100系列(包括F120以及未來的F150)36架,這樣一來,等二期工程完工之後,商飛集團津門製造工廠的年產能將達到60架,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了。
「哦?說說看,什麼事?」
說到這,聶光微微一頓:「另外,董事長,還有一件事。」
聶光有些疑惑:F120現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因為質優價廉的緣故,國內的幾家航空公司對F100非常喜歡,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後,而隨著國內的航空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選擇飛機這種出行工具的人越來越多,F120以及接下來的F150正好滿足了市場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的需求,如果再大,到時候以從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引進的圖-204的機身為基礎、以F100系列機身的航空電子系統和計算機系統、以商飛集團自產的RB211發動機組合而成的商飛版圖-204正好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那可是個200多個座位的大型窄體幹線飛機呢,是標準的大飛機,就這樣,陳耕董事長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說話的功夫,已經布置好的專用液壓機開始逐漸給機身和機翼加壓,隨著施加在機身和機翼上的壓力逐漸變大,機翼已經開始呈現出了明顯的彎曲變形,而陳耕和方誌強面前顯示器上,顯示壓力數值也在不斷的跳動:8www•hetubook•com.com5%、86%、88%……
也是!
他想了一下,對聶光說道:「這樣,你和津門的領導們說一聲,就說我可以和他們面對面的溝通一下,大家有什麼訴求,都可以坐下來談一談。」
心動是理所當然的,身為麥道集團的大Boss,小麥克唐納應該很清楚現在麥道飛機內部的問題和積弊有多麼嚴重,而自己提出來的這幾條建議,對於現在的麥道而言都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可如果機翼在載荷達到了115的時候還沒有斷裂,那也同樣是不合格,因為這意味著機翼的強度過剩了,而強度過剩也就意味著這個位置的重量過重,需要重新減重。
「嗯?」陳耕怔了一下:「這是怎麼說的?難道津門的領導想要在這裏面插一腳?」
可「任何一個改進型都要進行全尺寸機身破壞試驗」是陳耕定下的規矩,誰又能反對?
當施加在機翼上的壓力達到設計強度的105%的時候,機翼已經彎曲的很厲害了,但機翼依舊完好沒有斷裂,最重要的是機翼蒙皮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褶皺,不單單是方誌強,商飛集團的其他領導們也跟著鬆了一口氣:這萬一當著大Boss的面斷了,那可就丟人丟大了。
不過心動歸心動,陳耕也明白,老頭兒要面子,當然不好一口答應自己,不過沒關係,慢慢的等著就是了,倒是趁著這個功夫,陳耕去了商飛集團一趟,看看正在做靜力測試的F120一號原型機。
這話一問出來,方誌強頓時就有些坐蠟了。
至於發獎金、放假之類的話,陳耕一句都沒說。
所謂預載入荷試驗,也是飛機靜力試驗的第一部,簡單來說,就是用20%至30%使用載荷拉緊試件,消除間隙,當這一步完成之後將載荷卸載,然後再逐級載入至使用載荷。
身為原成發廠負責生產工作的副廠長,聶光腦子一轉,很快就反應過來自家董事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莫https://www.hetubook.com.com非老闆已經想著擴大二期的產能了?
「兩年?」
但聶光什麼都沒說,只是點頭:「請董事長放心,我們一定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加快整個工程的進度。」
「陳董,咱們還繼續嗎?」方誌強小心的向陳耕問道。
陳耕趕到商飛集團的飛機靜力測試實驗室的時候,那架已經組裝完成、接下來就要接受靜力測試的F120原型機的所有測試裝置已經全部到位,和我們熟悉的民航飛機不同,接受靜力測試的飛機基本上不會安裝任何的電子設備和儀錶系統,至於座椅當然更是沒有的,就是一個完全的「裸機」,不但飛機內部沒有絲毫的裝飾,外面的塗裝也只是刷了一層底漆,光禿禿的看著都讓人彆扭。
不過在陳耕看來這不是什麼壞事,商飛集團和地方政府相互彼此幫助,這本來就是應該的,而地方政府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提出一些要求也完全不奇怪,事實上津門的領導們提出來的這個要求已經算是相當克制了。
而聶光提到的事,讓陳耕沒辦法不多想:津門的領導是想要幹什麼?
為什麼坐蠟?
言外之意,他對這個進度其實還是有點不太滿意。
兩年其實不算慢了,雖然只是一個小改型號,但該走的試飛取證流程一樣都不能少。陳耕點點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還是盡量加快一下速度吧。」
現在想想,如果國內航空市場繼續保持眼下的這個發展規模,新增的這36架的年產能還真不一定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董事長此前可就說了,我們不能只滿足於在國內稱王稱霸,當我們修鍊好了「內功」之後,可是要走上國際市場,要與國際巨頭們進行競爭的。
從測試中心出來,陳耕向聶光問道:「聶光同志,F120最快能夠在什麼時候投入市場?」
懂了!
「成功了!」
而事實也證明了陳耕董事長的高瞻遠矚:隨著國內航空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24架https://m.hetubook.com.com的年產能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商飛集團手中持有的訂單也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排到了三年後了,這幾年,靠著這些F100,商飛集團可是賺的盆滿缽滿,而靠著與商飛集團的合作,國內幾大航空企業也是吃的滿嘴流油。
不等聶光說完,陳耕已經大致明白了津門領導們的想法:他們沒有插手商飛集團的想法,但他們看中了商飛集團生產規模擴大之後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
下一刻,伴隨著屏幕上顯示的機身上各處測試點的壓力數值的變化,機身和機翼上的載荷已經來到了109%,而伴隨著一陣吱吱嘎嘎的、刺耳的金屬摩擦聲,當載荷來到111%和111.04%的時候,這架F120的機身和機翼轟然斷裂。
而破壞試驗也是對飛機整體設計強度的檢驗,比如機翼這個位置,設計標準是100,為了留住足夠的安全余度,通常會有10%左右的冗餘,也就是在設計的設計當中,設計師們會將機翼的設計強度定在110上,而破壞試驗的要求就是要對設計和工程實現進行檢驗:如果當機翼在載荷達到105甚至103就斷裂了,沒說的,不合格,強度不夠;
……
陳耕就點點頭。
其實按照國際慣例,像是這種改進型,其實是沒有必要進行全尺寸機身破壞試驗的,畢竟此前的所有的機身組件都是進行過實驗、並且驗證通過了的,類似的改進型之需要對改進部位進行試驗、確定沒有問題就好,當造這麼一個機身不要錢?
另外一個,如果咱們再次擴大了規模,勢必也要招收更多的工人,到時候這些工人對津門市經濟的帶動作用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陳耕笑眯眯的看著小麥克唐納離去的背影,他很清楚,這傢伙心動了。
「是這樣,」聶光解釋道:「咱們這邊不是要進行二期的建設了么,津門的領導們希望咱們能加大一下規模。」
陳耕雖然沒說,可誰也沒感到失望,現在的商飛集團和圖書已經是一家高度成熟的公司了,員工的薪資、獎金、假期之類都有明確的規定,大家都知道做好某個工作之後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如果陳耕這個時候憑藉自己的心情亂做決定,反倒是干擾了公司正常的運轉。
「不像,」聶光搖搖頭,說道:「根據我之前和市裡領導的接觸來看,他們只是單純的希望咱們擴大產能……稅收優惠期這不是馬上就要過去了么,咱們的產能越大,銷售額越高,他們能夠收到的稅也就越高。
「各小組聽我的命令,」方誌強用力攥了一把對講機,吩咐道:「按照既定程序繼續進行測試。」
得知陳耕會親自過來溝通商飛集團津門工廠二期產能規劃的問題,津門市的領導們高度重視。
這意味著Boss對自己這些人的工作能力都開始懷疑了啊。
不能不重視啊,自打商飛集團津門工廠建成的這幾年來,津門工廠算是知道了自己下去內有一家高科技企業之後,自己能夠跟著沾多大的光:受商飛集團津門工廠的帶動作用,多家和航空領域相關的高科技公司和科研機構紛紛在津門落戶,後者成立分支機構,而這些來津門落戶的單位,再加上商飛集團津門工廠,對津門市的經濟起到了極大的帶動作用,津門市的領導們早就盯著商飛集團津門工廠的二期工程的建設了,現在聽聞陳耕要來,津門市的領導們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方誌強自然也不敢,不敢反對的他,哪裡還敢猶豫,立刻站直了身子,大聲說道:「我們有信心!」
陳耕看了方誌強一眼,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怎麼?沒信心?」
是的,在福克F100的基礎上,通過對機翼前的機身段和機翼后的機身段分別加長了1.5米、將最大載客量從F100的100座提升到了現在的120座的F120,現在已經製造出了原型機,而要進行的靜力測試,則是飛機正式生產之前諸多關鍵測試中的一環,用來驗證這個飛機是否滿足飛行所要求的結構強度,是保證飛https://www.hetubook.com.com機飛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聶光贊同的點頭,想當初,陳耕董事長決定將商飛集團津門工廠的一期年產能定在24架的時候,整個集團上下幾乎是一片反對聲,大家都覺得這個產能定的太高了:一年就能生產24架啊,5年就是120架,這麼大的產能基本上就滿足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的需要了,五年之後再生產的飛機賣給誰?難道工廠就等著停產嗎?
聶光沒想到自己老闆竟然這麼好說話,立刻點頭:「好的,回頭我就和他們說一下……Boss,您也準備擴大規模?」
對這個結果,陳耕也很高興,他大聲宣佈道:「大家繼續,把後續的工作做好,今天晚上我請大家吃飯,大家好好放鬆一下!」
陳耕點點頭,也沒說什麼,就這麼等著方誌強繼續指揮。
最終,還是在陳耕董事長的一力堅持下,將這個產能定了下來。
因為F120就是在F100的基礎上稍微加上了3米,機翼、垂尾和平尾都沒有進行任何改動,當初F100在做實驗的時候可是通過了的,現在你們竟然對F120沒信心?
「有信心就好。」
這個試驗的要求是機身結構的變形不能夠妨礙飛行器的正常工作,並且在載荷卸載后,相應的部位不能有明顯的殘餘變形,比如殘餘撓度不超過在使用載荷下總撓度的5%、殘餘應變不超過0.2%等等。
看著斷裂的機身和機翼,指揮室內的眾人非但沒有任何的失落,反而是一臉如釋重負的欣喜和開心,大家自發的、熱烈的鼓起掌來:機身和機翼的斷裂強度,和F100的強度完全一致,這意味著這次由商飛集團完全自主進行的F100的改進型號,在機身結構方面改的十分成功!
打量著上面安裝了各種測試裝飾的F120,陳耕向方誌強問道:「方總工,現在已經完成哪些測試項目了?」
聶光抿了抿嘴,說道:「最快也要兩年。」
「預載入荷試驗和全載荷試驗已經完成了,」方誌強連忙道:「現在正在進行的是破壞試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