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下風雲出我輩
第三百五十章 加封右驍衛大將軍

倆人因武藝超群,兄弟兩人為幽州刺史羅藝所愛,倆人一直都是跟隨羅藝學習待人接物,可是沒想到薛世雄竟然客死他鄉,屍骨無存,楊廣念及薛世雄的功勞,所以讓薛萬均襲了薛世雄的位置。坐了涿郡太守。
蕭守仁看了虞世基一眼,真想脫下鞋子來狠狠往虞世基的臉上扇過去,可是想想這是虞大哥的伯父,也就按壓下去這個想法。
張須陀和楊義臣是生死之交!
「嗯,既然封賞,那就封賞個大點的官,現在是危急時刻,蕭大人雖然年紀輕,可是胸有大志,文武全才,又立過許多功勞,軍中名聲也還好,這時候大力提撥可以刺|激許多人的心,讓他們都為陛下賣命,讓他們知道,陛下選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有用,那麼就可以封賞,年紀輕又怎樣?霍去病十八歲的時候已經封為大元帥了,蕭大人難道比霍去病還年輕不成?」
「太僕是說……是說讓蕭守仁做右驍衛大將軍?」楊廣試探著再確定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耳朵聽錯了,可是看到虞世基和裴蘊的表情之後他就知道自己沒有聽錯。
游元正色道:「您父親受國家的寵信恩遇,近世無比,您弟兄幾個都位居高官顯爵,正應該對國家竭誠盡節,上報鴻恩,怎想到您父親墳土未乾,您就親自策劃謀反!我只有一死而已,不能從命!」
「楊太僕,你是什麼想法?」楊廣問楊義臣。
雖然心中狂喜,可是蕭守仁還是穩住了。
楊廣的臉色一沉,「怎麼?蕭守仁,你敢抗旨不成?」
蕭守仁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楊玄感發怒將游元關押起來,屢次以兵器威脅他,但不能使游元屈服,就將他殺害。
「好吧,朕准了,右驍衛大將軍就右驍衛大將軍吧。」楊廣點了點頭之後說道。
只是因為楊義臣大限快到了!
楊義臣從那時候起就開始準備後事了。
這是一場賭博,這是一場豪賭。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那被楊玄感任命為懷州刺史的唐儉從楊玄感的軍中逃回了河內!至於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唐儉叛逃,外人無從知曉。
不僅僅是虞世基和裴蘊呆住了,楊廣和蕭守仁一樣都呆住了,這個提議太大胆了,大胆到讓人接受不了!
「陛下,那薛萬均,恐怕難以擔當此重任啊,不若由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都去涿郡協助領兵,陛下以為如何?」
楊玄感以運糧的名義將郡縣官吏中有才和-圖-書幹的人召集在一起。他任命趙懷義為衛州刺史,東光縣尉元務本為黎州刺史,河內郡主簿唐儉為懷州刺史。
「蕭愛卿,楊太僕已經知道了楊玄感的事情,他為朕出了一計,這一計裏面需要你出力,不知道你可有難處?」楊廣那淡淡的聲音從上面飄了下來。
楊玄感無法過關,就從汲郡向南渡河,投奔楊玄感的人多得就象市場上一樣。
雖然楊義臣的話有點牽強,可是大家都不知道說什麼來反駁他的說法。
「陛下!萬萬不可!這大將軍一職可是手握重兵啊,須威望極高之人方可勝任,蕭大人雖然立國很多功勞,可是年輕尚輕,恐怕難以服眾啊!」虞世基第一個站出來。
楊玄感說:「不對。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屬都在東都,要是先攻取東都,就足以擾亂百官們的心。而且,如果經過城池卻不攻取,怎能顯示我軍的威風?你的下策,正是我的上策。」於是楊玄感率兵向洛陽進發,他派楊玄挺率領驍勇之士一千人為前鋒,先攻取河內。唐儉憑藉城池拒守,楊玄挺攻城不克。
在軍營里蕭守仁再次見到了楊義臣。
有了虞世基帶頭之後裴蘊的膽子也上來了。
「陛下之事便是微臣之事,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本就是微臣份內之事!」
心情大好,吃過早飯之後蕭守仁便去楊廣那告別了,事情緊急,還是早點出發的好。
楊義臣的話再次證實了楊廣的想法,沒錯,他的耳朵沒有聽錯。
蕭守仁心裏暗罵了一聲,趕緊替自己辯解。
「見過楊太僕。」蕭守仁上前見禮。
蕭守仁的臉難得地紅了一下。
蕭守仁小心肝急跳了兩下,他知道,今晚上的正題來了。
他們這樣對大隋忠心耿耿的老臣都有一個愛好,那便是為國家選拔可用的人才,很碰巧的是,蕭守仁正好同時被倆人選中了。
眾人也知道楊廣這會兒是困了,所以很識趣地告退了。
臉色陰沉的楊廣聽到蕭守仁的回答之後哭笑不得,原來是因為這個緣故不敢答應啊。
對了,還有楊義臣,楊廣看了一眼楊義臣,正好就看到楊義臣臉上的笑容,難道楊義臣也反對?
沒錯,蕭守仁從楊義臣落寞的眼神以及那些情緒低落的交談裏面已經知道了,神醫孫思邈前段時間替楊義臣把過脈,斷言楊義臣只有半年可活。
「臣……微臣……」蕭守仁吱吱唔唔地。
虞世基和裴蘊m.hetubook.com.com笑了,沒想到一向和他們對著乾的楊義臣也同意了自己的觀點,看來蕭守仁這次是沒什麼戲了。
楊義臣還是依舊那麼微微笑著,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他,想知道楊義臣是怎麼想的,蕭守仁也是看了過去,他也知道,自己的命運此刻算是在楊義臣的嘴裏了。
虞世基和裴蘊還想再說什麼,可是楊廣擺了擺手,倆人也就不再說什麼了,木已成舟了。
楊廣滿意地笑了笑,蕭愛卿果然是忠臣啊。
大家都踴躍高呼萬歲。於是楊玄感統率部署軍隊。
楊義臣卻是面露笑容,不置可否。
治書侍御史游元在黎陽督運軍糧,楊玄感對他說:「獨夫逞肆暴虐,使自己陷於絕遠之地,這是上天要滅亡他的時候呵。如今我親率義兵誅來無道之君,您意下如何?」
這簡直就是斷了生死了,孫思邈說的話大家都是相信的,畢竟,人家那神醫是大家封的。
他們關係很好!
「虞大人說得很對,這未過三十便被封為大將軍,這樣的事情我朝從未有過先例,這麼做恐怕有損陛下威名啊。」裴蘊說話就有技術多了,他明明是為了私心,卻是假裝是為了楊廣的名聲著想。
倆個這麼有分量的老將軍一同使力,加上蕭守仁自己也爭氣,所以這才把右驍衛大將軍的位置給弄到手了。
李密說:「關中之地四面都有要塞屏障,是天府之國,雖然有衛文升,但他不足為慮,如今您統帥部眾向西擊鼓進軍,經過城池不要攻取,直取長安,招收長安的豪傑之士,撫慰長安的士民,憑藉險要據守長安,天子雖然從高麗返回,但失掉了根本之地,我們就可以慢慢進取了。」
楊廣是知道這個事情的,所以很傷感,聽到楊義臣要推薦蕭守仁他也不好拂了楊義臣的面子,同時也抱著試試的態度,看看蕭守仁是不是真的能夠成為楊義臣張須陀那樣的大將軍那樣的一代名將。
可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蕭守仁領兵的建議是楊義臣提出來的!他怎麼可能回反對呢?
這就像是那些命不久矣的人臨終時說的話!
「蕭將軍,楊太僕那四路大軍,第一路大軍,當讓涿郡地薛萬均統領,攻擊黎陽東北!第二路大軍,可讓揚州地王世充帶兵。攻打黎陽的東南,虎牢未克。當讓裴仁基出兵正中,可策應四方,是為第三路大軍,你與楊太僕是第四路。」
被楊廣https://m.hetubook.com.com盯得有些心虛了都,蕭守仁動都不敢動,他不知道楊廣此時此刻在想些什麼。
楊玄感說:「再說說再次的策略。」
既然藥王都說你只有半年好活了,那麼估計一年之後肯定是見不到你身影了。
虞世基和裴蘊的眼睛睜得比先前還要大!
他又命人製做八輪樓車,樓車高於城牆,設置在魚梁道兩旁,打算向下射殺城內的人,這些事情都是些大工程,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這是一種態度,一種要和高句麗死戰到底的態度,這也是用來迷惑楊玄感耳目的招式。
虞世基和裴蘊的眼中儘是不相信,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被封為大將軍,這以後還得了?以後還不得壓在自己的上頭作威作福?
一路上蕭守仁和楊義臣有過諸多交談,從那些隻言片語裏面蕭守仁已經把心中的疑惑都解開了。
雖然蕭守仁的話裏面沒有表決心啊什麼之類的,可是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他沒問題!
使勁點了點頭之後蕭守仁趕緊謝恩。
修武縣的百姓紛紛據守臨請關。
字字鏗鏘,落地有聲。
楊義臣微笑著擺了擺手,讓蕭守仁過來。
楊廣為了這次的行動也是做足了準備,他暗地裡調兵遣將交於蕭守仁和楊義臣,但是明裡卻是做出一副要和高句麗不死不休的樣子來。
虞世基和裴蘊卻是不一樣了,虞世基上前了一步。
蕭守仁聽完前方斥候的彙報之後心情很是沉悶,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楊廣聽到這句之後眼睛一亮,然後就看著蕭守仁,不再說話。
來護兒率領水軍從東萊將要入海進兵平壤,楊玄感派家奴偽裝成東方來的使者,詐稱來護兒謀反,六月,乙巳(初三),楊玄感進入黎陽,關閉城門,大肆索要男夫,用帆布製成頭盔鎧甲,任命官員僚佐,都按先帝開皇年間的舊制,他向附近各郡發送文書,以討伐來護兒為名,命令各郡發兵在黎陽倉集結。
蕭守仁又看了楊義臣一眼,表情很古怪。
獨夫二字說的毫無疑問就是楊廣了。
「啟稟陛下,老臣也覺得倆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
這薛萬均便是那薛世雄的大兒子,也就是蕭守仁以前跟隨的將軍的大兒子,薛世雄生前是涿郡太守,所以薛萬均與其弟薛萬徹都客居幽州。
楊玄感說:「再說說其次的策略。」
那是蒼白,也不在的是怎麼弄出來的。
當初,楊玄感讓李密作自己的謀https://m.hetubook.com.com划,對李密講:「你常常以拯救百姓為己任,現在是時候了!我們的策略將如何呢?」
可是他還是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唐儉又派人通知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和樊子蓋率軍防備。
楊廣猶豫了。
楊義臣滿意地點了點頭。
昨晚由於是大晚上的,所以蕭守仁也沒有好好觀察楊義臣,此刻和楊義臣見面之後蕭守仁發現楊義臣的臉色有些不正常有一種不正常的白。
李密說:「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就是距幽州也還有千里之遙,南面有大海,北面有強大的胡人,中間夾著一條道,按理來說是極其險惡的。您率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守臨渝關的險要,扼住這條路的咽喉,征伐高麗的隋軍歸路便被切斷,高麗人知道了,必然追蹤于隋軍之後。不出一個月,隋軍的軍資糧秣都消耗殆盡,隋軍不是投降就是潰散,皇帝就可以不戰而擒了。這是上計。」
「楊太僕決定咱們四路大軍圍攻黎陽叛軍,你領一路。」楊廣笑著說道。
此言一出,把下面的人都是驚地長大了嘴巴,包括蕭守仁本人。
至於效果有多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蕭大將軍,希望你不要讓楊太僕失望,也不要讓朕失望。」楊廣對著蕭守仁說道。
想不明白,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所有的一切只有問楊義臣了。
「陛下,蕭大人要領兵,陛下要放權。」楊義臣也不再多說了,只說了這麼一句。
「老臣領旨。」楊義臣聽完楊廣的話之後淡淡地回答道。
雖然楊義臣以前沒有見過蕭守仁,可是對蕭守仁的事情還是比較了解的,更是派人仔細打探過蕭守仁的大小事情。
「蕭將軍,此次帶兵以你為首,雖然楊太僕只是副手,可是他的話你還是要多聽聽,有什麼不懂的也多問問楊太僕。」楊廣說完之後就揮了揮手。
蕭守仁心中有很多的額疑惑,他不明白為什麼楊義臣要幫自己,為什麼要封自己那麼個大官做,還有,既然楊義臣也會去解圍,為什麼還要把自己叫上呢?還讓自己當主帥讓楊義臣做副手,難不成自己比楊義臣還厲害不成?
蕭守仁差點就摔倒在地,自己出身行伍,做的事情也大多是武將做的,可是卻被封了個文官,封了個鴻臚寺少卿,搞外交,現在卻又被叫去做武將該做的事情,這算是怎麼一回事啊!
「楊太僕你還是叫我守仁吧,晚輩覺得救急如救火,咱們現在就可以出發。和-圖-書」蕭守仁回答道。
他還對這些人說:「皇帝無道,不體恤百姓,使天下受到騷擾,死在遼東的人數以萬計,現在我與你們起兵以拯救百姓於水火,怎麼樣?」
楊義臣竟然想要蕭守仁做右驍衛大將軍!這可能嗎!
難道自己的內功又有了大進步了?又破了一個門檻?
他終於明白這一切都是怎麼回事了,說白了,這都是張須陀和楊義臣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陛下,微臣是文官。」雖然沒有多說,可是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了。
大軍兩萬,都是禁衛軍,跟隨蕭守仁和楊義臣出了軍營,直接迴轉,帶的糧食不多,他們要的是速度,沿路有補給的地方。
就在下一秒,楊義臣又說話了。
底下的人怎麼一下子出來倆個反對呢?而且還是自己的寵臣。只有楊義臣默不吭聲。
楊廣皺了皺眉頭,所謂天子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怎可改來改去的呢?
「陛下,依老臣看,封蕭大人做大將軍這件事情還是算了吧,再封個別的吧,右驍衛大將軍這個位置不是一直空著嗎?」
第二天天還沒亮蕭守仁就起床了,睜開眼之後蕭守仁便是心中大喜,他發現自己突然間身輕如燕,全身的輕鬆,和往日的感覺不一樣了。
這萬萬不可!
「這個不是問題,還記得朕在你去齊郡之前說過的話嗎?真說過,以前壓著的東西在你從齊郡回來之後都還給你,朕是天子,一言九鼎,自然不會食言而肥,這樣吧,那個鴻臚寺少卿你就別做了,朕封你個大將軍吧,你可滿意?」
其實楊廣對蕭守仁的實力還是有些懷疑的。
楊玄感挑選輸送軍糧的民夫中身強力壯者五千餘人,丹陽、宣城的船夫三千餘人,殺三牲誓師。
楊廣一大早就下旨了,派人製做一百余萬個布袋,每個布袋裝滿土,打算用布袋堆積成一條寬三十步、與城牆同樣高的象魚脊樑一樣的坡道,讓士兵們登道攻遼東城。
旁邊的楊義臣也看出來蕭守仁很苦悶,於是策馬過來,並排向前慢慢走著。
「蕭將軍,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了,糧草問題也解決了,不知道蕭將軍想要什麼時候動身開拔呢?」楊義臣微笑著問蕭守仁。
李密說:「挑選精銳士卒,晝夜兼程,襲取東都,藉以號令四方。但恐怕唐告訴了東都守備,東都事先進行了固守的準備,要是率兵進攻東都,百日內攻城不下,全國各地的軍隊四面八方地到來,其結果就不是我所能預料的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