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亂世烽煙十八路
第四百三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裴寂說道:「隋軍宋老生和屈突通據守險要,易守難攻,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得定的,李密雖然答應聯合,但他一向鬼點子多,誰能保證他不招呼,給咱們來一下?突厥更是惟利是圖、貪利而忘義的小人,劉武周如今又向突厥稱臣,他們勾結在一起,情況很不樂觀啊!太原是我們起兵的基地,義軍的家屬,都在那裡,萬一有個什麼閃失,落入劉武周和突厥之手,那如何是好?必定會軍心大亂!因此,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只有火速回師,以救根本,再籌劃日後的義舉。」
沒錯正是李密的書信!
李淵秘密召見了裴矩。
而李密呢?
就在郗士陵坐著宰相夢的時候,李淵千金買馬骨的消息不脛而走,當然了,李淵自己派人宣傳的可能性很大,反正就是之後投奔李淵的人如那過江之鯉,溫大有倆兄弟忙著登記名字都是忙的夠嗆。
信中更是寫道:「天生蒸民,必有司牧,當今為牧,非子而誰?老夫年逾知命,願不及此。」
為了搶在李密的前頭把長安城拿下,李淵是費盡了心思,他帶著李世民和李建成不眠不休地趕路,終於,三天之後,他們到了賈胡堡。
李淵是不甘心的,他不甘心就這麼退兵!
李建成說的句句在理,分析得頭頭是道,說完之後又開口道:「害怕被淹死的人,就常常會被水淹死,如果撤回太原,其結果,也就是這個害怕被水淹死的人的可悲下場。」
下雨,自然是無法改變,可是大雨不停,道路泥濘不堪,行軍也成了大問題,糧草問題,必須要解決的,幾萬人被困在霍邑郡前,一天要吃掉幾萬斤糧食,眼看碗里的飯,一天一天的變成稀飯和清水,士兵們也會開始怨聲載道,沒飯吃,誰還願意去打什麼鳥仗啊?都會咬牙切齒,把破碗一摔,罵罵咧咧的,他媽的,飯都沒得吃,誰替你賣命啊?況且有些人來參軍,為的就是混口飯吃。
李淵是肯定不會跑到李密那去簽名的,那麼冒險的事情他是打死都不會幹的。
李淵只好又火速派人給正在迴轉的裴矩送信,讓裴矩再使把勁,看看能不能讓始畢可汗帶些兵騷擾一下劉武周,這樣一來讓劉武周也有所顧忌不敢再那麼大胆,讓劉武周無心太原。
李世民把情況跟李淵一說,李淵的神情也是非常的奇怪,然後便親自跑到李世民的帳中,親自接見那盜匪首領郗士陵,郗士陵沒想到自己竟然收到唐國公大將軍這等待遇,他一下子就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告訴李淵。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然後抬頭對李淵說道:「我覺得現在我們應hetubook.com.com該穩住李密,李密現在連滎陽都丟了,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這時候難保他不會打長安的主意,他離長安可是比我們都要近啊。」
軍中出現了倆個不同的聲音。
焦急的李世民還想再說什麼,可是李建成卻是拉了拉李世民的衣袖,李世民一看,自己大哥正在給自己打眼色,李世民便不再吭聲了,默默地退了出去。
道理就是這麼的簡單。
就在這個時候,裴矩來信了,信里的內容給李淵吃了一顆定心丸,他這才下定決心去長安!
裴矩和始畢可汗已經簽好了合約,始畢可汗借兵借馬給李淵,同時斷絕和劉武周方面的來往,李淵入關之後奪了長安城之後,土地歸李淵,可是金銀財寶啊綾羅綢緞啊都要歸始畢可汗!
現在李淵是快要把劉武周恨死了。
就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攻下西河郡的時候,蕭守仁大破李密瓦崗大軍的消息也傳遍了天下,這下子天下沸騰了。
李淵為難了,好生為難。
李淵父子聽說蕭守仁已經奪了洛陽的時候心中是一片焦急啊,時間不等人啊,他們要儘快取了關中拿下長安!
原來郗士陵是劉武周的老鄉!
遠在江都的王世充手裡有兵有將還有一個假皇帝,當真是從來沒有這麼威風過,他早就想回洛陽了,畢竟,江都比不上洛陽,洛陽才是京師啊,在京師的話,假楊廣就能派上更好的用處了!
李淵一慌,軍隊便停下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接到李元吉傳來的消息,說是劉武周要攻打太原要攻打晉陽!
李淵之所以召見裴矩,就是想要讓裴矩去一趟突厥和始畢可汗商量點事。
李淵帶出來的兵都是太原兵,要是太原丟了的話,那麼軍心也散了,這時候到底是回太原去呢還是繼續往長安去呢?
一連幾天,雨仍是嘩啦啦的下個不停。
接著李淵還封郗士陵為鎮東將軍,封為燕郡公,置鎮東府,招撫山東郡縣,這簡直就是千金買馬骨的翻版啊!
既然已經知道劉武周在和突厥方面聯繫,李淵就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了,自己要是帶著大軍去長安,而劉武周從突厥借兵借馬把自己後花園抄了,那就真的是虧大發了!
李淵首先就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裴矩叫了過來,他讓裴矩去突厥借兵借馬,也僅僅只是借兵借馬,借過來的兵和借過來的馬李淵沒打算讓他們上戰場。
李淵讚賞地點了點頭,李世民的話很有道理。
看到自己父親砍過來的眼神之後李建成開口了:「劉武周驕傲自滿,突厥又不講信用,他們表面上打哈哈,其實和圖書心裏面,都在互相猜忌,互不信任,如果突厥打太原,那為何會捨近求遠,不取近在咫尺的馬邑?可見劉武周對突厥,也是很有戒心的,所以他未必與突厥真搞在一起,眉來眼去是假,相互利用是真!如今朝廷已派兵攔截我們,如果臨陣退卻,撤回太原,必然導致混亂,甚至引起全軍嘩變!到時候,我們進又不是,退又不是,四處都是強大的敵人,腹背受敵的結果,就是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李世民一下子跪了下去大聲喊道:「將軍,如果雨停之後我不能將宋老生那老匹夫拿下,末將願意以死謝罪!」
「都散了吧,裴大人留一下,容我再想想。」李淵淡淡地說道。
王世充出兵的對象就是李密!
李世民不愧是有膽識的人,講得很是在理。
兵貴神速,李淵的心現在已經很急了,他聽說李密似乎也盯上長安了!
溫大雅把信交給李世民看了一遍,李世民看完之後覺得裏面的語氣和姿態都放的很低,足夠迷惑李密那樣狂妄自大的人了,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連夜就跑去自己老爹那裡交差去了。
就在前幾天,李淵收服了一批盜匪,那批盜匪的首領叫郗士陵。
裴寂說的句句是實,也沒有誇大其辭,因此部將們都是紛紛站起來投贊成票,連聲說裴寂裴大人說的在理,其實都是關係自己在太原的家屬。
這讓李淵好生不爽!
李世民也不甘示弱,補充道:「現在秋糧已熟,小麥、高粱、稻穀和草料,到處都是,還怕沒糧草,沒飯吃?李密雖說是足智多謀,但現在聽說王世充也出兵了,打的就是他,他現在要應付蕭守仁和王世充已經是自顧不暇了,他根本就顧不得我們了,宋老生為人輕狂浮躁,一戰就可以抓住他!我們本來是興大義,起義兵,奮不顧身的拯救黎民百姓,就應當先入長安,號令天下!現在只是遇到一點小困難,就要班師,還像什麼男子漢,起什麼兵,造什麼反?恐怕等我們返回晉陽,就要都成落水狗和人人喊打的賊了,那樣還有前途嗎?命都沒了,還打什麼天下?」
溫大雅連夜就研墨揮毫,洋洋洒洒寫了好幾百字的回信,在信中,溫大雅用李淵的名義把自己說成是個胸無大志的小混混,說自己在太原起兵,不過是想幫助一下朝廷,渡過難關,並沒有別的什麼大志向。
宋老生笑眯眯地給楊侑回了信,告訴楊侑放心吧,這李淵翻不起風浪的。
第三便是糧食沒了。
可是李淵還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開口出聲表示什麼。
這書信裏面的意思很簡單,咱們都和*圖*書姓李,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呢,現在楊廣無道,我們應該聯合起來,這樣才能把子嬰捉住在咸陽,這樣才能把紂王逼死在牧野,兄弟我何德何能啊,竟然被推選為盟主,唉,你過來也簽個字吧,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啊。
李淵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大吃一驚,狠狠地誇獎了郗士陵一番。
李淵的目光放在長安!
這個消息一傳來,李淵慌了。
在信的最後李淵更是委婉地說道洛陽是一國之都,只有取了洛陽那才算是真盟主啊,要不然的話,你現在新敗,不能服眾啊!
在李淵帶兵開往霍邑郡的時候,霍邑城中的宋老生也已經接到代王楊侑的書信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咱一家老小,那可都還在晉陽城裡的啊!誰不會擔憂自己親人的安危呢?是繼續西進,還是退守太原,這是個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問題。
李淵之所以讓裴矩去突厥,名面上說是去借兵借馬,其實不然,李淵其實是去牽制劉武周!
李淵迅速又召集部將開會,會上,大家意見不一,基本上,形成了以裴寂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為代表的兩派。
始畢可汗也不是笨蛋,他派出了自己手下能幹的史大奈!
劉武周這頭老虎,天天窺視著太原,誰能擔保他,不給你來個乘虛而入,搞個突然襲擊?
「李密現在確實是個不確定的因素,他攻打洛陽是不可能了,蕭守仁已經是把洛陽城掌控地牢牢地,他沒有機會,可是要打長安的主意吧,他們的人馬也不會同意,畢竟,他手下的人都是河南的,要去河北這就不符合下面人的意思,他現在是個不確定的因素。」
麻煩有三。
裴矩含笑答應了,反正是空頭支票,開了也就開了!
因為就在李淵趕到霍邑的時候,遇到了大麻煩!
第一便是天天下雨!行軍打仗最討厭的就是下雨了,不僅僅不利於行軍,更是把東西都弄濕了,被子鋪蓋弄濕了還好,糧食弄濕了之後會發芽起霉的!
雖然李淵是尊代王楊侑為帝,可是小代王根本就不領情!楊侑在長安一封書信讓宋老生把李淵抵擋在霍邑郡,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把李淵弄死在那!
李密已經帶著殘兵敗將繼續招兵買馬,準備東山再起。
李淵只是先下手而已,他借過來了,那就意味著劉武周沒得借。
郗士陵自己都有些後悔了,他真是不敢相信,人生際遇竟然會是這樣,如果知道是這樣的話,路上就多收一些丐幫弟子了,拉個一兩萬人完全不是問題嘛,三千人就封燕郡公了,一兩萬人還不得封宰相?
宋老生這麼講是自hetubook.com.com然是有他的底氣的。
李淵冷眼看了李世民一眼,任誰都不喜歡別人逼自己,李淵也不喜歡,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一樣。
「你們都看看這是瓦崗的李密寫的書信。」李淵把書信遞給了李建成,李建成看完之後再遞給李世民,一個接一個。
第二便是李元吉又來信了,說劉武周聚兵太原邊上,看起來是要打太原了!這可真的是把李淵急白了頭啊。
裴矩得到李淵的吩咐之後屁顛屁顛就跑突厥去了。
李世民聽了所有人的意見之後在心中已經是有了計較,這時候站出來建議的說道:「大將軍,末將覺得我們這時候應該放低姿態,盡量穩住李密同時透入出盟主應該先入洛陽城才名至實歸,這樣一來便堵住了李密的口,李密也會爭一口氣把精力都花在洛陽,而顧不得我們這邊。」
李世民這已經算是給自己下軍令狀,同時也是在逼宮了!
李淵點了點頭表示李建成說的很有道理。
「嗯,好吧,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做了。」
他不甘心就這麼退回太原,他已經過了半百了,他不能再等了!現在機會難得,錯過了就沒了!
李世民笑著領命。
第三個問題,更是一個天大的問題,軍心渙散,是肯定要打敗仗的,軍中謠言四起,竟然還有人說,劉武周已經打進晉陽了。
李世民倆兄弟鬧著要去長安,可是裴寂等家眷都在太原的大臣則要求回太原。
李淵點了點頭,他很贊同裴寂的說法。
只有拿下了長安那才有爭奪天下的本錢!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父親還是下不了決心。
開完大會之後李淵的大軍也開拔了,意氣風發地往霍邑郡開去!
散會之後李世民便找到了溫大雅,溫大雅一直都是李淵的筆杆子,深得李淵的心意,對李淵心思的把握也是極為的出色,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世民才會找到溫大雅,李世民把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又交給了溫大雅。
李淵急需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命部將沈叔安帶著一些老弱的士兵,迅速返回太原,運一個月的糧食來,以防萬一,因為這仗,真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沈叔安領命而去。
回來的不僅僅是張仁還有李密的書信!
李淵的心情,也是壞到了極點,可是,自己是一軍統帥,是不能被情緒左右的,要堅強,一定要堅強!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關鍵,就看你怎麼去面對和克服。
李淵看完李密的書信之後便召集大家開會!
就在這個時候,李淵派出去打探消息以及結交朋友的張仁回來了!
這郗士陵帶著三千盜匪來投靠李淵,李淵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非m.hetubook.com•com常的高興,讓李世民去迎接,可是李世民見到那三千盜匪之後差點就破口大罵了,那哪是三千盜匪啊,簡直就是三千乞丐!
並且還說自己胸無大志,最大願望便是能夠在太原看守一下祖業,看著自己家的老宅子,守著幾苗薄田,在葡萄架下,抱著小孫子,講講狼和小羊的故事,享享天倫之樂,就心滿意足了,總而言之,俺對天下絕對沒什麼野心,至於李密要求自己奪取長安,做出當年劉邦俘虜子嬰和武王大敗紂王于牧野這樣的大事,那是想都不敢去想的,自己在太原,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力量也不夠,只是個叫花子的命,奪取關中,那就更是癩蛤想吃天鵝肉了,至於去當面簽合同的事,還是免了的好,反正簽與不簽,您始終都是俺的老大。
大本營就交給了小兒子李元吉!
說是三千乞丐李世民都覺得這是侮辱了乞丐,因為那三千人個個都是衣不遮體,左手拿個破碗,右手柱個拐杖,背上背個涼席,這哪有點盜匪的樣子啊!
裴寂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郗士陵告訴李淵劉武周現在之所以放緩了進攻的步伐,那是因為劉武周在聯繫突厥方面,劉武周在和始畢可汗做交易所以耽誤了!
李淵不作聲,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如此說來,我們該怎麼回這一封信呢?」李淵笑著問道。
王世充出兵了,他要趁機會痛打落水狗!
以前王世充是懼怕李密的瓦崗軍,尤其是聽說李密瓦崗軍已經過百萬,那就更害怕了,他在一旁是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沒想到李密竟然會敗的那麼快!
這時候,沒電視、沒報紙、沒電話,更不用說去哪裡上一下網,要獲取信息,是很慢的,一有人造謠,就會人心惶惶。
輪了一圈之後書信又到了李淵的手裡。
始畢可汗讓史大奈帶著突厥大軍到了太原,然後又到了李淵帳下聽命!名為聽命實在監督!
首先做出反應便是王世充。
「李密現在已經是被蕭守仁打散了,成不了什麼氣候了,不用在乎他,不用理會。」李建成第一個開口。
李淵對裴矩是半信任狀態,畢竟,裴矩的名聲現在並不好聽,而且李淵也不相信裴矩是完全歸順自己,自己之所以用裴矩,那是因為裴矩的關係路子廣,和突厥那邊也說得上話!
想郗士陵那樣一支亂七八糟的隊伍都受到了這樣的待遇,好一點的隊伍來投靠的話,那還了得?
李淵安排好一切之後領著李世民和李建成帶著三萬精兵再加新投靠過來的盜匪往西京長安而去!
所以李淵趕緊安排事宜,他要去長安!
「你們怎麼看?」李淵問眾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