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2章 劉方熊來投

對明軍來說,高效的北伐才是他們現在急需要做的。
老西營的士兵們打的勝仗越多其實反而越危險,頭頂上懸著的那柄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掉下來,完全看天子的態度。
羅老六在他的身邊安慰道:「大當家,你也不要太著急了,晉王攻打漢中是板上定釘的事情,無非就是時間先後可能有變化罷了。我覺得他改走小路的可能不大。畢竟十萬大軍啊,哪條小路能夠容納十萬大軍通過啊。」
在又等了兩日後,劉方熊等人終於等來了李定國。
白文選沒有直接回應劉方熊。一來他認為劉方熊的身份是嫡系官軍,自然是向著朝廷的。
這種情況下白文選更不能讓他探聽到有用的信息了。
就李國英這種半吊子不足以讓明軍耗費太大的精力,明軍要把精力留著對決清軍的八旗主力。
當然有一點白文選還是清楚的,那就是李定國現在愈發的謹慎了。
畢竟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還和_圖_書是明白的。
白文選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替李定國分憂,讓他們這些老弟兄得到應得的封賞。
當李定國的先鋒營抵達朔陽谷時,他們立時出來表示要歸順李晉王麾下。
劉方熊連忙派出幾十人到前方探聽消息。
他們提前在此等候,一定能等到李定國。
畢竟他是要歸順大明,對方有所懷疑也是正常的。
李國英內心自然是十分恐慌的,整日如坐針氈滿腦子都是如何守住漢中城。
劉方熊也不氣惱,一一的都說了。
不過利用等待的間隙,劉方熊還是嘗試著從白文選這裏旁敲側擊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的。
畢竟天子有可能要在北伐過程中通過親軍的優異表現來豎立威信,如果這風頭被晉王搶了去,自然就辦不到這點了。
就在先鋒軍駐紮后沒多久,便發現了清軍哨兵的蹤跡。
沒辦法,從李定國決定效忠大明的那刻起一切就都決定了。
劉方熊自然也沒什麼可說和_圖_書的,如今決定權不在他,他只要遵命行事就好。
如果事事都要請示朝廷,那等到聖旨到了黃花菜都涼了。
雖然八旗軍在江南的幾場大戰中都出現過,但其實都是只露個臉,並沒有真的出力。
果不其然,在這一番刨根問底的詢問后,白文選也沒有答應接納劉方熊所部,而是表示要等到晉王來后再做計較。
從明軍擒獲的一些清兵的口供來看,李國英顯然也知道了李定國即將進攻漢中的事情。
聽到這裏白文選多少是感到有些震驚的。
譬如晉王是打算拿下漢中后直撲關中,還是等朝廷北伐大軍都到位后再進軍。
李定國對於漢中一代也是十分了解的,如果他決定抄小路進軍漢中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雖然大路就這一條,但是小路可是有無數的。
他派出了大量的哨探就是要儘可能的掌握明軍的動向,這樣再決定究竟守不守漢中。
二來白文選也不知道李定國究竟是怎麼想的。
和圖書保持一個合適的分寸便顯得尤為重要。
黑風寨距離朔陽谷不遠,劉方熊決定歸順李定國之後立即率領寨中弟兄趕往朔陽谷。
這名先鋒營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鞏昌王白文選。
前者可能會搶到不少功勞和風頭,但風險還是有的。
李定國包括夔東十三家其實心裏都憋著一口氣,那就是要通過正面戰場上擊敗八旗軍從而證明自己的實力。相信天子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在對決八旗之前,這些仗只能算作是開胃菜。
……
如果每打一座城池都要耗費巨大的力氣,那北伐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
……
如果白文選什麼都不問就接納了他們,就要換劉方熊恐慌了。
所以白文選覺得李定國可能還是會向朝廷請示,雖然這樣有些貽誤戰機,但可以保證不受彈劾。
白文選直是覺得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只是一連等了三日還是等不到李定國,甚至連大軍的影子都見不到,劉方熊有些慌了。
另一方面和_圖_書,他命人火速返程到晉王軍中,請求大軍加快速度,爭取早日抵達漢中城下。
李國英既然存了跑路的打算,肯定給自己留了後路。
如果能夠把清廷委派的川陝總督擒獲,不僅漢中的清軍沒了士氣,怕是整個關中的清軍都要望風而降了。
他雖然是原先的漢中明軍,但是卻是藉著李定國之手回歸大明。
這裡是通往漢中城的必經之路,李定國既然要攻打漢中,就必須經過這裏。
光是取得一座漢中城如今已經不足以滿足白文選等人的胃口了,他們要的是生擒李國英。
劉方熊這麼一想似乎也是這個道理。看來是他太過焦急了。
但如果李定國太出風頭,確實也不是好事情。
劉方熊既然決定回歸大明,自然要把自己的立場想清楚。
一方面他命手下加強搜查,一旦發現了清軍的哨探立即擒獲。
在對待朝廷的態度上他顯得很是持重。
……
……
如果李定國被朝廷責斥,他也會跟著黯然失色。
如果李定和-圖-書國真的決定在拿下漢中后不經請示朝廷就直撲關中,白文選也會選擇絕對的服從。
是他白文選和馮雙禮太弱,還是李定國太強?
從對方的身份,來因都問了個遍,說是刨根問底也不為過。
白文選還是很小心謹慎的,第一時間仔細盤問了劉方熊。
因為劉方熊等人的突然出現。白文選決定留下來等李定國主力到。
李定國會不會抄小路去漢中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黑風寨的弟兄們豈不是撲了一個空?
如果李定國真的率部抄小路的話,他們的計劃也得隨著發生改變。
有些話不能直接對他說。
那就等著好了,反正他們這次糧食帶的足夠,不用擔心出現斷糧的情況。
馮雙禮敗在這麼一個窩囊廢的手中,真是憋屈的慌。
李國英好歹也是清廷封的川陝總督,絕對的封疆大吏啊。他敢率部入寇成都,怎麼一聽到晉王的名字就嚇得兩腿打顫尿褲子了。
那就是天子或者朝廷會不會對晉王有看法,認為他不識時務。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