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下田插秧

插完看了一下,感覺有點歪!
大杜鵑在提升自己蛋的偽裝能力,生的蛋長得的葦鶯的蛋很像,葦鶯識別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可能偽裝稍差一些,就會給它的蛋扔出去。
錢可可一馬當先,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芒,「哈哈」笑著衝進了水裡!
稻田邊上有一些田間常見的動物雕像,布谷鳥,蝴蝶、蚯蚓、蜻蜓瓢蟲什麼的。
唐曉欣想到了什麼:「咦,杜鵑不是說會把蛋生在其它鳥的巢穴里嗎?」
方野一邊插秧,聽到布谷鳥叫的聲音,一邊和小朋友們道:「大家聽到布穀布穀的鳥叫聲了嗎?」
「好可惡啊!」
小朋友們都是第一次插秧,插得東倒西歪,每插一根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是布谷鳥!咦,布谷鳥是在催促我們插秧嗎?」
「咦,我家鬧鐘就是這個叫聲!」
雖然方野給小朋友們講了一下插秧的技巧,不過真正插秧還是要靠實踐來提升熟練度的。
踩了一下,又踩一下!
「哇!真狡猾!」
「太殘忍了和圖書!」
「布穀~布穀~」
腳丫子一下就陷進了濕潤的泥土中,被滑軟黏稠的泥巴包圍,還有涼涼的水在腳趾縫間涌動,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
這種寄生的方式,只是它們為了更好的繁衍自然演化而出的行為,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對於自然的認識理解又深刻了一些!
「誒,可可你慢點,等我一下!」
包括方野自己,雖然之前看視頻學習了一下,插得也不是很嫻熟。
這不比學校的體育課好玩多了。
「在哪兒呢?」
剛上小學,年齡最小的小布丁們,站在田埂的邊緣,可以讓家長牽著手,慢慢摸索,不會一個跟頭栽到泥里。
「今天我要插十行!」
左手拿著一捆秧苗,右手分出來一根,根部摁到泥里。
旁邊的家長,見狀連忙提醒了一下,小朋友又把秧苗拔起來重插。
泥水被腳丫子攪動,發出「嘩啦嘩啦」的水聲,「吧唧吧唧」的踩泥聲。
赤腳下田,雖然會把衣m.hetubook•com.com服弄髒,不過這種體驗,確實是穿著雨靴沒法比的!
小朋友們頓時仔細聆聽起來!
特別是水邊蘆葦邊上,有一種叫葦鶯的鳥,是大杜鵑最喜歡的宿主。
方野解釋道:「這個,就像我們人類看到可愛的小孩,或者什麼動物幼崽撒嬌,心裏喜歡,想要給點吃的,哄一哄,這個是一種本能。雛鳥乞食的叫聲,還有它們張大的嘴巴,都是在刺|激親鳥的餵食本能。
生怕動作太過劇烈,把水濺起來,弄髒短褲。
唐爸唐媽在外面給她拍了兩張照片,這一定要拍照留個念的。
甚至有的地方的葦鶯,只要一隻見到附近有大杜鵑遊盪,會集體進入戒備狀態,一言不和就棄巢而去。這個就是自然界的『協同進化』。」
畢竟自己就是有孩子的,想到自己的孩子被推下去,還要替兇手養孩子,這誰能受得了。
從20cm,到10cm,5cm!
當葦鶯築巢的時候,大杜鵑就把它們盯上了,會看準時機,和*圖*書驚飛正在孵蛋的葦鶯,然後迅速叼起葦鶯的一枚蛋,產下自己的蛋揚長而去,全程只要幾秒鐘。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了解親近自然,所以會和小朋友們講一講這些田間的動物,什麼是對自然友好的農業這些。
小朋友們聽了,若有所思。
等葦鶯夫婦回來以後,繼續孵蛋,大杜鵑的雛鳥會最先破殼,接著把其它沒有孵化的雛鳥都擠下去,獨享葦鶯夫婦的食物。
方野笑道:「插秧的時候,大家記得倒著插秧,姿勢半蹲著,這樣可以省一點力。注意隔開控制水稻的距離在20cm左右。」
又重新扶了一下。
方野笑道:「布谷鳥,是大杜鵑的俗名!是一種分佈很廣泛的鳥類。背部灰色,虹膜眼圈,腳爪都是黃色,上嘴灰黑下嘴黃。雖然聲音挺響亮,不過一般見不到。」
唐曉欣好奇問道:「大杜鵑的雛鳥,體型長這麼大這麼快,葦鶯父母認不出來嗎?」
小杜鵑生長速度特別快,破殼十幾二十天就能長得比養父https://www.hetubook.com.com母體型大好多,整個鳥窩都快裝不下。
重在參与嘛!重要的是這個過程。
本來有些慵懶的困意,都被清涼的泥水洗刷掉,與這片天地的聯繫似乎更加親密了。
布谷鳥因為獨特的鳴叫聲,也是鳥類中名氣比較大的了!
種田是方式不是目的,不然為啥不用機器插秧呢。
其實,大杜鵑一生都是食蟲能手,可以消滅其它鳥不敢吃的松毛蟲,刺蛾幼蟲,它們也是生態網路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對維持生態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雖然大杜鵑從小就沒見過自己的父母,長大以後也是獨來獨往,但是長大后的雌性大杜鵑,都能無師自通地掌握這種技巧。」
之前說的控制距離,插了幾根后也忘了。
新聞不時還看到,什麼錯換人生二十年,《失孤》電影原型,奔波幾十年終於找到被拐賣的孩子,但是和孩子的親情永遠回不來了。
方野笑道:「對動物來說,我們人類的道德評判並不適用,沒有什麼好動物,壞動物。
不過大部分人www.hetubook.com.com都是只知道名字和叫聲。
唐曉欣把自己的短褲又往上擼了擼,拿著一捆秧苗,潔白的腳丫子小心翼翼地踩進田裡。
一隻暗灰色的布谷鳥,躲藏在樹林中,不厭其煩地歌唱著。
雖然她知道,種完田衣服肯定是會髒的,不過這會不是還沒臟呢嗎。
只能說比小朋友好一丟丟。
手指了一下,水稻田邊的一個動物雕像:「這個就是布谷鳥!」
方野道:「是的!大杜鵑它們並不需要築巢,也不需要自己孵卵,而是把卵產在別的鳥類的巢中,由養父母代為哺育後代。
一進田裡,小朋友們就自動劃分出來各自的區域。
家長在邊上,連忙給拉了回來道:「誒誒,等一下,聽園長說一下插秧的要點!」
甚至邊上的一些家長,聽了更氣憤!
有心思單純的小朋友很生氣,義憤填膺道。
伸出自己的手掌看了一下:「大概就是我的兩個巴掌這麼寬吧!」
小朋友們看向布谷鳥的雕像,這次終於知道它長啥樣了。
穿好雨靴,有活躍的孩子,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下田去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