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

「嗚————!!!」
「哈哈,看上去好開心啊!」
現在有機構在保護區開展亞洲象棲息地修復,種植竹子、粽葉蘆、野芭蕉等大象喜歡的原生植物。
村民辛苦種田,等到了豐收的時候,成果卻全被大象吃掉。
古人都知道,「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有經濟來源依賴耕田,受災嚴重的村民,被聘為大象監測員。
在這樣的傣族竹樓里觀察大象,彷彿自己就是生活在保護區的農民。
雖然面臨的困難很多,不過還是有解決方法的。
如果無節制的砍伐樹木,種上經濟作物,那最後環境惡化,倒霉的不光是大象和其它動物,當地的居民也沒法生活。乾旱了還怎麼種田。
村民就算沒有看手機,沒及時看到簡訊,也能通過田間各處的聲光預警系統得到通知,避免人員傷亡。
也是迫不得已的法子。
一時間塵土飛揚,場面壯觀。
大吾他們也在觀象小屋裡和-圖-書逛了逛,看過展牌,都發表了下感嘆!
當黃昏時分,象群從森林里走出,大搖大擺地走到玉米地中,鼻子靈活地剝開玉米皮,玉米直接卷進肚子里。
護林員因為心疼被大象糟蹋的莊稼,看大象走遠,就趕緊找了個背簍,把地上被碾碎的玉米撿走。
這會幾隻大象泡完了澡,已經回到了岸上,來到了沙地旁邊。
大象監測員每天24小時跟蹤野象,通過朋友圈和微信,向周圍的村民即時播報大象的行蹤,警告村民避開衝突。
不過人工種植和自然的更新演替相比,有很大差距。粽葉蘆沒等長大,大象一鼻子就掃光了。忙乎一個星期種下的芭蕉秧子,大象過來,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連根拔起。
有這麼大的水池,幾隻象能一起下去洗澡,關係也比剛認識的時候改善了一些。
美玲格外興奮的樣子,扇動著自己蒲扇般的大耳朵,灑了一蓬沙子,發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聲高昂的象鳴。
還有其它的措施,比如說公路建設的時候沒考慮大象,大象走上公路,阻礙交通,需要給它們建遷徙通道等等。
能親眼看到象群玩水潑沙,種種精彩的行為,簡直是無與倫比的感受。
像是汽笛一樣,傳到小屋這邊,聲音依然響亮,餘音裊裊不絕。
可以用犧牲環境做代價,去換來一些經濟利益,經濟發展了再談保護。
大象是很聰明的,知道人類會收割玉米,想搶在人類收割前全吃光。
對於大象吃農作物,相關的機構組織想了很多辦法。
有了電視,小汽車要不要?有了小汽車,大房子要不要?有了大房子,天天燈紅酒綠,盡享繁華多舒服。
人象衝突的主要矛盾點,在於種著農作物的田地。
破壞起來簡單,修復要難很多。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
最終還是會還回來的。
「咱們動物園的環境是真不錯,和_圖_書太精彩了。」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修復大象原有的森林棲息地,讓它們在森林中能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還有聲光預警系統,當村子周圍的紅外相機拍到野象時,會把照片發到管理員的郵箱中,管理員確認是野象后,就會用大喇叭,爆閃燈,滾動字幕發出通知。
它們同樣是危險、聰明,又悲劇的動物。
這樣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蜜蜂還可以幫助授粉,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
遊客們頓時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
有公益項目幫助村民進行產業轉型,比如發展養蜂業,改善村民的養蜂箱,對村民進行養蜂技術培訓。
橡膠林冠的截留量遠低於季雨林,隨著橡膠面積的增大,這些年西雙版納空氣濕度顯著減少,大氣乾燥程度增加,氣溫升高。通俗易懂的說,就是更容易乾旱和發生山火了。
波波抬起一隻前腿,在另一個腳跟處反覆蹭了和圖書蹭,似乎是在用這種方式撓癢。
亞洲象的棲息地要保護,百姓的生計問題也要解決。
撿了一陣,發現大象在很遠的地方扭頭看著他。
追求美好的生活固然沒錯,但是犧牲環境也要有個底限。像是把橡膠種到高海拔的地區,又破壞了生態環境,又浪費了財力。
紛紛用鼻子捲起沙土,揚起來向著自己背上,腦袋,側腹都撒上去。
夏天能玩水撒沙子,對大象來說真是無比快樂的事情。
想到辛辛苦苦種田,種出來這麼一片漂亮綠油油的玉米地,成熟的時候大象過來幾下子全摘光吃了,也能體會到一些對大象又愛又恨的感覺。
這樣種植作物給大象吃,加深了大象食性的改變,越來越依賴這些高澱粉高熱量的食物。
修復森林,也是修復人心,修復人和大象的關係。
食物的問題解決,大象和人的關係和諧了,還可以發展觀象的旅游業。
不過大象吃莊稼的速度很快,一片地一個下午就吃完離和圖書開了。
有研究調查過大面積橡膠種植帶來的氣候影響,森林對降水有一定作用,但是並不明顯,主要是截留大氣中的水分,增加空氣的濕度,水分可以補充給土壤。
林皓看完,稍微舒了一口氣。
平平直接躺倒在沙地里,甩著尾巴,顯然是玩得嗨了。
從05年開始,為了讓百姓搶收莊稼,西雙版納保護區專門選了一片森林邊的緩坡,為大象種糧食。
同時在旁邊修了個人工鹽鹼池,把鹽埋在地下,這樣大象和其它動物可以在這邊攝取鹽分礦物質。
雖然農作物被野象破壞可以領到一定的補償,不過和正常收入還是有落差的。
了解了這些知識,再看大象,就不只是龐大,可愛,溫順這些簡單的印象了。
當天晚上,大象就殺了個回馬槍,把這片玉米地的玉米都吃光了。
大象的鼻子不但靈活,感知也很敏銳,可以迅速判斷玉米熟沒熟,沒熟的玉米根本不屑吃。
回到陽台上,看著遠處的大象,百感交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