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從哲又被罵了

李三才是真不明白當今天子為何這麼強硬,意志那麼堅定。
前排聽清了顧秉謙之言的百姓們繼續歡呼起來,他們是因為「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句話而歡呼的。
董廷獻也哭著問起了吳昌時:「吳兄,我們真的要被處死了嗎,可是我們沒有救出李先生啊,我們這不是白死了嗎?」
自己被處決的事都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結果還是難逃一死。
而在樓上的士子們則痛聲疾呼起來,有的直接哭了,有的則使勁地捶打著美人靠。
顧秉謙因此怒了,他現在已自認為是方黨成員,也就當即喝令道:「先割了他舌頭!看他還怎麼罵元輔!」
所以,他們的待遇和李三才一樣,需要被處以極刑。
內閣。
而吳昌時在看見這些和自己一起大鬧錦衣衛的士子被處斬后也嚇得不輕,直接哭喊道:「為何要殺我,我乃舉人,乃有官身之人,乃清貴之人!」
韓爌先問了起來。
孫如游立即回了一句。
但前排一些混在百姓間的士子聽了此話則覺得很刺耳,也非常憤怒,不過他們現在也不敢說什麼,hetubook•com•com畢竟血淋淋的斬頭刀也還是讓他們產生了一些畏懼心理。
……
……
但李三才在剛才還是想明白了,尤其是當他看見新的刑部尚書顧秉謙那一臉冷漠的樣子后,他就不由得自言自語道:「還是自己士林人心不齊啊!」
「哪裡殺得好了!唉,百姓們不知底細,只知胡亂吆喝,不知利害,愚頑不堪!」
孫雲鶴說著就問起其他錦衣衛同僚來。
但沒有一個敢衝過來劫法場。
李汝華感嘆了一句。
也混在行刑場附近人群中的幾名錦衣衛則在看見這些鬧事士子被殺后很是解氣。
緊接著,董廷獻也開始被行刑。
李三才突然罵方從哲是有原因的。
所以,李三才現在非常痛恨方從哲,恨得咬牙切齒,青筋直冒。
「我聽街巷有謠傳說顧崑山能迅速成為大司寇,是元輔之子方世鴻在從中運作的,你說元輔本意是不是也想殺李三才?」
一時,李三才因此在挨第一刀前就大罵起來:「方從哲!你這個奸賊!你不得好死!我就是做鬼也不會放過你!https://m.hetubook.com.com
「赫赫朝綱威嚴不能犯!處決他們不是朝廷的本意,行嚴法在於正人心,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汝等士子記住何為王法,何為朝綱!誰都得為自己之罪惡付出代價!太史公有言,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望爾等謹記,不可再犯!」
「不過,我們錦衣衛因為駱思恭掌錦衣衛,所以在這之前的表現可不是很好,特別前些日子在乾清宮,大家差點為了給駱思恭求情讓皇爺下不來台,也不知道皇爺會不會因此對我們錦衣衛失望,如今又多了個羽林衛,你們說皇爺會不會因此就更加偏心羽林衛了?」
說完,顧秉謙才按照聖旨要求告誡起場外士子來:
「元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他顧崑山就突然成了大司寇?」
「同去!」
韓爌和王象乾已經質問起方從哲來。
吳昌時還沒來得及回答董廷獻就開始慘叫起來,因為他已經開始被行刑。
如今他也能猜到皇帝的旨意能經過內閣下達,肯定是因為方從哲這個首輔支持,所以才能下達,不然就只能通過不被百和_圖_書官承認的中旨處決他。
孫如游問了起來。
吳孟明點了點頭:「沒錯,駱……駱思恭還是太軟弱了些,雖然對底下的弟兄們不錯,給銀子給得多,但卻對這些文臣士子十分畏懼,讓底下的兄弟們都因此覺得憋屈,如今好在皇爺強硬,這麼多年來,我錦衣衛總算又挺直了腰板一回。」
在一處閣樓上身著便服的禮部尚書孫如游在聽見許多百姓高喊殺得好后,就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對同自己一起來的吏部尚書李汝華說了起來。
「這事想來也是令人頭疼,駱思恭對我們有恩情,那個時候不為他求情說不過去,可事實上,我們錦衣衛底下的人誰都恨不能把那些文臣士子通通殺光,叫他們常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對於駱思恭那樣取媚文官士子的作態,我們底下的人也不滿,可也不好說什麼,如今若真因此讓皇爺誤以為我們錦衣衛不可靠,從而不再信任我們,可就真是有冤無處訴了。」
尤其是剛才這些錦衣衛親耳聽見有士子說殺死幾個錦衣衛不算什麼之後,本就內心氣憤的要爆炸的這些錦衣衛們看見這些士和_圖_書子們被斬比發俸祿的時候還要覺得爽快。
因為作為百姓們而言,他們不怕嚴法,畢竟百姓們犯事被官員打死是常見的事,他們只是不滿官老爺們犯事卻什麼事都沒有。
以至於維持刑場秩序的軍士不由得捏緊了手中的長矛,生怕這些人會劫法場。
「嗯。」
吳孟明有些鬱悶地說了起來。
「好!」
李汝華想了想道:「這事還不如當面問元輔,直接去內閣!」
其他錦衣衛因此跟著笑了起來。
一錦衣衛還因此也跟著百姓大喊了起來:「殺的好!」
「不要!」
其他錦衣衛紛紛附和。
孫雲鶴回了一句。
畢竟他在這之前就因為入閣之爭和方從哲發生過矛盾。
而且,他也能猜到,如今通過換刑部尚書最終實現殺掉自己的行為也只能是方從哲才能完成,畢竟方從哲在內閣多年,對百官秉性最清楚,甚至比皇帝都清楚,也有很多門生故吏,要推薦出一個敢替皇帝殺士子而沒有原則底線的高級文官很容易。
「仆哪裡知道,剛剛有人傳來話說,李三才被行刑前也在罵仆,和劉一燝一樣,可他們自己咎由自取和圖書,是天理國法難容他,非是我方從哲難容他們,罵仆做什麼,仆又沒逼著他們做這些對不起朝廷的事」。
吳昌時和董廷獻因為是鼓動大鬧錦衣衛的主犯。
王象乾也道:「是呀,而且這顧崑山還這麼快就執行了聖旨,今日就要處決李三才和那些鬧事士子。」
百姓們歡欣鼓舞,拍手稱快,有的竟不禁大喊起來。
「百姓哪裡知道什麼,本以為黃公之死會讓陛下放棄行此嚴法,卻沒想到顧秉謙突然成了刑部尚書,使得現在李修吾在劫難逃,還讓一干士子跟著他賠命!」
孫雲鶴這時候便對吳孟明說了起來。
「被他們打死的兄弟們總算沒白死!皇爺這次總算頂住了外朝的壓力替我們出了一口惡氣!」
李三才這邊一開始則只是苦笑,他沒想到自己讓一個左都御史被腰斬,一個刑部尚書自殺,一個錦衣衛左都督被亂刀砍殺,如今數十名士子也因為自己要被處決,而自己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方從哲嘆了一口氣回道。
「此事也沒法子,接下來大傢伙都做事忠心勤勉些,皇爺是明白人,會看到我們錦衣衛的忠心的!」
「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