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只報道吾皇平安消息

劉若愚回了一句后,就拿起硃筆和印信,往司禮監方向走去。
劉若愚先給方從哲打了招呼,拱手致意。
張經世聽后連忙稱是,且道:「到底是元輔高明!」
……
畢自嚴回道。
南京守備鎮遠侯顧鳴郊似乎有些恐高,半蹲著身子而避在城垛后,對站在他面前的南京兵部尚書李長庚說道:「大司馬,外面叛軍已達數萬之眾,你看看,滿城都是啊!」
劉若愚見他搬奏本搬的吃力,斑白的一雙老手還有些顫抖,倒也疾步走了過來,雙手要接過奏疏:「咱家幫你吧,元輔要搬這些奏本放哪兒?」
劉若愚聽明白了方從哲的意思。
「還有禮部,禁止裹足的倡議,禮部下部令催促沒有,遣派去宣教倡議留天足、遵天道的禮官派到各省去沒有?還有過度蓄奴的現象,做各省督撫查了沒有,結果如何,要催問。」
而此時,劉若愚也恰好在政事堂。
「噢!」
而接著,方從哲又對自己兒子方世鴻道:「崇文寺這邊,《皇明報》關於陛下順利抵達何處的消息一和_圖_書出來,就立即轉載,以穩定人心,記住,只報陛下順利抵達何處,其餘關於清丈田畝等改革事以及平叛等事一律不必提出,要讓人知道,吾皇平安,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
同歷史上滿清南下,這些南京勛貴排著隊投降一樣,此時這些南京勛貴就因為看見外面一些叛軍無紀律的燒殺劫掠,這些南京勛貴就也害怕起來。
……
京師。
方從哲繼續說道。
李長庚實在是聽不下去了。
劉若愚愣了愣,怔在了原地。
劉若愚因此也就忙笑道:「元輔說的是,那咱家也還是照舊回司禮監,到時候讓文書房的人多跑一跑,咱家一個人待在這裏也會不安的!」
這邊,方從哲回府後,又對暫理兵部部務的兵部左侍郎張經世繼續安排著朱由校離京后的相應事宜。
「是!」
方從哲退了一步,沒讓劉若愚接過自己手上有些沉重的奏疏,然後自己依舊吃力地往政事堂外面走去。
靈璧侯湯國祚也附和著道。
接著,方從哲就又去和-圖-書了內閣,且將閣臣和留京的九卿官都請了來,說道:「諸公,陛下雖然不在京城,但我們不能鬆懈啊,何況陛下離京前交待了,諸項改革必須加快推行!」
而方從哲到走到門口后,才加大聲音說道:「劉公公,仆有些耳背,您剛才問我什麼?」
方從哲也微微一笑:「劉公公!」
李長庚覺得,要不是城門控制在他這個兵部尚書和提督京營的都督同知楊肇基手裡,這些南京勛貴只怕早就主動開了城門。
按制,內閣和司禮監一直是需要文書房的宦官來傳遞消息的,而內閣大臣和司禮監太監不能直接來往。
因為從一早上到現在,這些南京勛貴一個勁地在他耳邊跟蚊子一樣嗡嗡地不停說著投降免禍的事。
「陛下年前是回不來的,內廷是劉公公負責,我們不用管,但京畿和九邊不能在我們手裡出事,你們兵部接下來把九邊軍需卡著點給,不要一次給足,要等他們催數次后才給,尤其是遼東那邊的錢糧,要不嫌麻煩,先走薊遼那邊,若真有誰想圖謀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軌,卡糧草也能將其控制住。」
「請元輔放心,我等會立即下部文催問。」
朱國弼說著就建言道:「如今外城已破,內城不能守啊,不然,若不迎接歸降的話,恐害的是內城百姓啊!所以,我們要不還是降吧。」
方從哲則嘆道:「也不知道南京那邊現在如何,南京夏官李長庚是仆舉薦的,此人熟悉兵務,還有任南京京營提督的楊肇基,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仆早就擔心江南士紳們被逼急後有人要狗急跳牆,所以就安排了這兩有能為的人防著這一天,如今內城未失,希望這兩人能守住內城,別讓南京那幫勛貴做出丟人現眼的事來,仆是真擔心南京那幫勛貴因為蕭近高起兵而不敢守城直接投降!」
「沒錯,還是歸降更好,到時候真要刀兵相見,死難的都是百姓啊,嚴侍郎一家、孫狀元一門,皆是如此啊!」
在皇帝朱由校離開京師后,方從哲就把順天府官員和巡城御史以及五城兵馬司的官員傳到了自己府里,很是嚴肅地提醒道:「https://m.hetubook.com.com不要因為陛下離了京,就覺得可以放縱偷懶,為謹防有失,在捕捉盜賊與散步謠言者方面,要比以往嚴格十倍,無論輕重,一律先抓到牢里,尤其是傳各種謠言者,不得有誤!」
說著,方從哲就看向畢自嚴和馮銓等人:「戶部這邊,加緊催問河南、山東、湖廣這三省的清丈田畝進行情況,浙江那邊有叛亂,可以先不忙,但河南、山東、湖廣這三個地方的清丈田畝不能拖,雖然這兩個地方的藩王很多,但這不是推脫的理由,如果藩王阻撓,那就先拘其王府中人,出了事只管往仆身上推,到時候藩王真上本參劾,仆再向陛下領罪!」
「明白!」
然後,方從哲便沒再說話,而是開始收拾起一應奏本來。
而此時,站在李長庚身後的撫寧侯朱國弼也因此說道:「大司馬,他們勸降書已經遞了,說我們若不歸降,就盡屠內城百姓啊!」
這些官員立即回道。
方世鴻回了一句。
只是朱由校即位後為了集權和提高決策效率,將司禮監的太監和內閣幾個重要閣臣叫到了政www•hetubook•com.com事堂,現場議事現場擬旨現場批紅,文書房這個媒介就漸漸失去了作用。
「元輔!」
正陽門上。
「使不得。」
方從哲這才笑了起來,大聲回道:「仆打算放回內閣去!眼下陛下沒在京城,仆沒必要天天來政事堂,還是回內閣值房,到時候,就勞煩您讓文書房的公公們再像以前一樣辛苦一下,畢竟這跟陛下在的時候不一樣,這中央之地,沒有陛下,仆待在這裏,是會心神不安的。」
方從哲點了點頭,交待完一些改革事後他就進了宮,來到了政事堂。
劉若愚「啊」了一聲,然後回過頭來,想了想后,忙大聲笑問道:「咱家是問您,您這是要把奏本放哪兒去?」
禮部尚書孫如游回道:「已經催問,任命的各省禮官已經赴任,過度蓄奴的問題也查出了不少。」
南京內城。
而方從哲現在說放回內閣,讓文書房的宦官再像以前一樣辛苦一下,從內閣拿票擬好的奏疏,送到司禮監,明顯是為了避嫌,是不想在皇帝沒在的時候,和劉若愚這個留在京城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在一個房間里共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