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瓦解宗族勢力,鼓勵個人脫離宗族束縛

「宗族,家也!父母所在之地!背叛宗族,便是背叛父母,乃大不孝,他劉長山素來不是要求士大夫當恪守聖人之道嗎,怎麼他自己先違背了孝道!」
對時局不滿的人也開始躁動起來,認為按照以往天子對作惡之權貴士族大開殺戒的脾氣,首輔劉鴻訓無論如何也脫不了干係的。
也算是對基於農耕文明建立起的儒家倫理的一次背叛。
「陛下,照這麼說,朝廷應該允許個人脫離自己的宗族,而朝廷也當不將宗族其他人所犯之事,牽連到此人身上,如此必利於天下大族瓦解。」
「斷絕與宗族關係者,可以不受株連?!陛下不想滅人九族了嗎?!怎麼這樣做啊!」
尤其是期盼劉鴻訓下台的權貴和士大夫們。
不過,中華農耕文明已有千年之久。
盧象升則道:「這說不定不是元輔自己的主意,也許是皇長子讓他這麼做的!
自然,哪怕是因為現實需求而改動一下,也依舊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現在的問題是,不知道陛下會不會承認他背叛自己宗族的行為有效,www.hetubook.com.com而允許他繼續執掌中樞。」
不過,劉鴻訓斥責自己宗族為惡鄉里,且通報天下要與之斷絕關係、自除宗族的消息,此時已逐漸通過各類報社傳開。
但前提是,你得和宗族斷絕關係。
朱由校點了點頭:「嗯,朕記得他上過這道本,同姓大族,分遷異地,是利於國家社稷的,工業化的大明也需要通過瓦解宗族勢力,讓個人有更多的自由,從而滿足文明的發展需求,宗族只有在傳統農耕社會時才有存在的意義,而對於工業社會的大明而言,如果將來真要大規模推廣職工持股的工廠,那就得避免因為宗族關係而讓工廠變成任人唯親的地方!朕這個兒子,去了地方歷練一下,還是有進步的。」
翰林大儒傅以漸也痛呼了起來。
溫體仁笑著回了一句道。
「活該啊!這姓劉的,是跟我們肉食者有仇之人,有他在,天下權貴與士大夫就別想有安生日子。」
朱由校在知道劉鴻訓主動與劉氏一族斷絕關係后,心情大好,當即就hetubook.com.com對溫體仁、盧象升二人說了出來。
在這以前,沒誰允許個人背叛宗族的,朝廷也不會允許,因為這會被視為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
在國家需要自己獻出生命時要敢於獻出。
而農村,因為官府職能增加,如水利建設、公路建設,且族中有功名的縉紳已經沒有免稅特權,而沒了投獻的必要,且路引制度也取消了,農民流動性增強,所以,宗族的存在也沒有以前那麼重要。
可眼下,大明隨著工業的發展,社會的基本單位已經發生變化。
此時,滿京城,乃至整個天下,都開始傳揚著劉家的事。
回到朱慈灺身邊來的謀士陳威說道。
故,皇長子建言,分割江南大族,強制使江南大族分家且異地遷居,鼓勵個人擺脫宗族束縛,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理由是大明現在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創造新的事業,而不是被宗族束縛著,繼續只從事科舉之業,想必元輔是受皇長子的影響。」
天下萬民自然對此十分驚愕。
……
即宗族之人犯大罪,自己可以www•hetubook.com•com不受株連。
「這,這,這真是曠世未聞也!宗族豈可叛乎?!」
吏部左侍郎王禎此時就很鬱悶地對自己的朋友梁清寬吐槽起來。
「承認,怎麼不承認,朕巴不得天下人都能為國家與民族利益背叛宗族!」
七皇子朱慈灺也在知道這消息后,而怒將手裡的報紙拍在了桌上:「真是無恥!他劉長山怎麼做的出來!」
或者說人們不再需要以宗族的方式為社會基本單位生活。
至此,大明的司法進入到了一個新時代。
在以往,只要事涉大罪,都會株連的,只是株連的族數有差別。
「這是好事,真正像劉鴻訓這種要求天下有官爵之人像聖人一樣過的瘋子不多,以後的首輔會為了自己家族之惡不被人廣泛宣揚,會知道輕重的。」
朱燮元的家裡已是門庭若市。
他們沒想到劉鴻訓會主動與自己宗族斷絕關係。
「沒錯!發諭旨給皇長子,讓他著令輔臣們擬詔于天下,凡宣布脫離宗族者,今後根據審查情況,減輕或不再受株連之罪。」
而現在劉鴻訓也得要做這種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物,背叛自己的宗族,與自己的宗族徹底斷絕關係。
但現在,基於現實需求,作為統治者的皇帝和他的元輔以及他的長子,率先進行了這樣的一次背叛。
「仆多次書信爾等,當克己復禮,睦鄰友好,以善持家,不可為惡于鄉梓……但爾等卻當耳旁風,為族中長輩者,更是做不好表率,縱容兒孫奴僕欺壓良善,抗禮抗法,甚至到目無君上的地步!仆甚為痛心!我劉氏一族理應受到嚴重,方可儆天下!而自己有這樣的宗族,仆也深以為恥!故仆決定從此不再為劉氏人,自除宗族,今後陛下滿門抄斬劉氏一族……」
「好個劉鴻訓,朕都沒想到他一個道德君子,會做出這樣的事來,他這算是做的讓朕最滿意的一件事。」
「臣也是沒想到,元輔這也算是大義滅親了!令人敬服。」
梁清寬也同樣激動地說了一句。
「皇長子沒了這麼個奧援,想必也不會那麼輕易地一直得聖寵。」
工人和其他城市市民甚至已經可以以一個小家庭甚至以個人為基本單位進行生活。
唯朱燮元自己倒是一直閉和圖書門不見客,他知道越是在這個時候,自己越是要淡定。
「果然像首輔這樣的權勢人物,真要鬥倒還是很難的,還是得靠他自己的人為惡才行啊!」
所以,當朱由校這道詔令公佈於天下后,天下嘩然。
臣記得,皇長子在海寧任知縣期間,曾上本說江南一帶,同姓宗族之勢力甚大,而這就造成朝廷統治地方需要依靠這些大族,也使宗族個人難逃被宗族控制之命運,而不能抉擇自己之職業、婚姻!
溫體仁回道。
甚至已有人開始向朱燮元示好。
朱由校說道。
譬如在國家需要換個皇帝時要敢換。
在這個背景下,朱由校改動司法,不再嚴格行株連之事,允許個人脫離宗族,算是順應時代的一個舉動。
這也算是朱由校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而做出的司法改動。
「劉家要完了!首輔要下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古代農耕社會是以宗族的方式為基本單位生活呢。
真正敢為國為民族之命運奉獻的偉大人物,的確得有敢做天下人不敢為之事的魄力。
「自古只聞有被宗族開除之個人,未聞有個人可開除宗族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