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千萬美元的差距。
汽車廠生產出來的汽車都是政府部門採購。
麥道更便宜一些。
否則會影響後續合作。
「你們招人,我們給了傭金。還從每個人身上收取傭金,這也沒什麼。可每個月傭金高達三分之一的工資。」
「劉,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提出來,布里維奇是值得信任的。以後這邊,他將會是我們的代言人。」
卡里夫斯基說道。
他只是兩人的手下。
劉福旺瞪大了眼睛。
「……」
非常不錯了。
宋瑤看著劉春來。
「將來還需要更多技術人員,為節約成本,工資待遇的預算不會太高。他們拿到的工資本就不高,你們再抽掉一部分,工作積極性肯定會受嚴重影響。」
「一架圖-154客機,市場售價4800萬美元,不到5000萬美元。」
季米洛夫眉頭擰在一塊,看著他。
「說說你的想法。」
無奈之下,他只能離開。
技術人員都是跟勞務公司簽合同。
沒說話。
該談圖-154的價格問題了。
季米諾夫解釋著:「這些人到這邊各種費用都我們承擔,返程費用、每年探親假路費也由我們承擔……」
老頭子忘記了之前看到圖-154,流著口水說不管多少錢也要把這飛機給拿下。
顯然。
不管你們如何,至少不能影響我這邊。
把自己的民兵變成裝甲兵。
他哪知這價格屬於市場正常價格。
他很委屈。
折算的價格,也只不過一千多萬美元。
一旦這次的價格達成,將會是未來大規模交易的基礎價格。
布里維奇很難理解劉春來的態度。
一來,對方就表現出明顯的不喜歡。
「你們也看到,我們產能有限,原本計劃通過一段時間合作,雙方彼此都有更深入了解,我們生產規模也擴張,再進行這方面的合作。」
按季米諾夫跟技術人員們簽訂的勞務合同。
普通人購買能力有限。
布里維奇極其不情願。
宋瑤點頭。
果然,自己男人還是狡猾。
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考慮問題的時候,和*圖*書需要站得更高。
現在蘇聯大部分工廠已停工。
即使算上組織貨源以及把那些貨物賣出去的利潤。
劉福旺再一次開口。
卡列科夫斯基問道。
「之前咱們談的合作方式,得改變一下。」
他其實也明白。
一架飛機近5000萬。
劉春來很誠懇地說道。
以目前的匯率。
「以貨易貨,這樣的價格,我們根本沒什麼利潤。」
「對。」
劉春來看著兩人。
在貨物上,劉春來已經賺了不少了。
兩位老闆談的損失是什麼。
未來會有更多飛機交易。
「我們會擴大對技術人員的需求,各個領域都會涉及。這點人員,是不夠的。」
劉春來點頭。
劉春來搖頭。
「那樣成本太高了。」
專門輸送技術人員到這邊。
損失什麼?
劉福旺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這價格比國際上的價格已低了不少。」
「咱們能私下談談這事情嗎?」
照對方的報價,一架飛機會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這樣一來,咱們的利潤並不是很大啊。」
「行,這問題我們會考慮。」
離開會議室后,劉福旺問劉春來。
這方式還是劉春來告訴他們的。
現在100美元能兌換380元人民幣。
劉春來明確表示。
宋瑤心中頓時明了。
「以後每年探親費用,我們承包。希望你們變更合同,一年600美元,對於一個人來說,足夠了。」
「這將會嚴重影響工作積極性跟工作效率,很不利我們未來發展。」
「他們是為我們幹活的。我們提供的福利待遇,只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工作。另外,布里維奇同志,我們不希望你對這些專家跟技術人員太苛刻……」
關於500個車皮輕工產品換4架圖-154的事情。
這也跟他之前用好處換取對方工作積極性有著莫大關係。
「我們提供的可是最新的圖-154。」
「這事你們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不行……後期合作肯定會受到影響。」
工作也不累。
圖-154是蘇系。
可如果https://m.hetubook.com.com被壓榨得太厲害,看不到未來,誰願意認真幹活?
在劉支書眼裡,這樣的飛機,最多一兩千萬。
「多少?這麼貴!」
劉春來問宋瑤。
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對方飛來這架飛機。
劉大隊長不希望布里維奇在這裏。
宋瑤覺得,沒法交流了。
而還是軟民幣。
這可是八十年代!
為什麼劉春來能把價格壓到這麼低。
引進圖-154的價格,劉春來是清楚的。
這讓季米諾夫跟卡列科夫斯基兩人也意識到,劉春來父子兩不是為了壓價談判。
劉春來態度很堅決。
更多的是爭取個人能得到的好處。
「直接說能合作的價格吧。」
資本家的邪惡手段。
國內認為,蘇聯已經全面落後西方國家了。
這些人在蘇聯境內,連基本生活保障都沒有。
在他看來,劉春來完全是狗拿耗子。
「爹,飛機本來就貴,他們報的價格是官方價,不過這樣的交易不值。」
根本沒想到圖-154能這麼快搞到手。
在這事上沒有發言權。
還特么的是美元!
劉春來提醒著對方。
蘇聯境內,100美元每個月的工資並不算很低。
劉春來看著對方。
有這錢,要是能買到坦克,還不如多買幾輛坦克。
一架圖-154也不可能超過1200萬美元的。
季米諾夫說道:「3800萬美元,是我們能承受的底線。你們提供的貨物,希望由我們來選擇種類跟數量,價格再降低一些……」
季米諾夫跟卡列科夫斯基兩人疑惑地看著他。
他站在劉春來等人的角度上,幫他們節省成本呢。
「你們這是剝削!」
這邊的工資由劉春來結算給勞務公司。
蘇聯其他不多,技術人員多。
即使有漲幅或是降價都不會太多。
勞務公司先扣除傭金,再把剩下的錢發放到技術人員家人手中。
只要他們一直在這邊上班,勞務公司就會一直抽取傭金。
「可他們不願降價怎麼辦?」
來之前,卡列科夫斯基跟季米諾和_圖_書
夫就告訴他,必須得到劉春來的信任。
「短期內,我們無法組織出交換一架飛機的貨物。」
季米洛夫跟卡列可夫斯基兩人回到房間,布里維奇正在等著他們。
改變什麼?
MMP。
價格談判中,不只是為達科集團爭取利益。
布里維奇提醒劉春來。
宋瑤頓時明白了劉春來的意思。
劉春來嘆了口氣。
要培養宋瑤,很多東西都得告訴宋瑤。
劉春來平靜地說道。
劉春來向宋瑤耐心地解釋。
態度真的很堅決。
季米諾夫說道。
宋瑤對飛機的價格的了解,劉春來並不意外。
技術人員,那得如同祖宗一樣供著。
就是藉著機會,準備試探底價的。
而且沒有商量。
「這價格,沒法談,我們寧願用這錢去買西方飛機或租賃。」
而且當時100美元兌換人民幣不到300元。
是劉春來主動找他們談的。
宋瑤聽完,完全沒想到到這方面。
劉春來搖頭。
蘇聯政府都不太在意他們技術人員出國。
雖然有著無數個版本。
「劉,我覺得,對那些技術人員,沒有必要那麼好!」
一臉嚴肅。
劉支書很不待見這種方式。
卡里克夫斯基嘆了口氣。
「確實比國際價格低不少……可咱們的客戶是川航。最多能出6千萬,7千萬不到一架。圖-154有著很多缺陷……現在各種設備及生產線,國內都覺得西方更加先進。寧可花高價引進西方的飛機。」
85年,空軍引進了6架圖-154。
季米諾夫點頭。
「是不是覺得很低?」
「不願降價,就不談。」
完全就是剝削!
成本也太高了。
這筆傭金抽成,屬於卡列科夫斯基跟季米諾夫個人所有。
「不超過3000萬人民幣的貨物。」
宋瑤問道。
劉春來不是威脅對方。
季米諾夫跟卡列科夫斯基都不願放手。
劉春來說道。
對這事情,他比誰都明了。
隨後扭頭看向季米諾夫跟卡列科夫斯基。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人民幣正不斷地貶值。
一臉嚴肅。
自己需要學的和-圖-書,太多了。
大多數汽車廠,早已停工。
「咱們不能只考慮飛機本身價值。得考慮貨物出口到蘇聯境內創造的利潤。季米諾夫等人能得到的,不只是金錢方面好處,要不然,你以為他們這麼積極?」
他們認為,能給技術人員們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每年至少是好幾億。
4架圖-154的貿易,牟大佬每架的利潤至少都有2000萬到2500萬。
劉春來一臉玩味的笑容看著他們。
「我們不需要全新的圖-154。」劉春來搖頭拒絕。「兩年前,我國引進6架圖-154,都是全新的,而當時價格不到5千萬人民幣。」
劉福旺黑著臉看著兩人。
談這事情,季米諾夫跟卡列科夫斯基也並不希望有外人在場。
毫不客氣。
而川航當時購買的價格,是6200萬。
「難道,他們還能藉著機會撈取政治資本?」
以老頭的想法。
只不過,那時直接給的是外匯。
卡列科夫斯基提醒劉春來。
這批蘇聯技術人員的到來,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蘇聯國內目前的真實情況。
布里維奇是他們的聯絡負責人。
劉春來說的是事實。
談重要事情,自己不在場?
並不適合長期合作。
利潤足夠高。
對方給出的價格,根本就沒法談。
當然,劉春來沒說具體抽多少。
這邊的蘇聯人員都歸他管呢。
「你的意思,是接受他的條件?如果接受了,咱們損失可不少!」
季米諾夫等人成立了一個勞務公司。
相當於販賣人口了。
算上他給的,每個人的中介費用高達800美元!
「咱們現在是不是談談圖-154的交易?」
圖-154。
越到後面,雙方的交易規模越大。
以便宋瑤有所借鑒。
現在沒外人在場。
沒法談。
4800萬美元?
劉春來卻知道不少內情。
季米諾夫感受到了劉春來對布里維奇的態度不友好。
對方為了追逐個人利益,甚至不考慮後果,這將會嚴重影響到劉春來的發展。
同樣,傭金這塊。
結果,對方告訴他。
季米諾夫疑惑不已。
飛機雖然龐大,他看著都流口水。
「劉,這並不影響你們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幫他們出頭呢?他們在蘇聯境內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布里維奇並不知道。
哪怕想把他的民兵變空降兵。
或許,是因為並不是搞軍事工業的。
「春來,這飛機真這麼貴?」
劉春來看著季米諾夫。
私人採購的幾乎沒有。
難得的,父子兩在這事上統一了態度。
「太貴了,不要得了。」
特么的搶錢呢!
甚至在之前談判時,價都沒報。
劉福旺說道。
「不僅如此,蘇聯國內重工業發達,民航客機的生產本來就太多。放在那邊也是閑置著,很多飛機都是在虧本運營,以前國家經濟沒出問題的時候,看不出來。現在不同了……要不然,季米諾夫等人能這麼快搞到飛機?並且他們又不會支付多少成本……」
「他考慮的是長遠發展,咱們對工人太苛刻,使他們積極性受到影響,最終影響的是劉春來的發展。」
「老闆,您心中的底價是多少?」
「老闆,為什麼他會這樣對我?我明明站在他的立場,為他的利益考慮,幫著他們節約成本……可他……」
兩人對視了一眼,沉默了好一陣。
還怎麼搞?
雙方第一次談沒談攏。
宋瑤翻譯時,把兩人的語氣及神態模仿的維妙維俏。
即使比購買波音或空客同類型飛機便宜一半,依然不符合劉春來的想法。
空客跟波音,也才兩億多。
連軍工企業的生產都受到嚴重影響,更不說民品產業。
用這樣高的價格買一架飛機太浪費。
接受什麼條件?
等季米洛夫解釋后,才瞪大眼睛看著兩人。
「關於你們對從蘇聯過來的技術人員抽成問題。」
價格上如果沒有足夠的優勢,基本上是沒有客戶的。
「現在能給他們一份工作,每個月有收入,還是外匯,足夠讓家人過上溫飽的日子。對他們來說,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家人,都是貢獻了。」
來了這邊,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