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對奕的這種態度極為不滿意,瞪了他一眼,並沒回答。
在朝會之上,協辦大學士康雪燭首先拿出自己擬好的疏稿給大家看,提出奕誴等人的奏摺沒有討論的必要。他的意思很明朗,讓大家支持太后,罷黜議政王。康雪燭已經深悉慈禧的本意,倒向太后一邊。這樣,他就深深得罪了恭親王和醇親王。
這一次他也和平常一樣,沒有多想什麼,因此又追差問一句:「還有誰彈劾我?」
只不過那些「賊軍」將領一個個喜笑顏開,各自說著各自的話,卻沒有半個人願意聽的,這一道聖旨念完,卻把瑞常念的滿頭大汗。
一個聲音接著一個聲音,很快議和就成為了主流。
這點瑞常倒是沒有想到,自己出來的時候朝廷就是這麼交代自己的。不過想想也是,山西、山東現在都在叛軍手裡,難道,還讓他們吐了出來不成?
召見就要結束了,軍機大臣將要跪安退出了,一直站在御案邊、格外辛苦的議政王也該退出歇歇腿了。
可以說康雪燭是踩著無數人的屍體,爬到了人生的巔峰,他胸中的那些夢想,在康雪燭看來也終於到了實施的時候。
康雪燭上前一步,說道:「皇上,太后,議政王,臣卻以為戰或者可有生機,議和則我大清必亡!」
隨後,慈禧太后以同治帝名義明發上諭:「日前將恭親王過失,嚴旨宣示……茲覽王公、大學士所奏,僉以恭親王咎雖自取,尚可錄用……」
可是,僅僅一個康雪燭能夠應付一切嗎?一個康雪燭,又能夠挽救風雨飄零,即將轟然倒塌的大清帝國嗎?
京師里的爭權奪利,不過是滅亡前的預兆,而節節取勝的百戰軍,卻正在吹響號角,對滿清的最後一擊,已經悄無聲息開始展開……
陝西之謝逸、張榮沅、李世賢部,河南之夏侯清、俞鋒部,四川之石達開部,前後大小戰鬥累計兩百余次,殲敵四萬餘人,無一敗績,勢如破竹。
眾將一齊笑了出來,正在那裡商議著如何進兵,忽然外面來報滿清求和使者到了,眾將互相看了一眼,謝逸冷笑一聲:
這幾天來自己也對朝廷上的事情熟悉了起來,議政王放在那裡,實事求是地說,多少還是有一些礙事的。
不久前,因河北之地,大夏天裡里響雷下冰雹。御史們認為是「天象示警」,便紛紛上折言事,要求清廷修明政事。其中有御史丁浩的奏摺語句鋒利,似有所指,有勿貪墨、勿攬權、勿徇私、勿驕盈……想到此奕脫口而問:
一言才出,眾目睽睽,康雪燭絲毫不以為意,只淡淡說了下去:
康雪燭跪倒在了地上,大聲說道。為了這一刻,自己已經實在等待了太久太久……
……
「說吧,康雪燭,我知道你有話要說。」慈禧太后臉上怒容忽消,平靜地說道。
瑞常渾身打了一個哆嗦,不由自主摸了一下自己hetubook•com•com
脖子。
帘子后的兩宮太后在那低聲商議了會,慈禧太后說道:「既然大傢伙兒都贊成議和,那就議和罷。著大學士瑞常為議和大使,吏部尚書朱鳳標、戶部侍郎吳廷棟副使,即刻出京議和,這條件嘛,不妨答應的優厚一些,以顯朝廷浩蕩皇威。只是在議和之中,須要有理有節,進退得法,不可失了皇家臉面!」
「職下在!」
「安東將軍,不妨召進來聽聽說些什麼。」石達開興緻頗好,笑嘻嘻地說道:「連日戰鬥,甚是枯燥,若能聽聽小丑言論,也不乏是個調劑之策。」
但是太后隨即下諭:「恭王狂肆已甚,必不可復用」。
奕一愣,飛快掃了一眼慈禧太後手中的白色摺紙,腦子裡也疾速思考一過。
候明好像看著怪物一樣看著瑞常,看的這位滿清議和大使渾身發毛:「江蘇、江西、安徽、四川,本來就是我們百戰軍的地盤,難道還用你來割讓?那山西、山東等地怎麼辦?難不成還要我們退還?」
「王植黨擅權,漸不能堪,應重治其罪!」
「康雪燭此私心也!」又是那個上了年紀的大臣開口說道:「康雪燭之師死於張震之手,故康雪燭意欲為師報仇,此言決不可聽,臣堅決贊成議和!」
進入八月,陝西、河南百戰軍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擊破山西、山東之敵,合兵河北,對河北之抵擺出攻擊態勢。
「這個,在下是大學士……」
議政王錯就錯在忘記了主子和奴才的身份,其實要說起議政王來,對太后和皇上還是忠心耿耿的,所以臣以為只要略加懲處即可。」
隨後,兩宮太后召見協辦大學士康雪燭、刑部侍郎王發桂,內閣學士桑春勞、殷兆鏞等一見到了這些大臣的面,慈禧太后竟然哭哭啼啼地說道:
若將軍能率軍馬退出河北,兩相休兵,朝廷願意出二百萬兩犒軍銀子,以犒勞諸位大軍辛苦奔波……」
「……我軍敗無可敗,雖有十萬之眾,難擋賊軍鋒銳,此戰戰則必敗,敗則京津震動,故臣以為戰不如和……」
……
慈禧太后微微笑了起來,康雪燭果然一下就看到了自己的心思。其實慈禧太后心裏清楚的很,眼下大清這局面,一刻也都離不開議政王,慈禧太后心裏不開心的,不過是議政王分走了自己手裡很大的一部分權利而已。
瑞常啼笑皆非,自己做什麼來了?難道是和你們這些反賊喝酒來了?瑞常臉上似哭似笑:「將軍,本官奉了大清皇帝之命,前來和諸位議和來了!」
康雪燭不暇思索:「因為太後知道康雪燭要的是什麼,官爵金銀對康雪燭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康雪燭唯一想的,就是匡扶大清,殲滅反賊。」
「大學士?不錯,不錯,你做什麼來了?」
「翼將軍遠道而來,辛苦!」
果然,和康雪燭卻意料的一樣,硃https://www.hetubook.com.com諭下發后的第二天,被命為輪流領班召見的惇親王奕誴上疏,表示不同意慈禧的做法。他的奏疏態度明朗,大意是說,自古明君用人,進一人一秉至公,退一人亦必有證據,如今罷免恭親王就沒有證據。恭王自議政以來,沒有明顯的錯誤,不過在召對時,語言詞氣有點生硬,這一點多數人也沒見到。而被參的那些罪名,一條證據也拿不出來。這樣就要罷免議政王,未免也太淺顯了。因此,請求皇太后允准,究竟議證王奕是否該罷,還是讓王公、大臣們都公開議論,看看大家的意見,再下旨也不遲。
和談自然失敗,那些「賊軍」非但不肯和談,反而還把朝廷使者狠狠羞辱了一番,這未免讓堂堂大清朝廷顏面盡失。
但是康雪燭卻並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
候明一本正經點了點頭:「議和?好啊,好啊,說說,都有一些什麼條件?」
有一次因議論時間過久,恭親王說得口渴,順手拿起御案上的茶便喝。忽然發現是御茶,便放回原處。太后和他本人當時都沒認為有失禮節。因為宮監給他獻茶也是放在御案一邊上的。
慈禧太后的目光在康雪燭身上停留了一會,忽然動怒道:「你等皆非忠君愛國之人,退下,除了康大學士之外,其餘人都退下了!」
「恭親王,我們本是自家人,何必弄到如此,大家心裏都不好受……」
「有,有!」瑞常精神振作,趕緊說道:「若將軍肯罷兵不戰,朝廷願割江蘇、江西、安徽、四川等地給軍政府……」
「戰不如和?諸位臣工以為如何?」動嘴的不是才剛剛登基的小皇帝,而是那個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後有些惱怒,議和是議政王提出來的,結果現在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還害的自己在臣工面前洋相出盡。
慈禧太后聽著康雪燭一一說完,微笑著道:「康雪燭,你果然是個智勇雙全的人,你可知道,在擒拿了肅順之黨后,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我都賞了,卻獨獨沒有賞你?」
兩宮太后見奕態度如此狂妄,都十分震怒,便喝退奕和軍機大臣。
候明「哦」了一聲:「還有條件嗎?」
……
這樣,奕的議政王和首席軍機大臣銜被剝奪,從而被排斥于清廷最高領導層之外,不得聞樞密。
「議和必不能成功,此去徒受其辱而已!」
四川之石達開部,鼎定寧夏,會攻山西,次后大部抵達河北,至此,三路合兵,會攻河北之戰略態勢已經形成。
這議和的事可就定了下來,康雪燭也沒有再反對什麼,只是默默走了出去,後面有個相熟的官員快步上前,只問康雪燭的意見,康雪燭苦笑了一聲說道:
慈禧太后又想起了幾天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那天是在開朝會的時候,軍機奏事、議政王捧遞奏章https://www.hetubook•com.com、太后親覽,一切如儀。
太后雖然發怒,一眾大臣卻是長長鬆了口氣,誰還敢在這裏停留半分,急急忙忙倒退著走了出去……
這個惇親王奕誴,行事魯莽,為慈禧和奕共識。因此,朝中大事平日不讓他參与;奕誴自己水平不夠,也樂得逍遙自在。這回,太后讓他出來作四個領班召見之一,他看了硃諭,就感到不合理。如今,四哥咸豐帝一死,他便是道光帝幾位皇子的老大了。他認為四嫂子這麼對待六弟弟,是故意挑剔。所以,他不問後果,直言上疏反對四嫂的做法。
上諭發布之後,慈禧不打算立即召見奕。奕幾次要求,她不予理睬,表示冷淡。直到十多天後,她才同慈安一同接見。
在僧格林沁接受了這一任務之後,隨即給朝廷上書:
「求和?這個時候來求和嗎?」
瑞常摸摸聖旨,想想若是讓這些「賊軍」跪倒接聖未免不太可能,硬了一下頭皮,還是把聖旨念了出來。
「賊軍北犯,為的就是京師,若是不達目的,他們豈肯罷手?此其一也。貿然議和,只會讓將無戰鬥之心,士無必死決心,故臣以為議和則必亡,此其二也。至於請求洋夷干涉,更是提也休提,張震在上海尚且敢和洋夷大打出手,眼下京師在望,不說洋夷肯不肯出面,即便願意出面,難道張震就會肯了?
一片招呼聲中,大營之內一片喜氣洋洋,在勝利的感召之下,內軍外軍之份已經被暫時擱置。
這位將軍可實在不近人情,真要這麼一刀落下,只怕滋味不大好受,這些賊軍當真無法無天,嘴裏說著皇帝,全無半點尊敬之意,這和談可還怎麼進行下去……
「僧格林沁,手下敗將爾!」夏侯清冷冷笑了一下,滿臉鄙夷:「十萬大軍?我看能站的有一萬人那就不錯了,不需諸位動手,夏侯清的人馬已經可以掃蕩滿清!」
「那個,誰,你在朝廷里做的是什麼官?」候明大大咧咧的在那坐著問道。
這真是秀才遇到了兵,有理也說不清,瑞常滿臉苦色,尷尬地說道:「將軍,這,這,這二百萬兩銀子哪有隨身帶著的道理?」
候明裂嘴笑了一下,也沒有多說什麼。
「是誰?是誰參我?噢!是丁浩!」
所以臣以為,只有打,大打,誓死保衛京師。河北有兵十萬,天津有兵六萬,京師又能夠集兵十五萬,加上關外之軍,未嘗不能打,未嘗不能勝……」
奕連聲謝恩,心裏卻對面前這個女人充滿了畏懼,恭親王完全屈服於慈禧了,大清的事務的確還離不了奕,在召見后的同一天,慈禧即指示擬定諭旨,強調恭親王確有認錯表現,表示痛改前非,准其重新掌握軍機處,但是議政王的名號不再恢復了。
「二百萬兩?他媽的,老子辛苦了那麼多年,還真沒有看到過那麼多的銀子!」候明罵罵咧咧的說了m.hetubook.com.com
一聲,見到瑞常臉上露出喜色,忽然開口問道:「銀子呢?」
同時,下令京師防禦重任,全部交到康雪燭的手裡,從即日起康雪燭有權利調動京城內外的一切軍隊物資。
候明哈哈大笑,指著瑞常說道:「回去告訴你們皇帝,讓他洗乾淨了脖子等著老子來砍。他媽的,留髮不留頭是不?老子一旦進京,也來個留髮不留頭,抓住皇帝小子辮子,咔嚓就是那麼一下手起刀落!」
那些大臣既不敢得罪太后,又不敢得罪議政王,一個個站在那裡噤若寒蟬,沒有一個敢說話的。
諸大臣看到太后如此盛怒,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個個面面相覷,驚愕不已,不能作答。
轟轟烈烈開始的北伐,像一把利劍一樣直插滿清心臟!
「六業,我們其實心裏還是很感激你的,這麼做也真的是迫不得已,這樣,朝廷內外的事情還是歸你統管,不過,這京師安危方面,我看還是交給康雪燭罷!」
「列位將軍百戰百勝,連番大捷,這才真的辛苦。達開在四川天府之國,過的那是最舒服的日子,哪裡有辛苦可言?」
「臣附議!」
朝堂里一片竊竊私語,似乎大多數人都贊成這一意見,只有康雪燭聲色不動,直挺挺地站在那裡。
「臣也附議!」
奕注意到了這一點,隨即問道:「康雪燭,你心中有何想法?」
既沒有稱呼,語言又急切。
康雪燭輕輕嘆息一聲:「太后,臣有一個辦法,原由議政王主持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轉由文祥總理;以後的召見、引見事宜,不再令議政王,而改由惇親王、醇郡王、鍾郡王、孚郡王四人輪流領班進行!」
慈禧嘴角露出笑意,又聽康雪燭說道:「不過這樣一來,惇親必然會不樂意,這樣對太后那是最好的了,太后可以……」
「臣康雪燭,謝大后大恩!」
在那喋喋不休說了一會,見到恭親王伏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慈禧太后終於滿意了,讓恭親王站了起來:
聽到「條件」二字,瑞常多少恢復了些精神:「將軍,戰端一開,生靈塗炭,大清皇帝有好生之德,不願黎民百姓再遭受如此折磨,故而提出議和。
「不錯,真忠臣也!」這句就連慈安太后也讚嘆不已,開口說到:「我們商量過了,準備把京城的全部兵馬交給你來掌握……」
「臣以為,僧格林沁提議似乎可行。」恭親王在那想了一會,說道:「目前賊軍氣勢正盛,不可力敵,朝廷當遣出議和大使,商議停兵之策。同時請求英法洋夷出面干涉,施加壓力。」
但奕未曾深想今天事態的嚴重。平日里他率軍機大臣進見時,太后見他總是站在那裡,瀝陳軍政大計,很辛苦,常在宮監進茶時,也吩咐:「給六爺茶!」奕也欣然領受。
有時與太后意見有了分歧,他也曾大聲辯論;聽不清楚時,也曾讓太后再重複說。那時太后和他本也https://m•hetubook•com•com
都沒認為有失禮節。因為討論國家大事,要聽清楚、說清楚、論出個是非來,不能含混了事。
沒等兩宮太后回答,奕又大聲說道:
「時間,現在朝廷最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只要能給朝廷足夠恢復元氣的時間,不妨給予賊軍一些好處。甚至是給他們幾塊地,給他們一些銀子,那也沒有什麼太大幹系……」
奕知道了慈禧的厲害。召見時誠惶誠恐,深自愧悔,伏地痛哭。
這時,慈禧太后突然拿出一件奏摺對奕說:「有人劾汝!」
「什麼?」瑞常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進了營帳之中,謝逸讓人把地圖攤到了案幾之上:「諸位,滿清在河北集中了十萬大軍,由僧格林沁指揮,意圖在河北阻擋我軍奪取京師!」
「候明將軍用兵神速,聽說一路飛奔到瑞安縣城的時候,那縣城裡的守軍還沒有來得及關門,居然就被候明將軍沖了進去?」
慈禧在奕的追問下大聲說:「蔡壽祺!」奕也脫口而出:「蔡壽祺非好人!」
「什麼,我?」候明倒是怔了一下,自己打仗在行,可這議和自己就是一竅不通的了。
「二百萬兩銀子,你剛才不是說過?」候明瞪大了眼睛,好像受了騙一樣:「二百萬兩銀子拿來,然後咱們再仔細議和!」
營中將領都笑了起來,謝逸看了一下營中諸將:「候明!」
眼下議政王一力主張建議的議和失敗了,反而讓朝廷折了顏面,這讓慈禧太后把這種種事情都想了出來,心裏著實惱怒。
在兩湖之地,左宗棠部連續兩次對格沈噶統帥之滿清新軍發起大規模進攻,首戰殲敵五千,次戰殲敵八千,曾經不可一世的滿清新軍,終於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康雪燭淡淡笑了一下,說道:「回太后,議政王雖然有些過錯,但太后與恭親王主政,一切卓有成效。那些彈劾議政王的摺子,其實多時誣陷而已。
慈禧則催促諸大臣說道:「諸臣當念先帝,無畏王;王罪不可逭,宜速議!」
慈安太后心軟,正想讓這個為自己立過許多功勞的奴才起身,但卻被慈禧太后以目制止,慈禧太后冷淡地說道:
「議政王此言大善!」一個上了一些年紀的大臣出班說道:
這個終於開始執掌起朝廷最高權利的女人,面對的卻是一副爛攤子。其實仔細想來,這樣的權利即便掌握了又有什麼用處?
「你就代替我們和滿清使者議和吧。」
那滿清議和使者走了進來,看到一屋子的「賊軍」將領,有些膽戰心驚,都傳說這些人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萬一一個惹得他們不高興了,只怕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去那也就大有問題了……
剛剛經歷過政變的滿清朝廷惶惶不可終日,匆忙調集僧格林沁殘部,會同河北八萬清軍,號稱二十萬,由僧格林沁統一指揮,意欲死守河北。
「昔日這個蔡壽祺在四川為官的時候,就招搖撞騙,有案未銷,應該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