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鐵血中華
第237章 倫敦

李國勇接了過來,看著愛妻嬌美的臉龐:「青顏,德國好還是英國好?」
和英國人對話可比與根本就聽不懂的德語要輕鬆多了,李國勇笑著說道:「中國也有句成語,叫相見恨晚,我看我和您就是相見恨晚啊。」
分賓主坐定后,愛德華說道:「親愛的元首,我首先得感激您的慷慨,我的首相在來之前已經告訴過我了,您答應向印度增兵了,那些在印度浴血奮戰的孩子們終於能夠得救了。該死的印度佬,他們在肆無忌憚地屠殺著英國士兵高貴的生命,他們會為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我建議中國和英國在印度開設軍事法庭,絞死或者槍斃參与叛亂的每一個黑色土人」
中國國家元首的出訪英國,是英國目前除了印度第2次民族起義以外的最重要的新聞,在此之前,當地報紙都以重要的篇幅進行了報道。不少旅居在英國的華僑一早就趕到了朴茨茅斯海軍基地,在李國勇的建議下,趙燦薛同意華僑登上「李牧」號參觀。
一路上的航行再次見到了英國人的戰艦,他們似乎等待了中國艦隊很久,在它們交換著的引航中,幾天後中國艦隊緩緩駛進了英國朴茨茅斯海軍基地。透過朦朧的雨霧,碼頭邊一艘古代樣式的風帆戰艦高聳的桅杆和帆索出現在中國官員的眼裡。
「非常感謝您,元首先生,英國人不會忘記這次友誼的。」班內南興奮的表情全部寫在了臉上,不過還依然保持著紳士的文雅。
印度的情況通過電報李國勇了如指掌。帝國的26師在段祺瑞指揮下進展順利,段祺瑞攻陷了康普爾,控制住了恆河大橋,切斷了印度起義軍隊和後方的聯繫,留駐在康普爾的印度人被驅逐到了恆河邊。印度起義者從勒克瑙衝出,與26師激戰,最終因戰鬥力相差懸殊,往南敗退。勒克瑙同中印度的聯繫被切斷,形式危急。其後,段祺瑞https://www•hetubook.com.com由康普爾向勒克瑙發動新一輪攻擊,印度士兵忽略了陣地的側翼和伙房,各堡壘間缺乏聯繫,段祺瑞從東西兩面集中了兩個旅的主力和八十多門大炮夾攻,兩天後攻克勒克瑙。
班內南欣喜若狂,中國能夠出兵真是件再理想不過的事情了,靠近印度,出兵方便,士兵的素質又經過無數次戰鬥的考驗,值得信賴,這能讓英國減少很多麻煩。
「老子要打進英國,第一件是就是炸毀『勝利』號。」李國勇低聲嘀咕了一句。
去你媽的和善,當年你們拿大炮轟開中國國門也是「和善」,李國勇在肚子里罵了幾句,隨後重新掛上一張笑臉說道:「我們中國人的心胸非常開闊,能夠承受這樣的幽默,我想首相大人您有點過敏了吧。」
剛剛建立起來的良好印象一下子就在李國勇心裏消失得無影無蹤,英國人總是以老大自居,處處透露著不列顛人的驕傲,難道只有英國士兵的生命是高貴的?況且帶有命令似的口吻也讓李國勇覺得很不舒服。
又是一陣大笑,愛德華指著班內南笑道:「我的首相是老派的英國紳士,他無法理解我和您之間的友誼,嚴肅工謹是他生活的全部。不過您在未來幾天內和他打交道的時候比較多,也許得更多地領教他的刻板,我想您也知道,在英國國王是沒有什麼權利的,英國實際的決策者是他和他的那些議員們。」
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相比,威廉雖然為人急躁傲慢,但對於中國人還是非常友好的;而看起來平易近人的愛德華七世,老大作派很讓人反感。
德里的防禦工事堅固,據守德里的5萬印度士兵擁有大200多門和充足的軍火,據城堅守的他們,先後挫敗了英軍的錫克、巴坦、廓爾克和克什米爾等部隊,讓英軍遭遇了重大傷亡。恰逢此時和-圖-書,英國部隊中又疾病流行,士氣受到嚴重挫折的英軍在從德里退卻的路上,又遭到起義者的四處打擊。陷入困境的皮特中將一連向國內發了十幾封請求援兵的電報,但此時英軍主力都遠離印度,不得不轉而向中國尋求幫助。
雖然不明白丈夫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王青顏還是說道:「我覺得還是德國好些,雖然德國人做事古板了些,但實在,而且英國的天氣讓我很不習慣。」
馬車上,班內南爵士的第一句話就是:「元首先生,現在需要您的軍隊再緊急往印度增加一到兩個師的兵力,印度的局勢又出現了反覆。」
果然,見到了李國勇,愛德華輕輕擁抱了下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年輕的元首朋友,您讓我感覺到了自己的衰老,我象您這麼大年紀的時候,」愛德華看了一眼一邊非常嚴肅,一派紳士左派的班內南爵士,壓低了聲音說道:「正和愛爾蘭一位美貌漂亮的女演員廝混在一起。」
李國勇差點笑了出來,人人都說愛德華七世沒有架子,好開玩笑,果真名不虛傳,可惜這個國王只剩下了三年的生命。
李國勇的臉色陰沉了下來,這簡直就是對中國赤|裸裸地指責了,西藏是中國人的西藏,什麼時候輪到愛德華來干涉了。
六十歲才登上英國王位的愛德華七世少年時放蕩不羈,風流成性,不為維多利亞女王喜歡,甚至不允許他過問國家和王族事物,不過登基后的愛德華還是頗顯示了一些自己在政治上的才能,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英、法、俄的三國同盟。愛德華七世喜歡交際,為人和藹可親,極受英國人民的歡迎,甚至英國為此還流行著一句諺語:「如果你不想發生戰爭,就要有愛德華這樣的一位好國王」。
德國人的歡送儀式甚至比歡迎儀式還要隆重,德國護航艦隊一直將中國人送到了北海外海才停了下來,集和*圖*書體鳴響了喇叭向中國朋友表達著尊敬。
李國勇微微笑了下。
「怎麼了,朋友?」見李國勇沉默不語,愛德華問道:「難道你不贊成我的意見?那些印度人都是卑劣的,骯髒的,殺死他們能讓其他人害怕,第一次印度叛亂的時候我們正是這麼的,而且似乎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而英軍的進攻卻受到了印度士兵的頑強狙擊。為了保證加爾各答與德里以及旁遮普的交通,英軍同時向巴特那、貝那勒斯和阿拉哈巴德進軍,並大舉進攻德里。
愛德華七世的臉上看起來有些失落:「那就好,我想您在英國會受到更加熱情,更加盛大的招待。」
威廉二世是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皇后的長子,維多利亞皇后是亞歷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姑媽,愛德華七世的姐姐,想到歐洲國家這些複雜的關係李國勇就覺得頭疼。
從16世紀末,英國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英國從三流弱國的島嶼之邦,一躍而成強大的歐洲第一大國,英國依仗其海上霸主地位,從海外攫取了相當與其本土面積110倍的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而「勝利」號古艦,似乎正在那炫耀著英國海軍的這種「榮耀」。
愛德華立刻爆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讓邊上的班內南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說了些什麼,值得如此開心。
趙燦薛是在英國的留學生,對這艘戰艦非常熟悉,在他的介紹下,李國勇才知道這艘老式戰艦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勝利」號,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旗艦。即使在今天看上去,「勝利」號仍然稱得上是巨型戰艦。它身長120多米,寬20米,前桅、主桅和後桅共有37片大帆。作為大炮巨艦時代的產物,艦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炮。在上面5層甲板的兩舷,一共排列著104門大炮。聽趙燦薛https://www•hetubook.com.com介紹說英國海軍將領經常在「勝利」號上召開重要軍事會議。
……
見氣氛有點尷尬,班內南急忙說道:「英國人的幽默可能您還不習慣,陛下沒有其它任何的意思,只是想表達一下他和您的和善。」
「可以,我可以再向印度派遣2個師,緊急救援皮特中將。」李國勇沉吟著說道,這麼做他是有所考慮的,印度起義雖然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但那是在英軍主力沒有開進印度的情報下所取得的;而且印度的高層大封建主,大地主起義的決心從來都不堅決,只要形式稍有不對,馬上就會倒向英國殖民者,掉轉頭來鎮壓起義。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幫英國人一把,也可以為將來取得政治談判的資本。
「八年前我當江蘇巡撫的時候,也總愛和美麗的女孩子呆在一起,到現在還是如此,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和陛下是有共同語言的。」李國勇也把聲音放得低低的說道。
自從1838年維多利亞女王繼承王位后,白金漢宮就成為歷代君主的專用之地,英國君主常在這裏召見首相、大臣、接見和宴請外國元首,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在班內南爵士的帶領下,穿過長方形的院子,就進入到了主宮殿。此時,儀仗隊奏響了中英兩國國歌,不一會,隨著「天佑女王」的樂曲,英國國王,印度皇帝阿爾伯特·愛德華·維丁走了出來。
「你知道嗎,我的朋友,前段時候我還對您進入西藏,使當地形式惡化表達了擔憂。」愛德華七世不知是真是假,話鋒一轉用輕鬆的口氣說道:「但現在看來中國軍隊進入西藏反而還幫了我們的大忙。」
又閑聊了會,李國勇告辭了出去,和班內南約定了第2天會晤的時間后,回到住處的李國勇臉色很難看,推開窗戶,倫敦多雨陰潮的天氣更加讓他煩悶。
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口,愛德華七世說道:「來英國前聽說您先和_圖_書去了德國,這讓我覺得很遺憾,本來按照中英兩國的傳統友誼,您應該先來英國才對。怎麼樣,我的那位容易發脾氣的外甥威廉沒有做出什麼失禮的舉動吧?」
李國勇笑了下:「沒什麼,中英聯合艦隊有過成功的合作,我相信在印度我們也一定能取得成功,具體的部署我將讓我的總參謀長蔣百里和你們商量。」
李國勇勉強笑了一下:「應該是這樣的吧。」
「怎麼了,李大哥,心情不好嗎?」見丈夫悶悶不樂,王青顏善解人意的為他端來一杯純正的中國茶。
一位80多歲的老華僑,帶著兩個兒子、兒媳和三個孫子,一家三代從伯明翰趕來上艦參觀,他抓著趙燦薛的手說道:「今天我帶著全家都來,就是要讓兒孫們看一看中國的軍艦,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國家,要讓他們記得自己永遠是中國人!」許多華僑一踏上「李牧」號,一邊撫摸艦炮,一邊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我只知道洋人的軍艦開到中國去,現在我終於看到了祖國的軍艦也能到洋人的國家來訪問了。」
「是啊,我也喜歡德國勝於英國,」李國勇的話讓王青顏不懂其中的意思:「一個人當習慣了老大,就總喜歡把其他人都當成小弟一樣來看待,偏偏我也想著要當這個老大。」
親自來朴茨茅斯歡迎中國貴賓的英國首相亨利·坎貝爾·班內南爵士第一個迎上了從「李牧」號上下來的中華帝國元首李國勇,說道:「這個時候我想到了一句古希臘的成語,『片刻相見有時勝過終身相處』,歡迎您到英國來,元首先生。」
朴茨茅斯海軍基地內的英國戰艦全部懸挂滿旗,水兵在艦上列隊站坡。向中國軍艦致意。大概足足有200多名英國高級軍官、當地要員和知名人士在碼頭舉行歡迎儀式。
「謝謝您的關係,陛下,我在德國受到了良好的款待。」李國勇不卑不亢地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