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錦繡江山
第497章 非洲的主人

到了8月中旬,中猶聯軍兵鋒直逼開羅,在開羅城外,英法埃三國部隊總計150萬人與中猶聯軍100萬人展開會戰,這場戰爭被稱為「決定非洲命運的一戰」。
8月26日,阿拉伯軍隊率先對開羅發起攻擊,但在協約國的死守下,苦戰數天卻寸功未建,攻擊主力再次換成了中國士兵。
為了挽回在非洲的敗局,協約國竭盡全力在非洲拼湊出了一支超過兩百萬人的雜牌軍隊,這支軍隊中什麼國家的士兵都有,英國人、法國人、跑出埃及的敗兵、衣索比亞人、阿爾及利亞人,或者是剛果人……
1807年,英軍侵入埃及,但被阿利領導的埃軍打得落花流水。
9月15日首都開羅陷落,阿拉比等將領被俘,大量軍民遭屠殺。英軍攻陷開羅后迅速佔領了整個埃及,戰爭以埃及的失敗而告終。埃及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斯梅爾·福阿得上台後的第一天就宣布埃及戰敗,退出了協約國,並與中國方面簽訂了殖民性質的《中埃友好條約》。
這讓李國勇非常感興趣,猶太人的確擁有著很大的能量,在某些方面他們做得甚至比無所不能的中國特工還要出色。有了這樣詳盡的資料,中國軍隊在將來遇到美國的時候,在戰場上將會順利許多。
到了這個時候,協約國在得到歐洲總部的同意之後,決定向中國軍隊投降,但卻為時已晚,馮國璋拒絕了開羅投降的請求,他告訴前來談判的協約國軍官:
馮國璋將軍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維護了已逝的張孝淮元帥的英名,他維護了西南軍團的驕傲。而他自己本人,則在戰後和段祺瑞一起順利晉陞為了帝國的元帥。
也許這將會讓更多的中國士兵犧牲在異國他鄉,甚至中國有可能和美國打得兩敗俱傷,但世界上只能有一個超級大國存在的想法卻始終支配著李國勇的思想,要麼中國,要和*圖*書麼美國。而且要打一定要打得這個國家元氣大傷,幾十、上百年內恢復不了才行。
「不是你們想什麼時候投降就什麼時候投降的,我給過你們機會,但你們自己卻放棄了這樣的機會,現在,開羅除了毀滅以外,你們別無選擇!」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洲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侵入埃及,結束了麥木魯克王朝。
這次會戰150萬協約國軍隊死傷達到了孩人的80餘萬,中猶聯軍也損失了近十萬的士兵,其中猶太人方面傷亡為4萬之多,喪失了戰鬥力的猶太人軍隊退出了戰鬥行列。
總攻發動後到了下午,戰鬥就已全部結束,協約國70萬人潰散,在炮火轟擊中僥倖倖存的士兵大部成為了俘虜,英法埃聯軍總司令英國人塔曼上將戰死。
9月11日,炮轟終於結束了,中國軍隊對開羅進行了最後的總攻。一小時后,西南軍團徐子棟部擊潰東城守軍,全師上萬人突入開羅內城;幾乎在同一時刻,霍雲龍部也打敗了南城的敵軍,與徐子棟部會師于城內。
7月底,西南軍團副總指揮段祺瑞指揮的20萬中國軍隊到達耶路撒冷,並在此處與埃及軍隊決戰。僅僅兩天的戰鬥,埃及25萬人死傷慘重,傷亡達到了8萬之眾,被俘超過9萬人,一潰千里的埃及殘軍被迫退回了埃及。
但中國方面並不就此罷休,他們一直僅僅追擊著埃及敗兵,深入埃及境內。而復讎心切的大猶太國,也隨即組織了6萬人的軍隊,與中國方面組成聯軍,聯合對埃及進行報復性打擊。
被從王宮裡揪出來的海珊·卡米爾被中國方面宣布廢除蘇丹頭銜,改由斯梅爾·福阿得繼任蘇丹位置,史稱「福阿得一世」。而海珊·卡米爾則被押解到了一個荒島,孤獨的過完了他的餘生,在那個島上,他失去了m.hetubook•com•com所有曾經擁有的東西,金錢、權利和美女,陪伴他的只有兩個年老的警衛和一條忠心耿耿的狗,這些都只是因為他的一念之差。幾年後,海珊·卡米爾病死在那個島上。
在這樣想法的驅使下,他們不再聽從英法軍官地指揮,士兵們三三兩兩的開起了小差。逃兵越來越多,到了後來發生到整團整團的非洲人在軍隊的帶領下大逃亡,英法指揮官們卻對此一籌莫展。
從海斯拉比提供的情報來看,美國人的工業能量確實巨大。按照美國人的生產速度來看,到1918年,美國將擁有超過1000輛的各類裝甲車,80000門以上的火炮,600架的作戰飛機。
在大量消耗了敵人的兵力和士氣之後,馮國璋親自指揮的軍隊居中,段祺瑞的軍隊居左,猶太人軍隊在右,從三路向協約國反起了反擊。在兩天的戰鬥中,先是正面的英國軍隊被擊潰,接著側翼法埃軍隊在段祺瑞的連續突擊下徹底崩潰,殘部逃進了開羅。
到了1882年7月11日,英國人捲土重來,英國分艦隊炮轟亞歷山大港。經過激烈交戰,埃及傷亡2000人。英軍2.5萬人登陸,佔領海港,並大肆洗劫。
埃及軍隊的進攻非常順利,一連打敗了猶太人軍隊的幾次進攻,讓大猶太國損失慘重,大猶太國緊急向中國方面求援。
歷史就是這麼簡單和殘酷,國和國之間沒有什麼道德和仁義可談,你不去殖民這個國家,勢必有其它勢力強行介入,並從殖民地上大肆搜刮好處,不斷的強壯自己。所謂的善良和容忍,帶給國家的沒有任何的好處,只會眼睜睜的坐視它國的強大,而讓機會從自己身邊溜走。
得到元首支持的馮國璋信心大增,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對開羅進行毀滅性轟炸,開羅軍民在投降要求被拒絕後,全城都陷入了恐懼和絕望之hetubook.com.com中,他們膽戰心驚的等待著末日的到來。
1801年,英國乘埃及人民反法鬥爭高漲之際,夥同土耳其軍隊打敗法軍。法國退出后,英國勢力乘虛而入,但讓土耳其總督統治埃及。1805年,埃及軍官穆罕默德·阿利發動兵變趕走土耳其總督,打敗繼任的麥木魯克貴族,奪取政權。
最凄慘倒霉的恐怕要數埃及蘇丹海珊·卡米爾了,這位在1914年推翻了他的侄子阿拔斯二世而登上蘇丹寶座的君王,僅僅過了三年君主的癮頭,就因為錯誤聽信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話,貿然干涉大中華聯邦的內部戰爭,而被中國人一腳踹下了蘇丹的位置。
在勒令開羅投降無效之後,馮國璋命令炮兵連續轟擊開羅達一周之久,整個開羅的軍民在如此密集長久的轟炸下死傷狼籍,城頭和城下到處都可以看到屍體。而炎熱的夏天讓這些得不到及時處理的屍體很快腐爛發臭,大規模的瘟疫開始在開羅城裡流行。
我們不要公正和公道,我們需要的只是刺刀和鐵血!
1769年,埃及麥木魯克軍團驅逐了土耳其統治者,宣布埃及獨立。1798年,拿破崙率軍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國殖民統治。
《中埃友好協議》的簽訂,讓埃及淪為了中國的殖民地,協約國在非洲的一個重要戰略要地終於失去了。而以埃及為基地的中國西南軍團,開始了征服全非洲的艱苦征途。
海斯拉比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卷宗,說道:「這份是在美國的猶太人弄到的情報,裏面詳細的說明了美國的一切軍事力量,以及他們正在研究生產的各種武器資料。」
勃然大怒的中國,立刻嚴令大猶太國和阿拉伯聯盟停戰,並命令馮國璋之西南軍團開進大猶太國,與埃及軍隊正面作戰。
馮國璋的這一命令是對是錯在事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有人說如果當時的總指揮換成是和-圖-書張孝淮元帥的話,那麼將不會出現拒絕投降的情況,而馮國璋也因此得到了「不仁將軍」這一不太雅觀的稱呼。不過帝國元首李國勇卻給了馮國璋極大的支持,他告訴那些有疑問的人:
「好吧。」李國勇接過了卷宗:「我感謝大猶太國和中國的友誼,做為回報,我將接受你們的建議,買回九州島,並且再向你們提供一批最新式的武器,用於你們在戰場上的使用,我想你一定會高興的。」
隨後,50萬的阿拉伯聯盟軍隊主動到達戰場,配合西南軍團作戰。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同在一個陣營的猶太人軍隊和阿拉伯軍隊在遇到的時候,總是怒目相視,還不時地發生不大不小的衝突。
不管英國也好,或者法國也好,所有的這些列強的強大史,都是一部血淋淋的殖民史,從殖民地上殘酷地剝削,而後不斷的充實自己國力,再殖民,再強大……
「馮將軍的這一做法雖然從道德上來說不太說的過去,但從戰場上來看無疑是最明智的想法。如果他在當時接受了敵人的投降,那麼會給我們的對手造成一個錯覺,在戰場形勢稍稍處於不利的時候,完全可以不理會中國人的投降要求,只有到了實在無法支撐的時候,才向中國人投降,反正中國人一定會接受。這樣做法的後果是將直接造成中國軍隊的攻擊難度,增加中國士兵的傷亡。通過開羅之戰我們將告訴協約國的所有軍隊,在強大的中國軍隊面前,要麼選擇投降,要麼選擇毀滅,而開羅則選擇了後者!」
隨後,馮國璋對協約國非洲最高指揮官發出了限時投降的命令,英國人和法國人親眼看到了開羅拒絕投降後面對的悲慘命運,在艱難地抉擇之後,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下武器。
這樣的軍隊毫無戰鬥力可言,西南軍團僅僅動用了50萬軍隊,在大炮和坦克的協助下,經過連續兩次會戰,將https://m.hetubook.com.com協約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並且親眼見證了非洲大陸上主人的更換。
現在,埃及的主人從英國換成了中國。
藉著這次大戰的機會徹底解決美國!當李國勇掩上了卷宗之後,他已經下定了這個決心。在美國參戰之後,李國勇一直在是否與美國人全面開戰中抱著猶豫的態度,但現在這份充分說明了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的情報,卻讓他最終下定了這個決心。
1917年7月,得到中國資金和武器援助的大猶太國,以15萬兵力再度對阿拉伯聯盟發起進攻。阿拉伯聯盟同樣毫不示弱,以55萬軍隊迎戰,史稱「第三次聖城戰爭」。戰局的開始階段大猶太國的軍隊進展得相當順利,他們在馬薩達大會戰中一舉擊潰了阿拉伯聯盟的軍隊,俘虜了不少於5萬人的俘虜,並大有取得全面勝利的趨勢。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的情況發生了,為了將中國軍隊的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英法暗中策劃埃及,以25萬人突襲了大猶太國的軍隊,猝不及防的大猶太國,一下子損失了數萬人的兵力,耶路撒冷岌岌可危。而面對這種土法情況的阿拉伯聯盟也有些不知所措,雖然他們同樣很想把猶太人從耶路撒冷趕出去,但貿然與敵人結盟勢必引起中國的憤怒,所以他們採取了觀望的態度,而沒有如同協約國預計的一樣,會配合埃及作戰。
在屢次的失敗面前,非洲內部也產生了動搖,英國人、法國人,還是中國人,他們面對的是一樣的統治,又何必在戰場上白白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許中國人成為非洲的主人,他們的日子還會好過一點。
在兵力上處於優勢的協約國軍隊一開始採取了進攻的態勢,但在中國軍隊強大的火力面前,10天的進攻僅僅往前推進了不超過6里,自身的傷亡卻讓人觸目驚心。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