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還有三名長相一模一樣的女子。
抽出空中石的剎那,整個小洞天範圍都縮水不少。
內部的蛟龍倒是大變模樣。
黃泉蛟龍擁有閻羅真身,再加上吸收的玄黃帝氣。
這段時間總算把玄黃帝氣吸收完畢。
這應當是此方世界的極限。
詢問了一下細節,陸謙倒是縷清思緒了。
來到窗邊,金色陽光照射進來,給屋裡帶來一絲暖意。
有時候用光法力,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
黃泉蛟龍變了,至少陸謙感覺本質發生了變化,但又感覺沒變,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
法力鼓盪,打出一道波紋。
「你們帶著這份空中石完善法陣,還有,我一個月後正式登基,你們記得提前準備。」
登基大典之上,太微子和炎煦帶頭宣布解散清虛門和棲霞教,門人徹底併入稷下學宮,而太微則是擔任大祭酒一職。
靈霄宮是整個皇宮地勢最高的地和*圖*書方。
這一次登基大典。
說罷,太微子交給陸謙一副地圖。
陸謙從床上站起身來。
方才聽到太微子說傳送陣的時候,陸謙心中就有一種預感。
登基大典。
帷幕之中,床上躺著一具潔白的軀體。
將地圖收好,陸謙看向太微子等人。
太黯域進入新的紀元。
丹田法力流轉,一顆圓坨坨的金丹懸浮虛空。
咔嚓!
如果兩家分擔的話,倒是可以勉強接受。
所以蒼鶴道人一直沒有找到藏有玉樓總籙的地點。
陸謙拿走空中石,回到焰心金宮。
空間碎裂,露出黑乎乎的洞口。
嬌軀玲瓏,雙胸飽滿,女子鬢角站長著五彩的羽毛,似乎不是人類。
不管咋樣,此龍不能算是蛟龍了。
體長千丈,暗金龍鱗。
陸謙叫來伽藍和邀月等人。
這種高高在上,掌控眾生的感覺,令人忍不住沉迷其中。
這些都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下面進貢的美人。
石頭很輕,靜靜懸浮掌心之上。
無非對面前的黃泉有了一點感應,隱隱有種掌控之感,具體什麼又說不出來。
蛟伏黃泉圖世界還是亘古不變的黃泉,漆黑世界,以及奈何金橋。
陸謙用盡所有手段,也是堪堪進入真丹的層次。
「不行。」
太微子想了一會,終於下定決心。
「既然是依託黃泉而生,又吸收玄黃帝氣而成。那就叫你黃泉帝龍好了。」
此方天地對於真丹以下倒還湊合,支撐真丹就有些難度了。
舊時代落幕。
靈霄宮。
期間深居簡出,從未露面。
瞳孔放出金光,光照九陰之幽隱,大千世界一覽無餘。
太微子娓娓道來。
「這就是空中石了。」太微子一臉肉疼。
此刻的他,完全沉迷在體內蛟伏黃泉圖的異變之中。
他這個酆都大帝,又被其他異
www•hetubook•com.com族之人稱作天齊之主,天齊大帝。
法力運轉的速度很慢。
下方人間一覽無遺。
空中石是小洞天的基石,數量越多,小洞天則越大。
陸謙在桌子上攤開地圖。
伽藍等人退下。
所有勢力的首腦都得來,這次不殺人,就是為了多一點玄黃之氣,看看黃泉蛟龍能成長到何種地步。
雖然有地圖,蒼鶴道人依然找了很多年沒有找到。
這不就是在第一無量所說傳送陣的附近?
蒼鶴道人找不到洞府,要怪在第一無量的頭上。
拿出關押第一無量的天珠。
交給她們一份空中石以及關押第一無量的天珠。
頭上的螺旋金色獨角又多了一個。
應當算是某些異種,此異種沒有在典籍上看到。
「咦?好像就在傳送法陣附近,可那裡沒有什麼洞府啊。」第一無量驚訝道。
焰心金宮。
避免傳送陣被人發現,弄了個隱蔽氣息的法www.hetubook.com•com陣。
「大人,能不能少一點?」
「這是藏有玉樓總籙的洞府地形圖,據說此地有進入中央大陣的方法。」
太微子和炎煦兩人面面相覷,面色為難。
「我需要大量的空中石,你們財產可以捐獻少一點,空中石我要一百斤。」
這個地方彷彿消失了一般。
坐擁萬里江山,這點事不讓手下代勞豈不是浪費了。
酆都大帝宣布整個太黯域徹底一統。
沒有開發出能力。
整個齊都作為天下的中心,又被成為天齊。
酆都大帝的威望深入人心,作為第一任統一天下的皇帝,他的事迹將會流傳成各種神話,為萬民傳唱。
太微子從中抽出一塊人頭大小,滿是黑乎乎洞坑的漆黑石頭。
背上的漆黑鬃毛變成玄黃,從後頸延伸到尾巴。
陸謙要搞得隆重一點才行。
身處其中,猶如高高在上的神王。
「你可知此地?」
現在是雙角。
一月後。
再往上就有些https://m•hetubook•com.com困難了。
「是,陛下。」
其他還未解散的門派紛紛效仿。
轟!
洞府就不用自己親自找了。
這些年當了浮提國主,為了修繕法陣,專門弄了個巨大的陣法,將周圍整個區域全部隱藏起來。
或許去往中央大地,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陸謙拿起地圖,稍微一看。
一百斤的量,相當於這個小洞天的九成。
「一百斤空中石……」
當然,陸謙心裏倒是沒有這種感覺。
據說此物是洞真境真君的屍體遺骸所化之石。
閑暇之餘,也可以放鬆心情。
第一無量傳送到太黯域之後。
沒想到還真是。
有角、有鱗、有爪。無異於真龍,但與真龍又有所區別。
等找到關鍵的洞府,陸謙再出門也不遲。
上古大戰使得洞真隕落,鮮血和血肉灑向大地,形成這種獨特的空中石。
有種臣子登基之感。
陸謙盤腿而坐。
或許自己不熟悉,還是天地環境的限制。
登基大典已是三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