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家有媳
第一百六十章 不能饒

圍住黃家大宅的兵馬足足有四層,裏面兩層向內而站立,外邊兩層向外而站,此時騷動初起,兵馬刀槍抬起,發出齊吼,近千人的兵馬聲如雷震,一聲一聲,滾滾落地。蓋過了尖叫哭喊,震住了亂跑的人群。
「黃氏謀叛當然不止是一封書信。」他說道,「我們還抓了馬江的姦細。」
「住手。」
視線再落在知府手裡拿的信,不屑又輕蔑。
黃阿宵面色死灰跌坐在地上。
「都住口。」黃老太爺喝止他們,視線掃過門前的屍首,地上的鮮血,肅穆待命的官兵,同為世家的證人老爺們……
但黃老太爺猛地轉過來厲聲喊道:「慢著!」
這個女子有時候真是孩子一樣倔強,知府有些急了,不待他說話,元吉先開口。
武少夫人看他一眼,道:「不行。」
在官兵震住驚亂的民眾后,官差們在民眾中穿行,他們的聲音不如官兵齊吼,但勝在行動靈活。
「黃阿宵,你可認得他?」元吉一聲喝問。
黃氏在光州府為世族之首,積攢的威信根深蒂固,黃老太爺先跪求認罪自辱,不吵不鬧坦然沉穩反駁,轉瞬就扭轉了形勢。
說道謀逆之最抄家滅族這句話,女子的聲音發澀,似乎在舌尖上滑過黃連。
「只求放過我的家人,他們是無辜的不知情的。」
黃老太爺看向黃阿宵,卻見黃阿宵神情大變,他的心裏頓時一聲糟糕,還沒來得及說話,黃阿宵已經大喊著向後退去。
元吉抖開兩張紙:「這是查繳的賊首馬江與黃家公子阿宵的書信來往。」
黃老太爺長袖一甩:「老兒我要告御狀!我要申訴!抬匾額!」
他喊道:「血口噴人!我們沒有謀逆!」
楚國夫人,掌淮南諸道?李明樓看著馳來的兵馬和太監,神情驚訝,她不知道呢,握著韁繩的手鬆開,抿嘴彎彎一笑。
「你胡說八道!」黃阿宵紅了眼,憤怒的喊道。
說到這裏仰天長嘆,淚水從眼中滑落,餘下的話不用再說,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意思了。
「煽動搬家,下令護衛劫殺良村,散播各種謠言,讓光州府陷入混亂,一切都是為叛亂做準備。」
現在這一幕打開了大家的記憶,圍在四周的民眾尖叫著向四面逃去。
匾額?是什麼東西?知府不解,旁邊長史哎呀一聲想起來了。
黃阿宵喊聲祖父放聲大哭:「罰我,罰我,我願認罪受罰,放過我祖父啊。」
看到黃老太爺站在門前,和-圖-書黃阿宵等人也終於回過神,跌跌撞撞的跑過去,有哭有喊有憤怒。
知府沒有說話,也沒有再阻攔。
黃老太爺沒有理會他,看向那些被綁縛的護衛們,護衛們被孩童抓打,將頭埋在地上一動不動。
他沒有做反叛的事,他什麼也沒有做,所以他什麼都沒了……
聖旨?
伴著這聲喊,半閉半開的黃家大門被人拉開,黃老太爺一個人走出來。
老人小孩弱小無助,總是讓人不忍睹目。
……
那七家老爺們已經不再掩面,當良村劫難兇手被押上來的那一刻,他們就放下了袖子,神情驚駭又恍然,然後便是憤怒和后怕。
「聖旨到!光州府接駕!」
「這是黃家一間首飾鋪子的賬房,這家鋪子屬於黃家公子阿宵所有。」
「黃氏與賊有謀,所有人收監問罪。」武少夫人下達了最後一個命令,「敢有違抗者,格殺勿論。」
說罷擺手喝一聲帶上來,兩個兵丁押著一個清瘦的男人走上來。
「大人你來這裏時間短不知道,黃氏祖上曾經因為瘟疫時救濟災民,被慧帝賜予大善之家的御筆匾額。」他說道。
所以這些護衛殺人並不是他指使的,他不知情,他們黃家不知情。
但他說不說也不重要了,此時裡外都已經看呆了,隨著元吉的講述響起一陣陣驚呼議論。
說謊怎麼就這麼理直氣壯呢?元吉等人的神情有些驚訝又好笑,不待他們要拿出這些護衛的詳細供詞,站在台階上的黃老太爺噗通跪倒從台階上翻下去……
那些悲慘驚恐的遭遇,人們選擇了忘記。
現在振武軍也是在殺賊,只不過不是城外,而是城內,對方也不是兇狠的兵馬,而是富貴的世家大族……
「你們振武軍現在不會在光州府。」
「謀逆之罪,當然九族株連,問罪當殺。」
「你,莫不是造反嗎?」
黃阿宵等人也大叫爺爺跌跌撞撞撲過去,跌滾到台階下的黃老太爺並沒有昏死,而是撐起身子跪在地上。
「馬江的確給我寫過信,勸我投降,但我黃氏豈是不忠不義無君無父之徒?我寫信叱罵了馬江,這件事我沒有瞞著人,親朋好友是知道的。」黃老太爺深吸一口氣站起來,佝僂身形站直,「我黃氏要是想反叛,難道會等到今日?我黃氏如果要反叛…」
黃老太爺一伸手將他拉住,大喊一聲阿宵截斷他的話。
他的頭在地上重重的叩下,一下又和_圖_書一下。
安靜的民眾再次響起驚呼。
這還要怎麼樣?
門內傳來蒼老沉厚的聲音。
「我大夏上有皇帝,下有官府,你武氏何來定罪斷生死?」
武少夫人沒有說話,解釋論證不需要她來做,她只需要下命令。
身後就是黃家高厚的大門。
知府不可置信,怎麼?還不行?家產奉出,黃老太爺入罪,黃家已經算是完了,在光州府翻不了風浪了。
閉口一句話不說。
為什麼?叛軍始終沒有被擊敗,安康山坐進了京城,亂世混戰不停,曾經的功業官權都被推翻打亂,哪個少年不想建功立業?尤其是他這樣有家有身份有才華的年輕人。
「阿宵!」黃老太爺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孫子。
但這沒有用,元吉在那邊替他說出來了。
耄耋老人頭撞在地上,這場面讓民眾們再次屏住呼吸雅雀無聲,腳下似乎都感受到震動。
「你們又不是兇徒怕什麼!」
黃家產業眾多,除了大賬房,黃老太爺不會都認得,更何況是給孫子們當零用錢的小鋪子。
……
聽到他這話武少夫人抬了抬手,元吉喝令兵停。
「我願意認罪下牢,問罪當斬也沒有絲毫的怨憤,以我的性命以我黃氏的家產來償還遇難百姓的冤屈。」
「振武軍武少夫人在抓兇徒!」
啪嗒一聲,剛接過匾額抱住的黃老太爺鬆開了手,匾額砸在他腳上,濺起滿面土色。
「我不知道他!你胡說!你冤枉我!我沒有與他有過書信來往!我只是與他說過……」
遣散的護衛被安排去投奔黃家的親戚,要背井離鄉,要重新去投新主,前途茫茫未知,於是心生邪獰,喪心病狂,鋌而走險,乾脆成賊…
信紙飄在知府的眼前,他一咬牙接過只看了一眼就閉上眼,面色鐵青。
元吉將信向前一遞,在寒風中呼啦啦飄動:「馬江原為淮南道觀察使,他的筆跡,應該很多人都認得。」
此人什麼時候進的光州府,什麼時候遇到黃阿宵,什麼時候到鋪子里當賬房,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進行了什麼談話。
「不是我不放他們一條生路。」武少夫人說道,聲音清亮,又似乎有些木然,「是國法難容,謀逆之罪,抄家滅族…」
「我在叛軍打來之前就應和馬江奪下光州府,保住的家財和得到的地位,難道會不如現在?」
他看向武少夫人。
黃家這邊也沒有了哭喊做戲,終於開始真的驚慌。
「只憑一和_圖_書封信就定我黃氏謀叛,我不服,我黃氏不服。」
「如果說我是因為你們苛刻相待為了保住家財,為了保住地位,現在勾結了叛軍。」
「老太爺,這些兇徒真是你們指使的?」一個老爺喊道,他又悲痛又憤怒撕心裂肺,伸手按著胸口直不起來腰身,「怎能如此喪心病狂啊!」
他們不是官兵,沒有守天子國土百姓的責任,但他們有守住主人家的責任,握著刀槍的護衛們發出喊聲,就要衝上去與官兵們廝殺。
「武少夫人,但這是我的罪責,這是我黃家的罪責。」他一腳跌的滿臉都是血,精美的衣服花白的頭髮滾了塵土凌亂,將手抬起在身前拜了又拜,佝僂的身形再無往日富態,「我願意認罪受罰入牢,我願將黃氏家產全部奉上贖罪。」
他伸手指著武少夫人。
她的丈夫又送她禮物了。
這倒也是,別的不說,他們多練習一些,大概也能模仿馬江的字跡,官員們神情又變的猶豫。
「少夫人,黃家敗了。」他低聲道,「就到這裏吧。」
就在她要再一聲令下的時候,遠處傳來喊聲。
但如果黃氏離開了光州府,他可就奈何不了了,更何況朝中有黃氏親朋好友。
「所有人等不得妄動!否則以凶賊論之!」
(本卷終)
御筆嗎?那還真不能攔了,知府面色一變,原來這是黃家最大的後路。
他是大夏的知府,他不能攔住大夏皇帝的御筆,只能讓黃氏去告御狀。
元吉的聲音響徹四周,衝擊著眾人的耳膜,如晴天霹靂,所有人都驚呆了。
「馬江的字跡知道的人很多,假造一封信不算什麼難事。」
最後喝問此人坦白交代,或可得一條生路。
知府深吸一口氣走到武少夫人身邊,看著恍若坐在雲端的女子。
黃阿宵面色發白看看那賬房又看祖父,再看圍過來的家人們,他一把抓住黃老太爺的胳膊大喊:「祖父我沒有,我沒有,我沒有與他預謀,我沒有寫過信,我只是知道他的身份,我,我沒有上報……」
「聖上有令,武氏忠以立身,仁以撫眾,智以察微,防奸禦侮,進封楚國夫人,掌淮南諸道,威武以安黔黎。」
更多人撲過來,黃家大門中也湧出老弱婦幼,他們都在黃老太爺身後跪下叩頭。
他又伸手向天。
耳邊有仙音跌落。
「你們,你們!」更有官員怒不能言指著黃家諸人。
伴隨著講述,一件件證據拿了出來,和_圖_書有鄉鎮記錄過往人等的冊子,有官府登錄的外鄉人入工信息,而在這兩件冊子記錄上,此人的信息截然不同,所以被官府列為監察對象,也因此發現了諸多可疑。
黃阿宵跳起來,如果退一步能太平就退一步,但退一步對手卻咄咄逼人,何必再忍!
馬江這個名字,民眾們陡然聽到有些陌生,但很快便想起來。
黃家的哭喊聲瞬時一停,但下一刻再次震天。
知府輕嘆一聲,再次誠懇低聲對武少夫人道:「少夫人,黃氏難以翻身了,如果再不停手,在民眾眼裡,他們反而要被同情了,這件事就到這裏,放他們一條生路吧。」
淮南道原觀察使,在叛亂剛起時就投了叛軍,成了安德忠的座下,帶著兵馬佔據了半個淮南道,也是與光州府多次對戰的主力。
黃老太爺上前一步。
這一幕刺|激著黃家的諸人圍觀的民眾以及官員們。
「武少夫人,這些護衛的確是我家的。」黃老太爺看著武少夫人,「自從決定要搬家,家中遣散了很多人,他們這些人一向被我看重,就此散去我也不舍,於是給他們另尋了一條路,讓他們去投奔我的親戚,沒想到他們竟然……」
其他的官員們都圍過來看一眼,瞬時也都變了臉色。
適才官兵齊吼喝令不得亂動,知府等官員也站在了原地,此時終於回過神,看著這場面他們神情複雜,有歡喜有悲涼,當然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一聲當殺,穿透了哭喊。
「這一封是馬江叛亂后與你家寫信,勸黃氏一起投叛軍。」
血腥氣在冬日凌冽的空氣中散開。
她,要,斬草除根,殺光黃家!
黃氏必須除掉,否則這一場風波就不算了結,人心就不能安定,李明樓握緊了韁繩,一手在身前無意的摩挲。
這個老傢伙,老而不死是為賊,知府大怒上前:「那本官下令,給我拿下他們!」
他也以頭撞地,翩翩公子跌落泥水中,沒有半點往日的風流倜儻。
他這麼聰慧,他看透一切,他頭腦靈活,他只是想多一個機會,多一條路……
不再亂跑動不再亂喊的民眾也漸漸回過神來,那是兇徒,振武軍在抓兇徒呢,就跟振武軍殺叛軍一樣。
又拿出了此人身上搜到的信物,一件馬江淮南道衙的腰牌,一件尚未送出藏在小竹筒的密信。
護衛是他家的,但已經被遣散。
在民眾眼裡這個耄耋老人形容狼狽又有別樣的凌然,不像真的壞人啊https://m•hetubook.com.com,是有什麼誤會吧,四周響起了低低的議論。
外邊的驚亂沒有影響內里,一聲令下之後,除非一聲令停,前方刀山火海都不能阻止。
「振武軍抓劫殺良村凶賊!」
光州府現在是人盡皆知的安穩富樂之地,但並不是說這裏的人沒有見過血,光州府是經歷過被圍城半個月的,還有叛軍衝進了城裡燒殺。
世家大族不是兵馬,為什麼也害人成賊啊,民眾們變得安靜,看向黃家大宅神情悲戚。
花白頭髮隨著老人蹣跚飛舞,枯皺的臉上有哀求又有剛烈,凹陷的雙眼看著武少夫人,向她伸出雙手,發出悲戚一問。
怎麼可能……
「武氏,你一不是將,二不是官,你有什麼資格論我家之罪?」
當初光州府被圍困,振武軍在外殺叛軍,比這個場面血腥可怕多了,他們可沒有絲毫的害怕,還激動歡喜大喊大叫,爭相爬上城牆看。
那些護衛行徑雖然罪大惡極,但並不是謀逆。
「這樣武少夫人,都不肯放過我黃氏一族嗎?」
倒在地上的屍體,踏著屍體走過的士兵,鮮紅的血,森寒的兵器,慘叫的人群。
「……我又能奈何。」
聽到這句話,黃老太爺神情灰敗,看著這寄予厚望的聰慧的孫子,嘴唇顫抖只問一句:「阿宵,你為什麼這樣做?」
老弱婦幼哭聲喊聲震天。
護衛們沒有鎧甲,但手裡有兵器,噼里啪啦一通對戰,雖然沒能阻止振武軍前進,但將黃阿宵等人護在了身後。
黃老太爺哈哈一笑,笑聲滄桑苦澀。
此人抬頭凄然一笑:「各為其主,各有其責,我既然失敗了就該死,我也沒想活。」
「那是殺害良村一百多人的兇徒!」
黃老太爺也不再叩頭了:「武少夫人,謀逆可不是只說說就是啊。」
太監手中高舉明黃捲軸,在晦暗的冬日里閃閃發亮,他發出高亢的喊聲。
要想以這個定罪謀逆,不合情理,不能服眾啊。
所有人都愕然回頭,喊聲劈開了一層層的民眾和兵馬,十幾匹駿馬疾馳而來,馬上兵將擁簇著一個紅袍太監。
要阻攔的兩個男人變成了屍體,其他的人們紛紛後退,黃家到底不是平民百姓,官兵動手的那一刻湧出來一群群護衛。
「武少夫人,我是這家的主人,我出來了,不用闖門了。」
怎麼辦?知府不由看向武少夫人。
「這一封則是馬江給黃家的回信,表示很高興黃家願意相助他,將會派兵馬來協助,期待共創大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