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下有侯
第五十章 抬眼向下看

劉范道:「那就是楚國夫人親自寫信指點李都督去的。」
劉范儘可能簡單的解釋一下:「但家僕對朝廷城池無益,如今亂世,官府朝廷城池都需要人手,比如修建防禦」
有聲音在耳邊大喊,劉范的肩頭被狠狠的撞了一下,他回過神,看到迎面有幾人扛著麻袋正往一間店鋪涌涌而進
皇帝竟然不能做主是不是回京?
小吏在後神情震驚,竟然是楚國夫人指點的?楚國夫人原來除了韓旭,也跟李都督結交?
只不過跟成為有錢人奴僕喝的湯清一些粥米少一些,勉強能續一口命。
靠官府也不行。
雖然城門這邊沒有看到,但路上行走的時候,他見到有施粥的涼棚。
「這個書生是不是好幾天沒來了?」他問,「有沒有痴纏陛下?」
劉范沒有回頭,擺了擺手,不知道是說好的還是說不用了。
「人能駝幾個人?能跑多遠?」
崔征搖頭:「沒有問題,看劉范可知,楚國夫人是急切的盼著陛下回京。」
旁邊的揣著手看熱鬧的民眾聽到了笑:「管什麼?糧是人家杜家的,官府又不賣糧。」
小兒都督氣勢洶洶,劉范站在宮門外目送。
崔征把持朝堂,掌握兵馬的將官都督各有心思,李明玉跋扈,項雲縱容
現在看是動起來了,但動的卻是商議該不該走
老婦被他的大怒嚇了一跳:「官府管這個幹嗎?官府施粥的花銷也是從有錢人家募來的,後來有錢人說他們來施粥,替官府養著流民們,這是皆大歡喜的事啊。」
「剛來我們麟州吧?」旁邊有人看他神情,笑著給解釋:和*圖*書「車馬遠途運貨來很累了,要歇息休養,從城門到店鋪里人來就行了,養著這麼多人呢,就是用來幹活的。」
畢竟是楚國夫人的使者,關注他的富豪權貴肯定不少。
劉范大怒:「這叫施粥嗎?這叫蓄奴!官府不管嗎?」
官府不用擔心流民無法安置,流民成為他人的奴僕也不用擔心流離失所,有吃有喝有住,這是多好的事情啊。
就是因為是亂世才更要治世啊,劉范看著這民眾張了張口最終沒有說,這話不是對民眾說的,他收回視線沿著街市繼續前行。
街邊的人們也在指指點點「杜家鋪子有這麼多糧啊。」「米糧是不是要便宜了?」「這麼多米糧,杜家是不回京城了嗎?」「或許正因為要回京了,才進糧賣,大家都要賣糧帶著路上吃。」各種猜測議論,劉范一面聽一面打量,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
過了幾天後,崔征想起來劉范。
「糧價太高了。」他忍不住道,「官府不管嗎?」
劉范看著這小吏臉上的笑,笑的別有意味。
「現在這個時候,馬和車用來逃生,人能幹啥?」
原本走過去的劉范再次驚愕回頭,太高了!
小吏回過神看著劉范的背影忙招手:「劉先生,您不等等了?那等相爺不忙了,我告訴你。」
劉范看了眼吃完餅子的兩個小兒,他們臉上沒有希望,只有茫然獃滯。
但過去的事,等回了京城再追憶也不遲,最要緊的是眼下和將來。
小吏點點頭,人人皆知,李都督也由此一舉成名。
那民眾看他像傻瓜:「現在不就是亂https://m.hetubook•com•com世嗎?」
他知道他笑什麼。
老婦看他穿著一身青衫,形容枯瘦:「你也是來這裏找生路的吧。」讀書人不願意與人為奴,「你不用擔心,你會讀書識字,不用賣身為奴,做個賬房教書先生什麼的,也可以。」
但官府必須控制糧價,否則豈不是亂了?
「是去結交那些豪族富商了嗎?」崔征一聽就問關鍵。
人不值錢!劉范愕然。
「這個劉范有沒有什麼問題?」官吏問,「楚國夫人讓他來是不是有別的意圖?」
劉范停下腳,回頭看了眼魯王宮,宮門外禁衛眾多,進出的官吏也多,皇帝為了不擾民以及與臣子們親近,日常的官衙都設立在王宮裡,繁忙又嘈雜。
只能靠勢大的豪族。
「書生,你快去吧。找個有錢人家依附,你就能跟著回京城了。」老婦說道,神情羡慕,「京城的路可不好走,靠自己可不行。」
「當時項都督被叛軍圍攻時,李都督帶兵馬前來解困,這件事你們都知道吧?」劉范道。
他走神了此時發現已經走到了鬧市街道了,麟州的街市比京城要繁華,到處都是人,劉范道歉,抬頭看了眼,這是一間糧鋪。
莫名其妙,可能是打發時間吧。
官吏笑道:「那是當然,陛下不回京,她這收復京城大功就如同錦衣夜行。」
朝廷里對京城的事倒是很關心,那些老爺們天天被邀請,皇帝見完了,官員們見,一天天一場場不間斷,但他們談論的都是過去的事,他這個楚國夫人的使者沒有人理會,明明他才知道如今京和_圖_書城事的關鍵人物。
施粥就是專為沒飯吃的人,怎麼叫沒資格吃?劉范不解。
劉范深吸一口氣看老婦和她懷裡的兩個小兒:「那老弱幼小無用的如何生存?」
乞丐是個老婦,懷裡還抱著兩個小兒,千恩萬謝的接過餅子,分給兩個小兒,兩個小兒餓的連咀嚼的力氣都沒有了,老婦便自己嚼爛了喂他們
沒做什麼,每天在城裡城外閑逛,吃吃喝喝,還看城外的人種田。
而且,劉范抬起頭看了看天,說起京城的過去,他比這些老爺們也並不遜色,他雖然不是京城人,但他十三歲出外求學來到京城,一直長到三十三歲,在京城看了二十年的繁華盛世,身在市井中,過去和現在的變化他知道的更詳細。
劉范環視一眼四周,想來豪族們此時又能趁機大批蓄奴了,他在身上摸了摸,最終沒有拿出錢來,一個兩個錢對著老婦和小兒來說有什麼用?
一匹白馬牽過來,有小兵在馬前蹲下,李明玉踩著那小兵上馬,在眾多親兵護衛下疾馳,街上不分官民兵紛紛避讓。
官吏搖頭:「有很多人來邀請他,但他都拒絕了,就是閑逛,吃喝都是自己帶著。」
「我們去了也有一口熱湯喝。」老婦舔了舔嘴唇,「再過一天就可以去喝了。」
「車馬多金貴。」旁邊的民眾反而覺得他問的奇怪,「人多不值錢,當然用人來駝貨。」
「夫人何止得到劍南道相助。」劉范道,「李都督也得到了夫人的相助。」
他似乎很生氣又似乎渾不在意,先是負手悶頭走,待親兵護衛們迎接來,他跟身邊的人激動和-圖-書的抱怨什麼,但很快接過馬鞭,在手裡甩來甩去,又恢復了少年人的頑皮。
官吏讓人去問了下,雖然崔征不在意這個書生,但畢竟是楚國夫人的使者,還是專門派人監查,很快就問來了。
老婦道:「老兒我吃不到啊。」
「再說了,牲口吃的料多貴。」另有人湊趣笑道,「人一口飯不值錢。」
官吏幾分惱怒:「這都是那李明玉鼓噪的。」
「劉先生見過李都督了吧?應該認識吧?」宮門小吏問,不待回答又笑,「肯定認識,這次楚國夫人收復京城,就是得到劍南道的兵馬相助呢。」
崔征嗯了聲:「所以有些人就不想陛下回京。」
劉范站在宮門前看到李明玉跑出來。
崔征有些好奇:「那他在做什麼?」
小吏愣了下有些不解。
「看路啊!」
說罷拂袖走開了。
很明顯崔征現在不想見他,也不想說回京的事。
「那些粥都是有錢人設的。」老婦餵了幾口孩子們,孩子們有了力氣,自己捧著狼吞虎咽,「沒有白吃的飯,吃了人家的飯,就要給人家幹活,年輕少壯的人家要,我這等老弱幼小人家不要的。」
先前從皇帝那裡退出來,他就直接去求見崔征,但被攔住,崔征在忙,他等了一會兒崔征也沒見他,只得告辭出來。
天啊,李都督還是個孩子。
楚國夫人真是厲害。
劉范問:「是人多搶不到嗎?」
他沒有看到劉范,或者說根本就不看四周。
「怎麼不去吃救濟粥食?」劉范嘆氣問。
他起身離開城門,往城外走去,城外各種建築搭建的密密麻麻,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街市,繁華熱鬧無邊無際,但此時此刻在劉范眼裡,這繁華是虛浮的無根的
身邊響起更多的說笑,劉范也不再問了,走過店鋪門口,另一邊站著的幾個掌柜打扮的男人,一邊看運糧,一邊低聲說笑,旁邊有民眾擠過來陪笑討好問能買多少糧,問了幾遍,才有一個掌柜看他一眼「存糧不多。」「每人限五斗。」「一斗十個錢。」
老婦苦笑一聲:「是老兒沒資格吃。」
老婦明白了,打斷他,道:「你說這個啊,我懂,這些也都有有錢人家做了,他們從官府手裡接過來,安排人去做呢,吃喝都不用官府管,官府也省心省事呢。」
但這一次劉范沒有再出神想皇帝崔征將官們,而是看街上過往的民眾,走進店鋪問價格,跟蹲在街頭的閑人說幾句話,看到躺在城門外的乞丐,他買來一塊餅子遞過去
再等也沒必要,因為他讓人通報的時候說來問回京的事,來人再出來就說相爺在忙,等忙完了再見他。
這家沒有車馬嗎?不太可能吧,奇怪。
劉范更怒了,但看老婦一臉不解,要說的話又咽回去。
官吏道:「沒有,那日走了后就沒來,他住在宮外,也沒有再到皇宮來。」
「怎麼米糧用人來運送?」他忍不住問身邊的民眾,一袋袋米糧不是由車馬拉進來在門前卸貨,而是由一個個壯漢背著沿街而來,他踮腳看去,背糧的隊伍從城門方向而來
劉范皺眉頭,來到麟州後跟他想象的不一樣,朝廷的反應竟然不是立刻拔營回京,當然回京不是說走就走,是有很多事要安排,但整個麟州整個朝廷都要動起來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