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再戰曹魏
第277章 為了大魏邊境的安寧

柯比能立即用老鷹通訊的方式,將這個誘敵之計一一安排下去。而後,在大營中設宴,隆重答謝馬謖獻上的妙計。
戰國初期,魏國國力強盛,雖然魏軍在桂陵之戰中遭受重創,但魏國憑藉多年變法打下的基礎,很快扭轉了不利局面。實力有所恢復的魏國,決定實施報復。
馬謖給柯比能獻上的策略是;令目前還在羅川口中的三萬多鮮卑騎兵分為兩路,其中數千人作為疑兵,前去包抄魏軍的後路,佯攻太原,許敗不許勝。而另外的三萬騎兵則繞道而回,預先在漠南的石城設下埋伏。
雖然這個計策到現在八字都沒有一撇,能不能成還兩說,但柯比能莫名的認為,這個計策必成!
等畢軌率領殘餘部眾趕來與秦朗會師后,魏軍總數已經達到了六萬五千人,其中還有兩萬騎兵。
按理說,前番大戰,柯比能雖勝猶敗,畢軌雖敗似勝,並沒有吃虧,不至於如此痛恨柯比能。
馬陵之戰是歷史中誘敵深入的經典戰例。孫臏將被動化為主動,通過製造假象讓龐涓輕敵冒進,做出錯誤判斷,最終以弱勝強。
畢軌點了點頭,一字一頓說道:「昔日漢武帝曾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今日我當重誓此言,犯我德邦者,雖遠必誅!」
至於軍事能力有沒有提高,這個有待繼續觀察。
用屁股想一想,就知道與其為敵的下場。
當時孫臏認為貿然支援韓國,齊軍不一定能戰勝擁有魏武卒的強大魏軍,因此田盼、孫臏商議后決定,不讓齊軍前往韓國與魏軍正面對抗,而是讓齊軍繞道直撲魏國都成大樑,行圍魏救趙之法。
在採納這個計策的同時,柯比能暗暗發誓,倘若馬謖還活著,鮮卑人永遠都不要與他為敵,也不要與蜀漢為敵。
秦朗悚然一驚,急忙凝神重新審視畢軌,他忽然想起了前幾年的時候,畢軌在大魏群臣中的口碑很差。
險些在大帳內頂起牛來。
基於以上情和_圖_書報,秦朗分析過後謹慎的認為:窮寇莫追,將柯比能逼回草原便好。
默默咀嚼著這些信息,秦朗忽然有些明悟了。
要說歷史中誘敵深入的經典戰例,非馬陵之戰莫屬。
最後,再由柯比能統率駐紮在羅川口的這一萬人與魏軍虛以委蛇,且戰且退,一路將魏軍誘到埋伏地點石城,而後以逸待勞,聚而殲之。
驍騎將軍秦朗帶著五萬大軍北上,直入羅川口,逼近柯比能的軍隊。
而且,畢軌常年駐守北境,深知柯比能的底細,之前更是僅靠兩萬人馬(這裏沒有算上步度根的三萬騎兵),就重創了柯比能。所以,畢軌的話很有參考價值。
「不知使君何故如此痛恨柯比能?」秦朗好奇問道。
由此可見,誘敵深入是一種上乘的以弱勝強戰術。
為了達成最終誘敵深入的目的,孫臏在這一系列戰爭中總共用了三個計策,圍魏救趙,分兵惑敵,誘敵深入。
畢軌在送給朝廷的戰報中,並未明言步度根在此戰中起到了多大作用,只說其先率部叛魏歸鮮卑,后又打算叛逃鮮卑歸漢,因此與柯比能廝殺了起來。之後,畢軌趁機率軍而出,重創了柯比能。
誘敵深入的戰術精髓是:將優勢敵人引誘到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防守一方利用己方有利條件,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秦朗雖是依仗曹操義子的身份登上驍騎將軍的高位,但他卻是一個有真本事的將領。不過,因為各種緣故,經歷曹操、曹丕時代一直都沒有被任官,直至太和元年,曹叡即位后,方才得到啟用,就任驍騎將軍。
聽著畢軌條理清晰的分析,秦朗注意到前者眼神中閃爍出自信的光芒,同時也對他如此痛恨柯比能產生了濃厚興趣。
誘敵深入這種戰術,通常只有在交戰雙方的實力相近。或進攻一方擁有人數上的優勢時,由弱勢一方,即處於防守的一方發起,效果方為最佳。
https://www.hetubook.com.com魏軍知曉後院起火的情況后,趕忙回師救援大樑。魏惠王眼見齊國再次和自己作對,當即惱羞成怒,令太子申、龐涓率領回師救援大樑的魏軍前去攻打齊軍。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完美借鑒了孫臏的計策,為了防止被魏將畢軌和秦朗看出端倪,馬謖特意隱去了減灶之法。
通常,使用這種計策的最大困難來自於士兵。人們都會擔憂被派去誘敵深入的部隊,一定會全軍覆沒。
當時大家都說畢軌言行浮夸,且因畢軌與曹爽交好,其子更是公主駙馬等原因,日益驕傲放縱,胸無大才,徒有虛名,還在京師得罪了很多人。不得已,在曹爽的舉薦下,曹叡便安排畢軌到并州當刺史,養一養名聲,刷一刷戰功,改一改風評。
秦朗有些想不通,這樣的畢軌,是怎麼依靠兩萬騎兵重創了柯比能八萬騎兵的?
便擺了擺手,重新坐回主位,看向畢軌。
想到這裏,秦朗點了點頭,同時像是給自己的行為尋找背鍋者一樣,鄭重其事地申明:「為了大魏邊關的安寧,就依使君之計!」
一場戰爭都還沒有開始,馬謖就已經看到了結局,甚至這個結局還是他一手策劃的。
「今當北追,先殺柯比能,滅其眾,並其族人,而後回過頭來收拾這三萬鮮卑騎兵。」
雙方短暫交手過後,柯比能敗退,讓出羅川口外的大營,後退五十里至雲中地界紮營。
聽罷這個計策,柯比能當即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久久無語。
齊威王眼見韓魏鏖戰日久,想要從中討些便宜(齊國不想魏國做大),當即任命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統率齊國大軍支援韓國。
「好吧……依使君之計,我軍當如何做,那三萬鮮卑騎兵不得不防啊……」秦朗並不是一個固執的人,知道兩軍陣前,將領不合乃是兵家大忌。真要和畢軌鬧翻了,對大家都沒好處。
和圖書去誘敵深入的部隊,如果都被敵人殺光了,敵人還怎麼被誘入預設的埋伏圈?
而根據斥候的探查,柯比能的部眾目前僅有一萬騎兵,另外三萬騎兵不知所蹤。
造成這樣處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大魏像他這樣的良將太多了,輪不到他;二是曹叡刻意防範宗室子弟掌兵的緣故。
畢軌還是那個畢軌,好大喜功,驕縱狂妄的性子沒變。
連戰連勝的龐涓果然中計,他命令魏軍步兵和輜重營隨後跟來,親率輕騎魏武卒晝夜尾追齊國大軍。
是個干大事的人。
現在畢軌這句話直接戳中了他的痛處,令他無言反駁。
但是現在,柯比能再也不這麼想了。
單論今日魏國與鮮卑之間的態勢,從高屋建瓴的方面來說,這叫做勢,在損失了三萬多騎兵后,柯比能的勢頭由盛轉衰了。
魏太和六年八月,烽火連天的魏國北部邊境再次爆發了一連串戰事,由驍騎將軍將軍秦朗和并州刺史畢軌所率領的兩支魏軍深入草原,追擊節節敗退的柯比能。
魏軍到達馬陵時,龐涓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孫臏預設的伏擊圈。因見到路旁大樹上孫臏留下的羞辱文字后,才知中計,但一切都為時已晚,埋伏圈外萬余齊國弓箭手,開始射殺魏軍兵卒。眼見魏軍潰敗在即,龐涓遂拔劍自刎。
之後,秦朗曾屢次請求掌兵北伐草原,安定邊塞。上表的奏摺上也都是言辭懇切,直指要害,從不挑戰曹叡的權威,也不與曹爽、司馬懿等人爭權。但即使如此,他卻一直都是掛著虛職,沒有獲得重用。
秦朗不得不把自己的觀點收回,重新考慮起畢軌的提議。
「如此,我軍只需在太原留守五千兵馬,便可萬無一失。」
「自從羅川口被截斷後,那三萬鮮卑騎兵便不知所蹤,至今都未與柯比能匯合。以我之見,這三萬騎兵仍在太原境內,柯比能今日退兵,便是欲誘我大軍北上,好叫那三萬騎兵乘虛拿下太原,斷我歸和圖書路。」
從通俗易懂的方面來說,就是柯比能在此戰中損失慘重,雖勝猶敗。這符合誘敵深入的基本條件——即鮮卑大軍現在很虛弱,大魏只要來攻,勝率就會很高。
因為在誘敵深入的同時,孫臏還派了一支偏師前去攻打大樑臨近的陪都重鎮(龐涓家眷所在的城池)。這支偏師得到的將令是,只許敗不許勝。正是這支潰敗的偏師,才讓孫臏的減灶之法顯得合理(士兵被派到別的地方去了)。才讓龐涓沒有識破孫臏減灶誘敵設伏之計,最後戰敗自刎。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以韓國國君未參加會盟為由,派大將襄疵率軍攻打韓國。雖然韓國拚死抵抗,但依然不是實力強大的魏軍對手,韓國被迫向同樣未參加會盟的齊國求援。
激憤之下,畢軌脫口說道:「公乃宗室子弟,此前從未統兵,不知柯比能軍中虛實,實是情有可原。依今日計,柯比能當追!」
因此,想要用此計,需要先說服士兵,給他們統一思想,告訴他們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為了大魏邊關的安寧!」
戰爭初期,魏軍佔盡優勢(剛剛擊敗韓軍,士氣高昂),而齊軍處於客場作戰,人生地不熟的不利局面。面對不利於己方的局勢,孫臏再次向田盼提出新的策略:減灶誘敵、設伏殲敵。
誘敵深入的部隊就像釣魚時所用的魚餌,既要讓「魚兒」覺得自己有吞食魚餌的機會,又不能讓魚餌全部被魚兒吃進嘴裏。要達成這種效果,誘敵深入的部隊需要做到幾點:一、高機動性、且戰且退;二、演技在線,撤退時陣型旗幟亂而不炸,既不能讓敵人察覺到自己中計,也不能真的把佯敗變成了真敗。
本來,得知畢軌重創柯比能后,秦朗一度以為畢軌已經老成持重許多,不想今日一見,好傢夥,比年輕時更狂妄了。
這個馬謖,不光穩健,下手也足夠狠。
公元前344年,魏國召集十二個諸侯國在逢澤會盟,期望藉助此https://m.hetubook.com.com次會盟提高聲望的同時,也讓魏惠王成為一眾諸侯國的盟主。
難道說真的是柯比能太弱了?
因為畢軌所說句句屬實。
兩人意見相左,爭執難下。
圍魏救趙粉碎了魏國吞併韓國的戰略,令其疲於奔命,一無所獲,埋下失敗的誘因——將因怒而興兵;分兵惑敵向魏軍展示了自己的虛弱,為接下來的減灶之計創造了條件。
也許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龐涓也是頂級名將(否則魏軍當時也不會打遍天下無敵手),孫臏用減灶之法誘敵、難道龐涓就看不出來嗎?
簡而言之,誘敵深入是根據目前形勢所順其自然而產生的計策。
另一邊。
并州刺史畢軌卻不同意這個觀點,他激烈的站了起來,認為此時應該趁柯比能虛弱的時候,對其趕盡殺絕,以永絕邊患。
真正的答案是:龐涓看不出來。
以前,柯比能總覺得馬謖言過其實,後者在隴右和涼州所打出的赫赫戰績,有誇大的成分和運氣的成分,且必然是因為大能諸葛亮在正面的牽制,給馬謖創造出了偷襲及出奇制勝的機會。
他雖然學習了一些漢文化,也精通漢話,但目前還沒有學到「圍魏救趙」那一段。所以,他以為這個計策是馬謖自己想出來的,因此震驚無比。
石城位於凹地,四周皆山,一旦被圍困,插翅難飛。
不過,自從這一天過後,馬謖那人畜無害面龐下所隱藏的狠辣手段,就給軻比能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他再也不敢小覷這個整天笑眯眯的蜀漢征西將軍了。
這樣精於算計的人……無疑是可怕的。
坦白來說,誘敵深入是一門高超的戰爭藝術,極其考驗將領和士兵的素質。負責誘敵深入的將領,如同穩坐岸邊的釣者,親歷其中卻又超然物外,需要具備非凡的膽識和超越常人的耐心。在誘敵深入的過程中,部隊確實會有傷亡,但並不會全軍覆沒。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高官厚祿的封賞,士兵門自然願意去充當「魚餌」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