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就直接開門見山地陳述了起來,現如今李道宗、張儉、薛萬均等幾員大將,此刻正在領軍渡過鴨綠水,徑直向平壤城進發。
「現在那些侍衛們又去抬,指不定就是程三郎弄上船的門板不夠,陛下不得已,只能讓人再去拆。」
「你沒瞅見,全都掛滿了?」
「啊這……這是要做甚?」
此刻,正好有大臣在甲板溜達,欣賞著這一望無垠的遼闊大海。
「門板,能弄什麼東西,難不成,程三郎要與陛下在艙室裡邊設計軍械?」
而現如今,程三郎身為遼東州都督,幹得相當的不錯,而且現如今,各族安寧,老實乖巧,並且也都已經在官府的引導之下,開始了勤勞致富。
再加上大量的山東鹽民的進入,與那些遼東原本的百姓以及各族打散混居,你根本感覺不到,一兩年之前,這裏還是處處都是刀光劍影的戰場。
程三郎將那份朝廷大體的組織架構展板掛完,之後,又將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監的細化組織架
www.hetubook.com.com構展板也懸挂了出來。
「諸位愛卿,既然高句麗的舊土,由我大唐直接管轄,但是,這終究是新占之地……」
「啊……臣遵命。」趙昆臉色一黑,用力地抹了把自己的毛鬍子臉,沒有想到,陛下居然會下如此荒誕的口諭。
「趙昆,你去拆些艙門來應應急,回頭再還回去就是了。」
「啥?」
等到高句麗舉國而降之後,將會在鴨綠水以東之地,新設大都督府。
程三郎那小子雖然經常鬧妖蛾子,名聲極惡,心眼極小。但他是真有能力,有大本事。
「……」一干侍衛頭子,只能頂著一臉的懵逼,悻悻地領著手下去干拆艙門這樣的事。
「賢婿莫急,你還需要多少塊門板?」
「唉唉唉……程都督你這是想要做甚?掛都掛上了,摘牌做甚?」
之後,水陸並進,徑直往平壤城而去,在那裡接受高句麗的請降。
跟同僚一打聽,好幾個情緒控制不達標的臣工直接就和圖書樂出了聲來。
等到諸船的文武都來到了這裏,進入了特地辟出來作為朝議地方的大艙室后。
掏心窩子問問,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這讓大家也都不得不承認。
好吧,雖然目的很正經,但是艙門這玩意……拆艙門,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人們的非議。
「本官想起來了,方才程三郎登船的時候,就抬來了好幾塊門板,好像是要跟陛下弄什麼東西。」
「自然是展示完了就摘掉,不然留著做甚?」程三郎一臉無奈地抬手一劃拉。
「不必拆了,就給老夫這麼掛著。」
關於這一點,一干文武臣工還真沒話說,畢竟他們也在那裡渡過了整整一個冬天。
登州水師大內侍衛拆艙門疑案,瞬間就變成了船上的將士與官員們的一個熱門話題。
突然聽到了身後不遠處傳來的動靜,下意識一扭頭,瞬間,眼珠子就鼓了起來。
「這可不好說,也不對啊……設計軍械,就在這甲板上不行嗎?地方還寬敞……」
未來,大唐皇帝陛下,將m.hetubook.com.com會在大唐,前往大唐宗廟舉行盛大的獻俘儀式。
遼東城,還有周邊諸城是個啥情況,他們也同樣很清楚。
並且,高句麗的貴族王公們,在該殺的殺,該那啥的那啥之後。
陛下是準備在這裏重演程家宴慘案還是咋的?
特別是遼東之地,民風彪悍,部落林立,漢人的數量雖然也不少,但是更明白的是那些各族佔優。
趙昆大步走出了船艙之後,目光一掃,看向那幫膘肥體壯神完氣足的大內侍衛。
而大唐登州水師,是載精銳三萬,正徑直南下,之後將會在陏里水入海口登陸。
那麼原本的遼東州都督府,就沒有必要再繼續存在……
馬周突然看到程三郎在嘰歪一通之後,居然一把就將中書令給摘了下來,然後開始摘起了其他的牌子,趕緊上前阻止道。
也就是說,高句麗的舊土,將會由大唐直接管轄,一如昔日之高昌一般。
李世民打量著那齊刷刷靠牆而立的那些展板,不得不承認,如此一來,大唐朝廷的組織機構
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眼盡覽。實在是妙哉……
「接下來,程某還得跟諸位展示並且解說行省制度的組織架構……」
「怎麼也得需要六七塊吧……」
都第一時間注意到了立於艙室兩側的那些用綢布蓋著的長方薄片,大小猶如門板。
雖然之前陛下就有過這樣的想法,並且還跟臣工們也進行過商議,但這一次,卻是以朝議的方式表述,那就說明,這事已經成為了定論。
「你,還有你,還有你,給我過來,陛下有口諭,讓我等拆八塊艙門。」
而正是因為程三郎治理得極好,再加上旁邊就是營州都督府,所以,大唐皇帝陛下認為。
短短不過年余的光景,生生把那原本生靈塗炭的遼東一帶,建成那副樣子。
大夥都在紛紛猜測,到底那些門板能幹啥?
好在很快,等到了陛下到來,君臣相見之後,沒有什麼過多的廢話。
相信用不了太久,遼東一帶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是蒸蒸日上,不會比原本大唐治下的諸州縣差。
「啥個屁,還不快去,你們給我記住了和-圖-書,只要八塊艙門。」
此刻,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李世民聽到了二人的爭執,頓時大手一揮。
「啥?!」
程家人雖然將門板的應用,上升了一個高度,但是,除了拿來開關門,要麼拿來抬王公勛貴之外,好像真沒有什麼能讓人想出來的功用了。
他們看到了那些陛下的忠誠衛士,此刻正扛著不知道從哪裡拆來的艙門,吭哧吭哧地往甲板上行來。
直到第二天,大唐皇帝陛下,詔一干登船的大唐文武齊聚一舟之上,說是有重要大事,召開朝議。
在敵國的國都,接近敵國的請降,這樣的舉動,代表著大唐皇帝陛下不會再給高句麗任何翻盤的機會。
……
……
並且,在接受了高句麗請降之後,將會將高句麗貴族王公上下,一同拉上大唐的登州水師,徑直拉往登州。
那些契丹、靺鞨各族,如今一個二個都一口標準的長安官話口音,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關中的百姓搞奇裝異服表演。
剩下的那些三瓜兩棗,也絕對不可能再讓他們有回到高句麗,令高句麗有死灰復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