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去漂亮國賣雞肉

投資一個養殖廠,在遼東這一帶溫暖是首要的,設計院需要回去再研究方案。
不能成本太高,還要有足夠好的通風,還要能在冬天的時候保暖,各種要求之下,也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方案的。
大三樣,還是加料的。高粱酒,要六十五度的那種。烤雞架,要加多一份辣的,然後是大碗的湯麵。
蔡海燕繼續說:「檢討是必須,這次要公開檢討,讓其他人也明白,自主經營不是胡整,要多溝通,多了解信息,不是閉門造車。行了,就這事,具體情況會有人和你們開會討論,你去忙吧。」
「是,是。我們一定努力。」
程曉羊大喜,連連保證。
「看到了,看到了。」蔡海燕繼續講:「還要把雞蛋數量提上去,達到八百億枚,緩步上升至三千甚至是五千億枚蛋。」
小店。
歐陽芊芊也跟著說道:「對,所以運了大量的雞架過去,放開了供應,一副完整的雞架一毛錢,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完整的五分錢。然後翻修啤酒廠,引入一套新設備,馬大強立即就成了沈城當地人最喜歡的人。」
「行。」馬大強沒拒絕。
歐陽芊芊卻沒笑:「我聽到不是這個。」
喝著六十五度的高粱、配加了辣的雞架。
九廠建養殖廠,起步就是一年至少三千萬枚雞蛋或是百萬隻雞這級別,低了就不搞。
沈萬斤說道:「小馬,喝一杯去。」
「恩。」蔡海燕拿起電話,把秘書叫了進來,就這事立即安排人去調查。
「是,是。」
開會,第一件事情討論就是,沈城是不是適合建養雞場。
蔡海燕說道:「僅是山寨雞,平均一個店一天就是七百多隻,其實這不是極限,因為產量到了極限,去年九廠下屬的各養殖廠,一共生產了三億七千萬隻雞,光是山寨雞就是一億多隻,其餘的,還要出口,還要供應九廠下屬各廠,還有保障當地https://m•hetubook•com•com城市的居民吃雞,還要發年貨……」
下雪了。
「這麼說吧,四十五天就能上桌的白羽雞,九廠是全球獨一份,所以種雞從九廠進口,我說進口沒錯,是站在漂亮國養殖公司的立場上的,而後九廠的想法是,每年至少五億隻產量,能擴大最好。合作之後,你安排人去負責這事吧,這事你們能辦好的。」
入夜。
這不是開玩笑的。
「說說。」
或是說,菜單在店老闆心裏有。
蔡海燕繼續和歐陽芊芊討論著一些關於養雞發展的事情。程曉羊卻是坐在那裡很累,坐著累,心也累。
「老闆,加料大三樣。」
這事,不是小事。
終於,蔡海燕找他說話了:「老程,叫你過來呢,是這麼一個事。你們有人去過漂亮國,安排一個活,讓你這次翻身,也是將功折罪。漂亮國鄉村基,一年也是幾億隻雞的消耗量,九廠準備和鄉村基談合作,在漂亮國搞養雞https://m•hetubook.com•com場。」
這天氣,用鄭冬山的話,溜冰都比開車快。
歐陽芊芊和蔡海燕繼續談工作。
寒冬的氣息瞬間消失不見,人也暖和了許多。
走不遠,一處用布罩著的燈晃著,沈萬斤推開厚厚的棉門帘進去,找了一個空坐下。
應一聲,先把酒送上來。
沈萬斤說道:「在咱們這塊,正宗的都不是那門頭亮堂的大管子,就是這生活區周邊的小店,來來往往的,叫不上名字也是個臉熟,坑誰還能坑自家老兄弟。」
話說,馬大強這會就在開會,還有原沈城的沈萬斤與鄭冬山。
「馬大強組長初到沈城,其實也是挺難的,直接讓他在沈城站穩,並且深得所有工人師傅與家屬的喜歡,其實就是因為雞。」
關係到產業鏈的問題,沒上報,不代表農部就完全不管。
「我當學徒那年,我師父喜歡啃雞爪子,我喜歡啃雞腿,那個時候廠子效益好,就屬咱這邊紅火,有錢啃得起雞腿。師和_圖_書父是舊日子過來的人,節儉。可節儉了一輩子,存的那點錢都變成了藥費單子,報不了,因為廠里沒錢。」
「是什麼?」
三人沒開車,因為住的都不算遠。
老闆一聽,這是老饕。
不是那種普通的。
沒菜單。
談的就是,雞的重要性。
「在魯州,一隻雞給砍了,所有部位都能單獨銷售,唯有雞架留下了。凍起來裝箱,當時沈城許多工人師傅經歷了工資減半,藥費沒辦法報銷好幾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所以,沈城流行了一種下酒茶。」
蔡海燕輕輕一拍桌子:「我知道,吃過,真的挺好吃的。那麼大的火,把雞架放進去烤,烤到火候再撒料,聽說這很講究的,用專業的話就是,作到極致的精準與地道,真是非常的不錯。」
說完,蔡海燕突然笑了:「去年魯州那邊出了一個口號,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魯州,似乎魯州的雞產量上去了,卡住了往晉州運的路,兩邊吵了好久。晉州一怒之下,借了不https://m•hetubook•com•com少錢,投了八個超大型養殖場。」
「這味,正!」馬大強辣的直吐舌頭,卻也是讚不絕口。
歐陽芊芊回答:「魯州是不甘心活雞運出去,殺雞也是流水線,然後分割、冰鮮、冷凍都是生意。我感覺,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魯州說他們的雞不夠吃。」
看到程曉羊期待的眼神。
搭班子一起收拾已經衰敗的老工業區,這個擔子不輕,沈萬斤倒是個有格局的人,主動表示願意當副手,就憑這一點,也是一心為沈城付出的人。
兩口下肚,這汗就已經上來了。
當然,他們還是原職。馬大強的正式職務是老工區的發展與調整組長,實際上,管各種事情,這兩位名義上職務沒變,實際的職責是副手了。
歐陽芊芊在旁補充了一句:「我們廠長的意見是,以最快的速度,讓雞產量達到三十億隻,然後開始緩慢的穩步上升,在未來的二十年時間內,上升到一百億隻年產量。這在去年年底的報告中有體現。」
會還是沒開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