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追求極致,有錯嗎?

資料室內,高武車正好遇到也來查資料的趙萊笛,打了個招呼之後,高武車先去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回來之後,去接了兩杯茶,也給了趙萊笛一杯。
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其中加班四小時,月底工資是基礎工資的一點七五倍。然後有津貼,有各類補助。
每次開會就是吵,高武車整的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有人多嘴抱怨了一句:「這他喵的是廠子,比我們那裡還……」話還沒說完,一個扎著雙馬尾的小姑娘就跑過來了:「罰二十個伏卧撐,三天內完成。」
有人還想爭論。
你再敢問一句,憑啥罰我,估計能再罰你三十個伏卧撐。
趙萊笛回答:「是,我曾經有想過,到東園工院來教書,可我畢竟是工大的老師,那房子距離工大就一條馬路之隔,還是有用的。」
就說發動機吧。
九廠現在掌握了三款發動機,依這三款發動機的技術綜合研究還沒有出成果,眼下僅屬於m.hetubook.com.com仿製與微量改進的水平。
「廠長描述了一大堆,然後告訴楊柳。我就想要這個,你們是專業的,你們應該研究,應該搞出來的。」
「別總想著,要創造最強、最好。」
沒等他有質疑,這小姑娘的手中筆就放在小本本上。
高武車已經作了許多工作,卻依舊作不出最終的選擇。
高武車說道:「廠長說,他有計劃研究新頭盔,按一百萬一副頭盔的價格來整,將許多數據直接顯示在頭盔上。話說,我想都想不出來,那頭盔要是什麼樣的,還好,這個活交給光電研究院了。」
右邊一個,使用了大量的液晶屏顯示,集成了許多功能。而另一個,則是純機械式的,各種儀錶與按鍵堆滿了座艙。
趙萊笛說道:「近二十年來,毛熊國研究出多款戰姬,似乎都失敗了。」
僅是一個操縱桿放中間,還是放在側面,就已經吵了兩個月。
趙萊笛倒https://m•hetubook•com•com是不急,慢慢地喝了一口茶,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接著講:「這次我們的海上實驗,細節你不可能知道,但這事你應該知道吧。」
區別不止這次,右邊的帶了雙腳控制多重踏板,左邊的只是簡單的雙腳踏板。
高空強光、紫外線、低溫……
高武車微微嘆了一口氣,夾著自己的包又去資料室了。
「科學,才是力量。力量就是,一個打十個,就這樣了。所有小組,按既定任務,我等著你們交答案,散會!」
高武車想的很清楚。
這裡有四個座艙。
高武車思考了這話后:「你的意思是?」
「也對。」
「什麼?」高武車腦袋嗡嗡的。
無奈,造兩個,然後請駕駛員自己感覺與體驗。
還是閉嘴最明智。
反對者找出許多液晶屏不穩定的因素,反對使用這一種高科技產品,他們偏向于傳統的機械式儀錶盤。
都是閑聊,扯不到什麼需要保密的東西和圖書
另一位拿著手冊過來,也不說話,指著手冊上的一條,大概意思就是,工作時間內,非突發性事件,以及發現重大隱患的情況下,不得質疑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安排。
趕緊著,開始工作吧。
以前,一堆破東西,大夥聚在一起就是討論怎麼把破東西整合起來,變成能用的。現在好東西越來越多,好技術也越來越多,反而搞的不會整了。
有兩個帖有封條,另外兩個是打開的。
閉嘴,真的是明智的選擇。
「什麼話。」
功能再多,再好用,黑屏之後全瞎。
「對,對,快說,說快。」趙武車開始急著想聽到結論了。
他的目的是,不求最好,只求最合適,最好用。
還有身體訓練數值指標……
趙萊笛看了一眼高武車借的資料,突然開口說道:「雖然咱們不是一個專業的,有些閑談之中的話,老高你可以聽聽。」
接下來,是績效。
「是。」高武車也知道這個,他開始數了:「你和*圖*書看,就我知道的,就有五種,不對是六種,全部因為發動機不給力……」高武車說了很多,把心中的迷惑也說了出來。
然後是紀律……
「這話,有什麼不對嗎?」高武車很疑惑。
「換成你,廠長你要這東西幹什麼,你有直接問過用途沒有?」
眼下,選擇最合適的技術,整合成想要的戰姬,便是他的工作。
趙萊笛苦澀的一笑:「沒錯,一點也沒錯,廠長負責說,他要什麼,然後我們往上奔,作不到就退一步,有什麼地方不足,就想辦法補足。」
會議室中,宋武車已經在不斷的按壓額頭了,頭疼。
幾乎有三分之一的認為,液晶屏上了高空,速度非常高的情況下,鐵定會出故障,這玩意技術不成熟。
「聽,一定聽。」高武車坐了下來,他知道宇宙研究院毛熊國的科學家比例更多。
右邊的這個,使用了側操縱桿。左邊這個,還是中間式操縱桿。
他要去資料室,再多讀一點資料。
趙萊https://m.hetubook.com.com笛卻搖了搖頭,顯然高武車誤會她的意思了,所以等高武車說完后,趙萊笛說道:「我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個道理。」
高武車輕輕一拍桌子:「別吵了,我決定了,增加一個研究小組。負責研究倉內環境控制系統,包括座艙加壓、艙蓋除霧、除霜,再加上通風,製冷、制熱等功能,用不用先放一邊,這套東西要研究出來。」
幾群人還在激烈的爭論著。
「聽說趙教授你買了房?」
「恩。」
工作手冊發了。
科技在發展,肯定不要光追求穩定,一定要追求新科技,有些電子設備對溫度與環境的適應範圍低,那就人為控制電子設備的使用環境,也順便給駕駛員增加舒適性。
然後,是穩定性第一,還是追求極限科技,這個從設計開始的頭一天,已經吵到了現在。
趙萊笛接著講:「你別忘記,廠長的妹子,還有沒過門媳婦,在工大讀書的時候,可是住在我家的。你說,有誰比楊柳更了解廠長呢?」
「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