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陸霜05

沈鬱希似乎也不再排斥我繼續做記者這個行業,但還是一如既往地嚴格且毒舌,我經常在他的批註上修改新聞稿改到半夜。
實踐出真知,這個道理我明白,但我還是隱隱覺得,或許他留下還有別的原因吧。但是我也沒有再追問,其實我很怕最後的答案是我最不想聽到的。
我在沈鬱希的帶領下,項目也越做越成功。他也很少毒舌,偶爾還會誇我兩句。我們組做了一個拾荒者生存現狀的專題報道,轟動全國,因為切入點獨特,以紀實的角度記錄了拾荒者之間的紛爭、暴力和爭執過後的相互扶持,反響很好。
我也和-圖-書在心裏揣測過沈鬱希的感情,但他好像對誰都是一樣,沒有太多溫度,保持微妙的距離。或許他對我最開始只是因為善意,但是我覺得他對余南笙未必就是男女之間的感情。
只要他沒有愛上別人,還是單身,我就還是有機會的。
「沈記者,這次項目最大的功臣就是你了,你要是不去,這個慶功宴開得多沒意思啊。」
現在,我已經和余南笙一樣努力了,再堅持一段時間,可能我的專業基礎也不會輸給她。
其實很長時間我都弄不清自己對沈鬱希的感情到底是喜歡還是崇拜。但是,從小到和_圖_書大,只有沈鬱希能讓我有不一樣的感覺,能讓我特別在意他的目光,能讓我特別顧忌他對別人的感情。
我趁機幫腔了一句:「是啊,沈記者,只是和大家一起吃頓飯而已,不會少塊肉的。而且項目都做完了,也不影響工作進度。」
那一次會面之後,余南笙還是沒有回報社,但我有種預感,她那麼想當記者,肯定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棄的,但是我也不會為了等她就停滯不前。
大家看他點頭了,一個個都歡欣雀躍,高高興興地商量去哪裡吃。
這也算是給社裡立了一次大功,所以全組人員決定辦一場慶功宴m.hetubook.com.com,好好慶祝一下。
大概是一種源於崇拜的喜歡吧。
從余南笙走了之後,他眼底那抹陰鬱就越來越明顯,話越來越少,工作越來越猛。我知道,這不是我的錯覺,但是我一直刻意去忽略那種變化。
聽說社裡有一個出國交流學習的名額,本來已經給了沈鬱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放棄了。
沈鬱希最終點了點頭:「可以,不過我不會待太晚。」
我的目光沒有離開沈鬱希,我總覺得他似乎有心事。
跟著沈鬱希做報道之後,我比過去更加努力,把余南笙留在報社裡的書都拿來看了,幾乎是一點一點補和圖書充了記者的專業知識。每次不是特別著急要的專題報道,我都會寫出三個版本讓沈鬱希挑。
我問過他這個問題,但是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只要認真做了,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師。
但是,為什麼沈鬱希不會像看她那樣看待我?甚至沒有了7年前我們最初相遇的時候那種憐憫的、輕柔的目光;也沒有在派出所的時候那種略帶一絲可惜的注視。
他的腳步也一直沒有停下,已經把國內幾個新聞大獎收入囊中。他在報社是台柱子,或許不僅是因為他能寫、會寫,更因為他的選題總能遊走在界限的邊緣,既能挖得深刻,也不至於被m.hetubook.com.com上面卡住,精彩、不違規、不捏造,在他身上真的能看到作為一個記者的絕佳天賦和眼光。
他自己也像拚命三郎一樣,不是在採訪,就是在去採訪的路上。他是社裡少數幾個不需要配備攝影師的記者,因為他自己就是特別出色的攝影師。
在報社的這段時間里,我一直都抱著這樣的執念,後來習慣性地和余南笙做比較,或許也只是因為吃醋。
或許應該怪我太著急了,一直朝他逼近,總是想擠進他的世界里,過分激進,令人厭煩了吧。
沈鬱希本來是不喜歡熱鬧的,下了班背起相機就要走,但是組裡的其他同事都很熱情,一個個把他攔住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