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惡名遠揚
第二章 黑衣妖僧

其實這也難怪,你看看自家老爹身邊的都是些什麼人?除了武將還是武將!
「老和尚,你說朕該怎麼辦?」
可問題在於自家老子是個直腦筋,雖然不傻,但因為早些年的經歷和多廝混于軍營戰陣之中,那個性格可以說是極為惡劣。
姚廣孝其實是沒錯的,因為朱棣是心亂了,雖然不信佛,但敲木魚念經能夠讓他平靜下來,這對於朱棣來說是有利的。
就算一個人不夠,加一起還不行嗎?
若是說到人家漢王爺的心坎兒上了,那就會得到一把金豆子的賞賜,但若是說到痛處了……
朱瞻壑感覺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原本他還想著引導自家老爹走上正途,最起碼別像歷史上那樣成為瓦罐雞,但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別看老爺子當初對漢王說過「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的話,但其實在老爺子心中長子朱高熾才是一直以來最適合繼承他大統的人選。
姚廣孝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姚廣孝m.hetubook.com.com就只憋出來了這麼一句話,而朱棣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
自己該怎麼辦呢?
敲木魚?對於現在的朱棣來說只能是越敲心越亂。
當初他極力支持朱棣起兵靖難,雖然只是為了他心中的抱負而這麼做的,但他並不想看到朱棣這樣。
只因為這裡是僧錄司左善世、太子太師,也被世人稱為「黑衣妖僧」姚廣孝的長居之所。
與此同時,漢王府。
由此可見,朱棣並不信佛,不然不會如此不敬。
此時才不過十歲的宣德大帝還稍顯稚嫩,但正所謂見人之氣猶見人之所成,此時的宣德大帝已經多少有了些英姿勃發的樣子。
換句話說,丘福的失敗讓他對大明的武將產生了懷疑。
那些滿腦子都是上陣殺敵搶軍功的武夫,在玩這些髒的上面哪個能比得過文臣?
「皇爺爺……」
天界寺。
當皇帝這件事吧,你可以不會打仗,因為這種事你可以放給https://m.hetubook.com.com武將去做,但你絕對不能不會處政。
……
可是……該咋整呢?
太子好儒,風格也更偏向于文臣喜歡的那種儲君,漢王則勇武有餘智謀不足,為了穩定文臣,朱高熾就自然而然地會成為皇太子。
「經此一役,不打回去是不可能的,可隨著朕起兵靖難,一生未嘗一敗的老將丘福都敗了,朕還能派誰去?」
但實際上,朱棣的心已經亂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想要解除這種心態就只能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才行。
朱瞻壑有些頭疼,但隨即,他的目光就轉向了後院。
所以,朱棣的問題其實並不能算是一個問題,而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完全就是因為朱棣的心亂了。
作為大明最高等的寺廟,負責管轄大明其他寺院的天界寺雖然大,但其實並沒有正常想法里的那般香火鼎盛。
處好政了,那你就能管理好官員,管理好官員了就能管理和制衡好武將,和_圖_書但若是不會處政,那就只會被文官玩兒得團團轉。
就算是排除現如今身在安南征討陳季擴的張輔,像柳升、陳懋、朱勇這些將領不一樣也可以用嗎?
朱棣撇下了老和尚,起身拉著大孫子離開了天界寺。
「此時此刻陛下應該在宮內主持大局,而不是應該在貧僧這裏敲木魚。」
就在這時,一道稍顯年幼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朱棣和姚廣孝之間的沉默。
「陛下,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姚廣孝一直都是個不苟言笑的人,這一點在朱棣成功坐上皇位之後尤為明顯。
罵是爽,但作為皇帝,朱棣還是要解決問題的。
畢竟也是跟著永樂大帝北巡順天府了,就算以前的時間不算,這一路上的耳濡目染也足夠他學到很多了。
「朕又何嘗不知道……」朱棣也是心煩意亂,一腳將面前放著木魚的檯子踢開,手中的佛珠也被丟在了一旁。
「誰又能擔此大任?」
其實他知道,朱棣是心亂了,而不是像他說的那般沒有https://m.hetubook.com.com辦法。
大明真的就無人可派了嗎?雖然大明不像洪武年間那般名將如百花齊放一般,但能堪大任的將領還是有的。
首先就是老爺子不是順位繼承的,有史以來但凡不是順位繼承的皇帝往往都對這種事情極為上心。
「皇爺爺,解縉等人已經知曉了皇爺爺回京的事情,父親他派人來請皇爺爺回宮了。」
別看人家在老爺子面前的時候縮得跟個鵪鶉似的,但實際上很少有人敢給這位漢王提意見。
朱瞻壑正在院子里操練,聽著從後院傳來的聲音,感受著自己老子的志得意滿,朱瞻壑不由得撇了撇嘴。
但讓朱瞻壑頭疼的是,很多人都能看明白這件事,但自家老爹就看不明白!
其次,朱高熾在文治方面比朱高煦強太多了。
朱瞻壑有些茫然,他才九歲,先不說他沒有他那個堂兄朱瞻基受重視,就說他這個年紀和身份也註定了不會受重視。
「早一點想辦法,那就早一點解決,逃避解決不了任何事情。」
m.hetubook.com.com起碼指望自家老子自己醒悟是不太可能了,他得想點兒別的辦法。
最後,皇太子之位的人選其實就是一場交易,一場永樂大帝和文官的交易。
就目前來看,自己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最起碼得讓自家老子意識到一些問題的所在。
看著正扒拉著佛珠、敲著木魚的朱棣,姚廣孝顯然是不太滿意的。
「陛下,您還是接著敲吧。」
不行!
攻入應天城之後,除了齊泰和黃子澄這兩個建議建文力行削藩的罪魁禍首之外,朱棣還殺了很多的文官,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方孝孺等。
自家老爹仍舊沒能認清形勢,還在朝著瓦罐雞的方向不懈努力呢。
別看當初靖難成功,老爺子坐上那把椅子的時候立朱高煦為皇太子的呼聲很高,但實際上這皇太子的位置非自家大伯莫屬。
「朕自然知道。」朱棣長嘆一聲,嘆息聲中充滿著……無奈?
「朕就是趁著現在消息還沒傳開來你這裏討個清靜,等文武百官都知道朕回來的時候朕就沒有清靜可言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