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星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宗室之亂(下)

的確,東察合台汗國和關西七衛不敢,但那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他們敢亂來,等朱瞻壑回到順天府,迎接他們的就是大明不死不休的進攻。
想到這裏,于謙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有些人可是連太皇太后都敢刺殺的……」
那封信攛掇了朱徽煠是沒錯,但卻並不是攛掇朱徽煠謀反,而是讓他去苗地糾結苗人,進京勤王。
繼太宗皇帝之後,第一個藩王作亂的就是谷王朱橞,不過嚴格來說,谷王朱橞不算是謀逆作亂,因為還沒等他開始,就被他的親哥哥蜀王朱椿告發,結果是被廢為庶人。
……
……
在朱高煦之後的,就是這位廣通王朱徽煠了。
這不攛掇還好,一攛掇,朱徽煠就有了別的想法。
這個時間,這個節點,讓一個沒有任何帶兵經驗的人去統率軍隊,而且還是鎮守相當重要的涼州……
第二個做亂的是漢王朱高煦,當然這裏說的是歷史上的。
太宗皇帝奉天靖難的時候,燕地不說是一片荒涼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再怎麼說這裏也是大明的疆域,是有大明官員在這裏的。
「也不急於一時。」陳循的語氣放鬆了下來和-圖-書,臉上的陰雲也消失不見。
我能進京勤王,這不是說明我能成功?既然能成功,那我還勤什麼王?直接一步到位不好嗎?
在氣候的壓制下,烏斯藏都司沒有足夠的糧食,每到冬天牲畜被凍死的數量也遠超以前,這就讓他們必須依附朝廷,不然的話就會有大量的百姓凍餓而死。
人家地獄開局都能成功,我佔據蜀地,地勢複雜,易守難攻,人家能做的我為什麼不能做?
這足以說明吳王一脈在烏斯藏都司的影響力。
而攛掇他的,是來自於順天府的一封信。
要說啊,這人吧,蠢點沒啥事兒,只要你聽勸就行,最怕的就是人又蠢又不聽勸的。
「知道了。」廣通王朱徽煠眉眼低垂,語氣平淡。
正如陳循所說,改土歸流有改土歸流的好處,維持現狀也有維持現狀的好處。
「我倒是覺得不用太過擔心。」于謙看完了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要是李賢那邊出了問題,就算是能夠及時止損,朱瞻壑也會被人說用人不當。
「最起碼在這件事上,還是維持現狀要來得好一些。」
但是,除了官員之外,這裏還有一和_圖_書個特殊的人。
其中最出名,也是第一個發生的自然就是大明太宗皇帝的奉天靖難。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大明的藩王作亂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
蜀地其實在古代不是啥好地方,地勢和落後的問題導致這邊的情況非常複雜。
李賢,李彬的嫡長子,未來會承襲李彬家業的人,他的能力……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只能說還沒有得到驗證。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吳王一脈能夠持續並且還算徹底地控制烏斯藏都司的基礎上。
因為這事兒啊,還真得夏原吉來才行。
然而,陳循和于謙並不知道,他們要面對的敵人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的。
不過,得益於前些年吳王一脈的援助,烏斯藏都司現如今連朝廷的帳都不買,但只要你打著吳王一脈的名義去,基本上事情都能辦成。
和歷史上不同,現在沒有段友洪這個人的攛掇,但有其他人攛掇。
「看來,這事兒還是得麻煩一下維喆了。」
朱徽煠是太祖高皇帝之十八子岷王朱楩的第四子,因為其二哥岷恭王朱徽煣繼承了他們父親的岷王之位,朱徽煠被封為廣通王。
https://www.hetubook•com•com畢竟,雖然說是奉天靖難,也是被建文削藩給逼得,最後也的確成功了,但實質上還是藩王作亂,只不過區別就是太宗皇帝成功了,並且做出了成績。
……
雖然以大明的戰鬥力,只要等朱瞻壑回來就很快能拿回來,但所造成的影響卻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這時候,他就想起了他的四伯,大明的太宗皇帝朱棣。
只不過,他的語氣雖然不好,但卻也說到了陳循的心坎兒上。
歷史上,在太宗皇帝之後,大明還有四次藩王作亂。
李彬是吳王一脈的老人了,在永樂朝的時候就是最忠實的漢王擁躉,而且是從永樂初年一直到現在從未變過的。
除了已知的敵人外,還有別的敵人也參与了進來。
「烏斯藏都司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了,其實此前我一直想讓世子殿下把烏斯藏都司徹底收歸中原,就像當初雲南的改土歸流一樣。」
四川行都司,廣寧府。
要知道,涼州可是連接關西七衛最重要的地方,是河西走廊的所在,一旦出現問題,大明的西方怕是會有失手的可能。
廣通王府。
只不過,已經變得洶湧的波浪卻不會就此www.hetubook.com.com停息。
說到這裏,陳循的聲音放低了不少,還帶著幾分陰沉。
如果和當初雲南的改土歸流一樣,將烏斯藏都司也徹底收歸朝廷,那這次的事情就多多少少有些麻煩,最起碼不能像現在一樣想調就調,還不需要經過朝廷,不會打草驚蛇。
吏部的燈很快就熄滅了,連著好幾天沒回家的陳循也回了家。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大明本身就是越亂越好,因為只有大明亂起來,他們才有機會。
「但現在看來,改土歸流有改土歸流的好處,維持現狀也有維持現狀的好處。」
「陳尚書,可能你只看到了涼州的重要性,但卻忘了如今的大明,不是什麼人都能招惹的,也不是什麼人都敢招惹的。」
「我知道。」陳循點了點頭,但臉上的陰雲仍未消失。
朱徽煠這人有勇武之力,但很容易被人給影響。
……
歷史上的朱徽煠被一個叫段友洪的人攛掇,說他面有異象,當主天下,於是朱徽煠就招兵買馬的造反了。
作為李彬的兒子,而且還是嫡長子,李賢自幼受到的教育肯定是不差的,但教育資源好不代表著就能成才。
「是!」
「他們不敢,但有人敢https://m.hetubook•com•com,畢竟……」
「等明天吧,明天當值的時候,我去和維喆說一下,安排個人插|進今年去往烏斯藏都司的運糧隊中,讓他們將消息送給烏斯藏都司八王,讓他們派些人策應一下。」
但是沒有能力也不行。
壯士斷腕,只能說是及時止損,但在陳循等人看來,及時止損自然是不如完全沒有任何損失的好。
雖然說出事兒的話大不了壯士斷腕,犧牲李賢保全大局,最後也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但事兒不是這麼個事兒。
「我擔心的不是東察合台汗國和關西七衛亂來,他們沒有這個膽子,不過……」
陳循的一番話讓于謙陷入了沉默,也讓氣氛陷入了沉寂。
隨著士兵的退下,這個從洪武朝開始,經歷了永樂、洪熙和宣德,如今走到了正統朝的廣通王府又重歸平靜。
說白了,這朱徽煠就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
在能力上,李彬不是大明現存武將中最出色的,但統治者用人,能力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忠心。
「啟稟殿下,前去苗地的士兵還未歸來,但殿下麾下的三萬將士已經準備萬全,隨時可以出發!」
「讓將士們一切照常,等候本王命令行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