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鴻雁北傳
第0638章 聚宴

「必是一處好去處!」唐復讚歎道:「某也一般無二,原想聽聞陛下選定黜置使,還曾自薦了一番,但卻是一個否字,所以只能去地方了!」
蕭善文道:「恐怕黜置使皆由御史擔任,我等翰林,還是無份了!」
隨後,唐復笑著離開了。
「某冒昧來訪,還望見諒!」
「不知老師何意?」蕭善文低頭問道。
「考個進士,還有三六九等!」一屁股坐下,蕭從文有些生氣,納悶道:「咱們一齊考的,憑什麼同進士就得遭這份罪?」
「此次觀政結束,不知蕭兄外放何處?」唐復饒有興緻地問道。
「聽聞如今朝廷下了令,五品以下,五十歲就得致仕,未免,未免有些苛刻吧!」蕭從文說道。
「不知你是何等意向?」孫釗考究道。
「你這樣想也是對的!」孫釗笑道:「雖說州判比知縣高上一級,陞官也快些,但卻目光狹隘了許多,為人處事多有拘束,還是當坐堂官好,雖然諸事繁雜,但若和圖書是治理好了,以你進士的出身,幾年間,就可入州府!」
孫釗淡淡地說道。
蕭從文聞言,不由得感慨道:「這也是個法子,年歲大了,難免精力不濟,尸位素餐!」
「具體的不方便透露與你,但必是個上縣無疑了!」
「難道?」
蕭善文承旨制詔多日,知曉的也多,搖頭說道:「與你這般說吧,光是尚書宰相,就有十七八人,若是不找個理由廢黜,哪有那麼多官位安置?還不如讓他們致仕,好歹能領一半的俸祿!」
「甚好!」蕭善文笑著說道:「有您這個狀元郎親自發起,恐怕所有人都會來,我就沾點光了!」
唐復模樣端正,身材修長,雖然衣物有些黯淡,但卻自帶一股書香氣,讓人頗有好感。
聽聞這個建議,蕭善文一下子就聯想到了結黨營私,但隨即又一想,哪有那麼多黨,這不外乎是同科之間的相互關照罷了。
「我不過區區七品翰林,哪裡能知道這hetubook.com.com些!」蕭善文笑著搖搖頭,看著唐復一副篤定的面容,說道:「不外乎一縣知縣罷了!」
「咱們兩人發起,再聚一聚,畢竟若是吏部告身下來,大家各去東西,可就再也沒時間了,同科進士,這可是偌大的緣分啊!」
「我沒事!」蕭善文搖搖頭,說道:「你的事已經安排好了,西川肯定是去不了的,再說,相公也明言,西川雖富,但危險卻不小宋軍隨時可反覆,安排去的,可能是同進士!」
「去吧,你弟弟那我會安排的,你去地方,經驗不足,得要招募幕僚輔佐,好生安排去吧!」
「大兄,這唐狀頭,這番舉動,可是不容小覷啊!」蕭從文說道。
「你我的官位,也是來源其中!」
蕭善文心頭瞬間閃動,這還用想嗎?雖然官階高了,但若是佐貳官,而且判官只是審案,還是監察地方,哪裡有主官來的方便,權力大?
「兄長——」弟弟蕭從文急切地迎了上hetubook.com.com來。
如今貿然來訪,蕭氏兄弟連忙換了套衣服,迎接而入。
「苛刻?二弟,你可得明白,咱們大唐連滅數國,地方不論,光是中央,就得有近千人了。」
「沒錯,我曾聽聞,聖人與宰相們言語,四十以上者,皆難中矣!」
黜置使,位卑而權重,雖然品級不限,翰林也可當得,但豈是那麼容易就能當的?
「哪裡的話,蕭翰林的名聲,六部上下誰不點頭稱讚?」
「也就是說,你可以去個上縣,從六品,也可以去州里,當個正六品的判官!」
「自神武元年中了進士,如今已有兩年有餘,觀政又繁雜,咱們一榜二百餘人,還未曾聚過!」
「蕭翰林見外了,咱們那一榜同科,自然得多多親近才是!」
「狀元郎前來,鄙府真是蓬蓽生輝啊!」蕭善文將其請上坐,又讓人擺上茶水,這才笑著說道。
兩人談笑寒暄了幾句,這才步入了正題。
「況且,你以為,日後還會有五十的進士嗎?和圖書
「學生知曉了!」蕭善文連忙點頭。
「你是翰林編修出身,正七品若是下放地方,最起碼也得是個縣令,若是可能,還可以是個努力一把!」
「也是如此,我著相了!」唐復笑了笑,然後這才說道:
「學生不願作佐貳官,雖說官皆多了一級,但學生還是想去地方為知縣,做一個親民官,了解民間疾苦!」
「不過,去地方遊歷了十來年,就能回到朝廷了,不說入政事堂,就言一部堂官,還是能做得的!」
「都言五十少進士,這若是中了進士,不得直接養老不成?很不妥當!」
「人都有三六九等,更何況進士了!」蕭善文倒是看得開,三十多歲了,人生經歷頗為豐富,比剛剛而立之年的弟弟懂得更多:「雖然蜀地,較為危險,但對於同進士的人來說,這反倒是一個好機會!」
目送著其離去,孫釗陷入了思考。
兄弟二人在這邊聊的痛快,這時,突然有人前來拜訪,問之,乃是神武元年的狀元郎同為翰和-圖-書林編修的唐復。
孫釗摸了摸鬍鬚,覺得其前途不限。
此人的才華,蕭善文也是敬佩的,尤其是以二十五歲之年,就考取了進士及第,著實令人訝異,更何況還是一介寒門。
畢竟都是同榜進士,大半人都是寒門出身,朝堂上無依無靠,所以同科就是最大的關係了,相互照顧來往,還是極為方便的。
「要知道,他們下放,可要麼是縣判,要麼是縣丞等佐官,如今在西川能有一堂官,日後升遷,怕是不亞於你我!」
「不外乎拉攏、結友抱團取暖罷了,這些同科進士,前途無量,若是結好,日後大有好處,咱也不能落後才是!」
出了孫府,蕭善文只覺得孫相公為人處事極為妥當,心中頗有暖意,連忙乘著車,回到了家中。
神武元年的科考,錄取的進士兩百人,但只有進入翰林院的十幾人才值得關注,尤其是蕭善文,家資頗豐,為人爽朗大氣,左右逢迎,做事又穩妥,只是年齡大了些許,三十余歲,只比自己小了十來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