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鴻雁北傳
第0802章 切韻

說到底,一項政策的實行,從中樞到地方,需要配合的部門衙門很多,政事堂需要居中調和,錢糧的應用,人員的調用,都需要準備。
「聖人的旨意,快快備份,然後送與鄧相公!」堂后官們從宦官手裡得到條子,連忙備份,然後送到值班的鄧斌,鄧相公手中。
所以,「中書門下」的政事堂,雖設在中書省內,但自成為一個機構,方便處理政務。
作為國家的中樞鎮,政事堂一日也離不開人,所以日落西山之後,留下來看守值班依舊不少。
說到底,官僚們就是皇帝的爪牙,有人兢兢業業,有人磨蹭,更有人違法亂紀,但卻是封建社會必須的,也是李嘉迫切看中的。
簡單來說,就是對其他二子的聲母韻母進行借用,來讀作某字,如枯字,就用苦胡切,借苦的k,胡的ǔ,從而得kǔ苦字,需要要求一定的文化水平,適合讀書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力刊發《切韻》,是隋朝陸法言編輯的韻https://www•hetubook•com•com書,也是普通人學習洛陽正音的主要方法,雖然具有某種層度的局限性,但卻是如今人們能夠接受的,成本較低的法子。
沒辦法,政事堂須彌離不開人,所以必須有宰相輪值,鄧斌資歷最輕,五回就得有三回是他,沒辦法的事。
中書門下運營多年,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規則,李嘉犯不著進行更改,某種層度來說,如今的相權,已經落去下風,五代十國,最出名的宰相,也不過馮道罷了。
當然,普通百姓肯定不能忽略,但作為封建的基石,地主是朝廷必須依靠的存在,可以打壓,但卻消滅不了。
隨後,五軍都督府刊發軍令,從而在軍中掀起了學習洛語的潮流,物質獎勵與體罰同行,讓禁軍們欲死欲仙,尤其是來自於蜀地和江南的兵卒,天生的方言,可以說吃了不少的苦。
而所謂的百姓,只是大字不是一個,沒有渠道發聲,而且對於朝廷也www.hetubook.com.com是畏懼多過與信任,地方的豪強,讀書人,族長,說的一句話,比朝廷說十句話還要強。
「喏!」堂后官低頭應下。
責成秀才舉人學習洛語,要求純熟。
況且,財權與軍權,分別設轉運使司和五軍都督府,剝離相權,再加上御史的制衡,相權實在難以膨脹了。
無論是吟詩作賦,寫文章,都是需要韻腳的,而唐詩宋比的韻腳,就是洛語。
如此,結束一天的政事後,李嘉就派人寫了份條子,讓政事堂去辦。
宰相們也被皇帝的胃口震驚到了,隨即也曉得皇帝本就沒有贖人的心思。
最後一點,就是政事堂的宰相們,擁有自己的屬吏,也就是說,草擬奏本等繁雜小事,根本就不用親自動手,向清朝那樣跪下書寫聖旨的,對於此時來說,就是天方夜譚。
而且,對於洛語最看重,就是軍隊,因為發號施令就是需要誰都能聽懂的語言,士兵天南地北,軍官接受軍令,就必須會洛https://m.hetubook.com.com語,不然仗都打不了。
雖然有五房,但堂后官卻只有十餘人,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許多翰林也以這裏任職為榮,畢竟這裡是最接近權力的地界,哪怕僅僅是梳理一些奏本,跑腿,也是莫大的榮耀。
普通百姓無所謂,但官員必須對洛語熟悉,公文奏本,平常的奏對,對於其要求都很乾,些許錯字,就能讓政策變化許多。
翌日,政事堂對於皇帝的意見,進行充分的討論,不到一刻鐘,就一致認可,然後按照皇帝所言,進行補充,調用。
其下設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樞機房,三曰兵房,四曰戶房,五日刑禮房,以分理眾事,供職者稱為堂后官,雖都是吏員,但地位極為重要。
其二、就是擁有崇高的地位,宣麻拜相,百官之首,聲威浩大,皇帝都需尊敬幾分。
「聖人又有什麼主意?」鄧斌一邊。享用者從皇宮送來的晚餐,一邊看著剛送來的條陳,不由得笑了笑,放下碗筷,認真地看將起https://m.hetubook.com.com來。
本來就缺騎將,老子怎麼可能放其回去,不然誰與我訓練騎兵?
按照普通的穿越者來說,使用拼音,這樣一來普及官話倒是順暢,但卻不符合實際,因為這是一個不亞於普及文化的難度係數。
因為唐國上千萬人,學習官話的成本太大,況且,普通百姓也不見得樂意,因為他們沒這方面的需求,一生頂多方圓幾十里轉悠,家鄉話就夠了。
不到半刻鐘,他就一覽無餘,不由得捏著鬍鬚,笑嘆起來:「不成想,聖人果真查缺了疏漏,如今國土愈廣,百姓及士子頗多,洛語是時候認真的實行了,不錯,實在不錯!」
話說,對於洛陽正音的需求,本就是讀書人中產生的,其門檻雖高,倒是恰當的很。
普及官話,也就是洛語,這完全不現實。
著戶部調遣銀錢,大肆刊發《切韻》。
政事堂這邊日常,依舊非常的繁忙,皇帝雖然收權一些,但宰相們的工作依舊煩躁,不僅要提建議,還得進行決斷,更顯得繁瑣。
政事堂m.hetubook•com•com與明清時期的內閣、軍機處最大的不同,有三點:
隨後,又讓五軍都督府督促軍官的洛語學習,隨軍學堂更是將其放在第一位。
「將這份條子,好好存留,明日與幾位相公們看一看,到時候咱們再磋商一下確行的舉措!」
如果李嘉真的這樣做,幾個宰相為了尊嚴,直接就會撂擔子不幹,受不了這份屈辱。
這事,不是皇帝一拍腦門就能施行的,必須要有官僚們的密切配合,當然洛語的普及,並沒有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所以就沒有爭吵,幾日內,就會發下文書。
秀才、舉人試,就是他對於讀書人發下的誘餌,收攬這些地方中堅的心。
這時,李嘉也得到北宋準備贖回劉光義、曹彬的消息,他洒然一笑,言語道:「區區三萬貫,就想得兩個萬人敵,豈不太低廉了?沒有三十萬貫,想也不要想,就這樣與他們說!」
其一、就是擁有決定權,而不僅僅是建議權。
所以李嘉最大的要求,就是秀才舉人,以及進士們,至少要讓洛語熟練到一定程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