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0954章 牙兵

一著不慎,就落入了這番境地。
孫文進先是誇下海口,進行恐嚇:「如今只有我們漢中一路,進展不大,所以張部署急切,調集了十萬兵馬,準備一舉拿下鳳翔軍,奪取京兆府,從而席捲整個關中……」
「蕃帥對咱們恩重如山,若是沒有蕃帥,我等怎有這般日子可過?日日快活。」
「今日,大唐兵發數路,怕是諸位不知曉,襄陽,淮南一帶,我軍齊頭並進,已經攻破了揚州,合肥,正兩路進軍東京,兵馬超過二十萬。」
孫文進不以為意,臉上帶著笑:「諸位莫要驚奇,孫某今次前來,為了是諸位的身家性命,也是為了鳳翔軍的前途。」
「但,行軍打仗不擇手段,也保不齊他們將咱們的妻兒綁來,進行要挾,這要是來到城下,咱們又該如何?」
至於那無情無義之人,也不會招入牙兵中,不然市恩喂成白眼狼,這不是白費心思?
軍閥藩鎮們自然也是私心的產和-圖-書物,他們也同樣知曉人心,再加上物資的不足,以及錢糧的限制,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權力,他們選擇另一種方法——牙兵。
此話一出,眾人停下不語。
「你是唐人?」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儒家認為愛是有差別,人與人終究不同,只有先秦時期的墨家,才會要求兼愛,愛無等差。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醒悟,明白了因果,泄露與他們這般話,定然是有所計較的。
劉正業也無奈地說道,引起一大片哀嘆聲。
勞累了一天,他就回到府中歇息。
眾將哪裡知曉什麼三路兵進,唯一在意的就是,圍困他們的唐軍達到了十萬人,這讓他們瞠目結舌,猶自不可信。
或孝順父母,或愛憐妻兒,亦或者親近兄弟姐妹,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會有所羈絆。
「沒有蕃帥,我等還能有妻兒家小?」
劉正業搖搖頭說道:「不過,咱與兄弟們好歹多年相處,也和*圖*書為了我家老小,只能到處求教,終於,遇到了一個先生。」
兩撥人互相爭辯,你來我往,面紅耳赤,指揮使劉正業,並副指揮兩人,相視一笑,其大聲說道:「今次找大家來,就是為了商議大事的,要吵要鬧,你們回家去。」
其他人見其額頭出汗,顯然已然是急切地緊,不由得感同身受。
在這個亂世,王彥超也不能免俗,他所依賴的,就是自己一直厚養的三千騎兵,就算是面對禁軍,他也毫不膽怵。
當然,更是為了來對抗實力龐大的朝廷,牙兵自然是其中的主力。
建立這種等差的關係,從待遇到恩賞,都有差別,從而營造出別樣的恩義,拉攏牙兵,訓練牙兵,從而讓其成為真正的精銳。
不過,多年來他遇到的困境多了,這點問題難不住他。
「什麼?」某個大漢大吃一驚,高聲道:「其他人也就罷了,我老母還在家中,這般,又該如何是好?m.hetubook.com.com
隨即,一個三十來歲的讀書人走了進來,其面目親善,笑道:「在下乃大唐關漢中北面部署磨下參軍,孫文進,見過諸位——」
其實這種養兵方法很正常,牙兵,也是親兵,如所謂的羅藝的燕雲十八騎,以及岳飛的背嵬軍,其就是岳飛手下精銳中的精銳部隊,嵬本指酒瓶,將帥的酒瓶必親信拿,故喻為親信。
因為這檔事,他心情也不好了,不過他依舊選擇堅持巡邏,就是為了掌控軍心,亡羊補牢。
明朝時期的家兵,也是其中的一種。
那些普通的兵卒軍心動搖就動搖吧,只要牙兵心氣足,聽話,足以鎮壓這些普通的士兵。
「說的好聽,沒了家小,我等賺取的錢糧還有甚的意思?」
但如今在城中,身不由己,又有蕃帥的恩情束縛,讓他們動彈不得。
「咱是個粗人,哪裡有什麼主意。」
而這時,他的親近牙兵,也就是牙軍指揮使,與副指揮,以及一和*圖*書眾都頭,營正,正聚攏一起,商議著大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這樣強行壓抑的結果,就是墨家逐漸沒落,成為了純粹的匠人。
「你是說,陳倉是一座死城?」
這天,太陽剛上中天,唐軍就開始又一天的攻城,至於為何上午沒人,興許是其堅持到晚上才肯離去吧。
但,誰能想到,兩千靜難軍也就罷了,這伙唐軍,竟然還多出兩千余騎的蕃騎,這大出他所料。
這時,有性子急切地,連忙說道:「劉指揮,你作為咱們的頭,今日又召集咱們,定然是有所主意的吧!」
眾人面露歡喜。
指揮使劉正業凝神屏氣,看著眾人,說道:「兄弟們,如今陳倉成了一座孤城,唐軍日夜攻城,物資缺乏,這也就罷了,關鍵是,某聽聞,唐軍已經過了洴水,去了鳳翔,咱們的家小,可都在哪裡,這又該如何是好?」
見此,劉正業這才說道:「聽聞唐軍一向軍中規矩多,想來也做不出侵害百和*圖*書姓的勾當。」
在場眾人紛紛站起,怒目而視。
孫文進再接再厲,繼續言語道:「我方擁騎五千,與貴軍斗得旗鼓相當,甚至切斷了水,我知曉王蕃帥指望援軍,但你們怕是不知曉,鳳翔縣已經在我手,水也在我手,就算是援軍來了,怎樣到達陳倉?」
某個漢子聞言,也跳出來,大聲道:「為今之計只有守好陳倉,報蕃帥大恩,至於父母妻兒,待大勝后,一併去報仇罷了。」
「沒錯,就是一座死城!」孫文進微微一笑,說道:「為了一座死城,早晚歸屬於我方的城池,雙方斗得你死我活,這值得嗎?」
換句話來說在廣泛的平庸與少許的精銳面前,他們選擇了後者,剋扣前者的錢糧,全部給予給牙兵,從而讓其成為以一當十的精銳,鎮壓那些吃不飽想造反的普通兵卒。
也正是因為這三千鐵騎,他毅然決然地來到陳倉,只要這騎兵不毀,他就不會困守,孤立無援。
「此話怎講?」有人問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