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再復盛世
第1169章 消磨

不只是契丹人騎兵攻城很差,但騎兵守城也很難啊!
耶律賢疑惑道。
聞言,幾人默然,契丹人的實力,不容小覷啊!
聽到這話,耶律賢神色驟變,細細揣摩一番,此話極其有理。
「但,這十萬騎兵可不是假的!」
「陛下息怒!」耶律屋質輕聲說道:「唐人不善於野戰,咱們不善於攻城,這是天註定的。」
「我遣人觀察,早上契丹人會喝粥,中午是肉,晚上則湊合著馬奶,羊奶,這般消耗,支持一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劉光義看著眼前遮天蔽日的軍帳,不由得感嘆道:「其賴以維持的,就只有騎兵了,但往往騎兵才是決勝的力量。」
耶律屋質聞言,久經風霜的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一絲晦澀,他搖搖頭,六十多歲的年齡,讓他經驗頗多,但對於重騎兵,他實在不知曉。
豈料,耶律屋質聞言,臉色瞬間一變,看著大汗年輕的面孔,他不由得解釋道:「讓那些渤m.hetubook.com.com海人,室韋人,奚人去打,消磨他們,這是他們的榮幸。」
「可,那是順從的部落,消耗過多,豈不是讓桀驁不馴的部落得逞?」
而一旁的契丹貴族們,則紛紛點頭,只要能夠維持契丹的霸主地位,卑劣的手段算的什麼?他們又不是漢人,不講臉面的。
遮天蔽日,馬匹的嘶吼聲,哪怕在榆關內,都能耳聞,戰馬超過了十萬匹。
聞言,耶律休哥嘆了口氣,他實在是被重騎兵打的潰敗,實在是難以咽下這口氣。
榆關內的眾人這般,城外的耶律賢,也是頗為惱怒:「不曾想,唐人竟然萎縮入城,真是令人噁心。」
半斤對八兩,唯獨守城佔據優勢,才勉強支應下來,就在快不行時,經過八日的行軍,大部隊終於來到了榆關。
前兩次他手段有些過火,讓許多部落不滿,但經過指點,立馬就駕輕就熟起來,適當的磨損,讓這和_圖_書些部落說不話來。
但,經過耶律休哥的描述,他卻明白,這是可能是唐人終結契丹人草原霸權的手段。
而對於榆關內的眾人來說,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將領們自然知曉如此守城,但兵卒們卻忙活的手忙腳亂,許多守城器械缺乏,如弓箭等,著實不足。
耶律屋質用極其認真地口吻說道:「您只要記住一點,草原上的野狼,哪怕再順服,也是養不活的,一旦他們窺伺到主人一絲的懈怠,就會撲過來,骨髓都會啃光,骨頭都不剩。」
但是,在戰場上,卻可以提供足夠的肉食,所以遊牧部落,嗜好戰爭,這不僅意味著擄掠收穫,還意味著吃飽。
契丹人調用遼東的糧食,乃是輕而易舉的。
傾盡中原,整個御營也不過五萬騎兵,並非找不到戰馬,而且沒有那麼多的騎手,訓練一個合格的騎兵,沒有三五年是沒有成效的。
耶律賢舒了口氣,認真道:「只是普通的鎧甲,hetubook.com.com戰馬承擔不住,需要特別製造,這卻是要認真揣摩其甲械,一時之間反而難以獲得!」
「咱們也要組建自己的重騎兵!」
思維一變,耶律賢瞬間開朗起來。
曹彬感嘆道。
「既然那重騎兵厲害的很,如今其在榆關中,那麼就得消滅乾淨。」
「大汗!」
「如今這些人部落,只是貌似順從罷了,這場戰事預計不順,他們回去,怕就心思大變了。」
「哎!」耶律賢嘆了口氣,說道:「北院所言正是,只是騎兵又如何來攻城呢?這實在是難為咱們了。」
「不過,你們算漏了一處地方——遼東。」
這裡是渤海國的精華地帶,農業,手工業,一應俱全,渤海人擅長打獵,種田,雖然北方天氣惡劣,但遼東這塊肥美的地方,依舊能存在不少的糧食。
呼延贊與劉光義二人率兵膽到達時,榆關已經被被揉虐了數日,到簡單修繕后的城池,依舊具有強大的防守力。
而契丹人的和_圖_書糧食,則是牛羊,漫山遍野的牛羊,被放牧著,之前楊業就是從放牧的牛羊作為突破口,一舉夜襲。
「說的沒錯!」曹彬走了過來,看著密密麻麻的騎兵,不由得說道:「沒有漢民可以劫掠,只能消耗契丹人的存糧,就算是那些奚人,渤海人樂意,契丹人也不會高興。」
所以,即便是此次無功而返,但對於契丹的傷害,也並沒有那麼大,都在控制之內。
「不,唐人有一支重騎兵!」
「契丹真是厲害!」呼延贊嘲諷道:「竟然想用騎兵來攻城,真是異想天開!」
他不在是把講究克敵制勝,而是將榆關當成磨坊,磨那些逐步壯大部落的血肉,未慮勝先慮敗,此乃最好的方略。
「料想,這般厲害的騎兵,唐人也極為珍惜才是。」
「他們長久不了!」劉光義作出了判斷:「除非從草原源源不斷的趕羊過來,不然契丹人堅持不了十日。」
而,對於契丹人來說,人不缺,戰馬反而成了關鍵。
甚至和*圖*書,一年都見不到一回的酒水。
草原上普通的牧民也並不是天天吃羊肉的,他們的伙食不過是充滿羊毛的羊奶,或牛奶,馬奶,以及馬血等動物的衍生品,可以說,日常是非常貧瘠的。
「這兩年,折損了數萬契丹勇士,也該是讓他們死傷多些,才能絕對維持契丹的優勢。」
十五萬大軍,經過騾馬化后,日行超過了八十里,而先頭的兩萬騎兵,則不過數日,就到達了營州。
耶律休哥連忙拱手,沉聲道:「其人馬具甲,對於普通的騎兵來說,可謂是碾壓,大汗不得不防啊!」
戰馬是從普通馬匹中篩選,而且還需要專人訓練,對於契丹人來說,也是珍貴的,基本上百馬存一。
而上京到營州,卻只有八百里,以契丹人的速度,早就到了兩三天了。
「哦?你是說渤海舊地?」劉光義這些時日,經常觀摩地圖,立馬就想起來遼東。
數萬人不知疲倦的搭著簡易的雲梯,攀附著兩丈高的榆關,讓曹彬等人頗為苦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