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再復盛世
第1322章 內軋

「沒錯!」
這幾年來,經過一系列的措施,政治手段,尤其是經常派一些不服從的貴族去榆關攻戰,讓契丹貴族們見識了堅城的厲害。
高麗的實力,作為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廣受關注。
高麗王,也日趨獨斷專行。
王昭又找了,陰轉晴:「聽聞今年,唐人決定提供兩千匹戰馬給我們!」
他高坐著,看著同樣一把年紀的雙冀,不由得笑道:「多年的改制,朝廷如今總算是有所得了!」
打壓可以,削弱也行,但絕不能消滅。
王昭拍手道:「千里之地,終於能到手了。」
「犧牲一個公主算什麼?」
「主上,唐人如此行徑,必有蹊蹺!」雙冀皺起眉,說道:「怕不是,大唐要開戰了?」
「只要能開疆拓土千里,朝廷的腹心之地,就會大大的擴展,兩班們怎麼敢放肆?」
「開戰?」王昭驚詫:「是要與契丹人嗎?」
每年達到了五萬貫錢,五萬石糧食。
知恥而後和*圖*書勇。
高麗的兩班貴族,在他看來甚至比那些軍閥藩鎮還要可怕。
更是對他,且畏且懼。
「主上,唐人讓我們出兵十萬,怕不是送死?」
「況且,那些依靠血統為官的兩班,也看不上他這個讀書進士。」
「聊點開心的!」
「沒錯!」王昭笑了笑,說道:「金常安雖然也出自兩班貴族,但卻是小貴族,落魄的很,與王室聯姻,就能拉攏過來。」
「去,放出一些風聲,就言語明年,高麗人會北上,趁高麗虛弱之際,奪取土地。」
說著,王昭不由得笑了起來,隨即,又沉寂了片刻,低沉道:「那些兩班陰魂不散,不削弱一些,日後還得了?」
王昭徹底向大唐學習。
三朝老臣耶律屋質,則坐在一旁,眯著眼,沒有哪個貴族敢跟他對視。
政事堂,六部,轉運使,通判,乃至於都督府,都一模一樣,只是規制要降一格。
「約莫十萬,基本是和-圖-書高麗王的直屬部隊,精銳不過兩萬有餘!」
雙冀笑了笑,說道。
「兩萬精銳,不少了!」
但,如此體弱的大汗,卻沒有人敢小瞧他。
「如此,就能再組建一千騎兵,達到三千了。」
讀書人出自兩班貴族,可是有封地,有人手的,其日漸被唐人拉攏,向唐之心日隆。
更可怕的是,江華灣,還有數千唐兵駐紮,不到一日,快馬加鞭就能到達開京。
李嘉嘆了口氣,說道:「明年就得用兵,可不能讓高麗王渾水摸魚!」
「再者說,雖然中了進士,但大唐之才何其多也,他們不會有出頭之日的,所以只能回開京。」
「如此,讀書人皆愛大唐而後高麗,治國者,必人才,長此以往,怕不是人才流失?」
耶律賢坐在椅子上,秋涼時分,他已經披上裘衣,其他的契丹大臣,則依舊涼快的很。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麗王國徹底的成為了大唐的附庸,簽訂開京之盟,承認大和*圖*書唐的宗主地位,並且,每年還得上繳糧食和銅錢。
唐人的消息,也傳到了上京。
矛盾越來越大,雙冀感覺這樣不好,但沒辦法,中央集權天然與貴族們矛盾,恐怕恨他的人,也不可勝數。
「兩班貴族,是捨不得自己的家族的!」
如今,得知本國有進士及第出身的,立馬就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高麗有多少兵馬??」
而且雙冀有一層還沒說出來。
如雙冀等中國的官吏,即使是普通的使臣,都能受到重用。
相對於契丹人和唐人,高麗國不值一提,隨便一下都會被碾壓死,不得不小心。
目前來說,王昭與貴族頗為對立,即使貴族們被壓著打,但也頗為不服。
李嘉,也不由得投以目光。
「孱弱的高麗,也能出這些兵馬,果然不能小瞧啊!」
損失慘重就更好了,方面以後的謀算。
雙冀也覺得高興,但卻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科舉制,州縣制,高麗都在學,雖然只得其m•hetubook.com.com形不得其精髓,但高麗王也從貴族聯盟,進化為半封建的社會。
尤其是開京之戰,唐軍距離開京只有數十里,可以說完全震撼了整個高麗王國。
怎能不讓人心悸?
「主上,您嫁七公主,就是因此?」
附屬國對於宗主國的渴望,依從,是難以計量的。
吳青看著皇帝面無表情的臉。不由得再三小心起來。
兩班貴族,上百年的盤踞地方,有錢有勢,有人,雖然單個的打不過高麗王,但是聯合起來卻能顛覆整個高麗。
因為,高麗王,本就是高麗國最大的貴族。
甚至超過了他這個本來的漢人。
「真是太好了!」
而且,從唐國歸來的人,又天然的積累矛盾,高麗國,越發的危險了。
王昭沉聲冷笑道:「朝廷的兵馬,兩班貴族也出人,此消彼長,哪有人敢放肆?」
但這就是王權的鬥爭,他摻和不了,也不敢摻和。
王昭坐在榻上,笑的很開心。
「無妨!」
乃至於進士科,只能https://m.hetubook•com.com見同進士出身,進士及第,只能大唐用。
雙冀沉默了。
「讀書人以大唐科舉為先,本國為後,甚至有礙於禮制,不得不降一等。」
「主上所言,可是言語金常安高中進士及第?」
時至今日,耶律賢真正意義上坐穩了大汗的位置,比睡王耶律璟好太多。
王昭一把年紀了,也為之振奮。
「提倡科舉,這是你的主意,如今開花結果,怎能不樂?」
在大唐的計劃中,高麗屬於側翼,專門用於吸引契丹人注意的,勝不勝利的都無所謂,能牽扯一些是一些。
東北亞的高麗,自建立伊始,就得到了中原的冊封,推崇漢化,即使軍閥混戰的時代,也不例外。
數年以來,高麗的政治局勢雖然傾軋的厲害,但卻依託于中央集權,一直沒有出什麼動亂。
王昭不屑道:「他們私心甚重,哪裡敢拋棄那些土地百姓。」
「主上!」
雙冀嘆了口氣,說道:「本國有進士及第,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卻頗有深意。」
上一頁